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2 19:29:10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学习目标
1.了解西晋建立及统一的基本史事,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时空观念)
2.知道八王之乱爆发的背景和影响,并能够从内外角度认识西晋速亡的原因;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基本史事,知道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同时初步认识民族平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 背景: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三国实力比较表
数据来源《三国志》、《续汉书》



观察地图及数据,分析三国的实力情况?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2. 过程:
魏国的大权逐渐被谁所控制?
魏国归我管了!

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专权,魏国皇帝不是被废就是被杀。
263年
魏灭蜀
乐不思蜀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2. 过程: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西晋建立
曹魏灭亡
280年
西晋灭吴
统一全国
西晋
皇帝还是自己当着好!
洛阳
时间:
建立者:
定都:
266年
司马炎—晋武帝
洛阳
“三国尽归司马氏”

定都洛阳:
东周、东汉、曹魏、西晋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问题思考】西晋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2)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本原因)
(1)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问题思考】西晋统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使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220年
221年
229年
263年
266年
280年
316年
魏国
蜀国
吴国
魏灭蜀
西晋建立
西晋灭吴
西晋灭亡
三国(220-280)
三国建立顺序:
三国灭亡顺序:
魏——蜀——吴
蜀——魏——吴
西晋(266-316)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西晋的统治:
西晋建立过程中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作为回报,朝廷格外照顾他们的利益,允许他们占有大量土地,还给予很高的官位。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没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只知道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教材P99
【材料研读】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道:“(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
——《晋书 鲁褒传》
(1)统治阶级腐朽无能,社会风气败坏;
石崇、王恺斗富
社会崇拜金钱之风盛行,人们唯利是图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2)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在西晋以前,还有哪些朝代实行过分封制?
分封诸王对中央政权的统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西周、西汉初年
地方势力过大会威胁到中央,不利于国家稳定和中央集权。
西晋的统治: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背景: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晋书·惠帝纪》
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3)晋惠帝昏庸无能。
(2)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2. 八王之乱:
①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人民饱受痛苦;
②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③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晋惠帝时期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1)时期:
(2)目的:
(3)影响:
中原汉族迁往南方
西晋末年永嘉南渡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列表比较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
七国之乱 八王之乱
原因
时期
影响
开国之君错误总结前朝灭亡教训,大封同姓诸王。
西汉(汉景帝)
西晋(晋惠帝)
汉景帝平定,汉武帝 “推恩”,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八王之乱进入尾声之际,成都和今山西西部分别出现了成汉、汉两个割据政权,与西晋并立。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2. 八王之乱: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3. 西晋灭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腐朽的西晋王朝在八王之乱和内迁各族武力进攻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西晋朝廷向内迁各族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各族民众为奴婢。
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反抗,一些首领乘机起兵。
西晋统治者是怎样对待内迁各族的呢?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问题思考】西晋灭亡的原因与启示?
内因
统治腐朽
八王之乱
外因:
民族矛盾
重视勤俭治国;
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处理好民族问题,各民族团结、友好、平等相处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牧马图》
他们大部分在水草丰茂的草原上放养马、牛、羊等牲畜,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思考】结合砖画内容,说说北方各族过着怎样的生活?
1. 生活方式: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他们生活的生动写照。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2)气候变冷,北方游牧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材料: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封建军阀长期混战,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及西晋统治者为补充兵源、发展生产,鼓励甚至强制少数民族内迁……晋武帝在位时,仅匈奴入塞者就有三十万左右。
——《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分析游牧民族为何内迁中原
2. 内迁原因:
(1)统治者为补充兵源、劳动力鼓励甚至强制少数民族内迁;
西晋北方各族内迁分布图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3. 分布情况:
由西向东迁入关中地区
由北向南迁到汾河流域一代
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读地图】观察鲜卑、匈奴、羯、羌、氐分布区域。
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
【课后活动】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各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
议一议,这些内迁各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族同宗说明了什么?
“慕容 ,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
——《晋书·慕容廆载记》
内迁各族通过塑造共同祖先 ,证明其统治地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说明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体现了少数民族内迁后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①统治阶级腐朽无能,社会风气败坏;
②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
③晋惠帝昏庸无能。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北方各族的内迁
建立
统一
背景
八王之乱
生活方式
西晋灭亡
目的:
为了争夺中央政权
影响:
①巨大灾难;②人口迁徙;
③削弱国力。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
主要民族
匈奴、鲜卑、羯、氐、羌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课堂小结
1.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某学生绘制了如图政权更迭图,图中“ ”处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晋 C.隋朝 D.元朝
B
中考真题
2.作为一个刚刚立国的王朝,西晋应该是很有生命力的,但它迅速地走向败亡,这是开国皇帝司马炎所不能料到的。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西晋王朝由盛转衰( )
A.石崇王恺斗富
B.赤壁之战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C
中考真题
3.西晋存在时间短暂。导致西晋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
①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②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③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④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
中考真题
4.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上述历史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A.促进民族交融,推动孝文帝汉化改革
B.造成北方人大批南迁,促进江南开发
C.打击北方门阀势力,推动了历史发展
D.消除了民族隔阂,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B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