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人口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教材梳理(山东)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四人口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教材梳理(山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4 06:36:48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人口问题及措施
【例1】 【关注世界人口】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全球人口数量可能在2030年增长到85亿左右,在2050年增长到97亿左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世界人口的增长
(1)读图1,写出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势。
(2)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什么决定?
(3)读图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
  探究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4)结合上图,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5)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我们能否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匀?试说出你的理由。
探究三 世界的人口问题
近些年来,亚洲、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欧洲的一些国家人口一直处于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
(6)从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中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其带来的社会问题。
资源问题及治理
#类型 #遇到问题 #治理措施
水资源 分布不均匀 空间分布不均匀,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匀,修建水库
浪费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生活中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或冲厕所;用完水及时关掉水龙头;等等
污染 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使用洗涤剂或清洁剂;等等
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土地污染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科学改进土地利用方式;防治土壤污染;加大保护耕地宣传力度;等等
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减少 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采育结合;等等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 建设人工草场;合理载畜;划区轮牧;等等
矿产资源 资源地和消费地不匹配 修建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枯竭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海洋资源 海水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生物资源枯竭、海洋灾害频繁 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治海洋污染,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例2】 我国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下面为我国主要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布局美丽中国画卷。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和核能等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下面为中国能源消费类型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技术赋能美好生活,“风”点亮万家灯火。我国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近年来,选址开始从近海走向远海,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得到批量化使用。
(1)太阳能属于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2)2022年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图中所有能源中占比最大的是 。
(3)我国的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填“沿海”或“内陆”)地区,这里经济 ,能源需求量大,清洁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分布 (填“匹配”或“不匹配”)。
(4)请描述2016-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类型的变化趋势。(至少答出两点)
(5)我国在沿海地区发展了风能等清洁能源。结合材料说出沿海地区发展风电的优势。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1.水土流失
2.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
3.湿地面积减少
4.减缓全球变暖
“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要注意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要做到节能减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燃烧秸秆、不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工厂随意排放废气等。
【例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长期的乱垦滥伐,再加上石灰岩地区土层薄,植被根系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裸露,从而呈现石漠化现象。
  材料二 下面为中国区域图及A、B两地形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读图,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项目 地形区名称 主要河流 主要气候类型
A 乌江、北盘江等
B 黄河
  (2)分析A地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出石漠化现象的自然原因。
(3)图中B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请补充完整结构图(下图)。
① ,② ,③ 。专题四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人口问题及措施
【例1】 【关注世界人口】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全球人口数量可能在2030年增长到85亿左右,在2050年增长到97亿左右。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 世界人口的增长
(1)读图1,写出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势。
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什么决定?
出生率、死亡率。
(3)读图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欧洲 。
  探究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
(4)结合上图,归纳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高海拔地区人口分布较少;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多,其他纬度地区人口分布较少。
(5)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我们能否用人口迁移的方法使世界人口分布均匀?试说出你的理由。
不能。有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匮乏,无法容纳过多人口。
探究三 世界的人口问题
近些年来,亚洲、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欧洲的一些国家人口一直处于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
(6)从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中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其带来的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
资源问题及治理
#类型 #遇到问题 #治理措施
水资源 分布不均匀 空间分布不均匀,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匀,修建水库
浪费 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生活中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或冲厕所;用完水及时关掉水龙头;等等
污染 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减少使用洗涤剂或清洁剂;等等
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土地污染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科学改进土地利用方式;防治土壤污染;加大保护耕地宣传力度;等等
乱砍滥伐,森林面积减少 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采育结合;等等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 建设人工草场;合理载畜;划区轮牧;等等
矿产资源 资源地和消费地不匹配 修建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枯竭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海洋资源 海水污染、生态环境退化、生物资源枯竭、海洋灾害频繁 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治海洋污染,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例2】 我国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下面为我国主要清洁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布局美丽中国画卷。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和核能等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下面为中国能源消费类型变化趋势图。
  材料二 技术赋能美好生活,“风”点亮万家灯火。我国沿海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近年来,选址开始从近海走向远海,2023年我国自主研制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得到批量化使用。
(1)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煤炭属于 非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2)2022年我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25.9% ,图中所有能源中占比最大的是 煤炭 。
(3)我国的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沿海 (填“沿海”或“内陆”)地区,这里经济 发达 ,能源需求量大,清洁能源分布与能源需求分布 不匹配 (填“匹配”或“不匹配”)。
(4)请描述2016-2022年我国能源消费类型的变化趋势。(至少答出两点)
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5)我国在沿海地区发展了风能等清洁能源。结合材料说出沿海地区发展风电的优势。
我国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主要建设在海面,几乎不占用土地。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1.水土流失
2.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石漠化)
3.湿地面积减少
4.减缓全球变暖
“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要注意工业排放、汽车尾气排放等。要做到节能减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燃烧秸秆、不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工厂随意排放废气等。
【例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长期的乱垦滥伐,再加上石灰岩地区土层薄,植被根系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裸露,从而呈现石漠化现象。
  材料二 下面为中国区域图及A、B两地形区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读图,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项目 地形区名称 主要河流 主要气候类型
A 云贵高原 乌江、北盘江等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黄土高原 黄河 温带季风气候
  (2)分析A地水土流失严重,呈现出石漠化现象的自然原因。
当地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再加上山高坡陡,降水集中,容易遭到水流的冲刷侵蚀。
(3)图中B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请补充完整结构图(下图)。
① 水土流失严重 ,② 长期的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植被遭到破坏 ,③ 营造护田林网;封坡育林、育草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