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我国作家余心言写的一篇记述周恩来总理年轻故事的文章。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国人在外国租界受尽欺凌的境况,从中深刻体会伯父所说“中华不振”的含义,进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恩来的远大志向和爱国热情。文章在“家国情怀”这个大的主题下,引导学生感受周恩来的崇高人物品质,并且有意识地逐步树立自己的志向。
文章主要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主要介绍了在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在回答校长“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中,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话,展现了当时周恩来的胸怀和抱负。第二件事写了到奉天后,周恩来看到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反而不让中国人随便进入,自己的不解和困惑。第三件事写了在租界中,周恩来看到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欺侮而没有办法,真切感受到“中华不振”,他不愿意同胞再受到这样的苦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文中几件事都完整清楚,层层深入,让我们感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少年壮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所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是学习本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的起始课文。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批注课文,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整体感知篇幅比较长、展现多件事的复杂文章。教学中,梳理清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每件事情,再连起来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可以降低记述多件事,篇幅又比较长的文章主要内容的难度。
教材在课题旁边配有青年周恩来的照片,在课后题中用周恩来的书法作品《大江歌罢掉头东》作为背景图,可以拉近学生与伟人的距离。
本课认读字11个,会写字12个,其中“赞、惑、顾”要注意各部件的笔画,“赞”左边的先,“惑”下半部分心的变化,“顾”的左半部分等,关注“肃”字的笔顺。
教学目标
(1)认识“崛、范”等11个生字,会写“肃、晰”等12个字,会写“严肃、清晰”等16个词语。
(2)能够归纳课文的三件事,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课外补充资料、课后思考题,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4)运用结合具体事例多角度批注,补充资料等方法,体会周恩来的情怀。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文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能够归纳课文的三件事,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感受周恩来的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
运用结合具体事例多角度批注,补充资料等方法,体会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感受周恩来的家国情怀,并思考自己读书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学习四单元时,我们是怎么总结文章主要内容的呢?
《盘古开天地》
《精卫填海》
《普罗米修斯》
《女娲补天》
预设:
(1)借助四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可以从文章的题目,看到谁做了什么,进而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四单元的文章都是对一件事情概括主要内容,那如果一篇文章讲述了多件事,又怎么概括主要内容呢?
走进本单元的学习。
预设:
(1)可以按照文章的发展顺序,来概括主要内容。
(2)可以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来概括整篇文章主要内容。
(3)可以串联多件事,整合成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从回忆学过的文章中,引导学生梳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为本课的学习铺垫和前测,了解学生的学情。
环节二:检查预习——读准字音,写对字形
1.这节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余心言笔下的周恩来,了解他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齐读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首先我们齐读课文,读的过程,可以随时记录下你觉得容易读错的字音。一会我们来分享一下。
2.同学们,现在请你观察一下写字表里的字,谁能说一说,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呢?
预设:
(1)肃字笔顺特别容易写错,是这样的顺序:横折,横,横,竖,撇,竖,撇,点。
(2)晰字主要是一个形声字,右边是分析的析,不要把日写在中间。
(3)振字第四笔是横,不能写成撇。
(4)胸字也是形声字,右半部分是匈,不要忘记里面有个小竖。
(5)赞字的上半部分,左边的先最后一笔从竖弯钩改写成竖提。
(6)效字的右半部分是四笔反文,不能写成折文。
师:同学们说的特别好,我们把几个重点的易错的地方,再来看一遍。
师:刚刚有同学说到了效的右半部分是“攵”,那为什么右半部分是这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字的字源,看看它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在齐读课文中,自主记录易错字,易错音,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同时,老师把重点的字音和易错的字进行再次提示,强化学生的印象,分享字源字形,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环节三:初步理解——走近周恩来
1.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青年时候的故事,那你们对周恩来有了解吗?
预设:
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此外,他历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党、政、军重要职务。周恩来同志参与领导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工作,为党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大量心血。在长期实践中,他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认真总结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深入进行理论思考,深刻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统一战线、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作出了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来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
2.通过介绍,我们了解到周恩来总理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时期都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离不开他青年时期就树立的远大志向,我们再来读一读文章,边读边思考周恩来青年时期的志向是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理解文章的主人公周恩来,通过对周恩来后来在中国建立建设中担任重要位置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周恩来树立志向,并为之奋斗终身。
环节四:再读课文——了解文章事件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是什么?完成表格。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或者删除表格。
2.同学们我们先来一起看看第一件事,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总结的呢?
