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专题三 月背挖土 “广寒”探秘——中外科技发展
第二部分 福建中考专题突破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热点材料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背表面,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
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即将“蟾宫挖宝”。6月4日,嫦娥六号上升器
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6月6日,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
回器组合体完成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
月背的月球样品准确着陆。
嫦娥六号探测器于2024年5月3日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任务全
过程约53天,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
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
命题角度
1.我国航天工程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
到迅速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坚实基础;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不
懈努力。
2.概括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
进而引发政治格局的变化;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科技进步促进劳动者科学
文化素质的提高。
线索1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
2.四大发明
项目 改进或运用 意义 传播
造纸 术 东汉蔡伦改进 造纸工艺。 纸的使用日益普遍,便 利了典籍的流传,促进 文化交流和教育普及, 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发 展进程。 世界各地的造纸术大都是
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
项目 改进或运用 意义 传播
印刷 术 隋唐时期发明 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昇发明 活字印刷术。 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 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 用。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
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
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
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
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 开始用于军事 领域。宋元时 期火药武器广 泛用于战争。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 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 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 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 洲社会的变革。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
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
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
洲。
项目 改进或运用 意义 传播
指南 针 北宋末年,中 国海船上开始 使用指南针。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 海技术的发展。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
阿拉伯国家,又传到欧
洲。
3.医学成就
(1)《黄帝内经》:战国时期问世,总结当时的医学经验,讲述了人体内
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了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是一部重要的中医
理论著作,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扁鹊:战国时期名医,已经会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发明
了切脉诊法,使用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3)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
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该书发展了
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他还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4)华佗:东汉末年名医,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和实施外科手术,发
明麻醉药剂“麻沸散”。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
创编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5)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编写出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本草
纲目》,其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
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农学与科技著作
(1)《氾胜之书》:作者是西汉氾胜之,是秦汉时期农学发展的代表性著作。
(2)《齐民要术》:作者是北朝贾思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农政全书》:作者是明朝徐光启,是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4)《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宋应星,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
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数学
(1)《九章算术》:最晚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
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数学著作。
(2)祖冲之:南朝宋齐之间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
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线索2 中国现代科技成就
“两弹 一星” 的成 功研 制 (1)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
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
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
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籼型 杂交 水稻 20世纪70年代,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和他的杂
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
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医药 学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
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线索3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 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
代
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 使用 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 生活领域 电子计算机的广
泛应用
理论基 础 牛顿力学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爱因斯坦相对论
领先国 家 英国 美国和德国 美国等发达资本
主义国家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动 力、新 能源 动力来源:蒸汽机 (煤炭) 新能源:煤 动力来源:发电机、电动 机、内燃机 新能源:电力、石油 新能源:核能、太
阳能
进入时 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新交通 工具 汽船(轮船)、火车 汽车、飞机 航天飞机、高铁
等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新兴职 业 火车司机、轮船修理 工、铁路工人 汽车司机、飞行员、电话 接线员、电报发报员、石 油工人 软件工程师、宇
航员、网络销售
人员等
重要发 明及成 就 珍妮机、蒸汽机的改 进和使用,火车,现 代工厂制度确立 电的广泛利用,内燃机的 发明与改进,汽车、飞 机,化学工业 电子计算机、互
联网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特点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 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缓 慢; 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 匠的实践经验,科学 和技术尚未紧密结合; 以轻工业为突破口, 集中在纺织领域。 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 进行,规模更大,范围更 广,发展更迅速;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 结合(最突出特点); 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 革命同时进行,能充分利 用其成果,加快经济的发 展。 科学技术转化为
生产力的速度加
快;
科学技术在各个
领域之间相互渗
透;
新技术成为社会
生产力中最活跃
的因素。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共同点 都首先发生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向其他国家扩展; 都出现了重大科技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引起社会产业结构的 调整; 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的调整、变化; 都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 题。 线索4 三次科技革命下的中国
科技 革命 状 态 中国所处 社会阶段 科技革命对中国 的影响 中国的抉择
第一 次工 业革 命 落 后 → 追 赶 康乾盛世 末期,由 封建王朝 的盛世逐 渐走向衰 落 英国在完成第一 次工业革命后, 发动了对中国的 鸦片战争,中国 开始从封建社会 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组织翻译
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学习
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先进机
械设备,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
民用工业。
科技 革命 状 态 中国所处 社会阶段 科技革命对中国 的影响 中国的抉择
第二 次工 业革 命 落 后 → 追 赶 封建社会 末期,中 国的国门 逐渐被打 开 列强加快侵略和 瓜分中国的步 伐,中国最终完 全陷入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深 渊 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只学习西方科
学技术不能救中国,开始了政治方
面的探索,开展政治改良和政治革
命,发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科技 革命 状 态 中国所处 社会阶段 科技革命对中国 的影响 中国的抉择
第三 次科 技革 命 追 赶 → 部 分 领 先、 超 越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 立,中国 成为独立 自主的国 家 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浪潮使经济全 球化的进程加 快,我国在发展 过程中机遇与挑 战并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研制
“两弹一星”,紧跟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潮流,取得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后,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科
技发展计划,坚持自主创新,取得
了一大批先进成果,在部分领域实
现了领先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