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2 17:0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二战中美、苏士兵亲切拥抱绞死希特勒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
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只有永恒的利益。
——丘吉尔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美苏关系的发展美国
苏联二战中盟友敌对二战后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自主学习 1、什么是冷战?美国为何要发起冷战?3、苏联针锋相对地采取了什么措施?标志什么格局的形成?
4、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时间、特点、事件?2、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其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一、冷战政策1.定义 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对象手段美国杜鲁门总统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夸大美国的“责任”,实际上是谋求什么目的?称霸世界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美国白宫 用一句话概括美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地位。二战期间美国实力增长情况简表二战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对外政策:局部----全球 在二战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有近1200万人的武装力量。1949年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制造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威望和对世界事务的影响。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2、冷战的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铁幕演说”1946年,丘吉尔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3、最先发出冷战信号哈里·杜鲁门 “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实质: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标志。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4、冷战政策的表现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史料阅读: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90%是赠予,10%是贷款。 英国首相丘吉尔:“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本质是控制西欧经济,牵制苏联。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各缔约国可采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军事上:成立北约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军事政治组织。北约标志华约北约苏 联波 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 典芬 兰法 国意 大 利土 耳 其西 班 牙希 腊丹麦英 国 冰岛挪 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赫鲁晓夫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实质上也是一种霸权政策。二、美苏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第二阶段(七十年代)第三阶段(八十年代)五六十优势古巴导弹危机70苏美尼克松访华、从越南撤军占领阿富汗80苏联从阿富汗 撤军合作学习,完成表格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攻 守两极格局结束,
美苏争霸结束1991年
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实力读史明智 二战后,美苏争霸,军备竞赛不仅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而且对本国经济也产生不利影响。学习本课后,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维护世界和平……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冷战含义含义:采取除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成立北约成立华约——两极格局形成三个阶段课堂小结古巴导弹危机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说明美苏争霸,优势在美国图中两个人物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