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教材梳理(山东)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五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教材梳理(山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2-14 06:35:29

文档简介

专题五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工具与实验
1.地球自转的演示实验
【例1】 下面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一幅光照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三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A.a地正值白天 B.b地正值日落
C.c地正值日出 D.c地比b地先日出
(2)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应该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赤道地区没有昼夜现象
C.拨动地球仪,能演示昼夜交替 D.图中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全部
【实验点睛】①光源代表了太阳,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会出现昼半球和夜半球;②拨动地球仪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面向地球仪,自左向右);③会发现地球仪上的地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2.地球公转的演示实验
【例2】 下面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甲、乙两位同学演示的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乙同学伸展手臂代表赤道)。读图,完成(1)~(2)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乙同学( B )
A.身体代表地轴
B.手臂伸展角度应始终保持不变
C.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
D.绕甲同学运行一圈示意一天
(2)乙同学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所示时间相对应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实验点睛】①地球的公转方向呈逆时针;②地球运动时地轴的方向保持不变;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3.板块运动的演示实验
【例3】 下面是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图,点燃蜡烛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托盘中的海绵会向两边漂移。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A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C )
A.日本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C.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D.地中海不断缩小
【实验点睛】①板块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张裂运动,一种是碰撞挤压运动;②张裂运动会形成海洋或裂谷,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示实验
【例4】 地理实践力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此,完成(1)~(2)题。
(1)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B )
A.Ⅰ组 B.Ⅱ组 C.Ⅲ组 D.Ⅳ组
(2)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B )
A.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点睛】①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②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③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④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观测
1.野外考察
【例5】 某校地理小组利用暑假的时间去南方某地进行野外考察,并利用手持GPS测量一些地理数据。读该地的等高线图,完成(1)~(2)题。
(1)出发前,地理小组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对该地区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判断,以下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B )
A.甲村位于山脊部位
B.乙村位于丁地的东南方向
C.山峰a与b的海拔可能相同
D.丙地可以发展种植业
(2)此地想发展旅游业,地理小组为此进行了讨论,下列讨论正确的是( C )
A.与道路①相比,道路②更适合老年人登山锻炼
B.由甲村到乙村,选择道路③比选择道路④更省力气
C.丙地适合发展攀岩等极限运动
D.可在丁处河流中乘船观赏山川美景
【实践点睛】①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②本图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③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等高距判断海拔;④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的地区的可以发展种植业;⑤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爬山更省力,适合老年人锻炼,陡崖处适合攀岩;⑥坡度越陡,河流落差越大,水流越湍急。
2.社会调查
【例6】 遥远异域,天涯之国
  春节期间,小丽吃着来自智利的美味樱桃,对这个自称“天涯之国”的遥远国度产生了兴趣。她查找资料,了解到这个国家不仅盛产水果,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铜矿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中国主要的铜矿进口来源国之一。下面为智利示意图及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让同学们也了解智利,小丽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和框图。请结合任务单,依次填写空项,完成框图。
学习任务单
a.在①②③④⑤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确定智利的位置。
b.读图判断智利的自然环境。在⑥⑦处填写气候类型名称;在⑧处填写地形区名称,⑨处填写灾害名称。
c.根据智利的主要经济部门,在⑩ 处填写智利出口产品。
d.依据智利主要物产,在 处选择填写(农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了解其经济发展状况。
  完成后回顾整个框图,重温初中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① 南 , ② 西 , ③ 南温 ,
④ 太平 , ⑤ 南极 , ⑥ 热带沙漠 ,
⑦ 地中海 , ⑧ 安第斯 , ⑨ 地震 ,
⑩ 樱桃 ,  铜矿 ,  农矿产品 。
(2)查到智利樱桃出口运输方式以海洋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为辅。任选一种运输方式,说明其优势。
海洋运输:运量大,成本低,有价格优势。航空运输:速度快,水果新鲜度高。
【实践点睛】①根据地图中的经纬度和注记,判断智利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②根据智利示意图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判断智利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并判断出智利频发的自然灾害;③结合题中所给材料,回答智利出口的农产品及矿产品,根据出口的原料产品,了解该国的经济状况;④明确运输方式的特点并正确选择。
3.观测
【例7】 观测气温。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测气温用到的仪器是 温度计 ,放置到百叶箱中。
(2)一天中观测气温,一般进行四次,分别是北京时间2时、8时、 14 时、20时。
(3)在图中横线处,填出对应时刻的气温值。
提示:2时对应4℃,8时对应8℃;14时对应16℃;20时对应12℃。
【实践点睛】气温观测体现了地理实践力,会读温度计的刻度,并学会记录。
绘制
1.等高线图的制作
【例8】 某校开设制作“等高线纸质立体模型”地理实践课。课上,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了等高线立体模型(如图所示),并用它识别地形部位,学习、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1)请你按照制作模型的正确顺序对下列几幅照片进行排序: ②⑤③⑥①④ 。
(2)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绘制等高线过程中需注意 ABD 。(多项选择)
A.圆锥体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B.每块橡皮高度相等
C.绕模型画出螺旋上升的线
D.铅笔水平放置于橡皮上
(3)俯视模型,甲同学读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不正确的是 D 。(单项选择)
A.①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
B.②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
C.③为缓坡——等高线比较稀疏
D.④为山峰——等高线数值四周大、中间小
(4)沿图中M-N连线方向做剖面图,正确的表示是 A 。(单项选择)
【实践点睛】①等高线是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部位;③通过描画“MN”连线,制作剖面图。这种动手制作,既能直观地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又能更好地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
2.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例9】 下表示意某地月平均气温数据,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时间/月 1 2 3 4 5 6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时间/月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3 21.6 14.3 5.6 -6.7 -16.8
