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7.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3 16:5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所作,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了诗人对晴雨西湖不同美景的赞叹,后两句与前两句照应,巧妙地用西子比西湖,赋予西湖之美鲜活的生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感受西湖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各有风姿,就像西施不论化淡妆还是浓妆都是那么美,感受比喻之妙,激发学生对西湖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会写“饮”“初”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运用结合注释、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晴”“雨”西湖的美景,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新创古诗,表达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结合注释、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法,体会“晴”“雨”西湖的美景,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新创古诗,表达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节推出了一档《古诗新创》栏目,特邀请同学们参与古诗新创作品征集活动,来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上期我们创作的天门山之诗尽显豪迈,本期我们主题是为杭州西湖创编新诗,让我们以笔为媒,用文字来表达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借助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古诗新创》栏目,创设任务情境,把学习目标和实际创作任务相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升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其目标感与参与感,优化学习成效。
为能创作出精彩的西湖诗作,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西湖,一起学习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1.板书课题,书写“饮”。识记并书写“饮”。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古诗也不例外,通过读题,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生1:诗人在饮酒。(师:你通过给“饮”字组词理解了“饮”字的意思,了解了人物和事件。)
生2:湖上就是在西湖上。(师:了解了写诗的地点。)
生3:初晴后雨是西湖上一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 (师:“初”是一开始的意思,你了解了天气的变化。)
师:只要抓住关键词,理解诗题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根据提示,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谁+地点+做什么+天气变化。(预设:诗人在西湖上喝酒赏景,一开始天气晴朗,后来下起了雨。)
小结:诗题短短七个字,就浓缩了写诗的地点、天气变化及主要事件,真可谓是言简意赅,一目了然。带着对诗题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准诗题的节奏。
出示:饮/湖上/初晴后雨
3.了解诗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本书第二单元我们就学过一首苏轼的诗,诗题是《赠刘景文》,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对苏轼知多少呢?出示:希沃闯关答题。
图片
【设计意图】识题环节,引导剖析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抓关键词理解写诗地点、天气与事件,奠定学习基调。借助希沃闯关游戏复习旧知,加深学生对诗人的印象,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任务一:正音寻律,初品诗声
活动1:读准字音
都说西湖风景如画,大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大家刚才读得很投入,那老师来考考你们,看,标红的是本课的生字,你会读吗?相机指导生字:潋滟、空蒙、抹、亦、宜。生字的字音读准了,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活动2:读出节奏
同学们,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好节奏。这是一首七言诗,应该怎样划分节奏呢,你们和老师画的一样吗?谁再来读一读?读准节奏。
活动3:读出韵味
(1)读出韵味。要想读出古诗的韵味,还要注意读的时候要声断气不断,声断气连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谁想来试试?生根据评价标准点评。
(2)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以朗读奠基,让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韵味,借反复朗读培育语感,助力理解诗意情感,提升语言运用力,达教学相长。
任务二:品读诗文,想象画面
过渡:同学们,古诗读出韵味了,我们还要读懂古诗的意思。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读懂古诗的好方法呢?(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看来大家都积累了很多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要求:用横线画出描写晴天的西湖,用曲线画出描写雨天的西湖,并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然后小组合作,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理解古诗的意思。
(一)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1.齐读。这一句描写了西湖的什么景物?(水光)
2.潋滟是什么意思呢?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预设:借助注释)看来,借助注释,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帮手!
3.出示视频:同学们,看,晴天时,阳光照耀着西湖湖面,多美啊!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能想到哪些四字成语呢?(预设:波光粼粼、波光闪闪、金光闪闪、闪闪发光、碧波荡漾)
4.想象说话:想象此时,你也和诗人一起泛舟西湖,明媚的阳光均匀地洒遍西湖的每一个角落,放眼望去,我们不仅能看到这波光闪动的湖面,你仿佛还看到 ?
5.想象引读:
师:假如我们也来到西湖,看到波光闪动的湖面,听到小鸟悦耳的鸣叫,闻到清风送来的花香,你一定也会情不自禁地吟道————水光潋滟晴方好。
6.面对这样美丽的湖光山色,诗人用哪一个字来赞叹?(好)方好是什么意思?(正好,恰好)是啊,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一切美的恰好,这就是水光潋滟晴方好。
(二)雨天的西湖—山色空蒙雨亦奇
1.彼时日出此时雨,正当诗人陶醉在西湖明媚的山水之中时,忽然,天气发生了变化。听,你听到了什么?(音效:雨声)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此时苏轼眼前的西湖又变了另一番景象:山色空蒙雨亦奇。
2.“空蒙”是什么意思呢?迷茫缥缈的样子。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预设:借助注释、联系生活。
3.出示视频:看,此时,细雨霏霏,近处的杨柳还依稀可见,而远处的山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到哪些四字词语?(观看视频)
预设: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云雾弥漫、神秘莫测。像这样朦朦胧胧,迷茫缥缈的样子就是空蒙。
4.想象说话:如果此时,你也和苏轼泛舟西湖,雨天时,西湖___________,群山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 _。
5.想象引读:
孩子们,想象当你一边喝着美酒,一边赏着西湖的雨景,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山色空蒙雨亦奇”。
当和友人对弈聊天,一边赏着西湖的雨景,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山色空蒙雨亦奇”。
6.诗人用哪个字赞美了雨中的西湖呢?(奇)
“亦奇”是什么意思?也很奇妙,诗句中哪个字是“也”的意思呢?亦,就是也得意思。这句诗的意思就是雨天的西湖,迷茫缥缈,若隐若现,也很奇妙!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开启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在理解晴天、雨天西湖的诗句时,借助多种手段,如注释、视频、想象说话等,让学生直观感受西湖不同风貌,丰富表象,从而深刻理解诗句描绘的意境与情感,提升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及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任务三:走近西子,情系西湖
西湖晴雨皆美,尽展秀色。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在写西湖时,都要把最美的比喻送给她。诗人艾青说,西湖是“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在他的眼中,西湖是一面明镜;古代诗人白居易也曾挥笔写下“湖上春来似图画,乱峰围绕水平铺”,在他的眼中,西湖则像一幅图画。而在苏轼的眼中,西湖又像是什么呢?(西子)你怎么知道的?
