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一:信息类文本阅读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一:信息类文本阅读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3 14:1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易错点剖析与强化训练——
题型一
信息类文本阅读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
易错点一:对文意理解分析的客观题
新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Ⅰ第1题(选择题)的题干关键词均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选项内容是对相关材料的基本信息进行加工和转换表述后呈现给考生的。因此考生答题时需要掌握选项的命题方式和所设陷阱,要有回归原文进行细致比对的做题习惯。
常见选项命题陷阱
(1)偷换概念。选项中的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 于原文中的概念,二者似同而非同。
(2)曲解原意。故意将原文的意思进行错误理解。 常见的手段有断章取义、内容概括不全面、妄下结 论等。
(3)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行为、态度)说 成乙的观点(行为、态度)。
(4)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提到某种观点或态度, 而选项中无端地生出一个观点或态度,选项的判断在 原文中完全找不到根据。
易错点一:对文意理解分析的客观题
(5)颠倒黑白。原文中说的是可能,而选项中却说成必然。原文中说的是设想或推测,而选项中却说成 已然。原文已明确否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肯定; 或原文已明确肯定了某一观点,选项却予以否定。变否定为肯定,或变肯定为否定,从而造成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情况。
(6)夸大或缩小。夸大或缩小范围、作用、程度等, 引诱考生落入“陷阱”。
(7)说法绝对。即把具有选择性、可能性的说法冠以“一定”“必然”“就是”等词语。也就是说,原文中的某些表述是留有余地的,而选项中的表述没有留任何余地。
(8)因果混淆。因果混淆包括强加因果和因果倒置。强加因果,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因果倒置,是把因误以为果,把果误以为因。
(9)条件混淆。将充分条件误以为必要条件,或将 必要条件误以为充分条件。
(10)以偏概全。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选项有意把原文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做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腹地发动进攻,红军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鏖战独树镇,勇克包座,转战乌蒙山,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话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易错点一:对文意理解分析的客观题——例题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摘编自《红军长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材料二:
87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气概,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树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后的今天,硝烟虽已散尽,时代却发生着深刻变革,伟大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伟力。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长驱两万五千里,纵横10余省,创造的人间奇迹依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习近平总书记以胜利之“钥”、精神之“钙”、立命之“本”这些鲜活的话语比喻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强调应充分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新长征路上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将理想信念转化为不可撼动的力量,为未来开辟方向。
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罕见的。中国共产党人谱写了一曲“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精神凯歌。当前,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勇于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行伟大斗争,打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主动仗。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长征中,我们党始终植根于人民,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是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只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汇集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彻底改变国家和民族的面貌。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摘编自曾薇《长征精神: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的红军之所以要进行万里长征,是因为他们遇到巨大挫折,前途渺茫,找不到可以扭转战争局势的办法。
B.长征的胜利,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渡过了建党以来一直持续的低谷时期,中国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胜利的道路。
C.当下的中华民族正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中国共产党应该在战略上积极主动,发扬斗争精神,打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仗。
D.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带领人民提高安全感与幸福感的历史。
1.答案:C
解析:A.“前途渺茫,找不到可以扭转战争局势的办法”错,由材料一“1934年9月上旬,国民党军队……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可知,当年的红军之所以要进行万里长征,是因为他们已无在原地扭转战局的可能,红军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B.“代表着中国共产党渡过了建党以来一直持续的低谷时期”无中生有。“中国革命事业从此走上了胜利的道路”曲解文意。材料一说的是“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完成了伟大的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D.“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带领人民提高安全感与幸福感的历史”错,由材料二“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可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带领人民提高安全感与幸福感”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不是红军长征史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军在长征途中,虽遭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依然取得巨大胜利,这说明只有牺牲一切,团结一致,胜利才能到来。
