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课标要求
考点1 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 1.知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这些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2.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3.了解核外电子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组成。
5.了解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考点2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
考点3 原子核的结构特点 ☆☆
考点4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
■考点① 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现代
①实心球模型 ②枣糕(西瓜)模型 ③核式结构(行星)模型 ④分层模型 ⑤电子云模型
发现原子 发现电子; 发现原子核的存在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
①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运动方向→原子核极其微小,核外空间很大 ②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原子核带正电 ③极少的α粒子发弹回来→原子核质量很大
■考点② 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1)现在已知的原子有几百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不同的 分子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 同种 原子,也可以是 不同种 原子
(2)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 可分 的,而原子是 不可分 的。在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 化学性质 。可见,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分子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粒子模型可以示意物质变化
①水的汽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分子种类不变。
②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4)物质通常是由 分子 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 原子 构成的,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石墨由碳原子构成。
(5)电解水过程的模型相关的信息
水电解过程图 实验结论
①分子由__原子__构成。 ②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是__原子__最小微粒。 ③化学变化的实质:__原子的重新组合_____。 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⑤原子与分子本质区别:____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__。
二、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小 。原子半径一般在 10-10 米数量级,如碳原子的半径为0.6×10-10米。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千克。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是 不同 的。
(2)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不同种类的分子与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不同点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③微粒间都有间隔;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⑤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即分子由原子构成); 两者都可以构成物质。
三、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 质子 (带正电)
(电中性)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1)原子由 原子核 和 核外电子 构成。原子核带 正电荷 ,居于原子 中心 ;核外电子带 负电荷 ,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2)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 小 ,但质量却很 大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 相等 ,电性 相反 ,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3)氦原子的原子核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两个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如图所示。
四、离子
(一)氯化钠的生成
A、取一瓶氯气,观察它的颜色为黄绿色。
B、用镊子在放有煤油的试剂瓶中夹取一块钠,用刀切割成一小块,观察到钠是一种质软、带银白色光泽的金属固体。
C、点燃钠,将燃烧匙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为白色固体。
D、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光亮的黄色火焰,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 失去 1个电子后形成带 正 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 得到 1个电子后形成带 负 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 吸引 ,构成了 电中性 的氯化钠。如下图所示
★微观解释:
(1)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成为一个带正电的微粒叫钠离子Na+。
(2)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一个带负电的微粒叫氯离子 Cl—。
(二)离子
离子是带电的 原子 或___原子团___,带正电的叫 阳 离子,带负电的叫 阴 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硫酸铜就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例:钠离子Na+、铵根离子NH4+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例:氯离子Cl- 、硫酸根离子SO42-
(三)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 原子 离子
区 别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可分,化学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 不可分,化学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变。 一般不可分,但带电的原子团可分
构成 由原子构成 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 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变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变成阳离子。
带电情况 不显电性; 不显电性,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正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联系
(四)注意
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五、同位素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即 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 8 的原子的总称。
(2)原子核内的 质 子数 相同、 中子数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 同位素 原子。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如汞元素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
(3)同位素原子的两种表示方法
①常用原子符号(X)表示,其中X表示 原子种类 ,Z表示 质子数 ,A表示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如氢有氕(H)、氘(H)、氚(H)三种同位素原子。
②也可以用“原子名称(或符号)-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来表示。如氧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分别为氧-16(O-16)、氧-17(O-17)、氧-18(O-18)。
(4)同位素的应用
1)质谱分析中,用 稳定同位素 原子作为示踪原子;
2)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 裂变 释放的能量作为动力;
3)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 对一些脏器进行扫描,诊断肿瘤等疾病;
4)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 半衰期 ,进行古董鉴定。
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考点③ 原子核的结构特点
(1)用 高能量 的粒子撞击、打碎核的方法是研究微观粒子结构的一种方法。
(2)原子核是由两种更小的粒子—— 质子 和 中子 构成的。如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就是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紧密相连构成的
(3)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负电荷 。如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 8 个单位正电荷(即+8)。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 核电荷数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8 。
(4)由于原子呈电中性,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电性及电荷量可知: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5)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比较
微粒名称 电性 质量
核外电子 带 负 电荷 9.1176×10-31千克
原子核 质子 带 正 电荷 1.6726×10-27千克
中子 不带 电荷 1.6748×10-27千克
(6)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 夸克 构成的。
■考点④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一、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质量极小,计算起来极不方便。为此,国际上规定采用 相对原子质量 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把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分为 12 等份,则1份质量为1.993×10-26×=1.661×10-27千克。其他原子的质量与1.661×10-27千克质量相比后得出一定的 比值 ,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 。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4)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性质 实验测出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
数值与 单位 数值非常小,单位为“kg” 数值一般取整数,单位为“1”,通常不写
联系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二、相对分子质量
(1)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总和 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首先要写出正确的 化学式 ,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各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 ,最后根据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总和 求出相对分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元素符号与其右下角数字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 × ”,元素符号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 + ”。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2 =44。
②原子团括号外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团的个数,应先将原子团内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计算出来,再 乘以 其个数。如Al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 27×2+(32+16×4)×3 =342。
③结晶水合物中的“·”表示结合的含义,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应将“·”前后两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加 而不是相乘。如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64+32+16×4+5×(1×2+16) =250。
④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一个 比值 ,其单位也是“ 1 ”,通常不写。
(4)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 定值 ,只要知道物质的化学式,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
(一)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1)计算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 乘以其 原子个数 的乘积的比值。
(2)计算注意事项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因此在计算格式的书写上有严格的规定,如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不能写成2N∶4H∶3O,也不能写成N2∶H4∶O3,应该写成m(N)∶m(H)∶m(O)=(14×2)∶(1×4)∶(16×3)= 7∶1∶12 。
②检查各原子的原子总数,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原子总数是 2 而不是1,不要遗漏。
③不要把原子个数比当作是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符号右下角的 数字 之比,如H2O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1 ,而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 1∶8 。
(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或质量
(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的质量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 质量分数 。
(三)不纯物质中,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
元素的质量=不纯物质量x该物质的质量分数x纯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现有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500吨,问最多可冶炼出铁多少吨?