生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指的是如果。
1.“西子”是何许人也?(西施)“西施”是谁?
课件音频出示:西施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且很多人把西施排在第一位。传说,西施曾在湖边皖纱、洗衣服,一些鱼儿游了过来,看到西施如此美丽动人,竟然忘记了游泳,咕噜咕噜就这样掉入了湖底,这便是“沉鱼落雁”中“沉鱼”的由来,可想西施是非常美丽动人的。
同学们看,这是西施浣纱图和西施身着华服的图片,引导学生说:浣纱时的西施是淡妆,身着华服的西施是浓抹,你们觉得西施是淡妆美,还是浓抹美呢?
预设:都美。
师:是啊,西施淡妆素雅清秀,浓抹明艳动人,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很美,这正是诗中所说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学生齐读)
总相宜:就是总是那么合适。
2.苏轼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施,西湖与西施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预设:
(1)西湖和西施都很美。
(2)西湖和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西,读起来很有韵味。
(3)西子不论淡妆和浓妆都很美,西湖不论晴天和雨天都很美。
在苏轼眼里,西湖就像“西子”一样美,而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这个美称。
师:这晴天的西湖就像浓抹的西施,雨天的西湖就像这淡妆的西施,西施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如此美丽,正如西湖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也都如此美丽,真是晴方好,雨亦奇。
3.创意表达:孩子们,苏轼用这样一个绝妙的比喻,赞美了西湖,现在,让我们用”亦“字也来夸一夸西湖吧。老师夸晴天,你们就夸雨天,老师夸西施,你们就夸西湖,让我们师生共同创作!
教师先引导示范:
水光美,山色亦美;
晴是景,雨亦是景。
水光潋滟美,山色空蒙亦美。
西子美,西湖亦美。
西子淡妆美,西子浓妆亦美。
西湖晴天美,西湖雨天亦美。
师: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美丽,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适宜,这样的和谐适宜用诗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总相宜。(板书:总相宜)
4.出示西湖晴雨、四季图,配乐诵读。
孩子们,留在苏轼心里的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春天还是——夏天,白天还是——夜晚,那就是一个字——美,西湖的美美在湖光山色,美在春夏秋冬!让我们入情入境,配乐一起来背诵这首诗,读出西湖的美。
5.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在他任职其间,他带领当地人民疏通了西湖,并筑堤防洪,造福一方,这条修筑好的堤坝就成了著名的“苏堤”,传说,西湖有西湖十景,每一处都如同人间仙境,而这著名的苏堤春晓就是西湖十景之首。同时,苏轼为了保护西湖,还建造了著名的“三潭印月”。
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习到这,你们体会到苏轼对西湖的什么情感呢?(喜爱、赞美),是啊,苏轼把对西湖的爱都融入了这首诗。
【设计意图】通过文化意象的引入与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苏轼比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情趣,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意象之美,提升文化素养。创意表达与引读强化学生对西湖与西子美的感悟,情感升华环节使学生对西湖的情感上升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热爱,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任务四:西湖盛景,创作抒怀
同学们,你们喜爱西湖吗?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任务四:西湖盛景,创作抒怀。
1.出示要求:古诗新创作品征集活动开始啦,本期主题是为杭州西湖创编新诗,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对西湖的赞美之情。(先让我们来看下评选要求。)
师:请同学们拿出助学单,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典型景物、从不同天气、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写属于自己的西湖美景,来表达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吧!
2.学生自由创作。
3.学生分享佳作。谁想分享一下你的西湖美景?
4.根据评价标准,学生点评,教师点评。
同学们,我们也通过手中的笔写出了属于自己的西湖美景,寄托了自己对西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真了不起!为你们点赞!
5.总结:这节课我们一同领略了西湖的绝美风光,感受了诗词的无尽魅力。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古诗新创》栏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让我们的创作能够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欣赏。课下,请同学们将自己创作的西湖美景投递到红领巾广播站,这不仅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我们向大家分享西湖之美、传递诗词力量的契机。
【分层作业】
基础性作业:
1.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拓展性作业:
1.搜集有关“西湖十景”的诗句。
2.设计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西湖书签。
【设计意图】依据《古诗新创》要求引导学生创作西湖主题新诗,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综合检验与实践应用。通过创作实践,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古诗知识、理解的意境情感以及感悟到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