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韩愈
师说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生平成就。
2.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辩证思考本文的现实意义,树立谦虚好学和尊师重教的思想。
课堂导入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知人论世
1.走近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
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明人将韩愈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2.韩愈的文学理论和主张
提倡“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之风,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
3.了解“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①师:从师学习。
②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马说》等等就属这一文体。“说”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③师说,就可以理解为“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4.解题
5.写作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唐代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
初读感悟
1.给加点字注音:
句读(dòu) 或不焉(fǒu) 位卑(bēi) 近谀(yú) 也欤(yú) 郯子(tán)
苌弘(cháng) 老聃(dān) 蟠(pán)
六艺经传(zhuàn)
2.梳理本文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第二部分:通过对比,反面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通过举例、引用,正面论证论点。
第四部分:交代写作缘起,激励后学。
疏通文意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①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②所以:古义,用来……的,……的凭借。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③道:道理,此处指儒家的思想。
④受:通“授”,传授。
⑤惑:形容词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①而,连词,表承接。
②者:语气助词,表停顿。
③孰:疑问代词,谁。
④惑:动词,有了疑惑
⑤而:连词,表转折关系。
⑥从:跟从
⑦其:指示代词,那,那些。
⑧为:动词,成为。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有疑难问题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终也不会解决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①④ 乎:前者译为“在”,后者译为“比”。
②闻:知道,懂得。
③固:本来。⑤从而:古义,跟从并且。今义,连词,表结果、目的。
⑥师之:以之为师。“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⑦师:学习。⑧夫:发语词。庸知:哪管
⑨无: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⑩所存:名词性词组,相当于“存在的地方”。
译文: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老师也就在那里。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从师的风尚。
②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出人:超出一般人。④众人:一般人。
⑤下:低于。⑥耻: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⑦圣益圣:圣人更加圣明。⑧所以:……的原因。
⑨其:语气副词,表揣度,大约
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普通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对于他自己。②彼:远指代词,那,那些。
③之:代词,指童子。
④其:代词,指书; ⑤句读: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⑥其:指示代词,那,那些。指篇首提出的“道”“惑”。
⑦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句,应是“不知句读”。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⑧不:通“否”,不从师。⑨小学:小的地方学习。
译文: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那孩子的老师,教给他书又帮助他学习书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①之:代词,这些。 ②相师:相互学习
③之族:这类人。族,类。 ④云者:如此之类
⑤群:名词作状语,成群地。 ⑥若:相似,差不多
⑦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 ⑧乃:竟
⑨其: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
译文:巫医、乐师和各类工匠这些人,不以相互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集在一起讥笑他。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实在令人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乎谄媚了。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赶不上这些人,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①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之,指示代词,这,这些
③不及:比不上
④是故:所以。⑤不必:不一定。
⑥于:介词,比。⑦闻道:懂得道理。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赶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如此罢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①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②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③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④通:全面 ⑤之: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⑥于:被 ⑦于:向 ⑧嘉:赞许
⑨以: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⑩贻:赠送
译文: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
课堂探究
1.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学习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1)关于老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把教师的职责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这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并意味着不仅“童子”要从师学习,所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都要从师学习。
(2)关于从师学习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否定“生而知之”,明确“学而后知”,严正批驳了上层“士大夫之族 ”宣扬的血统论和先验论,具有积极意义。
(3)关于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弟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择师观念。
写作特色
1.多种论证方法灵活运用。
对比论证。作者在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组对比。第一组是“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结果是“圣益圣,愚益愚”;第二组是某些人为孩子选择老师与自己“耻师”的行为的对比;第三组是“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对比。这三组对比,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有力地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除了第二段中所列举的一些概括性事例外,作者在第三段又以孔子从师学习的行为为例,并且引用孔子的名言,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孔子在古代被尊为“圣人”,有着很高的学问和修养,这样的“圣人”尚且需向多人请教,那一般人就更不用说了。这样,通过典型的事例和名言进一步证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2.整散结合,兼以不同句式。
本文整句与散句结合,又兼以多种不同句式,使得语言错落有致,错综变化,又富有气势。如第一段先用四个散句立论解释、反问、说明,再用两个小句对举,阐述自己从师的态度再用一个反问表明自己的观点,最后用一个整句得出结论,整句散句交替变化,富有节奏感。
3.丰富的语气表达。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语气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情(责备)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钦”是用反讽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课堂练习
1.不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说明了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 。”
(3)《师说》中,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就要去请教、学习,如果有疑惑且不跟从老师学习,就会造成“ , 。”
(4)《师说》一文,论证思路严密,语言简洁生动,“ , ”两句简练地概括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荒谬心态。
(1)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翻译句子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不理解停顿断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知识向老师学习,有的知识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2)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学习或研究,如此罢了。
3.对比阅读
今之世,为人师者众笑之。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为人友者,不以道而利。举世无友,故道益弃。呜呼!生于是病矣,歌以为箴。既以儆己,又以诫人。
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不友如之何?吾何以增!吾欲从师,可从者谁?借有可从,举世笑之;吾欲取友,谁可取者?借有可取,中道或舍。仲尼不生,牙①也久死。二人可作,惧吾不似。中②焉可师,耻焉可友,谨是二物,用惕尔后。道苟在焉,佣丐为偶;道之反是,公侯以走。内考诸古,外考诸物,师乎友乎,敬尔无忽!
(柳宗元《师友箴》,节选)
【注】①牙:指鲍叔牙。②中:同“忠”,忠诚之人。
思考:结合课文和上方材料,简要概括择师的标准。
明确①“闻道”在前,“术业”有攻,无关年龄、地位;
②以“道”为标准,能者为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重忠信,知耻辱。
课堂小结
《师说》着重阐明了从师学道的必要性、择师的原则以及应有的态度,提出老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提倡选择老师应以“道”为根本,“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师生关系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体现了韩愈平等的师生关系的观念。
课后作业
通过本文的学习,谈谈你对择师标准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感谢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