解:氧化铁的质量 =500吨×80% =400吨
铁元素的质量 =400吨×70%=280吨
■考点1 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典例1](2024八下·义乌期末)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其模型图与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的是 ;(用编号表示)
①葡萄干面包模型 ②分层结构模型 ③电子云模型 ④核式结构模型
(2)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粒子数量绘制图像,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
B. C. D.
【答案】(1)④
(2)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判断;
(2)根据原子内部原子核的体积和受到排斥力的大小的规律分析判断。
【解答】 (1)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即核式结构模型,故选④。
(2)原子内部的原子核的质量很大但是体积很小,因此只有极少数α粒子受到的排斥力角度,从而发生极大角度的偏转,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式训练
1.(2024八下·金东期末)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小科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若干辐射环磁体(如图乙所示,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内外两环)、金属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演示模型,用以模拟α粒子散射的动态过程,演示模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条金属板弯折成环形(保留 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
②在环形金属板中央放置一块直径 5cm、重40g的辐射环磁体;
③在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连接一段橡皮筋(图中未画出),用以向环内“发射α粒子”。
根据演示模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结构?
(2)下列四个辐射环磁体中最适合用作模拟被发射的“α粒子”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直径2cm、重5g、内环N极、外环S极
B.直径5cm、重40g、内环S极、外环N极
C.直径2cm、重5g、内环S极、外环N极
D.直径5cm、重40g、内环N极、外环S极
(3)该实验很好地模拟了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即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的运动情况为: 。
(4)小科同学通过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向内依次发射12颗“α粒子”,这些“α粒子”最终会吸附在环形金属板上。在模拟实验完成后,将环形金属板展平,下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填字母编号,金属板上的点代表被吸附的“α粒子”)。
【答案】(1)原子核
(2)C
(3)多数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只有绝少数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4)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果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 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 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
【解答】(1) 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的是原子中的原子核;
(2)原子核和 α粒子 相互排斥,所以内环S极、外环N极,同时α粒子大小以及质量都小于原子核,所以直径2cm、重5g。
故答案为:C。
(3)原子核内部大部分是空的,所以多数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只有绝少数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4)大部分直线穿过,少部分发生小角度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结合环形金属板空间构型可知D符合实际情况。
■考点2 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典例2-1](2024八下·嵊州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O2 B.H2 C.H2O D.Ca(OH)2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可知,含有氢分子的物质中必须含有氢气单质,注意含氢元素的物质中不一定含有氢分子。
【解答】A、H2O2中含有氢元素,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但不含有氢分子,故A错误;
B、H2由大量的氢气分子构成,故B正确;
C、H2O中含有氢元素,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但不含有氢分子,故C错误;
D、Ca(OH)2中含有氢元素,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但不含有氢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典例2-2](2024八下·义乌期末)《证类本草》中记载:“鸡屎矾(碱式碳酸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该过程铁原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其相应的微粒符号可依次表示为( )
A.Fe— B.—Fe C.—Fe D.Fe—
【答案】D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和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解答】铁原子用Fe表示,而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那么用Fe2+,则铁原子转化为亚铁离子的过程表示为:Fe— 。
故选D。
◆变式训练
1.(2024八下·金东期末)为了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小科同学用各色橡皮泥进行分子模型的制作。观察四种分子结构模型,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模 型 各种颜色的球及个数 分子名称 化学式
1 1 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水分子 H2O
2 1个黑色球、4个白色球 甲烷分子 ①
3 2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② H2O2
4 2个黑色球、1个灰色球、6个白色球 乙醇分子 C2H5OH
(1) 模型2的化学式①是 ; 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 。
(2)由模型3表示的物质可以反应得到模型1表示的物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 。
【答案】(1)CH4;过氧化氢分子
(2)过氧化氢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水分子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由图可得 灰色球 表示氧原子, 白色球 表示氢原子, 黑色球 表示碳原子。
【解答】(1)甲烷化学式为CH4,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过氧化氢分子;
(2)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过氧化氢分子,过氧化氢分子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即过氧化氢分子可以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组合构成新的水分子。
■考点3 原子核的结构特点
[典例3](2024八下·拱墅期末)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氢化镧成功研发出首个室温环境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这一成果将为未来新能源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一个氢负离子(H-)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0 C.1 D.2
【答案】D
【知识点】离子的书写与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离子的形成过程来分析。
【解答】 氢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核外有1个电子,当氢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就会形成氢负离子(H-),其核外电子数为2。
故选A。
◆变式训练
1.(2024八下·浦江期末)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通过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中的碳原子含量测定,推测其年代距今年.碳原子与碳原子不同的是( )
A.质子数 B.核电荷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碳原子与碳原子 属于同种元素,即具有相同的质子数(6)。根据“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知,二者核电荷数和电子数相同。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二者的中子数不同,故D符合题意,而A、B、C错误。
故选D。
■考点4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典例4](2024八下·金东期末)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等。下表是其使用说明书,据此分析回答:
布洛芬混悬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或使用 【药品名称】布洛芬混悬液 【成分】本品每毫升含有效成分布洛芬20mg 【适应性】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规格】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用量谨遵医嘱
(1)已知布洛芬化学式C13HyO2,相对分子质量206,则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个数y为 。
(2)计算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3)医生叮嘱,12岁以下儿童每次用药量按照每千克体重5mg布洛芬有效成分。请计算,一名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次应口服多少毫升该混悬液。
【答案】(1)18
(2)75.7%
(3)5mL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结合布洛芬化学式C13HyO2,相对分子质量206, 可以求解y值。
【解答】(1)由布洛芬化学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206可知 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个数y为18
(2)C%=(12x13)/206x 100%≈75.7%
(3)该儿童每次需用有效成分的质量=5mg/kgx20kg=100mg=0.1g
每次需口服该混悬液质量=0.1g/(0.02g/mL)=5mL
◆变式训练
1.(2024八下·金东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
【材料三】一个氘 (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 (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互为碘的 。
(2)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 种元素。
(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
【答案】(1)同位素
(2)2
(3)22
(4)He
【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原子中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解答】(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互为碘的同位素;
(2) 氘 表示原子核中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氢原子,也属于氢元素,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 这三种物质所含元素共有氢、氧2种元素,
