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一 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填图:按图中给出信息填空。
(2)表示人口增长的方法
①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 人口自然增长率 来表示。
②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2.人口问题
表现 存在 国家 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发展中国家 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 发达国家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问题 鼓励生育
◆名师点拨
人口的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而是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国家多鼓励生育;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国家多限制人口增长。
3.世界人口的分布
特点 分布地区 自然原因
人口稠 密地区 A 亚洲 的东部和南部 ①纬度位置:中低纬度 ②海陆位置:沿海 ③地形类型:平原
D 欧洲西部
C北美洲 东部 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人口稀 疏地区 F沙漠地区 极端 干旱
E雨林地区 过于 湿热
H高纬度地区 终年 严寒
G高原、山区 地势 高峻
4.不同的人种
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图片
肤色 淡黄色 肤色浅 皮肤 黝黑
毛发 头发 黑直 头发颜色浅而且呈波状 头发 卷曲
面部 扁平 鼻梁高,嘴唇薄 嘴唇较厚
体毛 中等 较多 很少
分布 地区 亚洲 东部和东南部、北冰洋沿岸和 南北美洲 部分地区 欧洲 、北美洲、大洋洲、 非洲 的北部和亚洲的西部 非洲 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
二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 洲、美洲和 大洋 洲
伊斯兰教 亚 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非 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亚 洲东部和东南部
◆名师点拨
典型地区的代表人种、语言和宗教
地区 人种 语言 宗教
欧洲西部 白色人种 英语 基督教
亚洲东南部 黄色人种 汉语 佛教、 伊斯兰教
非洲的中 部和南部 黑色人种 英语、法语 -
拉丁美洲 混血人种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基督教
西亚 白色人种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三 世界的聚落★★
1.主要形式: 城市 和乡村。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3.聚落的分布与形态
分布 密集区 在一些河流 中下游平原 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稀疏区 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形态 团块状或 条带状
4.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 发展与合作★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国家 所属大洲 发展水平 分布规律
A英国 欧 洲 发达 国家 主要分布在 北 半球北部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亚洲
E韩国
F澳大利亚 大洋洲
G新西兰
H加拿大 北美洲
I美国
J中国 亚洲 发展中 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南 部和 南 半球
印度
巴西 南美洲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
3.发展与合作
(1)国际经济合作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
(2)交通运输的作用(2022课标新增)
快捷、高效、多样的交通运输,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货物输送和人员往来,为全球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中欧班列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各国,加强了国家之间的联系。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例1】 新情境·社会情境全球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人口只有不到1.5亿人,并且人口每年负增长;印度的面积约为俄罗斯的1/6,但是人口为14.25亿人(2023年),已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下面为北半球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密集的共同原因包括( B )
①位于中低纬度 ②雨热同期,农业发达 ③主要位于平原地区 ④工业发达,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据图推测,现阶段( D )
A.东南亚地广人稀 B.西亚劳动力丰富
C.印度就业压力小 D.日本地狭人稠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从自然因素方面来说,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一般人口比较密集。相反,气候十分干旱,或过于湿热,或非常寒冷,以及海拔很高的地区,一般人口稀疏。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来说,开发历史久远、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人口稠密;反之,人口稀疏。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例2】 跨学科·历史 撒马尔罕古城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古丝绸路上璀璨的明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绘撒马尔罕:“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下面为撒马尔罕古城远景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古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撒马尔罕古城( D )
①为乡村聚落 ②以种植水稻为主 ③为城市聚落 ④以商贸交易闻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撒马尔罕古城中民居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
A.平顶房屋——降水较少 B.竹木材质——森林广布
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 D.门窗宽大——光照不足
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影响因素 民居 举例
降水 多 屋顶坡度大 东南亚竹楼、中国皖南民居
少 平顶屋 中国新疆民居、北非民居
气温 较高 窗户较大,墙壁较薄 中国南方民居
较低 窗户较小,墙壁较厚 中国东北民居
资源 湿热气候,适合竹子生长 东南亚的竹楼
气候严寒,冰雪覆盖 因纽特人的冰屋
黄土具有直立性 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一、选择题
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2024·新疆中考)下列关于世界人口、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亚洲人口最多,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欧洲人口稀疏,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C.黄色人种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024·云南中考)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中、印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图1)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图2),完成2~4题。
