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猜猜图片里的故事: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戎
兵戎相见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234年—305年),晋朝人,出身魏晋高门琅玡王氏,“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文言文
读通顺
看注释
看插图
联系上下文
扩词法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折
折
zhé
折弯
zhē
折腾
zhé
折枝:把树枝压弯了。
联系课文插图
读通顺
shé
折本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课文的注释,读好停顿。
读明白
自主学习:
自由读课文,借助多种方法,边读边理解课文的意思。重要的地方或者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做上批注。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诸
诸:众
尝
尝:曾经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
竞:争着。(竞争、竞选)
走
走:跑
《守株待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扩词法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
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之:李子。)
(之:指代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之:李子。)
联系上下文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
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再次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到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做上批注。
起因:
经过:
结果: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想一想:
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
合作探究:
和你的小组同学一起合作,试着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
讲清楚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群小朋友们去游玩,突然孩子们看到了一棵( )的李树,他们( )地说:“( )。”
于是,他们( )地( )李树上摘李子。只有王戎( )地站在原地( )。孩子们( )地问王戎:“( )?”,王戎说:“( )”
他们摘了一个尝了尝,( )地说:“原来( )”。
讲生动:
说一说:
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为什么?
希望大家都能像王戎一样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
王戎观虎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①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②,戎湛然③不动,了无恐色。
难词解读:
①承间:趁机。
②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
③湛然:安详沉静地。
拓展阅读
熟读并背诵课文。
《世说新语》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呢,快试着找来读一读吧。
课后作业:
背一背: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 与 游。看道边李树多子 ,诸儿 取之,唯 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 ,此必 。”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