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演化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基础过关练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球的演化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基础过关练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2 18:3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球的演化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基础过关练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备考
一、单选题
中国科学院2024年9月3日宣布的消息显示,我国有3个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其中,内蒙古自治区“乌达植被化石产地”名列其中,这一被称为“植物庞贝城”的化石群保存着近3亿年前的热带雨林。目前,乌海“植物庞贝城”已发现石松类、有节类、瓢叶目(前裸子植物)、蕨类、种子蕨类、苏铁类、科达类等七大门类植物化石。下图示意某植物化石及复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内蒙古乌海“植物庞贝城”的植物标本主要兴盛于在( )
A.前寒武纪 B.早古生代
C.晚古生代 D.中生代
2.该化石形成时期是重要的成矿期,该矿产资源可能是( )
A.铁矿 B.金属矿产
C.煤炭 D.金矿
2024年7月29日,日本鹿儿岛县樱岛南岳山顶火山口喷发,火山灰柱最大高度达4400米。左图为“火山爆发景观图”,右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4.此次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若尔盖湿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湿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寒沼泽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湖泊星罗棋布,飞鸟齐聚。图为若尔盖湿地某湖泊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5.若尔盖湿地湖泊景观图中体现的地球外部圈层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若尔盖湿地国家级保护区内,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 )
A.河流、湖泊 B.大气、水汽 C.岩石、冰川 D.草甸、水鸟
7.图中水鸟所属的圈层( )
A.只分布在水圈表层 B.可分布在岩石圈表层
C.可分布在大气圈顶层 D.空间分布范围固定
2007年,我国某科研团队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发现了一种兔子化石,将其命名为运古道森“远古道森兔”,它的生存年代可以追溯至5300万年前,是兔形目最早的代表。图为兔子化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兔子演化进程反映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是( )
A.由海生到陆生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真核到原核 D.由复杂到简单
9.“远古道森兔”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为(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0.推测兔子主要演化的地质年代的植被特征是( )
A.被子植物繁盛 B.蕨类植物繁盛 C.蓝藻菌大爆发 D.裸子植物繁盛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在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强震已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超2万人遇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软流层 D.外核
1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本次地震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A.B.
C.D.
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牛街镇的大山深处的老旭甸村被称为“化石村”。村子不大但所有的房屋都使用化石堆砌而成,房屋的外墙和其周边的石山上随处可见由树叶、树枝构成图案的化石,据说这些是3.5亿年前的植物化石。下图为老旭甸村植物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植物化石的存在,说明当时的老旭甸村( )
A.由海变陆,气候干燥 B.沼泽较多,气候暖湿
C.位于沿海,海风习习 D.沙漠深处,土壤贫瘠
14.在老旭甸村附近,可能寻找到的动物化石有( )
A.鸟类化石 B.哺乳类动物化石 C.藻类化石 D.鱼类、两栖类化石
地球各个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地球四大圈层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B.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C.各圈层相互渗透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18.强烈的地震可能会诱发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莫霍面是地壳和地核分界面 B.软流层是由液态构成,是岩浆的发源地
C.纵波不能通过古登堡面 D.地幔厚度小于地核
20.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下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二、综合题
22.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圈层是 ,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 ,其范围渗透到其它圈层之中的是 。
(2)从物质组成上看①为 层,② 层,①②两层构成地壳,岩石圈范围是指 全部和 的顶部(填写图中数字)。
(3)④是 面,③是 (圈层名称),其物质状态是 态。
(4)图示高原地区发现三叶虫化石,说出三叶虫繁盛时代的地理环境,并说出地壳的运动过程。
23.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及“火山喷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 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 ,该面以下E代表 。