2.1951-2021年间( C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3.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A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4.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D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2024·烟台中考)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A )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 ②日本始终最高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C )
A.鼓励生育 B.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C.提倡提前退休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7.(2024·泰安中考)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A )
A.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低海拔地区
B.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为1-2千米
C.北美洲0-1千米海拔区人口密度为30人/千米2
D.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跨学科·生物(2024·烟台中考)我国科研人员长期进行雨燕的迁徙规律研究。下面是北京雨燕某次迁徙路线图。读图,完成8~9题。
8.8月份,甲地居民发现北京雨燕在图示建筑附近活动,该建筑风格与哪种宗教建筑风格一致( C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9. 跨学科·生物我国研究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在此项研究中不可取的是( C )
民间鸟类爱好者自发观察 → 鸟类学家和志愿者给雨燕戴上环志,观察分析,绘简图 → 中外研究团队给雨燕戴上光敏定位仪,回收数据,分析轨迹
A.坚持不懈
B.加强国际合作
C.仅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
D.借助科学技术
世界的聚落
(2023·聊城中考)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珠江口附近,距市中心约20千米。该村有900余年历史,被评为“中国文化历史名村”。如图示意大岭村的聚落空间格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为( A )
A.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
B.南临玉带河有利于冬季通风
C.村落巷道的布局不便于联系
D.自然生态区有利于灌溉
11.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D )
A.拆除古代民居,建设现代楼房
B.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C.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
D.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
新情境·趣味见闻(2024·聊城中考)帐篷式民居,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可以散发白天的热量,同时将强烈的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当地罕见的降水。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C )
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全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
13.该民居集中分布地区的聚落类型及主要农业部门是( B )
A.城市 畜牧业 B.乡村 畜牧业
C.城市 种植业 D.乡村 种植业
区域认知(2024·河北中考)拉布拉多半岛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暂,地表长时间被冰雪覆盖。下图示意拉布拉多半岛河流、湖泊及聚落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
14.拉布拉多半岛的地势特征为( D )
A.东高西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高北低 D.中部高,四周低
15.拉布拉多半岛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A )
A.沿海地区 B.河流上游
C.湖泊周围 D.半岛内部
16.当地居民从事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是( C )
A.果树栽培 B.畜牧养殖
C.渔业捕捞 D.咖啡种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河南中考)位于群山中的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和村落形式独具美感,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下面为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及当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与当地气候特征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屋顶坡度大,便于雨天排水
B.窗户开口小,防止风沙侵扰
C.封闭式院落,利于存储雨水
D.房屋较高大,利于冬季保暖
18.皖南古村落注重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 C )
①依山而建,减轻水患 ②面山而居,便于采矿 ③傍水结村,取水方便 ④窄巷高墙,节约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发展与合作
19.(2022·泰安中考)2021年8月17日,主题为“深化友谊与创新发展”的第二届中国与中东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中东地区均为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B.中东是世界上生产石油、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C.我国与中东地区优势互补,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20.(2023·临沂中考)2023年5月18日至19日,聚焦合作,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峰会在西安举行。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互助合作属于( B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东西合作” D.“东西对话”
时事热点(2024·长春中考)2024年1月,伊朗、沙特阿拉伯等5国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数量增加到10个,金砖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下面为金砖国家分布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金砖国家大部分位于( B )
A.北美洲和南美洲 B.亚洲和非洲
C.大洋洲和南极洲 D.大洋洲和非洲
22.下列关于金砖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巴西是黑种人的故乡