B.为了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英雄的红军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击退百万追兵。
C.只要心中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能顺利走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实现。
D.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有利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造更多新的辉煌。
2.答案:D
解析:A.“这说明只有牺牲一切,团结一致,胜利才能到来”错误,红军在长征途中,虽遭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依然取得巨大胜利,这说明红军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换来长征的胜利。B.“为了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错,材料一最后一段说的是“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据此可知“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是长征的结果,不是目的和原因。C.“只要心中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新时代的‘长征’路就能顺利走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实现”说法绝对。根据材料二“新长征路上坚定理想信念,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前,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可知,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外媒体报道,人类在下个世纪可能面临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大规模崛起,这些机器人的智力可能超过人类。据霍金教授称,与其担心谁来控制人工智能的问题,人类更应该担心的是,人工智能到底愿不愿意受人类控制。他曾向人们发出警告: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人类的灭绝,甚至可能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就将人类取而代之。他说道,我们的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竞争。
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共同签署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表示,人类不应任由人工智能发展,而不加以控制:如果不对智能机器严加控制,人类的前景可能会相当晦暗。
人工智能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但人类在享受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好处时,必须努力避免其可能引致的风险。例如,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失业。而从长期来说,一旦人工智能的智力超过了人类,它们就可能产生反抗,不按程序设定行事。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想法行动。
(摘编自叶怡萱《霍金称人工智能可能在100年之内取代人类》)
材料二:
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引发了人们的恐慌,但也有人认为它使人类摆脱劳动的束缚,由此人类将得到彻底的全面解放。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
从技术本质来说,人工智能无非也是人类的一种技术发明与创新。马克思认为各种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无非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技术哲学的奠基人恩斯特 卡普认为人类的各种技术发明、创新都是对人类自身器官的模仿,是人体器官的投影。由此可以说,任何技术从其根源与本质来说都是对人体器官的模仿,目的都是代替人体器官,减轻人体器官在劳动中的艰辛程度。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本身,与过去的各种技术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既然技术的本质都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最终目的都是替代人类劳动,那么为什么人们对过去的各种技术习以为常,对人工智能技术却忧虑不安?在工具技术时代,各种工具仅仅取代了人类作为工具性的肢体;在机器技术时代,各类机器不但代替了人类的工具功能,而且还战胜了人类的有限气力。如果说工具和机器还仅仅取代人的体力劳动,那么智能机器则因为其快速的信息处理能力取代了人类的脑力劳动,这样劳动工具和劳动者合二为一,人类的劳动功能被彻底取代。工具
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依仗体力和智力生存;当机器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可以依仗智力生存;而智能机器出现后,人类将会彻底被取代,人类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再有,从历史来看,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或进步,总会有一部分人的劳动或工作被新技术所取代,因此不得不面临转型。这种转型对文化水平高、能力强的人群来说当然问题不大,但对文化水平偏低、适应能力较差的一类人来说并非易事。从短期来说,人工智能必然会给大部分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在目前依然是按劳分配的体制下,失去了劳动机会也就失去了分配财富的机会,因此人们在人工智能大潮逐渐逼近之际就自然表现出不安和担忧。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彻底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机会。任何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减轻或取代人类劳动,让人类从以往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人工智能将工具、动力和智力三位一体,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决策、自动控制,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为人类不知疲倦地生产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由此可以摆脱劳动对人类的长期束缚,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全面解放的梦想。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摘编自黄欣荣《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挑战及其应对》)