【实践点睛】本题给出某地一年内每月的气温数据,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这样让学生实际动手绘制,来获取和感知该地一年的气温变化,体现了地理实践力。专题五 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
工具与实验
1.地球自转的演示实验
【例1】 下面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过程中的一幅光照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三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a地正值白天 B.b地正值日落
C.c地正值日出 D.c地比b地先日出
(2)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该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B.赤道地区没有昼夜现象
C.拨动地球仪,能演示昼夜交替 D.图中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全部
【实验点睛】①光源代表了太阳,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会出现昼半球和夜半球;②拨动地球仪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面向地球仪,自左向右);③会发现地球仪上的地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2.地球公转的演示实验
【例2】 下面为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甲、乙两位同学演示的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乙同学伸展手臂代表赤道)。读图,完成(1)~(2)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乙同学(   )
A.身体代表地轴
B.手臂伸展角度应始终保持不变
C.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
D.绕甲同学运行一圈示意一天
(2)乙同学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所示时间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实验点睛】①地球的公转方向呈逆时针;②地球运动时地轴的方向保持不变;③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3.板块运动的演示实验
【例3】 下面是板块运动模拟实验图,点燃蜡烛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托盘中的海绵会向两边漂移。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日本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C.红海面积不断扩大 D.地中海不断缩小
【实验点睛】①板块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张裂运动,一种是碰撞挤压运动;②张裂运动会形成海洋或裂谷,碰撞挤压会形成山脉。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演示实验
【例4】 地理实践力模拟实验:探究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据此,完成(1)~(2)题。
(1)能够说明地表植被对水土流失影响的是(   )
A.Ⅰ组 B.Ⅱ组 C.Ⅲ组 D.Ⅳ组
(2)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降水强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B.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C.地面坡度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
D.黏土土质比沙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实验点睛】①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②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③地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④沙土土质比黏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观测
1.野外考察
【例5】 某校地理小组利用暑假的时间去南方某地进行野外考察,并利用手持GPS测量一些地理数据。读该地的等高线图,完成(1)~(2)题。
(1)出发前,地理小组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对该地区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判断,以下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村位于山脊部位
B.乙村位于丁地的东南方向
C.山峰a与b的海拔可能相同
D.丙地可以发展种植业
(2)此地想发展旅游业,地理小组为此进行了讨论,下列讨论正确的是(   )
A.与道路①相比,道路②更适合老年人登山锻炼
B.由甲村到乙村,选择道路③比选择道路④更省力气
C.丙地适合发展攀岩等极限运动
D.可在丁处河流中乘船观赏山川美景
【实践点睛】①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②本图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③根据等高线数值和等高距判断海拔;④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的地区的可以发展种植业;⑤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爬山更省力,适合老年人锻炼,陡崖处适合攀岩;⑥坡度越陡,河流落差越大,水流越湍急。
2.社会调查
【例6】 遥远异域,天涯之国
  春节期间,小丽吃着来自智利的美味樱桃,对这个自称“天涯之国”的遥远国度产生了兴趣。她查找资料,了解到这个国家不仅盛产水果,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铜矿的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中国主要的铜矿进口来源国之一。下面为智利示意图及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让同学们也了解智利,小丽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和框图。请结合任务单,依次填写空项,完成框图。
学习任务单
a.在①②③④⑤处填上恰当的内容确定智利的位置。
b.读图判断智利的自然环境。在⑥⑦处填写气候类型名称;在⑧处填写地形区名称,⑨处填写灾害名称。
c.根据智利的主要经济部门,在⑩ 处填写智利出口产品。
d.依据智利主要物产,在 处选择填写(农矿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了解其经济发展状况。
  完成后回顾整个框图,重温初中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 。
(2)查到智利樱桃出口运输方式以海洋运输为主,航空运输为辅。任选一种运输方式,说明其优势。
【实践点睛】①根据地图中的经纬度和注记,判断智利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②根据智利示意图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判断智利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并判断出智利频发的自然灾害;③结合题中所给材料,回答智利出口的农产品及矿产品,根据出口的原料产品,了解该国的经济状况;④明确运输方式的特点并正确选择。
3.观测
【例7】 观测气温。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测气温用到的仪器是 ,放置到百叶箱中。
(2)一天中观测气温,一般进行四次,分别是北京时间2时、8时、 时、20时。
(3)在图中横线处,填出对应时刻的气温值。
【实践点睛】气温观测体现了地理实践力,会读温度计的刻度,并学会记录。
绘制
1.等高线图的制作
【例8】 某校开设制作“等高线纸质立体模型”地理实践课。课上,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了等高线立体模型(如图所示),并用它识别地形部位,学习、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
(1)请你按照制作模型的正确顺序对下列几幅照片进行排序: 。
(2)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绘制等高线过程中需注意 。(多项选择)
A.圆锥体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B.每块橡皮高度相等
C.绕模型画出螺旋上升的线
D.铅笔水平放置于橡皮上
(3)俯视模型,甲同学读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
A.①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
B.②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
C.③为缓坡——等高线比较稀疏
D.④为山峰——等高线数值四周大、中间小
(4)沿图中M-N连线方向做剖面图,正确的表示是 。(单项选择)
【实践点睛】①等高线是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部位;③通过描画“MN”连线,制作剖面图。这种动手制作,既能直观地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又能更好地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较好地体现了地理实践力这一核心素养。
2.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例9】 下表示意某地月平均气温数据,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时间/月 1 2 3 4 5 6
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
时间/月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3 21.6 14.3 5.6 -6.7 -16.8
【实践点睛】本题给出某地一年内每月的气温数据,在坐标图的相应位置,逐月用点标出气温值,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这样让学生实际动手绘制,来获取和感知该地一年的气温变化,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