(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x2+16=22
(4)β-衰变过程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质子数增加1个,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不变,则氚3H发生-衰变后成为He。
1.(2024·浙江)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 根据分子的构成情况来分析。
【解答】根据化学式CO可知, 1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可以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故选C。
2.(2023·衢州)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下图是氢气燃烧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水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8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O2+H2=2HO2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分析,结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解答。
【解答】A、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为水,不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2:1 ,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符合题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2+2H22H2O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3·杭州)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动态“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实现了在室温下对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离。一个重水分子(2H2O)中含有的质子个数为( )
A.3 B.10 C.12 D.20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氢、氧原子质子数分析。
【解答】一个重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质子数为1,氧原子质子数为8,则重水分子中含有质子个数为10;
故选B。
4.(2024·浙江)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氧化物
【解析】【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进行分析;
B.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进行分析;
D.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
【解答】 AB.根据化学式 C6H8O6 可知,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正确;
C.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12×6):(1×8):(16×6)=72:8:96,故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C错误;
D.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知,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8:6=3:4:3,故D错误;
故选B。
5.(2023·金华)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踏上”太空出差”之旅,叩问苍穹。如图为一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乙是氧化物
B.生成物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g
C.反应前后N、H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解析】【分析】(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判断;
(4)根据反应方程式判断。
【解答】根据反应的分子模型图可知,甲是N2O4、乙是N2H4、丙是N2、丁是H2O,该化学方程式为:N2O4+2N2H43N2+4H2O;
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物质是N2H4,不含氧元素,肯定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
B.丙的化学式N2,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4×2=28,它的单位不是“g”而是“1”,故B错误;
C.反应前,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和-2价,反应后它的化合价变成0价,而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故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D正确。
故选D。
6.(2020·舟山)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 )
A.CaCl2 B.Al(NO3)3 C.NaOH D.H2SO4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确定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然后对四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无论溶液的浓度如何,该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2n:2n=1:1;4n:4n=1:1;6n:6n=1:1。在四种物质中,只有NaOH的阴、阳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1,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2022·富阳)在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中,科学家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 已知铁的分子质量约为 密度为 若把铁的分子一个紧挨一个地单列排列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那么,请你估算一下这条分子大道共需要大约 个分子,这些分子的质量大约为 kg。(所有空格中的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即可,球体的体积公式为 d为球体的直径)
【答案】1×10 8;1×10-7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算出铁分子的体积,由体积公式算出铁的直径,进而算出这条分子大道的分子个数;
(2)根据m=m0 N求解总质量。
【解答】(1)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
S=3.844×105km=3.844×108m,
铁分子的体积为:
,
根据得铁分子的直径为:
,
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105km=3.844×108m,
故“分子大道”需要的分子数为:
;
(2)这些分子的总质量为:
m=m0 N=9.3×10-26kg×N=9.3×10-26kg×1×1018≈1×10-7kg。
8.(2023·绍兴)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A和B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选填”A”或”B”)。
(3)图C为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示意图,请将生成物的微观粒子模型补充完整。
【答案】(1)分液漏斗
(2)B
(3)
【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实质分析。
【解答】(1) 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B;
(3)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及过氧化氢分解实质可 知,生成物横线上粒子为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图示为;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2)B;(3)。
9.(2022·温州)“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
材料二:1809年,盖·吕萨克认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道尔顿反对盖·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于论矛盾。
材料三: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解决了道尔顿和盖·吕萨克的矛盾。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学说。
(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 ,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 。
(3)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假说,下列反应能推导出“半个原子”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
A.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
B.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
C.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
D.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
E.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
【答案】(1)电子
(2)化合物
(3)A;B;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在原子内部,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2)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3)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分析。
【解答】(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得出了原子可以继续再分的结论;
(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即为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3)A.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则每一个氯化氢“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氯“原子”和半个氢“原子”,即“半个原子”,故A符合题意;
B.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则每一个水“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即“半个原子”,故B符合题意;
C.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则每一个二氧化碳“原子”中就应只含有一个氧“原子”,故C不合题意;
D.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则每一个一氧化碳“原子”中就应只含有半个二氧化碳“原子”,即“半个原子”,故D符合题意。
E.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则每一个氯化氢“原子”中就应只含有一个氢“原子”,故E不合题意。
故选ABD。
10.(2023·宁波)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O)是减碳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中一条转化路径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种。
【答案】(1)1:4:1
(2)50%
(3)2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3)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解答】(1) 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4:1;
(2) 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 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碳和水两种。
故答案为:(1)1:4:1;(2)50%;(3)2.