材料三:
带有发动机的机器是人工体能技术的典型代表。人工体能技术在刚刚出现时,也引起了震恐效应。可以说,今天我们在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之所以存在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主要在于人们担心人类智能不如人工智能时人工智能会超出人的控制,人类无法再驾驭和支配人工智能。这里且不说人工智能在高级阶段是否能具备真正的“智能”,即使真的超过了人类智能,就像目前的智能计算机在记忆、计算和图像识别能力上已经远超于人,但我们并未感到失去了对人工智能的支配。再借鉴人的体力和人工体能的关系来看,各种机械的“体能”早就替代并超越了人的体力,但人类并未因此认为已经不能支配人工体能技术了。可以说经历了初期的那些对机器的恐惧性感受和认知后,今天我们看到人类对于人工体能技术的态度日趋理性和冷静,这无疑也是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使用中我们将再度经历的认知提升。
将来当人的一切工具性职能都被人工智能替代之后,人专司于如何使用和支配各种人工智能器具,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哪些功能需要开发、哪些功能不需要开发,抑或限制开发甚至禁止开发,将会达成透彻而成熟的认知,从而将“失控”的风险降到最低。人和智能机器的这种新的分工,正是保证无论多高端的人工智能器具都将受制于人的基础。人工体能和人工智能都是人工的技术,它们是否失控的问题,也是技术与人的关系问题。
(摘编自肖峰《从人工体能看人工智能》)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霍金和埃隆 马斯克认为应该严加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B.当智能机器彻底取代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后,人类将无法从劳动过程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C.材料二阐释了材料一中霍金的观点,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使人类实现全面解放的梦想。
D.材料三认为后期人们对待人工智能技术会像如今对待人工体能技术—样理性和冷静,与材料二的观点一致。
3.答案:B
解析:A项,“将来人工智能机器人智力会超过人类”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第1段说的是“这些机器人的智力可能超过人类”。C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与霍金的观点不一致,材料二重点在于通过分析使人们树立信心,不必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恐慌。
D项,曲解文意,材料二、三观点不一致,材料三主要阐述如何对待人工智能。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和恩斯特 卡普的观点告诉我们,智能机器人阿尔法狗本质上是人体器官的延长或投影。
B.人工智能让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人类由此有更多闲暇享受生活和全面发展。
C.人工智能短期内会带来失业或转型问题,但从长期看人工智能会让人类无须工作,共享社会财富。
D.人工智能技术利弊共存,在具体的研究和使用中人类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工智能受制于人。
4.答案:C
解析:C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不被劳动束缚的人类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从事过去想做而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人类可以在新的领域重新找到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知,并不是让人类无须工作,且文中也未提到共享社会财富。
故选C。
易错点二:论证分析题
近年来新高考卷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析论证题。这类题目通常包含如下考点:①考查论证思路结构,即分析文本如何分别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角度围绕中心展开论述;②考查论证特点,即从论证结构、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特点(严密、准确、简洁等)三个角度切入文本,提炼论证特点;③考查某一具体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④分析概念与论据是否吻合,即根据论据拟写分论点,或者依据原文寻找或拟写论据。
信息类文本从整体上看,主要有“总一分—总”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结构类型。其中的“分”指文本的本论部分,这是文本的分析论证部分,其内部层次有五种类型:
1.并列式:各分论点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阐明中心论点,各论点、各段落是平行的关系;有时,提示分论点的语言形式也大致相同。
2.对照式: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角度或相对的两个方面分析。
3.层递式: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
分析文本的思路
易错点二:论证分析题
4.综合式:综合运用几种结构方式,如先并列再层递,或先对照再层递等。
5.特殊式:针对驳论文的破立式,有的先破后立,有的先立后破,有的边破边立。
分析文本的思路结构,可采用以下四种途径:
1.从内容入手,抓文章整体。首先要大致了解文本内容,知道文本中的每一层次说的是什么,只有从整体上把握全段或全文的内容,才有可能弄清其内部层次。对于结构比较复杂的文章更应如此。
2.从层次入手,抓逻辑关系。从高考考查的内容来看,在注重整体的情况下,试卷往往会就文章的其中一段或几段设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等等。 这就要求考生在注重整体的情况下,依据题目的范围去分析材料。
3.从位置入手,抓结构作用。不同位置的文段往往具有不同的作用,如:开头具有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欲扬先抑等作用;过渡具有承上启下、由叙述转向议论等作用;结尾具有卒章显志、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等作用。
4.从语言入手,抓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包括前后照应的语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文段的起始句和收尾句。
易错点二:论证分析题
分析论证特点
近年来新高考全国卷信息类文本阅读,常有考查分析论证特点的主观题,试题既有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证语言等某一角度的具体分析,也有针对论证特点的综合分析。分析论证特点,需要走好以下“三步骤”。
第一步,审读题干,多角度切入思考。
解答分析论证特点的主观题时要注意题干,题干一般会表明该题考查的是综合分析还是就某一方面分析。明确了角度也就能明确答题方向。论证特点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
1.论证方式:立论、驳论、驳立结合。
2.论证结构:并列式;对照式;层递式;综合式,即综合运用几种结构方式,如先并列再层递,或先对照再层递,等等;特殊式,即针对驳论文的破立式,有的先破后立,有的先立后破,还有的边破边立。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 论证、假设论证等。
