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1.9—1937.7—1945.8知识框架 1931—————→1937—————→1945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抗战胜利线索梳理局部侵华全面侵华局部抗战全面抗战1、原因: ⑴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⑵受经济危机打击,日本急于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 ⑶当时,蒋介石的国民党军正围剿红军,给日本侵略中国以可乘之机。一、九一八事变 2、地点:3、时间:4、借口:日本关东军制造的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占东北三省。5、结果 :沈阳城 6 、各方 态度:(1)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2)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
(3)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
(4)中共派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游击队,抗日游击战争。影响: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坚定了张、杨联共抗日的决心。 ③蒋到西安督战,逼迫张、杨加紧“进剿”红军,多次要求联共抗日未果的情况下实行“兵谏”。 2、 时间:1936年12月12日张、杨发动的一次逼蒋抗日行动。3、性质: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西安事变挑怕讨和启示:
1、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
2、面对民族危亡,中华民族显示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三、七七事变1、时间、 1937年7月7日
2、地点: 北平城外的卢沟桥
3、借口:士兵失踪要搜查宛平县城
4、抗日史实: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 ;
一三二师师长 赵登禹
4、影响:
(1)全国性的抗战从此开始;
(2)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开始全民族抗战;
(3)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战前线。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 )请将下面三个标签填到合适的括号里。四、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初步形成;3、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承认中
共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
战场。四、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南京大屠杀
1、时间:1937年12月
2、日军暴行:屠杀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达三十万人之多。
3、认识:
日本法西斯凶恶残暴的
侵略本质
李宗仁?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1940年1938年六、抗日战争中的三次著名战役1937年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延安前夕毛泽东思想抗日战争七、中共七大注意点:
1、中共在“七大”时制定的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毛泽东核心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指导思想的分别确立;
3、意义中“团结”的内涵应该是: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
上的大团结。七、中共七大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1、四个时间: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3日——
1945年10月2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台湾回归。八、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原因: 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在一次庆祝晚会上,有一则灯谜引起很大争议。其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结果出现了五种谜底:分别是 “屈原”、 “苏武” 、“蒋干” 、“毛遂”、“共工” 。问题一:你能解释“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和“共工”的准确含义吗?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日本的关东军毛泽东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蒋介石领导正面战场的抗战
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说谜语,话抗日问题二:你认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哪一个?共工: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八、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945南京举行的日军投降仪式1842《南京条约》1895《马关条约》1901《辛丑条约》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八、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内意义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如何?材料一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二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伤亡35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美国死亡40.5万人;英国死亡37.5万人。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参考资料》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八、抗日战争的胜利——国际意义2、胜利的原因: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②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反侵略战争
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③我国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得到了全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台湾回归。1、四个时间: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1945年9月3日——
1945年10月25日——八、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正式中共七大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国际援助重要会议:九、单元总结抗 日 战 争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日本开始侵华、中国局部抗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 )1945年 中共七大
(为抗日的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国共合作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国:台儿庄战役 共: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9月2日签投降书
(中国抗日战争结束 ) 问题:对于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美化其侵略战争,你对此有何看法(感想)?①应该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②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③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我们应努力学习,时刻准备报效祖国;④我们应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⑤对日本歪曲历史、美化侵略表示强烈愤慨,日本的侵略罪行铁证如山,日本应正视历史,真诚道歉。1.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联合国民党进行抗日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 A.西安事变之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3.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领导国民党军队血战台儿庄,歼敌2万,取得抗战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的将领是 A.林彪??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彭德怀 ACB4.为反对日本右翼教科书对侵华史实的歪曲,八年级(2)班设计了一个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本野蛮暴行的是 A.难忘九一八?? B.血染卢沟桥 C.南京大屠杀?? D.血染台儿庄5.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B.蒋介石完全接受抗日主张
C.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失败
D.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CD7.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B.国民党”围剿”红军
C.中国政局混乱 D.张学良不投靠日本
8.日本关东挑起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A.柳条湖事件 B.皇姑屯事件 C.东北易帜 D.马神甫事件 AA10.日本在中国发动的几次侵略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A9.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是
D11.被日本右翼称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旅顺大屠杀 D.南京大屠杀12.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D.引发了全民族的抗战
13.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
A.确立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D.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奠定了基础DDD14.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抗日战争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5.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
在于
A.是否有外国支持
B.武器是否先进
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主要作用
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CD16.“……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C17.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了第二届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学校举办了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展。下列对有关图片的解释,准确的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