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20课 美苏冷战
冷战:对20世纪下半叶美、苏之间除战争以外的
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实质是美苏的争夺和对抗。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两个战争分别指的是?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
1、美国推行冷战的原因
2、美国冷战政策的含义、实质
含义:_______带领西方_________国家,对______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______________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____________。
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②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③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美国不敢妄然发动战争。
美国
苏联
除武装进攻
冷战政策
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
资本主义
“铁幕”演说——冷战的序幕
杜鲁门主义
——冷战开始的标志
马歇尔计划
自1948年至1952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31.5亿美元
“我们每接受一笔贷款,
我们的独立便减少一分。”
——法国总理皮拉尔迪
——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
(1)背景:P115
(2)直接目的:稳定和复兴欧洲
(3)实质:通过援助欧洲复兴经济,逐步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来对抗苏联
(4)影响: P115 小字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
华沙条约组织
北约
标志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政治上:
军事上:
经济上:
杜鲁门主义
推行 “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
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开始)
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
4、两极格局的形成:
________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_______________,美苏_________格局正式形成。
苏联
华沙条约组织
两极
美国战后如何推行“冷战”政策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1947年杜鲁门讲话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1947年马歇尔演讲
阅读下列材料
①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什么?这一讲话的实质是什么?
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其
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干涉他国内政。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
——1947年杜鲁门讲话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1947年马歇尔演讲
阅读下列材料
②从马歇尔的演讲分析,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
是什么?
目的: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以遏制共产主义。
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对峙激化的体现
柏林危机(简单了解)
危机 出现背景 爆发时间 结果
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二次柏林危机
分区占领柏林分裂德国计划
西柏林问题和西方颠覆东欧社会主义图谋
1948年
6月
1958年
11月
修筑柏林墙冷战加剧
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联系雅尔塔会议
古巴导弹危机
(1)背景:1959年 1962年
(2)爆发时间:1962年10月,战争一触即发。
(3)结果:双方都做出让步,通过谈判获得解决。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古巴导弹危机
洲际导弹数量
1968年 美:1054枚 苏:858枚
1978年 美:1054枚 苏:1400枚
苏联入侵阿富汗
70年代
美国从越南撤军
美国经济危机
苏联胜
苏联在80年代又发生了什么?
戈尔巴乔夫改革
美国
苏联
失败
冷战和两极格局随之结束。
1991
苏联解体
补充:
“冷战”的影响:
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但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也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
对比三个开始标志:
冷战时期开始的标志:
两极格局开始的标志:
美苏争霸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
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成立。1955年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
阶段 时间 特点 美苏领导人
原因
第一阶段 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 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肯尼迪
赫鲁晓夫 苏联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但实力不及美国
第二阶段 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强;美国经济增长趋缓,陷入越战泥潭
第三阶段
80年代 美国采取强硬态度,苏联全面收缩,美国同意有限缓和 (里根)
戈尔巴乔夫
苏联经济困难;美国成为最大债务国
(补充)美 苏 争 霸
动脑筋 谁说的对?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竞争。
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答: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讨论:
美苏争霸攻守转换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
力实济经
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
世界格局的形成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实力。因此,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发挥作用,必须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本国综合实力。
序幕
开始标志
发展
结束
冷战:
时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91年
事件:
马歇尔计划
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
苏联解体,
华约解散
北约的建立
(1949年)
华约的建立
(1955年)
课堂检测:
1、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和平。这场特殊的战争开始于( )
A、一战后 B、二战后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苏联解体
C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北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华约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
3、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
A 遏制共产主义 B 称霸世界 C 稳定资本主义世界 D 扶植反动势力
4、对美苏争霸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两国人民的负担 B 加剧了地区间的矛盾
C 影响到世界和平与发展 D 是充分发挥大国优势的体现
5、以下事件属于美苏冷战的是( )
A 朝鲜战争 B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C 苏联出兵阿富汗 D 美国入侵越南
6、右图是“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它反映的信息是( )
①美苏关系紧张 ②苏联欲与美国“平起平坐”
③战略优势在美国 ④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B
D
B
D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尼克松访华
根据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的特点。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什么态势?这一态势与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
(1)经济增速趋缓(或出现经济危机)
(2)美国处于守势(或转为收缩)。
20世纪70年代,美国由于经济经济增速趋缓等原因,被迫在美苏争霸中转为收缩,同时开始改变对中国的政策,尼克松访华,同中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