B.陆地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伊朗
C.沙特阿拉伯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
D.金砖国家间的互助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2024·河南中考)国际友好城市是深化中外人民友谊的重要载体。下面为河南省国际友好城市(截至2023年年底)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河南省的国际友好城市主要分布在( D )
A.北美洲 B.亚洲和非洲
C.大洋洲 D.亚洲和欧洲
24.河南省与韩国、日本间友好城市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A )
A.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B.经济发达程度一致
C.自然景观差异较大
D.陆上相邻交往便利
主题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2024·河北中考)2023年12月28日,塞尔维亚邮政局发行了《塞尔维亚-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主题邮票。邮票首日封(如图)上展示了卡莱梅格丹堡垒和长城,并粘贴“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厦”和“塞尔维亚铜矿冶炼工人”邮票,彰显了中塞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据此,完成25~27题。
25.邮票首日封上展示中国长城,有利于塞尔维亚人民( A )
A.了解中国文化 B.学习中国语言
C.体验中国习俗 D.保护中国文物
26.若塞尔维亚民众来中国游览长城,应选择的城市是( D )
A.上海 B.广州 C.成都 D.北京
27.中塞两国合作开发铜矿资源属于( C )
A.生态合作 B.交通合作
C.经济合作 D.文旅合作
二、综合题
28. 新考向·研究性学习(2024·山西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课题名称 欧洲和非洲的区域差异与联系。
课题材料
材料一 区域差异:世界上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欧洲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非洲很多国家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使经济稳步增长,但仍然与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
材料二 区域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区域存在联系,需同其他区域开展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材料三 下面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2022年欧洲和非洲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图2)、欧洲和非洲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图3)。
课题思考
(1)描述欧洲和非洲的纬度位置差异。
欧洲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地处北温带和北寒带;非洲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区,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位于热带。
(2)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方面比较欧洲与非洲的差异。
欧洲国内生产总值高于非洲;欧洲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于非洲。
(3)分别归纳欧洲和非洲的进出口产品特点。判断两大洲在贸易往来中获得利润更多的大洲。
欧洲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非洲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获得利润更多的大洲是欧洲。
(4)开放性设问为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加强“南南合作”、加强“南北对话”、发展民族经济、经济结构多元化、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国际间合作和区域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平等互利、共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第六讲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一 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填图:按图中给出信息填空。
(2)表示人口增长的方法
①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 来表示。
②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 - 。
2.人口问题
表现 存在 国家 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发展中国家 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等社会问题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人口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 发达国家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等问题 鼓励生育
◆名师点拨
人口的增长既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慢越好,而是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国家多鼓励生育;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过多,国家多限制人口增长。
3.世界人口的分布
特点 分布地区 自然原因
人口稠 密地区 A 的东部和南部 ①纬度位置:中低纬度 ②海陆位置:沿海 ③地形类型:平原
D
C北美洲 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人口稀 疏地区 F沙漠地区 极端
E雨林地区 过于
H高纬度地区 终年
G高原、山区 地势
4.不同的人种
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图片
肤色 肤色浅 皮肤
毛发 头发 头发颜色浅而且呈波状 头发
面部 扁平 鼻梁高,嘴唇薄 嘴唇较厚
体毛 中等 较多 很少
分布 地区 东部和东南部、北冰洋沿岸和 部分地区 、北美洲、大洋洲、 的北部和亚洲的西部 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
二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2.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洲、美洲和 洲
伊斯兰教 洲的西部和东南部、 洲的北部和东部
佛教 洲东部和东南部
◆名师点拨
典型地区的代表人种、语言和宗教
地区 人种 语言 宗教
欧洲西部 白色人种 英语 基督教
亚洲东南部 黄色人种 汉语 佛教、 伊斯兰教
非洲的中 部和南部 黑色人种 英语、法语 -
拉丁美洲 混血人种 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 基督教
西亚 白色人种 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
三 世界的聚落★★
1.主要形式: 和乡村。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3.聚落的分布与形态
分布 密集区 在一些河流 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稀疏区 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形态 团块状或
4.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四 发展与合作★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国家 所属大洲 发展水平 分布规律