(2)图中F处,A波完全 ,B波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 界面,G+H为 。
(3)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4)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5)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
A.地壳上部 B.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C.下地幔 D.外地核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卡尼斯洪积事件指的是发生在2.33亿年前的一次持续了上百万年的地质事件,该事件发生时期全球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造成了部分物种的灭绝,被称为史上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在卡尼斯洪积事件之后,恐龙逐渐成为了地球的霸主。下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
(1)研究地球演化史的依据主要是 和 ;地质年代表是科学家按照地层顺序、 、岩石年龄等,把地球历史按照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的编年,该时间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有 、代、 、世等。
(2)据图描述寒武纪至新近纪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情况。
(3)卡尼斯洪积事件发生在 代,指出该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进化情况 。
(4)指出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后,地球上海陆格局和地壳运动的情况。
参考答案:
1.C 2.C
1.由材料可知,这一被称为“植物庞贝城”的化石群保存着近3亿年前的热带雨林,乌海“植物庞贝城”已发现石松类、有节类、瓢叶目(前裸子植物)、蕨类、种子蕨类、苏铁类、科达类等七大门类植物化石。说明该植物标本主要兴盛于在3亿年前,蕨类植物繁盛,此时地球处于晚古生代,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晚古生代时期,陆地上的蕨类植物繁茂,形成广阔森林,这是当时主要的造煤植物,石炭-二叠纪成为地质史上一个重要的成煤时代,C正确;铁矿主要形成于太古代、元古代,A错误;金等金属矿产主要形成于太古代、元古代和中生代,BD错误。故选C。
3.B 4.B
3.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地壳、地幔、外核、内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地幔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因此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②圈层,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4.天空中蔓延的火山灰物质位于大气圈中,这些物质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伴随降水降落至地表进入水圈,被生物吸收其营养物质进入生物圈,火山灰沉降在地表或随地表水下渗进入岩石圈,因此天空中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5.B 6.D 7.B
5.读图可知,若尔盖湿地湖泊景观图有高寒沼泽湿地,河流蜿蜒曲折,湖泊星罗棋布,说明有水圈;飞鸟齐聚有生物圈,也有大气圈,故若尔盖湿地湖泊景观图中体现的地球外部圈层个数是3个,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活跃的圈层要素是生物圈,若尔盖湿地国家级保护区内,草甸与水鸟属于生物圈,河流与湖泊属于水圈,大气与水汽属于大气圈与水圈,岩石属于岩石圈,冰川属于水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图中水鸟所属的圈层为生物圈,它位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B 9.D 10.A
8.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是由原核到真核,由简单到复杂,CD错。结合图示兔子演化进程图可知,其进化由低等到高等,但始终为陆生,没有体现海生,A错,B正确。故选B。
9.注意材料信息“它的生存年代可以追溯至5300万年前”,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新生代(距今6 600万年至今),故选D。
10.兔子主要演化的地质年代为新生代,新生代被子植物繁盛,A正确。蕨类植物繁盛在晚古生代,蓝藻菌大爆发在元古宙,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故选A。
11.A 12.D
11.根据材料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6千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所以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A正确。软流层位于地幔,地幔位于莫霍面以下,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均比地壳深度大,BCD错误。故选A。
12.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故震级随震中距的变化不发生变化;烈度是对地面物体的破坏程度,随震中距增加而递减,据此,D正确,排除ABC,选D。
13.B 14.D
13.据图可知,该植物化石叶片较大,属于阔叶植物;同时根据材料“随处可见由树叶、树枝构成图案的化石”可知当时的老旭甸村植物较为茂盛,故沼泽广布、气候暖湿的环境下有利于植被的生长,B正确;干燥的气候、贫瘠的土壤都不利于植被的生长,不会形成大量植被,AD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当时老旭甸村是否位于沿海地带,C错误。故选B。
14.根据材料可知,老旭甸村的化石为3.5亿年前的植物,此时属于泥盆纪,鱼类和两栖动物类较为繁盛,故可以找到这两种动物的化石,D正确;鸟类和哺乳动物在新生代繁盛,AB错误;藻类并不是动物,C错误。故选D。
15.B 16.D 17.C 18.B
15.①圈层有水蒸气输出,降水输入,应为水圈;②输入氧气、水蒸气等气体,输出二氧化碳等气体,有降水、风能等,为大气圈;③输入二氧化碳,输出氧气,为生物圈,;④输入的是水和有机物,输出的是矿物质和无机盐,应为岩石圈。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是植物的枯枝落叶经过分解进入土壤,进而提供养分,涉及的是生物圈和岩石圈的关系,即③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图中各圈层关系是相互渗透的,C正确。③生物圈渗透于其他圈层中,并非单独占有空间,A错误。各圈层不是上下平行分布,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B错误。岩石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过渡圈层,并非都属于外部圈层,D错误。故选C。
