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3、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目标引学
目 录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
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梳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从军事、理论和政治方面思考)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性质是什么?这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什么职能?《共同纲领》具有什么作用?
快速阅读课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思考以下问题:
5.新中国成立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4.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是怎样的?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梳理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从军事、理论和政治角度思考)
1.成立背景:
(1)军事上: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政治上:
南京国民政府已被推翻;
(3)政策上:
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全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基本政策及总任务;
工作重心:乡村到城市;
中心工作:恢复和发展生产;
基本政策:政治、经济、外交;
总任务: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4)思想上: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新中国建立(奠定理论、政策基础)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文本研学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①议题:商讨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②内容:通过了国名、纲领、领导机构、人民英雄纪念碑、国旗、国歌。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注意】《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
原因:未完成民主革命遗留问题,需要团结资产阶级。
中共和民主党派是“共参国政、长期合作”(政协代行人大职能)
作用:《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文本研学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3、标志:
开国大典1949.10.1
毛主席走到麦克风跟前,庄严而兴奋地宣布: “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历史轶事】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1.你知道开国大典为什么在下午三时举行吗?
2.开国大典上受阅的飞机究竟是26架,还是17架?
3.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设置54门礼炮,齐鸣28响?
文本研学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文本研学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社会形态上:属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占有一定地位;
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是怎样的?
4、社会特征: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革命意义: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社会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世界意义:
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5、意义:
一、建立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文本研学
1、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哪些国内外的压力
4、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它是如何铸就的?
2、针对困难,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经济等领域是如何应对的
快速阅读课文“人民政权的巩固”,思考以下问题:
3、说说抗美援朝的原因、目的、过程
5、抗美援朝的胜利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6、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7、人民政权采取什么措施稳定了物价?结果如何?目的和实质是什么?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哪些国内外的压力和困难
1.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困难
①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
②占全国人口2/3的新解放区农民仍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③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乘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物价飞速上涨。
国内:
连年战乱和天灾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1949年,全国1.2亿亩土地受灾,灾民达4000万;相比1936年下降:重工业约70%,轻工业约30%,农业约25%。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文本研学
美国等西方国家与台湾当局联合对我进行经济封锁、政治打压和军事威胁。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
国际: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哪些国内外的压力和困难
1.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困难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2、应对措施
针对困难,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经济等领域又是如何应对的
(一)军事措施:1、剿匪镇反
继续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1950年夏,基本上歼灭了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至此,除台湾和少数沿海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2、应对措施
针对困难,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经济等领域又是如何应对的
(一)军事措施:2、参加朝鲜战争
(1)原因:
美国发动侵朝战争,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派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严重威胁国家安全。
(2)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6.25
美武装干涉,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大业
朝鲜内战爆发
1950.6底
“联合国军”直逼鸭绿江和图们江,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1950.10初
1950.10
1950.10-1953.7
1953.7.27
(3)过程:
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朝鲜战争
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文本研学
2、应对措施
(一)军事措施:2、参加朝鲜战争
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
罗盛教
黄继光
杨根思
邱少云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讲话》(2021年10月23日)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什么是抗美援朝精神?是如何铸就的?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展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 --美国陆军战史记
①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巩固了新政权,加强了民族凝聚力;
③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④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
抗美援朝的胜利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应对措施
(一)军事措施:2、参加朝鲜战争
(4)意义: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小组探学+教师助学
2、应对措施
(二)经济措施:
1、农村地区实行土地改革(1950---1952年)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内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权发生转移)
实质:生产关系的调整。
影响:①使农民摆脱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奠定良好基础。
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
解放农民 解放生产力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小组探学+教师助学
2、应对措施
(二)经济措施:(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材料:在当时,民族资产阶级他们自以为身价很高,看不起共产党。认为共产党是“土包子”,没有开过工厂,没有做过大买卖,无法把国民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收拾好。如果给共产党打分数,那么军事打100分,政治80分,经济0分。同时,他们又看到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控制市场的能力还有限,于是,就在市场上放肆地兴风作浪从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接连掀起了四次物价上涨大风潮 。 ——翟昌民《回首建国初》,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P58
措施一:“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措施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从根本上稳定物价
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共同目的:稳定物价,掌握市场的领导权
特征: 经济措施和行政手段并用
实质:党和政府与资本家争夺市场领导权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针对困难,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军事、经济等领域又是如何应对的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建国初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内涵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快速阅读课文“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考以下问题:
2.中国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3.用史实说明五十年代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具有什么意义?(以时间为序)
4.与“一边倒”相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特点?它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建国初期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内涵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中国为什么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一边倒”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具体表现及内涵:
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国建交
资本主义国家:瑞典、丹麦、 瑞士、芬兰建交
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印度、缅甸、印尼、巴基斯坦建交
影响国家外交的因素: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国家实力、
国际环境
原因:
①由当时的国际局势决定。
②由新中国面临的险恶形势决定;③由中共的性质和革命性质决定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日内瓦会议
2、外交成就
用史实具体说明五十年代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具有什么意义?
