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二 地形图 课件(共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二 地形图 课件(共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4 18:1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第二编 专题分类突破
专题二 地形图
一、等高线地形图
1.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
地形 海拔 地面起伏程度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山地 海拔在500米 以上 起伏很大,具有耸立
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 地势起伏较大
盆地 无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起伏小,宽广平坦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 山峰 盆地洼地 山脊 山谷 鞍部 峭壁陡崖
表示 方法 等高线闭合,数值外低内高 闭合曲线,数值外高内低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由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 等高线重叠,一般以特殊符号表示
地形 山峰 盆地洼地 山脊 山谷 鞍部 峭壁陡崖
地形 特征 四周低,中部高 四周高,中部低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部分;中部高,两边低 从山顶到山麓低凹部分;两边高,中间低 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呈马鞍形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地形 山峰 盆地洼地 山脊 山谷 鞍部 峭壁陡崖
说明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易有河流发育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的高处,称悬崖或陡崖
3.海拔、相对高度、温差及河流流向的判读
4.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一般包括大坝、水库、宿营地漂流、登山、攀岩活动的选址,农业布局、自来水厂、居民区的选址及交通路线的选择,山洪、泥石流灾害逃生路线的选择等。
二、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技巧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面起伏变化及高山、盆地、山谷、河流。对剖面图位置和名称的判定,可以根据图中所给的文字或地形特征、高低起伏变化,先确定地形的名称,根据其相对位置来判定地形的位置。例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其剖面图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美国东西高、中部低,其剖面图呈现中部低、两侧高的特点。
有些题中会给出多个剖面图和某一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来判断剖面图位于等高线图中的位置。判定这类题,首先要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熟悉,如高山、河谷的位置,高低起伏的变化等。其次,能够根据等高线在脑海中建立起地面起伏的空间思维。
2.中国主要的地形剖面图
(1)沿36°N中国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①青藏高原,②黄土高原,③华北平原,④太行山,⑤黄海。
(2)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巫山,d长江中下游平原,e黄海,f横断山脉。
由沿36°N中国地形剖面图和沿32°N中国地形剖面图都可以得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3)沿87°E中国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A阿尔泰山脉,B天山山脉,C昆仑山山脉,D青藏高原,E喜马拉雅山脉,①准噶尔盆地,②塔里木盆地。
3.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1)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
A大兴安岭,B松嫩平原。
(2)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
C松嫩平原,D长白山。
4.台湾省地形剖面图
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
A台湾海峡,B广东省。
5.世界地理中主要的地形剖面图
(1)美国(或北美洲)
①沿40°N美国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A科迪勒拉山系,B大平原,C阿巴拉契亚山脉,D太平洋,E大西洋,F落基山脉。
②美国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脉。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2)南亚(或印度)
①沿78°E南亚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
A德干高原,B恒河平原,C喜马拉雅山。
②南亚的地形自北向南分为三部分:
北部山脉,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3)澳大利亚
①沿23.5°S澳大利亚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
A西部高原,B中部平原,C大分水岭,D印度洋,E太平洋。
②澳大利亚的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自西向东分为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大分水岭。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4)俄罗斯
①沿60°N俄罗斯地形剖面图中各部分名称:
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①乌拉尔山脉。
②俄罗斯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5)亚洲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专 题 训 练