11.(2021·绍兴)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答案】(1)有机物
(2)2:1
(3)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32.4克×(72n/162n)=14.4克
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聚丙烯为:14.4克/(36n/42n)=16.8克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含碳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化学式右下角数字为原子个数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纤维素是一种有机物;
(2)由化学式可知, 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0:5=2:1;
故答案为:(1)有机物;(2)2:1;(3)16.8克。
12.(2023·绍兴)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一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葡萄糖属于 (选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人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答案】(1)有机物
(2)3:4
(3)mCO2×C1%=m聚乳酸×C2%
mCO2× =2.4千克×
mCO2=4.4千克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分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葡萄糖为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 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6:48=3:4.
故答案为:(1)有机物;(2)3:4;(3) 4.4千克 。
1.(2024·鄞州模拟)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B.“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C.“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和原子的联系考虑;
B、根据分子的大小考虑;
C、由题给信息来回答本题。
D、根据纳米车的作用考虑;
【解答】A、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B错误;
C、“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C正确。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答案】C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答】A.丙物质是甲醇(CH3OH),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生成物丙(甲醇)和丁(水)的质量比为32:18≠1:1,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
D.该反应能够消耗二氧化碳,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2024·杭州模拟)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锂极易与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和氧化(Li2O),锂元素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L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B.氮化锂Li3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氧化锂 (Li2O)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
D.Li的原子序数为3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氧化物
【解析】【分析】A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B.化合器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C.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解答】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氮化锂中锂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3+x=0,则x=-3价,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氧化锂(Li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4.(2024·瑞安模拟)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显电性
B.该粒子的相对相对原子质量为4
C.失去一个中子后也不显电性
D.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铍 (Be)元素占同一位置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A.根据中子是否带电考虑;
B.根据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关系考虑;
C.要从中子的带电情况考虑;
D.从元素的质子数是0考虑。
【解答】 A.因为中子不带电,又因为该粒子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该粒子是由四个中子构成的,质子数为零,则其相对相对原子质量为4,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失去一个中子后仍不显电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因为是“零号元素”,质子数是0,与铍(Be)的质子数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2024·龙港模拟)金属锆(Zr)被称之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在钢里只要加进千分之一的锆,硬度和强度就会惊人地提高。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质子数为40。则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91 B.131 C.40 D.51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
【解答】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电子数是40,故答案为C。
6.(2024·上虞模拟)在核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原子序数为94的 Pu-238 元素(钚元素)的获取难度最大,成本极高,需要把原子序数为93的Np-237(镗元素) 先进行中子辐照变成Np-238,再经一次β衰变转化为Pu-238。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p-237 转变为 Pu-238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Np-237和 Np-238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Pu-238 和 Np-238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钚元素和镓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种类与分布;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A、根据Np-237 转变为 Pu-238的过程为核变分析。B、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D、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解答】A. Np-237 转变为 Pu-238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符合题意;B. Np-237和 Np-238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Pu-238 和 Np-238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钚元素和镓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7.(2024·杭州模拟)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为22g B.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8gW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g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A、X=1g+8g+20g-10g-8g=11g,该选项不正确。
B、W中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
氧元素质量=8g-3g-1g=4g,该选项不正确。
C、8g W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g,该选项正确。
D、反应后水质量增大是生成物,二氧化碳是生成物,反应后氧气质量减小,是反应物,W反应后质量减小,是反应物,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C。
8.(2024·杭州模拟)芳樟醇(C10H18O)是桂花香味的来源,下列关于芳樟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桂花香说明芳樟醇分子在不断运动
B.芳樟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1个芳樟醇分子由29个原子构成
D.芳樟醇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分子在不停运动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C、根据芳樟醇是由芳樟醇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A、分子在不停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闻到香味,故A正确;
B、芳樟醇中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1×18):(12×10):16=9:60:8,则芳樟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B错误。
C、芳樟醇是由芳樟醇分子构成的,1个芳樟醇分子由10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个芳樟醇分子由10+18+1=29个原子构成,故C正确;
D、根据芳樟醇化学式可知,芳樟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芳樟醇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故D正确;
故选:B。
9.(2024·瑞安模拟)科学家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制取合成气,其原理过程如图所示。
(1)合成气是由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氧化碳所组成的混合物,这种常见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
(2)反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 。
【答案】(1)H2
(2)1:1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图示中各分子的构成及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解答】(1)由图示中各分子构成可知, 甲烷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制取的合成气中,生成的单质为氢气,化学式为 H2 ;
(2)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甲烷中碳原子即为一氧化碳中碳原子,则反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故答案为:(1) H2 ;(2)1:1.