A英国 洲 国家 主要分布在 半球北部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亚洲
E韩国
F澳大利亚 大洋洲
G新西兰
H加拿大 北美洲
I美国
J中国 亚洲 国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部和 半球
印度
巴西 南美洲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系
3.发展与合作
(1)国际经济合作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
(2)交通运输的作用(2022课标新增)
快捷、高效、多样的交通运输,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货物输送和人员往来,为全球各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中欧班列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各国,加强了国家之间的联系。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例1】 新情境·社会情境全球面积最大的俄罗斯,人口只有不到1.5亿人,并且人口每年负增长;印度的面积约为俄罗斯的1/6,但是人口为14.25亿人(2023年),已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下面为北半球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人口密集的共同原因包括( )
①位于中低纬度 ②雨热同期,农业发达 ③主要位于平原地区 ④工业发达,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据图推测,现阶段( )
A.东南亚地广人稀 B.西亚劳动力丰富
C.印度就业压力小 D.日本地狭人稠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从自然因素方面来说,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的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一般人口比较密集。相反,气候十分干旱,或过于湿热,或非常寒冷,以及海拔很高的地区,一般人口稀疏。
(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来说,开发历史久远、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人口稠密;反之,人口稀疏。
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
【例2】 跨学科·历史 撒马尔罕古城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是古丝绸路上璀璨的明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这样描绘撒马尔罕:“异方宝货,多聚此国。土地沃壤,稼穑备植,林树蓊郁,花果滋茂,多出善马……”下面为撒马尔罕古城远景照片。读图,完成(1)~(2)题。
(1)古丝绸之路繁盛时期,撒马尔罕古城( )
①为乡村聚落 ②以种植水稻为主 ③为城市聚落 ④以商贸交易闻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撒马尔罕古城中民居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平顶房屋——降水较少 B.竹木材质——森林广布
C.底层架空——炎热潮湿 D.门窗宽大——光照不足
民居与环境的关系
影响因素 民居 举例
降水 多 屋顶坡度大 东南亚竹楼、中国皖南民居
少 平顶屋 中国新疆民居、北非民居
气温 较高 窗户较大,墙壁较薄 中国南方民居
较低 窗户较小,墙壁较厚 中国东北民居
资源 湿热气候,适合竹子生长 东南亚的竹楼
气候严寒,冰雪覆盖 因纽特人的冰屋
黄土具有直立性 中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一、选择题
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2024·新疆中考)下列关于世界人口、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人口最多,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欧洲人口稀疏,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C.黄色人种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2024·云南中考)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读中、印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图1)和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图2),完成2~4题。
2.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3.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较小
B.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较小
C.15-64岁人口占比较小
D.15-64岁人口数与印度相同
4.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2024·烟台中考)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越高,人口老龄化越严重。下面是联合国对世界及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预测图。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归纳60岁以上人口抚养比( )
①图中各国都呈增长趋势 ②日本始终最高③美国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④2100年比2050年增长幅度最小的是中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为缓解人口出现如图所示的趋势性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鼓励生育 B.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C.提倡提前退休 D.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7.(2024·泰安中考)读世界四个大洲不同海拔的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符合图示信息的是( )
A.亚洲和欧洲的人口稠密区集中在低海拔地区
B.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海拔为1-2千米
C.北美洲0-1千米海拔区人口密度为30人/千米2
D.造成欧洲与非洲人口密度在海拔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因素
跨学科·生物(2024·烟台中考)我国科研人员长期进行雨燕的迁徙规律研究。下面是北京雨燕某次迁徙路线图。读图,完成8~9题。
8.8月份,甲地居民发现北京雨燕在图示建筑附近活动,该建筑风格与哪种宗教建筑风格一致(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9. 跨学科·生物我国研究北京雨燕的迁徙路线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在此项研究中不可取的是( )
民间鸟类爱好者自发观察 → 鸟类学家和志愿者给雨燕戴上环志,观察分析,绘简图 → 中外研究团队给雨燕戴上光敏定位仪,回收数据,分析轨迹
A.坚持不懈
B.加强国际合作
C.仅使用传统的研究方法
D.借助科学技术
世界的聚落
(2023·聊城中考)大岭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珠江口附近,距市中心约20千米。该村有900余年历史,被评为“中国文化历史名村”。如图示意大岭村的聚落空间格局,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聚落格局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为( )
A.背靠菩山有利于冬季防寒
B.南临玉带河有利于冬季通风
C.村落巷道的布局不便于联系
D.自然生态区有利于灌溉