(1)时间:
(2)特点:
(3)议题:
(4)结果:
(5)作用:
1954年4月
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
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朝鲜问题因为美国的阻挠未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作出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显示了新中国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外交成就
用史实具体说明五十年代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具有什么意义?
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分别签订了联合声明,确定以该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首次提出:
1953年12月中印政府谈判,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正式倡议:
意义:①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杨奎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
一边倒”是凸显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革命性外交,具有封闭、半封闭的特点。
特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国家利益至上,和平、务实外交,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与“一边倒”相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特点?它的提出具有什么意义?
特点:
包容性、平等性、
开放性、创新性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小组探学
文本研学
2、外交成就
用史实具体说明五十年代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具有什么意义?
(1)时间:
(2)特点:
(3)成果:
(4)影响:
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的进展
“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
“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万隆会议
二、巩固政权: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2.三大改造后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1.根据“一五”计划的成就,说明“一五计划”工业化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有什么意义?
快速阅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思考以下问题:
3.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4.新中国伟大变革的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是什么?
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一)经济领域: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根据“一五”计划的成就,说明“一五计划”工业化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有什么意义?
特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地区。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①重工业基础薄弱;②巩固国防的需要;
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选择东北的原因:
①易于接受苏联技术援助;
②有较为丰富的煤铁资源;
③东北地区工业基础较好;
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根据“一五”计划的成就,说明“一五计划”工业化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有什么意义?
文本研学
(一)经济领域: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生产关系的变革:三大改造(1953—1956)
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三大改造后我国经济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二)政治领域: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内容:
(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3)确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
(4)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制度)
初步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如何建立的?
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三)思想引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建设政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新中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建立政权
巩固政权
建设政权
文本研学
建立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巩固政权:
人民政权的巩固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建设政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军事上
外交方针
共同纲领
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困难
意 义
应对措施
经济上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思想引领
外交成就
小结构学+评价促学
1.(2023·全国乙卷)图1、图2分别为1955-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神笔》《骄傲的将军》的剧照,两部影片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诗画等元素,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这体现出新中国艺术创作( )
A. 探索民族化道路的取向
B. 以进入世界市场为主要目标
C. 摆脱外来艺术形式影响
D. 服务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A
2.(2021·全国乙卷)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
A.男尊女卑观念消亡
B.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
D.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B
检测用学
3. (2023·湖北卷)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来到太行山区,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贫苦农民李顺达得以翻身。1943年,李顺达组织六户贫困农民成立农业劳动互助组。1950年,他参加了全国工农兵劳动英雄代表大会。1951年,李顺达互助组发起生产竞赛,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据此可知( )
A. 根据地的经验延续至新中国
B. 农业互助组是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C. 劳模示范推动技术领域创新
D. 互助合作推动三大改造顺利开展
A
4.(2022·广东卷)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B
检测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