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2 16: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海峡两岸的交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日益密切的交往第13课夷洲历史上海峡两岸的交往卫温流求琉球澎湖巡检司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成立台湾省台湾问题的由来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新中国历届政府对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开始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改革开放之后,党和政府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江泽民对台八项主张。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2.形成过程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1981年叶剑英的谈话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保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两制”指的是经济制度还是社会制度?对一国两制的评价 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考虑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人民日报》关于叶剑英谈话的报道。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1)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2 )建议双方共同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提供方便,达成有关协议。
(3)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4)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5)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
(6)台湾地方财政遇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补助。
(7)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愿回祖国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不受歧视,来去自由。
(8)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回祖国大陆投资,保证其合法权益和利润。
( 9)热诚欢迎台湾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众团体提供建议、共商国事。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在这次接见中,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历史性的转折: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
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 被打破。进一步发展: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
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
进行会谈。“九二共识”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海协、海基两会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基会向海协会表示“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向海基会表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汪辜会谈”十一年来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武装解放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毛泽东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坚持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3.两岸关系发展的表现4.阻碍两岸关系的不利因素5.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八项主张 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努力奋斗》的讲话  “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江泽民  “2300万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没有人比我们更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胡锦涛  胡锦涛骨肉情深首航包机飞返台北桃园机场 台湾同胞祭拜黄帝陵
(2002年4月)台湾企业家参加辽宁经济建设每年有几百万台胞到大陆旅游观光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准备来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 “圆圆”两岸影视合作《还珠格格》  陈水扁在一个公开场合抛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是有希望、有光明的国家”的荒谬言论。 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防部防卫安全合作署宣布,已经将六笔对台军售项目送达国会,六项军售案若经国会通过且完全实施,总金额将可达64亿6300万美金。美国国务院表示,“这是布什政府展现明确作为实现承诺,提供台湾所需要的防卫性武器以维持强大防卫能力,这也是美国政府依据《台湾关系法》所作的军售。”   2009年4月28日,台北宾馆重现了1952年“中日和约”签约的场景。台“国史馆”馆长林满红称,“中日和约”就是界定台湾“主权地位”的“国际条约”,如今马英九重现了当年的签约场景,就是为了宣示“台湾属于中华民国”的立场。   马英九  美国加紧控制台湾:图为台军飞机配备着从美国买来的“小牛”导弹。台湾各界人士为反对台独而进行的游行示威小结“一国两制” 构想实践原则性灵活性推进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港澳已经回归推动着两岸关系的发展指导练兵营1.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D.“一国两制”天才构想的提出B练兵营2.进入历史新时期以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一国两制” B.以武力解决
C.求同存异 D.搁置争议
A练兵营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此之前,葡萄牙占据澳门已有( )
A.150多年 B.近400年
C.400多年 D.500多年
C练兵营4.“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受害”,这是哪位领导人企盼祖国统一的心声 (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A练兵营5.不属于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重要讲话内容的是 ( )
A.呼吁所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B.两岸要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C.全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D.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的构想 D练兵营6.以下关于祖国大陆和台湾经济文化交往的史实,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前提
B.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蓬勃发展源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
C.目前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已经形成
D.两岸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 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美元,台湾同胞来大陆达1200多万次。(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的名称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
(3)联系材料二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一国两制;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由两岸的隔绝状态发展到人员、经济、文化广泛交流。
党和政府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