预设:
(1)新学年开始了,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修身课上,魏校长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很多同学都有不同的答案,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没有想到,听到后连连赞叹。
(2)周恩来回答校长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小结:同学们,在总结第一件事主要内容的时候,我们要留取主要人物言行,排除次要人物,同时关注时间地点,如果是在同一时间点,那么其实就是一件事,下面你能不能再次读一读文章,看看这些事都是什么时间,在哪发生的,补充完善自己的表格。
3.知道了怎么判断总结一件事,我们再来看看,文章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预设:
(1)文章第一件事是:修身课上,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回答让魏校长震撼和赞赏。
(2)文章第二件事是:初到奉天,伯父告诫周恩来由于中华不振,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不能随便去。
(3)文章第三件事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周恩来看到中国妇女被洋人欺侮,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设计意图】先梳理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写了几件事,老师在表格中可以让学生自由地添加或者删除,不给学生固定的格式,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完成表格。进而再通过讨论,明确什么是一件事。在读文章中,再次补充完善自己表格。作为单元落实语文要素的第一课,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充分理解什么是主要人物和事件。
环节五:串联事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同学们,我们刚刚在横向看表格中,梳理出了每一件事主要内容,那全篇主要内容你怎么概括呢?小组讨论。
预设:
(1)串联每件事情,形成全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可以纵向看表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串联。
(3)按照先说结果再追原因的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2.下面先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全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一会我们全班交流。
预设:
(1)青年周恩来,之所以在学习时回答校长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因为周恩来伯父不让他去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说中华不振,周恩来疑惑不解,在周恩来目睹中国人被轧死没人管,还被训斥后,真正体会中华不振。
(2)周恩来在初到沈阳时,伯父不让他去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说中华不振,周恩来疑惑不解,在周恩来目睹中国人被轧死没人管,还被训斥后,真正体会中华不振,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互动概括多件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总结不同的方法后,让学生小组内尝试总结,互相补充,在全班交流中,分享不同形式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同样的文章,可以用不同的顺序来总结,促进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
环节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1.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问题呢?
预设:
(1)我对修身课不太明白?
(2)为什么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租界是什么地方?
2.刚刚同学提出的“为什么会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问题特别有深入思考的价值,我们留在下节课解决,那其他问题谁能帮助他们回答一下呢?
预设:
(1)修身课:修身课大意是可以提高自身修养的课程。
(2)租界: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
第二课时
环节一:默读课文,回顾主内
同学们,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在少年时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我们的中华最终必将崛起兴旺。周恩来就是从小立志,读书报国。下面请你默读课文,回忆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在上课之初,我们再次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边读边回忆,对课文树立整体的印象。
环节二:学习文章第一个故事
同学们,在周恩来青年时,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的回答为什么让校长又追问了一遍呢?请你默读课文1—10自然段,批注相关内容,完成自主批注后,可以小组交流,补充批注。
预设:
(1)因为这个问题是校长“严肃”问的,说明他很看重这个问题。
(2)因为其他几位同学的回答都是从自身或者家庭角度来说的,为自己明白道理,为父亲,为家庭能够更好,出人头地等。
(3)周恩来在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非常清晰坚定,说明这个志向周恩来思考很久了。
(4)坚定是意志坚强,不动摇的意思,说明周恩来自己对这个志向很肯定,并且为之奋斗。
(5)校长没有想到一个六年级的少年,能够有为国家读书的抱负。
(6)校长很吃惊,觉得自己听错了。
小结:是啊,正是因为其他同学和周恩来志向的对比,才变现出了周恩来的远大志向,魏校长才非常高兴,称赞,而且连用了两个感叹号表现了自己的激动和对周恩来的鼓励。
【设计意图】根据课文顺序,先了解周恩来在什么情况下表达的这个志向,进而为后面为什么有这样的志向进行铺垫。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环节三:学习文章第二、三个故事
1.周恩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那是什么原因让他有如此远大的志向呢?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补充画批文章11-17自然段,思考周恩来为什么会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耳闻“中华不振”。
交流要点一:“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
预设:
(1)周恩来12岁听到伯父说,不要随便去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玩。
