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3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倦dài bèng 溅 丰yú àng 然qiú 枝
秀qí zhù 立 潜 暗长 争 斗艳 忍 不禁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黄与绿主载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坻,这时……你会忘记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②这里除了光采,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茏罩着我。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名。(18分)
①_ _ _?归思方悠哉。_____ __,高斋闻雁来。( 《闻雁》)
② ,泥香带落花。 ,相伴过年华。( 《迎燕》)
③它没有 __ ,也没有 __ 。------ 难道你只觉得它只是树?------宛然象征了 , ?
④《池鹤》的诗人 对仕宦厌倦和无奈的句子是:
⑤《迎燕》中 , 两句,把燕子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⑥ , , ,执策而临之。
4.名著阅读。(3分)
茅盾曾经对《水浒》中一些人物作过深刻的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于甲,我们可怜其遭遇,鄙薄其为人;对于乙,我们寄以满腔的同情,深惜其认识不够;对于丙,我们却除了赞叹,别无可言。”(备选答案:宋江、林冲、李逵、杨志、鲁达、时迁)
根据你的理解,甲是 ,乙是 ,丙是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65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5一15题。(38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①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②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日龙,云从之矣。 (选自韩愈《龙说》)
【注释】①茫洋:同“徜徉”,自由自在往来。 ②汩:水奔流的样子。
5.解释下列加点词。(6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______ __ (2)薄日月,伏光景 _______ _
(3)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_________ 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 __
⑸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 _ ⑹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 _
6.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食之不能尽其材 若龙之灵
B.然龙乘是气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C.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D.云固弗灵于龙也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是哪两组 (6分) ( )( )
执策而临之 才美不外见
策之不以其道 风吹草低见牛羊
其真无马耶 故虽有名马
其真不知马也 故时有物外之趣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句意在强调:(限15字以内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揭示千里马悲惨命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是: 。“千里马”指:
“伯乐”指: 。食马者是指: (4分)
11.“安求其能千里也 ”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渴望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3.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也有人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甲乙两文都是“说”的文体,它们分别论述了什么观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了甲乙两文,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16—19题)(12分)
①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②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③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 http: / / www.21cnjy.com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④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16.第①段中破折号后的“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如果删掉并不影响句子的连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第③段中,哪个词最能概括白杨树的特征?联系整段文字,说说它的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将②、④两段文字作一比较,找出作者在用词上的变化,说说这样的变化能取得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说说“泛”字的表达效果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空山鸟语》,完成(20—24题)(15分)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是崎岖的岩石、爽飒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 ( http: / / www.21cnjy.com ),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到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嗳!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
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歌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20.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说“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由此看来,想要解读鸟语需要怎样的条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何理解“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通读全文,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结尾“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杨志 林冲 鲁达
6.B(A.它;的 B.这;这 C.马鞭;驱使 D.比;在)
7.B D
8.(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
9.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10.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人才 ,能知人善任的统治者(慧眼识英才的圣明君主),愚妄无知的统治者。
11.反问 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2.如渴望自己能得到当政者的赏识、任用。也可从希望统治者不要埋没、摧残人才(或要识别、任用人才)方面回答。
13.示例:伯乐对人才的发现、任用固然重要,但时代不同了,年轻人应该在努力充实自身的同时,有抢抓机遇的观念,做好准备,从而增大成功的希望。
14.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乙文: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15.示例:我们要把握好机遇,自强不息;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并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靠自己去创造。
16.在黄土高原上猛然看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杨树,不管是一排还是三五株,哪怕就是一株,都能让人一洗恹恹欲睡的情绪,惊讶不已。加入这一句的话,更能突出作者看到白杨树时的感受,以此表现白杨树的不平凡。
17.力争上游,主要体现在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和内在气质两个方面。
18.第②段中的“实在是不平凡”在第①段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成了“绝不是平凡”,一个是肯定句,一个是否定句,既避免了句式的重复,又加强了语气,句子的两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白杨树认识的深入,突出了由衷的赞美之情.
19.一个“泛”字,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20.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美丽的赞美及追求,体现了澄心静虑、排斥尘扰的心态。
21.身心绝对放松,排除尘世喧扰,梦想我就是山里的一只鸟儿,我与山心心相通,我用我的歌喉尽情鸣唱。
22.山雀的呜声是那轻快的音乐雨,将你浑身淋 ( http: / / www.21cnjy.com )透,因此是“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之中;但听鸟的鸣声,想起自己那些早已逝去的欢乐,那些已失了色彩的青春,怎能不陷入“淡淡的悒郁里”呢!
23.①鸟儿的鸣声清脆、缠绵、嘹亮;②它永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述着动人的爱情;③是自由、欢乐、天真的欢唱;④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⑤让人感受到自然和人世的沧桑。(意思相近即可。)
24.①深化文章的中心。②抒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了作者憧憬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的情感。(在孤岛的作者寄情于鸟,吐露自己追求自由欢乐的心声;希望像鸟儿一样回到那片“深山广林”,表达了回归故乡的愿望。)
B..。.....。。
A..。.....。。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