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2 16: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一、863计划
1、863计划制定的背景
①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世界开始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为中心的高薪技术日新月异,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引起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②世界各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2、提出: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一封信《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

倡导者: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 陈芳允
王淦昌
著名高能物理学家。 杨嘉墀
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 王大珩
应用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陈芳允
著名电子学家。①三次工业(科技)革命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哪个国家在工业(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内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竞争的新特点,即社会化、加速化、高技术化。
③在新时期中国必须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世界的新形势和科技竞争的新特点,作出前瞻性决策,即使经济相当落后仍要拿出大笔资金瞄准世界的科技前沿,跟踪新科技发展的进程,为我国21世纪的经济繁荣战略更加主动创造条件。
3、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 形成: 邓小平对四位科学家的建议的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6、名称由来: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所以这一项计划被称为“863计划”。
7、主要内容:
《863计划纲要》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就兔子长出“人耳朵” 人耳老鼠航天技术领域的成就信息技术成就   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制主持人。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成就消防机器人能源技术成就新材料成就海洋工程船 海洋高技术海底地形地质探测9、总体目标:P95上方蓝色第一段
10、原因: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
11、结果:863计划以相对少的投入,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
12、影响:具有独立自主特色,突破并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极大地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为传统产业的改造提供了高技术支撑。畅想天地  请设想一下你在未来高科技社会中的生活状况。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银河亿次计算机系统第三代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 第四代基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曙光4000L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1、信息化时代:20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
2、特征: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
3、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国际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
4、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全球上网用户已达8.1亿;
上网人数从1997年的62万上升为2005年的1.11亿,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5、网络的重要性:唇枪舌剑:
青少年上网利大还是弊大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课堂练习  1.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是在(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21世纪初 2.中国科技发展的“863计划”形成于( )
 A.1978年 B.1986年 C.1996年 D.2002年3.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江泽民 4.被列入“863计划”的高技术领域有哪几项?预习思考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都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