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2页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22页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3 09: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七单


23
24

人民解放战争
人民解放战争
(1945年—1949年)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
“废止国民党专政,
成立联合政府”
“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国家统一,政治民主”
这个口号的实质是:一面逼迫或引诱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行“军令政令统一”;一面继续玩弄召开“国大”“还政于民”的把戏,给国民党反动统治披上合法和民主的外衣。
民众
反对战争!
战后国内形势 新闻摘要
要和平,要民主!
国际动态
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GUOJIDONGTAI--JIANMINGZHAIYAO
简明摘要
美国援助国民
党的军事装备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美军教官帮助
训练国民党军
扶蒋反共
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
8月14日:“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8月20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希望足下体念国家之安危,闵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从事建设。”
8月23日:“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携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国民党
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②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国民党《中央日报》
假和平
真内战
目的:
为了顺应民心,再造和平,毛泽东力排众议,飞抵重庆。在起飞前,他留下的政治遗嘱是“如果蒋介石把我关了或者杀掉,那就由刘少奇同志来代替我”。
重庆民主人士热烈欢迎中共代表
弥天大勇赴渝州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8月28日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来延安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共产党
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目的:
深入虎穴 以身犯险
真和平
避免内战
重庆谈判 时间 地点
结果 意义 重庆谈判
1945年
重庆(渝)
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
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合作探究
材料研读: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重庆《大公报》社评 《毛泽东先生来了!》(1945年8月29日)
说说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希望。
内战爆发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
1946年
10月
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1947年
3月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①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②青化砭战役、沙家店战役,彭德怀率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③孟良崮战役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战略防御(1946年7月—1947年6月)
爆发标志:
中共对策:
①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②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
③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粹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中共对策:
相关史事
1946年9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山西省文水县。在文水县云周西村领导土地改革的中共候补党员刘胡兰坚持留在当地进行斗争。12月,刘胡兰被国民党军队和当地地主武装认出,不幸被捕,从容就义,牺牲时未满15周岁。毛泽东得知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后,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1947年8月,刘胡兰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刘胡兰(1932-1947)
毛泽东题词——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挺进大别山
战略进攻(1947年6月—1948年7月)
1947年夏
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两头力量强,中间力量弱。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
人物扫描
董存瑞,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他参加隆化战斗,被选为爆破组长,率全班连续炸掉4座炮楼、5座碉堡,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到一座隐蔽的桥型暗堡中的机枪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突然受阻。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发现无处安置炸药,而总攻时间已到,于是毅然托起炸药包抵住桥身炸毁暗堡,壮烈牺牲,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1950年9月,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
董存瑞
三大战役
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初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末
平津战役
战役 名称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作战方针 歼敌 人数 结果 意义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 人民解放军 关门打狗 47万 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 邓小平 中原、华东野战军 中间突破 55万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林彪,罗荣桓 聂荣臻 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 瓮中捉鳖 52万 华北全境解放 三大战役
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七届二中全会
为迎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把中国逐渐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全党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会议还制定了党在政治、经济及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农村—城市
渡江战役
胜利阶段(1949年4月—1949年9月)
1949年4月
渡江战役开始,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占领南京。
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意义:
材料研读: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如何看待当时中国土地占有情况?为什么要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土地占有不均衡。
地主、富农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对农民进行压迫剥削,导致农民生活的极度贫困。
土地改革
时间
政策
措施
作用
1947年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①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②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原因
支前民工,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1)中共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根本原因)
(2)中共正确的战略战术
(3)解放军的英勇奋战
(4)国民党腐败统治不得民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