一、选择题
(2024·福建)暑期,我国南方某校的地理小组开展乡土研学。读图,完成1~2题。
1.线路a~b段经过的地形部位是(  )
A.山峰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D
2.与c~d坡比,a~b坡喜湿的藤本植物长势更好,原因是a~b坡位于(  )
A.东南季风迎风坡 B.东北季风背风坡
C.西北季风迎风坡 D.西南季风背风坡
A
3.(东营中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局部),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X海拔500米,L为河流,H为湖泊。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L河自西南流向东北
B.L河为外流河
C.Y海拔为600米
D.A地海拔可能为260米
A
4.(威海中考)铁路工程师为修建某高速铁路进行地形测绘时,绘制了该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
B.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
C.铁路桥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
D.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
40千米
D
(2023·日照)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中山峰海拔大约是(  )
A.530米 B.580米
C.620米 D.670米
6.甲地(  )
A.位于山脊
B.比乙地陡峻
C.能看到乙地
D.夏季易发生山洪
D
D
(2023·枣庄)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某中学组织学生到枣庄市某地研学实践。读枣庄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题。
7.该研学实践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8.根据调研分析,该区域大部分面积适宜种植(  )
A.柑橘 B.苹果 C.水稻 D.甘蔗
C
B
(2023·威海)下图是威海昆嵛山局部等高线示意图。据图完成9~10题。
9.从图中看出(  )
A.甲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
B.龙门崮在楚岘口的东南方向
C.从梧桐庵村到龙门崮沿①线比②线更省力
D.梧桐庵村地势较平坦、开阔,利于村落发展
D
10.欲在MN间修一公路,勘察人员绘制出的地形剖面图正确的是(  )
C
(2024·泸州)图1为我国南方某欠发达乡镇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近年来,该乡镇大力发展竹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在公路的长下坡路段为了防止车辆(特别是重载大货车)刹车失灵而发生交通事故,往往设置避险车道(图2)。据此完成11~12题。
11.图2避险车道最有可能设置在图1中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该乡镇大力发展竹编产业,当地优势条件是(  )
A.能源充足 B.市场广阔
C.科技先进 D.原料丰富
A
D
(东营中考)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3~14题。
13.关于图中信息的判读,
正确的是(  )
A.①③两处的相对高度为400米
B.②处为山脊
C.③处比④处坡陡
D.⑤处为该区域最高峰
B
14.为发展经济,溪水村规划了多项旅游开发项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A处开发攀岩项目
B.B处开发漂流体验项目
C.C处修建观景台
D.溪水村周边种植果树,发展生态旅游农业
B
(威海中考)人参原生于我国东北原始森林中,是喜冷凉、湿润而耐荫的药用植物,怕积水,不耐旱,忌强光直射。读长白山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5~16题。
15.图上四地中,最有可能找
到人参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B
16.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a河段自东北向西南流
B.山顶海拔为800~900米
C.乙、丁间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1 000米
D.丁地所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B
读我国沿某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17~18题。
17.图示地形剖面图是沿着哪条纬线绘制的(  )
A.20°N附近 B.30°N附近
C.40°N附近 D.50°N附近
18.与乙区域比较,甲区域(  )
A.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B.气候干旱,灌溉农业发达
C.黄土深厚,水土流失严重
D.地表崎岖,温带落叶林茂密
B
A
(2023·通辽)下图为某大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甲、乙、丙代表的大洲、大洋分别是(  )
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
B.印度洋、大洋洲、太平洋
C.太平洋、北美洲、大西洋
D.大西洋、非洲、印度洋
20.从图中可看出该大洲东西向地势特征呈(  )
A.西高东低 B.中部低、东西高
C.中部高、东西低 D.西北高、东南低
C
B
二、非选择题
21.(烟台中考)秋分前后,小明周末和同学们到郊区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活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分别从图中甲、乙两村出发,经m、n两条路线在A处集合。两条路线中相对平缓的是    ,集合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    。
(2)同学们在爬山过程中,沿途看到梯田上有成片的柑橘、甜橙等果林,由此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3)同学们计划第二天早晨看日出,图中B、C两处最佳观看点是    ,你的理由是什么?
B位于偏东位置,日出为东,日落为西,所以B山峰更适合观赏日出
n路线
鞍部
南方地区
B
(4)同学们查阅天气预报,得知次日甲村最低气温23℃,有同学建议第二天早晨带件羽绒服去看日出,你认为是否有必要?
   ,请说明理由。
B山峰的海拔为700m没必要
(5)同学们得知,甲村计划修建自来水厂(位置如图所示),预案中有D、E两处引水点,你认为哪处合适?