11.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当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
A.拆除古代民居,建设现代楼房
B.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C.停止农业活动,封山育林净水
D.保护传统建筑,发展文化旅游
新情境·趣味见闻(2024·聊城中考)帐篷式民居,通常是由松散的羊毛编织而成,可以散发白天的热量,同时将强烈的日光变成舒适的微光。下雨时,这些松散的天然纤维会膨胀,足以应对当地罕见的降水。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民居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B.全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
13.该民居集中分布地区的聚落类型及主要农业部门是( )
A.城市 畜牧业 B.乡村 畜牧业
C.城市 种植业 D.乡村 种植业
区域认知(2024·河北中考)拉布拉多半岛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凉而短暂,地表长时间被冰雪覆盖。下图示意拉布拉多半岛河流、湖泊及聚落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
14.拉布拉多半岛的地势特征为( )
A.东高西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南高北低 D.中部高,四周低
15.拉布拉多半岛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河流上游
C.湖泊周围 D.半岛内部
16.当地居民从事的主要农业生产活动是( )
A.果树栽培 B.畜牧养殖
C.渔业捕捞 D.咖啡种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河南中考)位于群山中的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和村落形式独具美感,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下面为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及当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与当地气候特征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屋顶坡度大,便于雨天排水
B.窗户开口小,防止风沙侵扰
C.封闭式院落,利于存储雨水
D.房屋较高大,利于冬季保暖
18.皖南古村落注重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 )
①依山而建,减轻水患 ②面山而居,便于采矿 ③傍水结村,取水方便 ④窄巷高墙,节约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发展与合作
19.(2022·泰安中考)2021年8月17日,主题为“深化友谊与创新发展”的第二届中国与中东合作论坛成功举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东地区均为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B.中东是世界上生产石油、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C.我国与中东地区优势互补,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中国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
20.(2023·临沂中考)2023年5月18日至19日,聚焦合作,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峰会在西安举行。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互助合作属于(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东西合作” D.“东西对话”
时事热点(2024·长春中考)2024年1月,伊朗、沙特阿拉伯等5国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数量增加到10个,金砖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下面为金砖国家分布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金砖国家大部分位于( )
A.北美洲和南美洲 B.亚洲和非洲
C.大洋洲和南极洲 D.大洋洲和非洲
22.下列关于金砖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巴西是黑种人的故乡
B.陆地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伊朗
C.沙特阿拉伯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
D.金砖国家间的互助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2024·河南中考)国际友好城市是深化中外人民友谊的重要载体。下面为河南省国际友好城市(截至2023年年底)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河南省的国际友好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北美洲 B.亚洲和非洲
C.大洋洲 D.亚洲和欧洲
24.河南省与韩国、日本间友好城市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
A.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B.经济发达程度一致
C.自然景观差异较大
D.陆上相邻交往便利
主题教育·人类命运共同体(2024·河北中考)2023年12月28日,塞尔维亚邮政局发行了《塞尔维亚-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主题邮票。邮票首日封(如图)上展示了卡莱梅格丹堡垒和长城,并粘贴“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厦”和“塞尔维亚铜矿冶炼工人”邮票,彰显了中塞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据此,完成25~27题。
25.邮票首日封上展示中国长城,有利于塞尔维亚人民( )
A.了解中国文化 B.学习中国语言
C.体验中国习俗 D.保护中国文物
26.若塞尔维亚民众来中国游览长城,应选择的城市是( )
A.上海 B.广州 C.成都 D.北京
27.中塞两国合作开发铜矿资源属于( )
A.生态合作 B.交通合作
C.经济合作 D.文旅合作
二、综合题
28. 新考向·研究性学习(2024·山西中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课题名称 欧洲和非洲的区域差异与联系。
课题材料
材料一 区域差异:世界上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欧洲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非洲很多国家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使经济稳步增长,但仍然与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
材料二 区域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区域存在联系,需同其他区域开展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材料三 下面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2022年欧洲和非洲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图2)、欧洲和非洲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图3)。
课题思考
(1)描述欧洲和非洲的纬度位置差异。
(2)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方面比较欧洲与非洲的差异。
(3)分别归纳欧洲和非洲的进出口产品特点。判断两大洲在贸易往来中获得利润更多的大洲。
(4)开放性设问为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请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