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2 16:5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 国际工人运动
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7课一、英国的宪章运动(1836年—1848年) 1.名字由来 2.方式6.性质 5.影响自学探究:3.时间4.结果《人民宪章》和平请愿1836-1848年失败。经议会改革后,目标大都实现深远。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动脑筋: 英国宪章运动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结果:没有取得成功。
原因: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诞生条件:
2、主要内容:
3、诞生标志:
4、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经济基础:
阶级基础:
实践基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工人运动兴起马、恩亲自参加革命实践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市的一个犹太家庭,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但由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份报纸很快被查封了。后来,马克思来到法国,从此开始了流浪生涯。因为宣传革命思想,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开除国籍,他不得不在欧洲各国过着流亡生活。马克思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马克思 恩格斯出生在莱茵省的巴门市,父亲是一个保守的资本家,但是,恩格斯从小却愿意接触工人。中学还没有毕业,他就被迫到父亲在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工厂工作。恩格斯没有想自己如何赚钱,而是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这使他不但对工人们的贫困生活十分同情,而且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劳苦大众获得解放的思想。恩格斯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的伟大会见,开始了长期合作的革命实践活动。材料: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以上材料出自哪部文献?起草者是谁?
(2)该文献何时发表?它的发表有何意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巴黎公社1.性质:
2.时间:
3.建立因素:
4.结果:
无产阶级建立第一个政权1871年①巴黎人民有革命的传统②马克思主义的影响③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失败公社社员殉难处公社社员墙 5月27日,最后一批公社战士退守拉雪兹神甫墓地,终因弹尽粮绝,在一堵墙边全部壮烈牺牲。1908年5月21日,法国群众在这堵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写“献给1871年5月21日至28日公社的遇难者”字样。这堵墙被称为“公社社员墙”。 欧仁·鲍狄埃在公社失败的悲痛日子里,以满腔热诚写下了惊心动魄的诗篇《国际歌》。1888年,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
这首气壮山河的《国际歌》是一座以巴黎无产阶级鲜血谱写成的纪念碑。一个世纪以来,它以气势磅礴、雄伟庄严的旋律,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