    ,请说明理由。
D处位于小河的上游,水质更好,并且可以实现自流。或E处 E处距离自来水厂更近,引水路线修建工程量小,节省资金
D处
22.(2024·成都)区域学习重在方法,用学习地区的方法来认识欧洲西部。图1为欧洲西部的地形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洋;甲地位于五带中的    ,其地形类型为    ,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由此推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
(2)图中B是    海,有人预言,该海域未来将会消失。你是否赞成?    。请说明你的理由:      。
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挤压地带,面积会不断缩小,甚至消失 或不赞成 板块运动地质演变漫长,难以预测结果 
大西
北温带
平原
全年温和湿润
地中
赞成
图2示意欧洲西部某乳畜农场,当④围场放牧乳牛时,②③围场关闭休养;当②③放牧乳牛时,④围场关闭休养。
(3)请说出该农场这种经营方式的好处:
  。
利于牧草生长;合理调整各种用地规模;促进农场可持续发展
欧洲西部是世界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自然景观丰富多彩,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历史名人、名城众多,人口稠密,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大多数国家使用欧元货币。
(4)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资源条件:
  。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游客资源丰富
23.(2024·陕西)某中学地理小组到附近的森林公园开展“识别山体部位”的研学活动。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经考察,研学小组的同学选择从图中虚线处步行登山,该登山线路所在的山体部位是    ,其中坡度较缓的是
    段,观景台的海拔范围为     米。
(2)研学小组发现该森林公园的盘山公路非常弯曲,简要说明这样修建公路的理由:
  。
(3)研学途中,同学们自觉地将饮用后的矿泉水瓶收集并带出园区。为倡导文明绿色游园,请你为森林公园设计一条宣传语:  。
珍爱公园,人人环保,文明游园,共享绿色;美景心中留,环保记心头,园区风光美,爱护靠大家等
山脊
b
950~975
可以减小坡度,更加省力,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24.(2024·河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嘎拉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境内有野生桃树千余棵。每年春季桃花盛开时,成片的桃林与雪山同框,美不胜收,成就了这里“雪域桃花源”的美誉。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该村大力发展瓜果种植,同时加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村容村貌建设,随着拉(萨)林(芝)铁路的开通运营,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来此欣赏美景、体验民族文化。一幅乡村美、百姓富、产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嘎拉村徐徐展开。下图示意嘎拉村所在区域等高线分布。
(1)林芝市嘎拉村位于    高原东南部,    河畔。
(2)简要分析嘎拉村所在区域桃花和雪山景观并存的原因:
  。
嘎拉村位于尼洋河谷地,海拔较低,气候温和,适合桃树生长。同时,该村周围有高山环绕,山顶积雪常年不化,形成了雪山景观。林芝地区春季气温适宜,降水充沛,为桃花的盛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高海拔地区的寒冷气候则使得山顶积雪得以保存
青藏
尼洋河
(3)列举两项嘎拉村除赏花外还可开发的旅游项目:
  。
①游客可以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如藏族歌舞、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深入了解藏族文化。②组织游客进行徒步旅行,穿越周边的山谷、森林,欣赏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③让游客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如青稞酒、酥油茶、牦牛肉等,丰富旅游体验。④设立科普教育基地,介绍当地的生态环境、动植物资源等,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等
(4)说明西藏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推广的嘎拉村经验:
 。
①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②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③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将其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④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水电等方面的保障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25.(2024·湖南)【红色研学 学以致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某中学师生前往H村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下图为H村等高线地形图。
了解“红色故土”
(1)电子地图具有定位、缩放等功能。同学们在电子地图中查找到H村,使用电子地图的    功能放大比例尺,查看H村周边景点分布;然后查阅H村等高线地形图,发现该村所在区域属于   (填地形类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放大
山地(低山丘陵)
追寻“烽火印记”
(2)迎着朝阳,同学们来到海拔约    米的A地参观学习“革命墙绘”;随后前往位于A地    方向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图中B地)敬献花篮,此时同学们观察到碑影较长。
赓续“红色精神”
(3)临近正午,同学们返回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与烈士告别,观察到此时碑影较短。一天中碑影的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
    运动产生的。
300
东南
自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