4.语言特点: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科学严谨、严密准确等。
5.其他特点:论证严密,引论(开篇)、结论(结尾)方式等。
易错点二:论证分析题
分析论证特点
第二步,结合文本,分析到位。
一般来说,分析文本论证的特点要从以下“六角度”入手,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分析到位。
角度1:分析文本的论证方式,简要概述其特点。 ①立论式:提出论题(论点)→分析问题(展 开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②驳论式: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 正确观点。③驳立结合式:先驳后立,或先立后驳。
角度2:先概括文本采取的论证结构,再具体说明文本是如何安排这种结构的,这样安排有 怎样的效果。如层进式结构使论述深入,并列式结构使论述层次清晰,等等。
角度3: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指出文本使用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论点,达到了什么样的论证效果。
角度4:分析论证语言的特点。语言严密,逻辑性强;语言通俗易懂,使论证有说服力;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论证生动形象;运用设问的方式,或引人注意,或启人思考;等等。
易错点二:论证分析题
分析论证特点
角度5:分析论证严密的特点。一般从结构严谨、过渡紧密、句式选用、语言严密及逻辑性强等角度分析。
角度6:分析引论、结论的特点。
引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直入式,开门见山 地提出论点或论题;二是引入式,由一个 “由头”引入论点或论题,这个“由头”大多 是一个故事或一句名言。辨析引论的方式主要看它是提出还是引入论题论点 结论主要有以下方式:总结前文,重复或强化中心论点;卒章显志,得出论述结论或中心论点;补充论证,发出号召或劝勉。
第三步,规范答题,点析结合,表述准确。
作答论证特点的综合分析题时,一要做到有点有析,要点清晰,分析准确;二要做到答题术语规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回顾经典,总有一种力量让人热血沸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经典文艺形象跨越时空传递着精神力量。
何为经典文艺形象?经典文艺形象指的是,文学艺术创作深为受众喜爱、经过一定时间检验、具有经典意义的艺术形象。经典文艺形象不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以不同的审美知觉形式使人们获得不断强化的美好审美经验。一个人物形象能够成为经典,必须具备传世性和普适性,也就是说,既经得起时间考验,又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喜欢。
经典文艺形象何以具有如此魅力?一方面,作品立得住,故事足够精彩,经得起反复品味和时间考验,其中的文艺形象往往也会深入人心,流传久远。古往今来,那些被广泛接受和传诵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到《茶馆》《骆驼祥子》等舞台经典,无不因为其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为之动容、动情、动心。这样的文艺作品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其中的文艺形象也会启迪人们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进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经典文艺形象身上浓缩着家国历史、时代印记和人性光辉,即便经历时代变迁,艺术魅力也不会因此削减。“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对经典作品的这一评价,同样适用于经典人物形象,尤其是“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三大要素。这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基本要素,更是广大文艺工作者从
易错点二:论证分析题——例题
事文艺创作、塑造经典文艺形象的基本遵循。
经典文艺形象有着鲜明的时代感。新征程、新起点,广大文艺工作者仍然重任在肩,既要对经典人物形象进行当代表达,更要紧跟时代塑造更多经典文艺形象。
(摘编自唐鑫《经典文艺形象跨越时空传递精神力量》)
1.材料中第三段是如何论述经典文艺形象具有如此魅力的原因的?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
答案:①举例论证,以四大名著等经典为例,说明反映生活本质,能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经典文艺作品,其中的文艺形象往往会深入人心。
②引用论证,引用习近平关于经典的论述,阐明了经典文艺形象具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因而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解析:①“从《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到《茶馆》《骆驼祥子》等舞台经典,无不因为其反映生活本质,使人们为之动容、动情、动心。这样的文艺作品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其中的文艺形象也会启迪人们发现生活之美、自然之美、心灵之美,进而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举例论证,以四大名著等经典为例,说明反映生活本质,能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经典文艺作品其中的文艺形象往往会深入人心。
②“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这是引用论证,引用习近平关于经典的论述,阐明了经典文艺形象具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因而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历经数月发掘的新一轮三星堆祭祀区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琳琅满目的文物展示了古蜀人的富庶与强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厚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而此次三星堆考古重大发现无疑是给建设文化强国打了一剂“强心针”。
从文物存量来看,大国重器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祭祀坑内,丝绸的痕迹将古蜀人丝绸使用记录推到了3000年前。黄金面具虽有残缺,但其完整形态却比金沙遗址大面具更重。还有造型奇特、极具艺术价值的顶尊跪坐人头像,更有大量的青铜器、象牙。然而这仅仅是大国重器的冰山一角,悠久的历史长河孕育了无数文化宝藏,还有更多更久远的遗产等待我们去追寻。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底气。
从发掘过程来看,开放合作体现全新文保理念。此次考古,科技含量比以往更高。不仅有巨大的能控制现场温湿度的“考古舱”,考古实验室里必要的先进设备也是一应俱全,实现了考古、保护、研究的无缝对接。同时,多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联合参与,也让多学科融合、开放合作的理念渗透到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当中。在全新的理念支撑下,考古不再是一个行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多家联动协调,集发掘、保护与研究为一体的事业。
