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课时2 结晶方法及其应用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3 课时2 结晶方法及其应用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13 20:2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课时2 结晶方法及其应用
1.掌握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方法。
2.能完成粗盐提纯的实验,体会结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海水晒盐
你知道食盐是怎么来的吗?
粗盐中含有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要将粗盐初步提纯,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将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呢?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称量
过滤
蒸发
溶解
【实验用品】
粗盐(含难溶性杂质)、蒸馏水;
托盘天平(含砝码)、漏斗、纸片、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火柴、剪刀等。
称量与溶解
天平调平后,先把 放在标尺的 处,准确称取2克粗盐,并用_______ml量筒量取10ml蒸馏水,将粗盐和蒸馏水转移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粗盐充分溶解。
游码
2.0g
10ml
过滤
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加快过滤,防止液体从漏斗和滤纸的夹缝中流走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烧杯口靠玻璃棒
一 贴
二 低
三 靠
蒸发结晶
将过滤后所得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体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蒸发操作结束后,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纸片上。
结晶: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
通过蒸发溶剂使溶质析出是结晶的方法之一,称为蒸发结晶
注意事项
① 蒸发皿中的液体量不宜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
② 加热时,应不断用________搅拌溶液,防止液体因__________造成________;
③ 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固体时,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利用______将剩余水蒸干;
④ 热的蒸发皿应用______夹持小心地放在 上。
三分之二
玻璃棒
局部过热
液体飞溅
较多量
余热
坩埚钳
石棉网
粗盐提纯步骤
称量 溶解
过滤
蒸发
转移称量
计算产率
搅拌,
加快溶解
引流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飞溅
转移固体
4
思考
实验中 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
(2)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3)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蒸发结束时用玻璃棒转移固体。
观察思考
在一个盛有30 mL沸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硝酸钾,配制成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图 7-12),观察实验现象。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对于硝酸钾这样的物质,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其中的溶质就会很快结晶。这种方法称为降温结晶。
晶体通常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
美丽化学——晶体
我国古代制盐法
《天工开物》作咸卷中记载了海盐制取之法:“凡淋煎法,掘坑二个,一浅一深。浅者尺许,以竹木架芦席于上,将帚来盐料(不论有灰无灰,淋法皆同),铺于席上。四围隆起,作一堤垱形,中以海水灌淋,渗下浅坑中。深者深七、八尺受浅坑所淋之汁,然后入锅煎炼。”
拓展
1.“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D.待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
C
2.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①粗盐溶解时,使用玻璃棒搅拌,起____ ____的作用;
②过滤时,用玻璃棒__________,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防止液体直接流下冲破滤纸。
③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防止___ ____。
④用玻璃棒把固体移到纸上,用它作为 _的简单工具,称量回收,计算产率。
加速食盐溶解
引流
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转移固体
3.图8-2是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D
结晶方法及其应用
粗盐提纯
结晶
溶解
过滤
蒸发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