10.(2024·金东二模)下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粒子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 构成。
(2)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的优点是 。
【答案】(1)分子
(2)可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根据所给各物质的粒子构成分析;
(2)根据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分析。
【解答】(1) 从微观粒子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2)该反应物为有毒物质,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具有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优点。
故答案为:(1)分子。(2) 可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
11.(2024·绍兴模拟) 碱式碳酸铝镁 常用作塑料阻燃剂,受热分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氧化物。
(1)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除了因产生二氧化碳,还因为 。
(2) 中a、b、c、d 的代数关系式为 。
(3)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39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
②另取678g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样品在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碱式碳酸铝镁样品中的c:d= 。
【答案】(1)其受热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的热,生成的产物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可隔绝空气
(2)2a+3b=c+2d(电荷守恒)
(3)3:5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1)依据灭火原理分析;
(2)依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
(3)依据碱式碳酸铝镁与盐酸反应原理,碱式碳酸铝镁受热分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氧化物,结合题中数据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守恒分析。
【解答】 (1)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温度降到物质着火点以下,则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除了因产生二氧化碳,还因为其受热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热量,生成产物覆盖可燃物表面,故填:其受热分解需要吸收大量热量,生成产物覆盖可燃物表面;
(2)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在MgaAlb(OH)c(CO3)d xH2O中2a+3b=c+2d,故填:2a+3b=c+2d;
(3)碱式碳酸铝镁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则339g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分析图像可知,678g样品加热到270℃时,完全失去结晶水的固体为MgaAlb(OH)c(CO3)d,其质量为498g,继续加热600℃以上,MgaAlb(OH)c(CO3)d分解生成氧化镁、氧化铝、水和二氧化碳,
且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质量为251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0g×2=220g,
则此时生成水的质量为498g-220g-251g=27g,
27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则碱式碳酸铝镁样品中的。
12.(2024·东阳模拟)2024年5月3日, “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53天后“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等着陆地球。
(1)月球车登陆在月球能否使用降落伞辅助降落,请说明理由 。
(2) “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回到地球,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不含____(选填字母)。
A.空气 B.水分 C.矿物颗粒 D.腐殖质
(3)月壤中有丰富的可作核聚变燃料的He-3,如图为 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
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共有 种元素的原子。
(4)软着陆月球分为主减速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等降落过程,主减速段将使用发动机反推减速,此时嫦娥三号发动机推力 (“>”或“=”或“<”)所受重力。
【答案】(1)在月球不可使用降落伞辅助降落,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不受阻力作用
(2)A;B;D
(3)2
(4)>
【知识点】平衡状态的判断;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的概念;月球的概况
【解析】【分析】 (1) 降落伞是利用空气的阻力达到减速的目的,结合月球上没有空气分析解答;
(2)根据月球和地球环境的不同分析判断;
(3)元素的本质区别就是质子数不同;
(4)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月球车登陆在月球能否使用降落伞辅助降落,理由是:在月球不可使用降落伞辅助降落,因为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不受阻力作用。
(2)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动植物,因此没有腐殖质,但是存在岩石,那么存在矿物颗粒,
故答案为:ABD。
(3)根据图片可知,图片中只有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即质子数为2和质子数为1,因此共有2种元素的原子;
(4) 主减速段将使用发动机反推减速,即此时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合力方向向上,那么此时嫦娥三号发动机推力>重力。
13.(2024·富阳模拟)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1)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2)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答案】(1)α粒子中绝大多数通过金箔并按原来方向运动
(2)质子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解析】【分析】(1) 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
(2) 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及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解答。
【解答】 (1) 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结构模型”,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从实验现象可知道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箔时没有收到阻碍,说明原子里面绝大部分是空的,只有极少数与与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大的偏转。
(2)卢瑟福从氮原子中打出了1个微粒,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变成了8个,即:7+2-1=8,所以打出了一个质子。
14.(2024·富阳模拟)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CI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开始,国际上采用C-12原子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同种原子原子核中的 数可能不同
(2)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Cl-35和Cl-37,则自然界中Cl-35所占的百分比 Cl-3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中子
(2)大于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 (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来分析解答;
(2)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两种两种同位素原子的平均值来分析解答。
【解答】 (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中子;
(2)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则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自然界中Cl-35所占的百分比大于Cl-37。
15.(2024·仙居模拟)皮蛋营养丰富,其主要制作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钠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的性质,制作过程中,温度、NaOH 浓度和腌制时长是影响皮蛋凝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制作流程如下:
(1)皮蛋中含有人体内合成蛋白质所需的甲硫氨酸(C5H11O2NS),适当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甲硫氨酸中C、H、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在鸭蛋表面裹好糊状物后,还要进行密封保存, 目的是为了 。
(3)从原料利用率的角度考虑,用于制作糊状物的生石灰与纯碱的最佳质量比是 。
【答案】(1)5:11:2
(2)避免氢氧化钠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3)28:53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根据生石灰与纯碱的分子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石灰与纯碱的最佳质量比。
【解答(1)由甲硫氨酸 的分子式可知, 甲硫氨酸中C、H、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5:11:2 ;
(2) NaOH 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进行密封保存, 目的是为了避免氢氧化钠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3)生石灰和水反应产生熟石灰氢氧化钙,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所以质量比为28:5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6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考点分布 考查频率 课标要求
考点1 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 1.知道已知的绝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这些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
2.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3.了解核外电子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学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的组成。
5.了解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考点2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
考点3 原子核的结构特点 ☆☆
考点4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
■考点① 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
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现代
①实心球模型 ②枣糕(西瓜)模型 ③核式结构(行星)模型 ④分层模型 ⑤电子云模型
发现原子 发现 ; 发现 的存在 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卢瑟福- α粒子散射实验:
①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运动方向→原子核极其微小,核外空间很大 ②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原子核带正电 ③极少的α粒子发弹回来→原子核质量很大
■考点② 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
(1)现在已知的原子有几百种。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不同的 分子 。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 原子,也可以是 原子
