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3 08: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思辨性阅读表达
读书:目的和前提
情景导入
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叮在一处,所得就有
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鲁 迅
自我研学
德国作家、诗人,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名骑士”
《彼得 ·卡门青特》《盖特露德》《在轮下》《悉达多》 《荒原狼》《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玻璃球游戏》
作品特点:其作品往往直抵人的精神,保持自
我审视与关照,引发读者自我寻找的内驱力。
作家简介
赫尔曼 ·黑塞 (1877—1962)
自我研学
Q
444
黑塞的画作,明媚阳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深深陷入
了与德国民族主义冲突的境地,开始 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他试图从教育 和修养方面来探索人性,提倡通过读 书来提高修养,达到心灵和个性的自 我完善。为此,他写下了一系列具有
自我研学
赫尔曼 ·黑塞曾在神学院学习,
创作背景简介
代 表 性 的 作 品
自由而不失严谨
富有“理趣”
旁征博引
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 缜密而不失活泼
不受体裁限制,灵活多样。 可观景抒情,可睹物说理, 可读书谈感想。
可一事一议,也可综合议论。
不受字数限制。
散文的一种 或讲述文化知识 或发表学术观点 或评析世态人情
文体 归属
内容
自我研学
结构
笔法
形式
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随笔
(1 2的段 ) ①找到生活的意义
读书:目的和前提
认识自己,
前提
(3~8段)
整体感知
文脉梳理
文章的标题叫做“目的”和“前提”,围绕这两点,作者写了
哪些内容 通读全文进行梳理概括。
② 回忆阅读经历
强调要读杰作


1.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2. “真正的教养”与"读书”及“生活的意 义”有何关系
精读探究
(一)读书:目的
阅读1.2两段,思考:
精读探究
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 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 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 中生存。 形式
精读探究
1.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 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
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
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
界定
2.“真正的教养”与“读书”及“生活的意义”有何关系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 …
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 ,如果活着不仅仅是为着 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
精读探究
读书是获得真正的教养,即自我完善、 找到生活的意义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3.作者为什么说真正的教养“永远都在半道上”
(1)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 增强和扩展,从而使我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2)它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 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精读探究
精读探究
(二)读书:前提
1.研读世界文学,该如何行动呢
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 ……
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
了解和喜爱。
(1)认识自己,从天性出发感受文学的魅力(③)
所以也不要过分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
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
甚至厌恶读书本身。
(2)从反面论述,指出不当的阅读枷锁会让
人厌恶读书,适得其反。 (③)
精读探究
(3) ……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
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 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 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精读探究
读书的前提
整体感知
(4)以自己的阅读经历为例:
4 人 工田 小 十 红 天 应
从两个层面分别阐释了在感兴趣的作品少,或者全然
不感兴趣的情况下,顺其自然,最终也会走上阅读的道路, 印证了前文的观点。
以自身的阅读经验证明,不同文化思想带来的启发和思考,
是非常令人欣喜的阅读体验,令人难以忘怀。
精读探究
(4)以自己的阅读经历为例:
分享阅读中国古代著作的经验(⑦)
(1)当前现状——轻视书籍(⑧)
(2)面对现状,作者再次强调阅读杰作的意义(⑧)
精读探究
2.当前世界的阅读现状是怎样的 面对这样的情况,作者提出了
怎样的见解
提出读书的建议(⑧):
①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基础阅读)开始 阅 读 。
②要提高阅读的层次,读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 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要读杰作。
③要认真阅读杰作,花力气、下功夫。不愿意花力
精读探究
气、下功夫,是因为没能正确认识读书的目的,没有认
合作探究
1.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
教养要和“个性” “人格”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取
读书是为了“心的
教养”,他倡导的是“爱 的阅读”,认为善于读书 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 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
是有效的阅读。
读书观
合作探究
原 因 :
①现实状况不容乐观。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诱惑,存在着轻视读书的现象。 即使是热爱学习的人,对读书的作用也会有误解,对 阅读杰作不愿意花下功夫。
②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获得教养是解决
现实状况的一条有效途径。
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 人格,有个性的追求。否则他的阅读也许能带来知
合作探究
识,但会缺少爱和生命。
2.在作者行文的过程中,哪些
内容或句子给你带来触动 找出 相关句子,说说哪里令你触动,或 结合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用“爱”和“义务”这一对词语生动直 白地区别出了以兴趣为引导的读书和“为读 书而读书”或为了某一责任而读书的情况, “必须”一词强调了以“爱”引导阅读的必 要性,将理性的思辨孕育于感性的表达中。
例 1 : 他
必须走一条爱 之路,而非义 务之路。
合作探究
如果读书时“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 圣贤书”,那么只能如同念叨着“茴”字有几 种写法的孔乙己一般,获得僵死的知识,而没 有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如此,就不能接近 真正的生活,不能发现生活的真正意义,与读 书的目的背道而驰。
例 2 : 不 错 ,
读得太多可能 有害,书籍可 能成为生活的 竞争对手。
合作探究
这句话阐述的是阅读的态度。“自己的价值”
指的是客体是可被教养的,即前文所说的个性和 人格;“杰作真正的价值”则是指经典作品对一 个人的教养作用。“向杰作证明自己的价值”一 句,突出了“杰作”的崇高地位,阐明了阅读杰 作,要有崇敬之心、庄重之感,才能体会杰作的 伟大的之处。
例3:我
们先得向杰 作证明自己 的价值,才 会发现杰作 的真正价值。
拓展延伸
你的读书观是什么 试着像作者一样,结合具体读书
事例,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
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激励人们读书的名作。作者阐述
了读书的作用,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要用心研读经典作品,
在书籍中发现世界、斗 世界,完善自我修养。
1.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
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2.不幸的人生也会有阳光明媚的时候,石头的缝隙中也会开出小小的幸福花朵。
3.无法达成的目标才是我的目标,迂回曲折的路才是我想走的路,而每次的歇 息,总是带来新的向往。
4.大部分人都像被风吹落、随风飘舞、掉于地上的树叶一样。但也有与星星相 似的人,他们行走在固定的轨道上,多强的风都吹不倒他们。他们本身拥有自己的 法则和轨道。
黑塞名言
作者善于将自己的深思凝练于简练生动的语句中。在作者的其他作品
中,这样发人深思的句子还有很多 ……
1.梳理本文的结构,明确作者的观点
,绘制思维导图。
2.阅读黑塞其他代表作,写一篇读书 笔 记 。
3.以“我的读书观”为主题,在班级举办 专项研讨会,并且组织代表发言。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