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2.新中国在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任务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完成土地改革
C.完成三大改造 D.发展重工业
4.我国现在正处于“十二五”计划期间,“一五”计划的重要任务应该是
A.在新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 B.实现国家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5.图表归纳法是历史最重要学习的方法之一。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1949~1956年应该填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C.民族独立,喜获新生 D.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6.1956年,一位中国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晴朗的日子射着辉煌的阳光!”该诗句表达了
A.建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欢乐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欣喜
C.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D.“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的狂热
7.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9.毛泽东在评价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时,说到:“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10.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项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回顾这段历史,代表性的成绩有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④西藏和平解放。根据表中的示例,将重大事件与历史进程相匹配的是
A.①②④ B.④②① C.④①② D.②①④
11.《速度与激情7》中范·迪塞尔驾驶的莱肯超跑是最吸引人眼球的跑车,但其高油耗也对石油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下列人物对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是
A、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雷锋同志 D、铁人王进喜
12.建国以来,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列哪个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律文献(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13.“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
A.一月革命 B.二月革命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1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有(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C.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
D.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5.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标志着我国进入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6.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那么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哪一次会议( )
A.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党的十二大
17.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18.假如你回到了1954年,作为一名记者为报社写一篇关于我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社论。以下题目你选择的是( )
A.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谁是最可爱的人
C.人民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阶段 D.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第II卷(非选择题)
1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 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材料一中“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
(2)材料二“共产党一心救中国”的奋斗中,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在哪座城市爆发? 1927年,谁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4)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宥新中国”。请写出标志新中国成立的事件?
(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材料三:“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中,说出探索成功的事件名称和严重失误事件名称?
(2)图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该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3)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什么?
(4)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什么? “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5)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6)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象?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7)“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
21.涡阳五中南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主题,进行活动探究。先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开端是以什么会议的召开为标志的?这次会议的什么内容成为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过程中发生过哪些重大的失误?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给我们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3)1966-1976年我国发生了什么事件?性质是什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图一:“以钢为钢,全面跃进” 图二:“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颁布的哪部法律?依据这部法律,我国进行了什么改革? 这次改革使哪一个阶层获得了解放?
(2)材料二反映了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哪次失误?
(3)为了改变材料三中的状况,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重点发展的是什么行业?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中状况,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一规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该计划结束时哪两个部门取得了重大成就?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8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新体制指什么?
24.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二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选自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2-1965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
材料四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表格,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国家颁布的什么法律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我国政府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图一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回答材料中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C
6.B
7.D
8.A
9.D
10.B
11.D
12.D
13.D
14.C
15.C
16.C
17.C
18.C
19.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
(2)南昌、毛泽东
(3)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答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即可得分)
(4)开国大典
(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抓住机遇,发展壮大自己;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等。(答出其中一点或符合题意即可)’
20.
(1)成功的:土地改革运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
(2)什么运动:土地改革运动;
历史影响: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历史事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事件: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4)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了手工业的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政策:赎买。方式:全行业公私合营。
历史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哪两次运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历史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6)时期:大跃进时期、现象:“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现象。后果:是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7)人民公社。不正确;
21.
(1)中共八大。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全党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遭到破坏。启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
(3)“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2.(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农民。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
23.(1)第一个五年计划 国内:重工业基础薄弱或国际环境需要增强国防力量
(2)重工业 交通运输业
(3)国有企业的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4.(1)土地改革的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农业生产合作社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实事求是,依国情办事;尊重客观经济规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