(2)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 可分 的,而原子是 的。在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 。可见,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粒子模型可以示意物质变化
①水的汽化是物理变化:水分子之间的距离 ,分子种类不变。
②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4)物质通常是由 分子 构成的,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 原子 构成的,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石墨由碳原子构成。
(5)电解水过程的模型相关的信息
水电解过程图 实验结论
分子由____构成。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是_ 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的实质:__ _____。 ④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⑤原子与分子本质区别:____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__。
二、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 。原子半径一般在 10-10 米数量级,如碳原子的半径为0.6×10-10米。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千克。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是 不同 的。
(2)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分子与构成该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比原子大,如:氧分子一定比氧原子大;但不同种类的分子与原子相比,则分子有可能比原子小,如:氧分子就比汞原子小。
(3)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不同点 。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相同点 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③微粒间都有间隔;④同种微粒性质相同,不同种微粒性质不同;⑤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联系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即分子由 构成); 两者都可以构成物质。
三、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带 电)
原子 质子 (带 电)
( )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1)原子由 原子核 和 构成。原子核带 ,居于原子 中心 ;核外电子带 负电荷 ,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
(2)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说,体积很 小 ,但质量却很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 相等 ,电性 相反 ,所以整个原子呈电中性。
(3)氦原子的原子核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两个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如图所示。
四、离子
(一)氯化钠的生成
A、取一瓶氯气,观察它的颜色为 。
B、用镊子在放有煤油的试剂瓶中夹取一块钠,用刀切割成一小块,观察到钠是一种质软、带银白色光泽的金属固体。
C、点燃钠,将燃烧匙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为白色固体。
D、实验现象: 。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 失去 1个电子后形成带 正 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 得到 1个电子后形成带 负 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 吸引 ,构成了 电中性 的氯化钠。如下图所示
★微观解释:
(1)钠原子 一个电子成为一个带正电的微粒叫 Na+。
(2)氯原子 一个电子成为一个带负电的微粒叫 Cl—。
(二)离子
离子是带电的 原子 或___原子团___,带正电的叫 离子,带负电的叫 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硫酸铜就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
阳离子: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例:钠离子Na+、铵根离子NH4+
阴离子:带 的原子或原子团。例:氯离子Cl- 、硫酸根离子SO42-
(三)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 原子 离子
区 别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可分,化学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前后种类和数目不变。 一般不可分,但带电的原子团可分
构成 由 构成 由 构成 由 形成, 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变成阴离子,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变成阳离子。
带电情况 不显电性; ,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负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正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联系
(四)注意
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五、同位素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即 )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 8 的原子的总称。
(2)原子核内的 质 子数 相同、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 原子。元素是互为同位素的原子的总称。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如汞元素有7种稳定的同位素。
(3)同位素原子的两种表示方法
①常用原子符号(X)表示,其中X表示 ,Z表示 质子数 ,A表示 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如氢有氕(H)、氘(H)、氚(H)三种同位素原子。
②也可以用“原子名称(或符号)-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来表示。如氧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分别为氧-16(O-16)、氧-17(O-17)、氧-18(O-18)。
(4)同位素的应用
1)质谱分析中,用 稳定同位素 原子作为示踪原子;
2)核潜艇利用铀的同位素 裂变 释放的能量作为动力;
3)利用 放射性同位素 对一些脏器进行扫描,诊断肿瘤等疾病;
4)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 半衰期 ,进行古董鉴定。
根据元素的定义可知,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
■考点③ 原子核的结构特点
(1)用 高能量 的粒子撞击、打碎核的方法是研究微观粒子结构的一种方法。
(2)原子核是由两种更小的粒子—— 和 构成的。如一种氧原子的原子核就是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紧密相连构成的
(3)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中子 不带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负电荷 。如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 8 个单位正电荷(即+8)。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 核电荷数 ,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8 。
(4)由于原子呈电中性,根据原子中各微粒的电性及电荷量可知:原子中,核电荷数= 。
(5)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比较
微粒名称 电性 质量
核外电子 带 负 电荷 9.1176×10-31千克
原子核 质子 带 正 电荷 1.6726×10-27千克
中子 不带 电荷 1.6748×10-27千克
(6)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 构成的。
■考点④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一、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质量极小,计算起来极不方便。为此,国际上规定采用 相对原子质量 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把一个碳-12 原子的质量分为 等份,则1份质量为1.993×10-26×=1.661×10-27千克。其他原子的质量与1.661×10-27千克质量相比后得出一定的 ,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 。
(3)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4)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如下表所示:
原子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性质 实验测出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比较得出的相对质量
数值与 单位 数值非常小,单位为“ ” 数值一般取整数,单位为“ ”,通常不写
联系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二、相对分子质量
(1)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总和 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首先要写出正确的 化学式 ,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各元素的 ,最后根据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总和 求出相对分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①元素符号与其右下角数字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 × ”,元素符号之间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需用“ + ”。如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44。
②原子团括号外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团的个数,应先将原子团内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计算出来,再 乘以 其个数。如Al2(SO4)3的相对分子质量= =342。
③结晶水合物中的“·”表示结合的含义,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应将“·”前后两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加 而不是相乘。如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250。
④相对分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一个 ,其单位也是“ ”,通常不写。
(4)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 ,只要知道物质的化学式,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确定
(一)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1)计算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 乘以其 原子个数 的乘积的比值。
(2)计算注意事项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因此在计算格式的书写上有严格的规定,如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不能写成2N∶4H∶3O,也不能写成N2∶H4∶O3,应该写成m(N)∶m(H)∶m(O)=(14×2)∶(1×4)∶(16×3)= 。
②检查各原子的原子总数,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原子总数是 2 而不是1,不要遗漏。
③不要把原子个数比当作是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是元素符号右下角的 数字 之比,如H2O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而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 1∶8 。
(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或质量
(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中该元素的 。
(三)不纯物质中,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
元素的质量=不纯物质量x该物质的质量分数x纯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现有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500吨,问最多可冶炼出铁多少吨?
