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
高二地理
命题:刘羽 审题:刘建兴 2016.3.31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下面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右图是左图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
1.左图中⑤地与②地相比
A.⑤地的年降水量比②地小 B.⑤地的自转线速度比②地大
C.⑤地的河流汛期比②地短 D.②⑤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
2.在左图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受高压脊控制 B.②地风速比①地大
C.③地有暖锋移来,云层较厚 D.④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
3.左图中河流在40°纬线附近的流向是
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西南流向东北 D.自东北流向西南
遥感发现,死海(乙湖)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湖。读图完成4~6题。
4. 图示乙湖水面最高的月份可能是
A. 2月 B. 5月
C. 9月 D. 11月
5. 近年乙湖一分为二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南多北少
B.地壳断裂凹陷
C.截留甲河径流
D.人类围湖造田
6. 由于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性质的差异,
乙湖沿岸昼夜风向变化明显,图中①地白
天最可能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P岛素有“冰与火的世界”之称,自然环境恶劣,但能源丰富,得以发展温室农业以及多元化的工业,使得该国成为生活质量名列全球前20名之内的国家。读图回答7~9题。
7. P岛都市近郊处处可见的温室,其能源主要为
A. 水力 B.地热
C. 沼气 D. 天然气
8. P岛全年有雨、降水量多的原因是
A. 位于极圈气旋带
B. 常年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 辐射强烈多对流雨
D. 山高谷低多地形雨
9. 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 B.大气环流 C. 洋流 D. 人类活动
下图为我国某山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 该山峰可能属于
A .秦岭山脉 B. 太行山脉 C. 祁连山脉 D.武夷山脉
11. 北坡1月降水量大于7月降水量的区域大致位于海拔
A. 1000米以下 B. 1000米以上 C. 1400米以下 D. 1400米以上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A. ①②③ B.③②① C. ②③① D.③①②
13. 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A. 地表起伏增大 B. 土壤质地变差 C. 植被条件变差 D.河流含沙量增大
下图中a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 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 B. 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
C.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15. b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6~17题。
16. “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7.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丁地 B.丙地 C.乙地 D.甲地
下图为105°E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210m B.229m C.270m D.320m
19.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现太阳位于丁所在方位 B.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C.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D.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河口是河水与海水此进彼退,相互角力的区域,日常中潮汐对河水的进退影响尤大,读“我国南方某河口由于潮汐导致水文变化图”,完成20~21题。
20.海平面最低 时刻出现在
A.3时 B.6时 C.9时 D.13时
21.从一个涨落潮全过程中可看出河口泥沙
A.在原地不动 B.与三角洲无关 C.主要来自河流 D.主要来自海洋
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回答22~23题。
2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B.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B.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实施退耕还草
C.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1986年,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24~25题。
24.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5.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湖泊淤积 B.水旱灾害加剧
C.河床抬升 D.土壤盐碱化加重
二、综合题(50分)
26.下图是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http: / / photo. / showpic.html" \l "blogid=5a18c50f0102wd3m&url=http: / / / pic / 001Eip7Fty704syKyR593" \t "_blank )
(1) 分析D地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6分)
(2) 比较A、B两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并解释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
(2)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4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吗咖是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一种十字花科植物。玛咖的块状根具有抗疲劳,恢复人体精力,能快速补充体力,缓解压力,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野生玛咖分布于南美安第斯山脉,人工种植于秘鲁中部和南部。目前国内玛咖的人工产地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境内的玉龙雪山和香格里拉哈巴雪山及新疆帕米尔高原等地。
材料二:秘鲁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8%,约有森林面积7800万公顷,可开发资源4500万公顷,在南美仅次于巴西,全国有林业木材工人26万。木材85%以上出口到中国、美国和墨西哥。
材料三:南美洲玛咖产地分布图。
( http: / / photo. / showpic.html" \l "blogid=5a18c50f0102wd3l&url=http: / / / pic / 001Eip7Fty704sdfGU111" \t "_blank )
(1)指出秘鲁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一、三,推测玛咖生长的自然环境。(3分)
(3)就我国云南玛咖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3分)
29.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1)分析制糖厂建在本岛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原因。(4分)
(2)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6分)
30.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统计图。该国面积28.8万平方千米,人口428万,森林覆盖率达30%,天然牧场和农场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有“世界净土”之称,为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1)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原因。(6分)
(2)描述图中A地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答题卡
高二地理
命题:刘羽 审题:刘建兴 2016.3. 31
座位号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综合题(50分)
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段考答案
高二地理
命题:刘羽 审题:刘建兴 2016.3.31
一.单项选择题(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A A B A B B C B B C C B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D A B A C D A
二、综合题(50分)
26.(10分)
(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表径流多;地下有永久冻土,阻止地表水下渗;夏季降水量大,河水易泛滥;冬季有凌汛现象。(答对三点可得6分)
(2)A、B两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草地和耕地。A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地降水较多,为半湿润区,且(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土壤肥沃。(4分)
27.(10分)
(1)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答对两点可得4分)
(2) (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6分)
28.(10分)
(1)森林分布地区:安第斯山脉东部的亚马孙河流域,安第斯山区。原因:安第斯山脉东部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多地形雨,降水丰富。(4分)
(2)适应高海拔山区的高原山地气候,需要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3分)
(3)种植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避免过度开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品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和改良品种。(答对三点得3分)
29.(10分)
(1)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4分)
(2)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6分)
30.(10分)
(1)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崎岖,山地多平地少(耕地面积少);温带海洋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6分)
(2)位于西岸,终年受西风影响水汽足;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4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26.(1)
(2)
27.(1)
(2)
28.(1)
(2)
(3)
29.(1)
(2)
3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