18.火山爆发后蔓延的火山灰已经在大气层中,在重力作用下,下沉到水圈,地表生物表层,然后进入地表土层,即岩石圈,火山爆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9.D 20.C 21.D
19.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分界面,A错误。软流层的物质应当具有流动性的可塑性固态,是岩浆的发源地,B错误。纵波可以通过古登堡面,C错误。地幔的厚度小于地核,D正确。 20.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图中正确表示岩石圈的序号是③,C正确。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④是软流层及其之下的地幔,ABD错误。故选C。
21.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岩石圈,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图中①②③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D。D正确。故选D。
22.(1)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 硅铝层 硅镁层 ①② ③
(3) 莫霍 地幔 固
(4)海洋。 三叶虫生活在海洋里,后来地壳抬升,当地由海洋环境变成陆地环境,后来继续抬升,成为高原地形 。
(1)读岩石圈部分构造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其中大气圈厚度最大,水圈连续而不规则,生物圈包含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以及岩石圈上部,其范围渗透到其它圈层之中。
(2)图中①、②两层构成地壳,陆地部分地壳比较厚,海洋部分地壳比较薄。①是硅铝层,②是硅镁层;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①和②(地壳),以及③(上地幔顶部)。
(3)④位于地壳和地幔交界处,为莫霍界面,③是地幔,横波能通过,故③是固态。
(4)因为三叶虫生活在海洋里,所以可以判断三叶虫繁盛时代,该地的地理环境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该地由海洋环境变成陆地环境,再后来地壳继续抬升,便成为高原地形。
23.(1) 莫霍 地壳 地幔
(2) 消失 下降 古登堡 地核
(3)A
(4)D
(5)B
(1)陆地33 km处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此处为莫霍面,所以D为莫霍面。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所以C为地壳,E为地幔。
(2)由图可知,F处A波完全消失,2 900 km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所以A为横波,B为纵波,F为古登堡面,古登堡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线,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以下为地核。
(3)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颠簸,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A正确。地球内能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B错误。纵波传播的速度大于横波,所以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C错误。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会引发海啸,D错误。故本题选A。
(4)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地震时会首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感觉左右晃动,D正确。
(5)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B正确。
24.(1) 地层 化石 生物演化阶段 宙 纪
(2)波动升高
(3) 中生 生物进化情况:爬行动物盛行。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开始向鸟类发展;中后期小型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占主要地位。
(4)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1)人类研究和还原地球的历史,主要依据的是地层的排列顺序和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结构复杂程度,因为早期形成的地层,一般都分布在下面,且其中所含的化石就是该地层形成时期的生物。由于生物演化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所以,可以通过地层及地层中的化石推断该地层形成的大致时间。地质年代表是科学家按照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把地球历史按照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的编年,该时间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有宙、代、纪、世等。
(2)据图可知,图中寒武纪生物多样性较少,新近纪生物多样性较多,总体来看,寒武纪至新近纪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呈现出波动升高的特征。
(3)据材料可知,卡尼期洪积事件,指2.33亿年前发生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对应地质历史时期的中生代,中生代的年代为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中生代生物演化应该从植物和动物两个角度来分析。动物演化是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小型哺乳动物出现。植物演化是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4)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出现的时间是中生代白垩纪末期(大约6500万年前)。该事件之后,地球上海陆格局情况: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情况: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