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2 16:4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罗马城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屋大维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8世纪)(前509年)(前2世纪)布匿战争
(前27年)(395年)(15C中期)灭亡(476年)拜占廷帝国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回忆整理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线索日本九上第二单元亚洲封建社会建立阿拉伯西欧【知识树】欧洲封建社会的建立拜占庭帝国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概括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认识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统一的作用学习目标2005年全球综合国力 TOP10 强日出之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一、大和统一日本阅读课本24页第一段,找到
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的时间及统一的过程。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公元1世纪前后,日本各地形成100多个小国公元3世纪中叶, 大和兴起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公元6世纪下半叶开始,大和国出现统治危机二、大化改新1.名称的由来
2.改革的背景
3.内容
4.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改革的背景?
根据材料二,假设你是当时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归国后你会怎么办?国内:统治阶级矛盾下层民众反抗根本因素国外:中国隋唐先进制度文化影响大化改新的背景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7世纪中期孝


皇大


新相信自己,试一试!
孝德天皇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想一想总结: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动脑筋 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
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汉倭奴国王金印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合作探究日本奴隶制时代大化改新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内容: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影响: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时间:伊斯兰教创立时间:
创立者:
发源地:
经典: 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公元7世纪初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麦加
《古兰经》创立伊斯兰教的背景是什么?伊斯兰教 伊斯兰(Islan),原指“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间独一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穆罕默德传教的目的在于通过统一神信仰,把阿拉伯各个部落纷繁不一的多神信仰统一起来。阅读26页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610年创立伊斯兰教
最初在麦加传教,受到贵族迫害
622年 离开 ,在 ( 建国。
630年 攻下 ,成为圣地。
632年 统一 。麦加麦地那麦加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原因:统治阶级矛盾
下层民众反抗
大化改新作用:有利于日本社会的经济发展标志: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日 本
东亚地区阿拉伯国家
西亚地区内因外因 受隋唐先进制度影响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教领袖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内容:政治、经济课堂小结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有些国家虽非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但长期以来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联系,并加入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因此也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目前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22个:包括埃及、叙利亚、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门、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索马里、吉布堤、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等亚非国家,巴勒斯坦也是其成员。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1.5亿。 知识拓展阿拉伯国家?巩固练习1.大化改新是大和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下列历史知识概述准确的是
①苏我氏父子专权,统治出现危机
②中大兄皇子依靠西乡隆盛等人,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
③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国国家管理;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④实行中央集权 ⑤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2.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B、旨在加强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 AB单项选择 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是
A.“众生平等”,“忍耐服从”
B.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人“天堂”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 
D.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 C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
B5.穆罕默德的历史功绩在于(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建立基本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③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④亲自完成《古兰经》的创作
A.①  B. 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C6.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 B.民主政治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
7.公元七世纪中期,日本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施一系列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次改革史称( )
A.查理·马特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8.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 )
A.阿拉伯帝国 B.古希腊
C.古代波斯 D.奥斯曼土耳其 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