解:氧化铁的质量 =500吨×80% =400吨
铁元素的质量 =400吨×70%=280吨
■考点1 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典例1](2024八下·义乌期末)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1)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且体积很小的原子核运动,其模型图与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的是 ;(用编号表示)
①葡萄干面包模型 ②分层结构模型 ③电子云模型 ④核式结构模型
(2)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粒子数量绘制图像,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____;
B. C. D.
◆变式训练
1.(2024八下·金东期末)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为原子模型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小科同学在项目化学习中,使用若干辐射环磁体(如图乙所示,两个磁极分别位于内外两环)、金属板、橡皮筋等器材制作了一个演示模型,用以模拟α粒子散射的动态过程,演示模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长条金属板弯折成环形(保留 10cm的缺口),并固定在桌面上;
②在环形金属板中央放置一块直径 5cm、重40g的辐射环磁体;
③在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连接一段橡皮筋(图中未画出),用以向环内“发射α粒子”。
根据演示模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固定在环形金属板中央的磁体,用来模拟的是原子中的哪一结构?
(2)下列四个辐射环磁体中最适合用作模拟被发射的“α粒子”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直径2cm、重5g、内环N极、外环S极
B.直径5cm、重40g、内环S极、外环N极
C.直径2cm、重5g、内环S极、外环N极
D.直径5cm、重40g、内环N极、外环S极
(3)该实验很好地模拟了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即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的运动情况为: 。
(4)小科同学通过环形金属板的缺口处向内依次发射12颗“α粒子”,这些“α粒子”最终会吸附在环形金属板上。在模拟实验完成后,将环形金属板展平,下图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填字母编号,金属板上的点代表被吸附的“α粒子”)。
■考点2 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典例2-1](2024八下·嵊州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H2O2 B.H2 C.H2O D.Ca(OH)2
[典例2-2](2024八下·义乌期末)《证类本草》中记载:“鸡屎矾(碱式碳酸铜)投苦酒(醋)中,涂铁皆作铜色,外虽铜色,内质不变。”该过程铁原子转化为亚铁离子,其相应的微粒符号可依次表示为( )
A.Fe— B.—Fe C.—Fe D.Fe—
◆变式训练
1.(2024八下·金东期末)为了加深对分子构成的认识,小科同学用各色橡皮泥进行分子模型的制作。观察四种分子结构模型,填写相关内容:
序号 模 型 各种颜色的球及个数 分子名称 化学式
1 1 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水分子 H2O
2 1个黑色球、4个白色球 甲烷分子 ①
3 2个灰色球、2个白色球 ② H2O2
4 2个黑色球、1个灰色球、6个白色球 乙醇分子 C2H5OH
(1) 模型2的化学式①是 ; 模型3的分子名称②是 。
(2)由模型3表示的物质可以反应得到模型1表示的物质,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的实质: 。
■考点3 原子核的结构特点
[典例3](2024八下·拱墅期末)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氢化镧成功研发出首个室温环境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这一成果将为未来新能源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一个氢负离子(H-)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0 C.1 D.2
◆变式训练
1.(2024八下·浦江期末)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考古学家通过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中的碳原子含量测定,推测其年代距今年.碳原子与碳原子不同的是( )
A.质子数 B.核电荷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
■考点4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典例4](2024八下·金东期末)布洛芬混悬液,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等。下表是其使用说明书,据此分析回答:
布洛芬混悬液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或使用 【药品名称】布洛芬混悬液 【成分】本品每毫升含有效成分布洛芬20mg 【适应性】用于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规格】10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用量谨遵医嘱
(1)已知布洛芬化学式C13HyO2,相对分子质量206,则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氢原子个数y为 。
(2)计算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结果精确到0.1%)。
(3)医生叮嘱,12岁以下儿童每次用药量按照每千克体重5mg布洛芬有效成分。请计算,一名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次应口服多少毫升该混悬液。
◆变式训练
1.(2024八下·金东期末)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核废水的排放引起了民众囤盐恐慌,被污染的海水中含有的I-131 是碘的一种放射性元素;
【材料二】核废水中含有三种水,分别是水 (H2O)、重水(2H2O)和超重水(3H2O);
【材料三】一个氘 (2H)原子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一个氚原子 (3H)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
【材料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出射线的过程叫做衰变,超重水((33H2O)中的氚(3H)元素会发生β-衰变,在这个过程中,氚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
(1)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I-127, 则I-127和I-131互为碘的 。
(2) 水 (H2O) 、重水 (2H2O) 和超重水(3H2O)中共有 种元素。
(3) 超重水 (3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当核废水中的氚(3H)元素发生β-衰变时,会变成 (填元素符号)。