从社会反响来看,全民热议反映强大文化自信。此次考古挖掘不仅在传统媒体上进行了报道,还在直播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上开展了跟踪。网友们在惊叹文物的丰富与精美,遐想三星堆背后灿烂文化的同时,也丝毫不吝赞美之调,发出连珠妙语。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民对文化保护发展的高度参与感以及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强烈的自豪感。当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器物出土面世,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体内文化自信、自尊、自强的意识在觉醒、在沸腾。
新时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造成了文化环境的改变,信息井喷和过剩带来了快餐文化的冲击。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古代文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继往开来,建成文化强国,这不仅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为全体国民出的一道思考题。
(编选自兰潇潇《三星堆遗址惊艳出世助力文化自信再提升》)
2.材料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并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
答案:①全文采用了“总—分—总”论证结构。②先总说三星堆考古发现提升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③然后从文物存量、发掘过程、社会反响三方面论证观点,④最后提出要弘扬传统文化,建成文化强国。
解析:材料第一段,通过三星堆文物“展示”“彰显”等词句,先总说三星堆考古发现提升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第二、三、四段分别从文物存量、发掘过程、社会反响三方面论证三星堆考古发现提升了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信心的观点,最后一段呼应开头并进行总结,提出要弘扬传统文化,建成文化强国。故全文采用的是“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
儒家重视教化,认为人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懂礼,成为合群的社会人。而在教化方式中,音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对于人的教化,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首先要从学诗开始,然后再学礼立身,最后完成于音乐,成就人的品性。以音乐与礼相比,他甚至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音乐在人的教化形式中,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音乐教化人极为独特,如荀子所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它直接进入人的心灵,打动人的情感,从根本上影响人的思想、性情,形成人向美向善的良好品质。
孔子的思想,对后来的儒家影响甚大,并逐步形成了儒家的乐教传统。
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音乐的礼仪功能与教育功能其实是二位一体的,即音乐的教化作用往往融入音乐的礼仪功能之中,不同场合演奏的音乐,是礼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配合礼的施行,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礼,使礼由外在的形式融化为人内在的素质,即学会节制性情,自觉合于社会规范。班固说:“王者所以盛礼乐何?节人之喜怒。”礼乐之兴,目的是为了
节制人的自然情感。朱熹也说:“先王制礼,所以节人情,抑其太过而济其不及也。”乐与礼同,声以节情,就是为了“使人心和而不乱”,使人性情中正而不乖戾。这就是《礼记·乐记》所说的“知乐则几于礼”的原因。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诗教。与此相近,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中国古代的乐教可以帮助我们补上这一课,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一课。
中国古代乐教的核心目的在于移风易俗,使社会归于和谐。荀子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音乐的教化实际上是一种美感教育,通过感官的浸染与熏陶,渐渐地改变人的情感,影响人的性灵。它的影响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其效果巨大,一旦形成就不好逆转。它从改变一个人开始,进而改变更多人,甚至改变世风,影响到风俗的盛衰。因此,古人又有观乐的传统,即通过听乐来考察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的盛衰。《左传》记载的季札观乐就是显例,而《礼记·乐记》也因此有了“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的判断。
正因为认识到音乐影响人如此之深之大,所以古人特别关注音乐本体的内容,如歌词(诗)是否雅正,
音乐曲调是否淫靡。从孔子就开始关注音乐有无节制,他明确主张“放郑声”,原因是“郑声淫”,即郑地的音乐没有节制,过于淫靡。他心目中最好的音乐是《关雎》,因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由此也形成了一个传统,即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所以卫灵公听而悦之。但“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乐者所以致和,非所以为淫也”,所以俗乐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
(摘编自宋静的《“乐教”传统当弘扬》)
3.材料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①通过音乐与礼的对比分析,阐释了音乐的教化作用;②古今乐教对比,指出现在乐教的不足;③将雅乐与俗乐进行对比,强调古代提倡雅乐、排斥俗乐的传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音乐的教化作用大于礼的规范作用……礼主要是通过形式规范人的行为,所以它对人的作用是外在的,甚至带有强迫的性质。而音乐对人的作用则是内在的”可见,通过音乐与礼的对比分析,阐释了音乐的教化作用。
第三段“在中国古代,音乐最为重要的功能是礼仪功能。与此相关,乐教的内容之一,是教人以礼……古代的乐教也特别注重人的中和情感性格的培养。现在的音乐教育仍有继承这一传统的必要。而今,我们过多强调音乐宣泄情感的作用,甚至已经不知道音乐还有节制人的自然情感、使自然的也是粗糙的情感文明化的作用”可见,古今乐教对比,指出现在乐教的不足。
第五段“一般多提倡雅乐,抑制俗乐。雅乐是朝廷用于郊庙、朝会等国家重大典礼时的音乐,此自是其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因素,就在于雅乐曲调的正大中和‘乐中和而民不流’。而来自民间的俗乐,如孔子所排斥的来自桑间濮上的郑卫之音,因其曲调自由活泼而招人喜爱……常常因为曲调过于柔弱无骨而被称为靡靡之音,喜好归喜好,却不为理论所提倡”可见,将雅乐与俗乐进行对比,强调古代提倡雅乐、排斥俗乐的传统。
感谢观看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
——2025届高考二轮复习易错点剖析与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