(2)中国的土地为什么被外国占据了。
教师补充资料。
清朝时期,因为国力衰弱,与外国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列强强行在中国的国土上获得租借地。依据不同的资料统计,我国境内的租界数量,有从最少的28处,到最多的44处,等不同说法。但不论数字多少,都表明了在这些地方,严重侵犯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
交流要点二:“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预设:
(1)租界的土地,为什么没有地方说理。
(2)租界中没有中国人吗,自己人不能帮着自己人。
教师补充资料。
租界里,外国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领事裁判权。也就是许可任何外国人进行任意不违反自己所属国的活动,即使外国人在租界违反中国法律,也不会受到任何的惩罚。
交流要点三:“中华不振”。
预设:
(1)伯父叹气,没有再说话表明此时的无奈。
(2)沉郁是低沉郁闷的意思,伯父此时沉郁的神情,表明伯父的苦恼。
(3)周恩来的难以忘怀,表明周恩来此时对祖国的热爱。
(4)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品质。
预设:
(1)两个连续的问句,表明周恩来关心国家,好奇心强。
(2)周恩来不明白却难以忘怀,表明周恩来热爱祖国。
小结:年仅12岁的周恩来,在懵懂中,听到了“中华不振”,这也激发了周恩来强烈的好奇心,想去看一看,走一走,到底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到底什么样。
3.目睹“中华不振”。
要点一:“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预设:
(1)被外国占据的地方和中国自己的地方繁华程度不一样,带给了周恩来思考。
(2)这个地方外国人占据多数。
(3)“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预设:
(1)妇女亲人被外国人汽车轧死这个事实的阐述,告诉了我们这件事外国人有很大的责任。
(2)指望是一心期待,盼望的意思。妇女希望自己国家的巡警局能够主持正义,维护自己,惩治外国人。
(3)撑腰是给予有力的支持的意思。表明妇女十分伤心,希望得到中国人自己的帮助。
(4)不但……反而这组词,表现了妇女自己没有得到正义的维护,还被斥责了一顿。
(5)肇事是引起事故,闹事的意思。表明这件事本身就是外国人引起的,责任在外国人。
要点二:“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预设:
(1)紧握拳头表明当时看到这件事的中国人都很愤怒。
(2)这个地盘是外国人,表明虽然是中国土地,但是这里的一切都是外国人做主。
(3)反问句“谁又敢怎么样呢?”这个强烈的语气,表明这里的所有中国人都不敢伸张正义,敢怒不敢言。
(4)这部分通过妇女的遭遇、巡警的表现,周围中国的表现,体现了“中华不振”。
(5)朗读感受“中华不振”。
同学们,我们以前爱再来读一读文章第16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此时的“中华不振”。
(6)补充想象,感受“中华不振”。
当妇女看到中国的巡警不但不给自己撑腰,反而训斥自己时,她会想( )当周围的中国人握紧拳头,敢怒不敢言,只能劝慰不幸的女人时,他们会想( )当周恩来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可能会想( )
①妇女可能会想:中国人自己都不帮自己人,我真的是太可怜了。
②周围的中国人可能会想:唉,这个女人太可怜了,但是确实也没有办法,谁叫这个是外国人的地盘呢?只能安慰安慰她,下次自己在这个地方也要小心点。
③周恩来可能会想:正是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才造成了这种局面,想要改变它,就必须要让这个国家变得繁荣富强。
(7)小结。
周恩来就在这耳闻目睹中,逐渐感受到了“中华不振”。并开始思考怎么改变这样一个现状。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互动中,通过标点,解词,补充资料等各种方法,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了“中华不振”的原因,同时感受到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是因为他有为国家和人民奋斗,振兴中华的抱负。
环节四:见证中华不振,立志振兴中华
1.同学们,在我们刚刚交流中,我想不仅周恩来,你也感受到了中华不振,那此时周恩来是怎么做的呢?
预设:
(1)周恩来感受到了“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之所以说沉重,是因为这个妇女的不幸遭遇不是她一个人造成的,而是中国巡警和周围的中国人他们共同造成的。
(2)“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的。
2.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周恩来回答(指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十二三岁的周恩来回答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一直在践行着。1917年,仅19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时撰写了《大江歌罢掉头东》这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是什么?
预设:
(1)“邃密群科济世穷”表明周恩来要精研各种科学来挽救国家的危亡,这句正呼应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2)“面壁十年图破壁”表明周恩来用了十年苦功,学成以后要回国为祖国和人民干一番事业,挽救中国。
(3)“难酬蹈海亦英雄”表明周恩来觉得假如这个志愿难以达到,即使像陈天华用投海而死来唤醒国人,也称得上是英雄。
(4)这首诗中每一句都表明周恩来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复兴。
【设计意图】学生从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两方面理解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从不同角度,更加多角度认识志向不仅在一时而是一世,十二三岁的周恩来到十九岁时,对自己的志向坚定不移。感悟周恩来因为爱国,而树立豪情壮志。
环节五: 积累表达,表明志向
同学们,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那你为什么而读书呢?请你把你读书的理由和目的表述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检查学生是不是能够把理由和目的相结合,清楚地表达出来。同时,尊重学生不同的读书目的,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更远大的读书观。
课后作业
1.查阅资料,周恩来在国家领导人的岗位上怎么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
2.查找其他人少年立志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中华不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远大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