1.(2024·浙江)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
A. B. C. D.
2.(2023·衢州)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下图是氢气燃烧的微观模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水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8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O2+H2=2HO2
3.(2023·杭州)华南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动态“局域柔性”框架材料,实现了在室温下对重水和普通水的有效分离。一个重水分子(2H2O)中含有的质子个数为( )
A.3 B.10 C.12 D.20
4.(2024·浙江)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5.(2023·金华)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踏上”太空出差”之旅,叩问苍穹。如图为一种火箭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乙是氧化物
B.生成物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g
C.反应前后N、H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D.生成物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
6.(2020·舟山)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 )
A.CaCl2 B.Al(NO3)3 C.NaOH D.H2SO4
7.(2022·富阳)在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中,科学家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 已知铁的分子质量约为 密度为 若把铁的分子一个紧挨一个地单列排列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那么,请你估算一下这条分子大道共需要大约 个分子,这些分子的质量大约为 kg。(所有空格中的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即可,球体的体积公式为 d为球体的直径)
8.(2023·绍兴)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如图A和B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选填”A”或”B”)。
(3)图C为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示意图,请将生成物的微观粒子模型补充完整。
9.(2022·温州)“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元素由微小的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比例形成不可再分的原子——“复杂原子”。
材料二:1809年,盖·吕萨克认同道尔顿的原子论,并提出自己的假说: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不同气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包括“复杂原子”)。道尔顿反对盖·吕萨克的假说,他认为若该假说成立,解释化学反应时,有些反应会推导出“半个原子”,与原于论矛盾。
材料三: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解决了道尔顿和盖·吕萨克的矛盾。随后科学家们确立并逐步完善了“原子-分子”学说。
(1)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 ,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2)道尔顿原子论中“复杂原子”构成的物质,按现在物质的组成分类,属于纯净物中的 。
(3)依据道尔顿的原子论和盖·吕萨克的假说,下列反应能推导出“半个原子”的是__________。(可多选)
A.1升氢气和1升氯气化合成2升氯化氢气体
B.2升氢气和1升氧气化合成2升水蒸气
C.木炭与1升氧气化合成1升二氧化碳
D.木炭与1升二氧化碳化合成2升一氧化碳
E.硫与1升氢气化合成1升硫化氢气体
10.(2023·宁波)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CHO)是减碳的一个研究方向,其中一条转化路径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甲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2)甲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3)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种。
11.(2021·绍兴)按我国政府要求2021年1月1日起餐饮行业已禁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可降解的环保吸管,环保纸吸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n,而原来塑料吸管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化学式为(C3H6)n。
(1)纤维素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纤维素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3)计算32.4克纤维素中所含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聚丙烯中所含碳元素质量相同
12.(2023·绍兴)目前,免拆型手术缝合线广泛应用于手术中,它是用新型生物降解材料一聚乳酸[(C3H4O2)n]制作而成。聚乳酸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制取:
(1)从物质分类角度看,葡萄糖属于 (选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中间产物乳酸(C3H6O3)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如果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人聚乳酸,则生产2.4千克聚乳酸,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1.(2024·鄞州模拟)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B.“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C.“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2.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C.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3.(2024·杭州模拟)锂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锂极易与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和氧化(Li2O),锂元素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L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B.氮化锂Li3N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氧化锂 (Li2O)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
D.Li的原子序数为3
4.(2024·瑞安模拟)法国里昂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不显电性
B.该粒子的相对相对原子质量为4
C.失去一个中子后也不显电性
D.在元素周期表中与铍 (Be)元素占同一位置
5.(2024·龙港模拟)金属锆(Zr)被称之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在钢里只要加进千分之一的锆,硬度和强度就会惊人地提高。锆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质子数为40。则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91 B.131 C.40 D.51
6.(2024·上虞模拟)在核电池的制造过程中,原子序数为94的 Pu-238 元素(钚元素)的获取难度最大,成本极高,需要把原子序数为93的Np-237(镗元素) 先进行中子辐照变成Np-238,再经一次β衰变转化为Pu-238。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p-237 转变为 Pu-238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Np-237和 Np-238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Pu-238 和 Np-238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钚元素和镓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7.(2024·杭州模拟)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为22g B.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8gW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g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8.(2024·杭州模拟)芳樟醇(C10H18O)是桂花香味的来源,下列关于芳樟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到桂花香说明芳樟醇分子在不断运动
B.芳樟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1个芳樟醇分子由29个原子构成
D.芳樟醇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
9.(2024·瑞安模拟)科学家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制取合成气,其原理过程如图所示。
(1)合成气是由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氧化碳所组成的混合物,这种常见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
(2)反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 。
10.(2024·金东二模)下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粒子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 构成。
(2)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的优点是 。
11.(2024·绍兴模拟) 碱式碳酸铝镁 常用作塑料阻燃剂,受热分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氧化物。
(1)碱式碳酸铝镁具有阻燃作用,除了因产生二氧化碳,还因为 。
(2) 中a、b、c、d 的代数关系式为 。
(3)为确定碱式碳酸铝镁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准确称取339g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
②另取678g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样品的固体残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样品在 时已完全失去结晶水,600℃以上残留固体为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碱式碳酸铝镁样品中的c:d= 。
12.(2024·东阳模拟)2024年5月3日, “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53天后“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等着陆地球。
(1)月球车登陆在月球能否使用降落伞辅助降落,请说明理由 。
(2) “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月球土壤样品回到地球,与地球土壤相比,月壤不含____(选填字母)。
A.空气 B.水分 C.矿物颗粒 D.腐殖质
(3)月壤中有丰富的可作核聚变燃料的He-3,如图为 He-3发生的一种核聚变示意图。
①②③④⑤所示的微粒中,共有 种元素的原子。
(4)软着陆月球分为主减速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下降段等降落过程,主减速段将使用发动机反推减速,此时嫦娥三号发动机推力 (“>”或“=”或“<”)所受重力。
13.(2024·富阳模拟)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1)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 。
(2)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氮原子,结果有种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打出的微粒一定是 。
14.(2024·富阳模拟)科学家对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少数元素如CI是35.5倍,则是由于实验误差造成的。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开始,国际上采用C-12原子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同种原子原子核中的 数可能不同
(2)Cl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5.其自然界仅有的两种同位素原子Cl-35和Cl-37,则自然界中Cl-35所占的百分比 Cl-3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2024·仙居模拟)皮蛋营养丰富,其主要制作原理是利用氢氧化钠能使蛋白质变性凝固的性质,制作过程中,温度、NaOH 浓度和腌制时长是影响皮蛋凝固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制作流程如下:
(1)皮蛋中含有人体内合成蛋白质所需的甲硫氨酸(C5H11O2NS),适当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甲硫氨酸中C、H、O 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2)在鸭蛋表面裹好糊状物后,还要进行密封保存, 目的是为了 。
(3)从原料利用率的角度考虑,用于制作糊状物的生石灰与纯碱的最佳质量比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