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下部像盛满食物的器皿,上部像盖。一说上部像口,会张口就食之意。食的本义有动、名两用,作动词指进食,吃,作名词义是食物,主要指饭食、粮食。由吃义引申为享受,又由比喻而引申为日食、月食,并进一步引申为亏损。
一盘人类文明结晶的——大盘鸡
宽面——小麦——西亚
土豆——南美
辣椒——中美洲
油料:
花生——美洲
大豆——中国
鸡、花椒、八角——中国
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引入;凡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
——农史学家石声汉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概括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
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
交流物种较少;存在少量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
再看大盘鸡的食材,请将食材分为三类:
1、原产于中国:
2、新航路开辟前传入:
3、新航路开辟后传入 :
鸡、大豆、花椒、八角
小麦
辣椒、土豆、花生
大盘鸡食材:
鸡、土豆、辣椒、花椒、八角、小麦、大豆、花生
明朝建立
清朝建立
新航路开辟
概念:一次新旧大陆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动植物、人种及传染病的大规模交流与互动。
开始: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新旧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引发了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
材料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课堂探究1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特点
特点: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1.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习题演练】
D
2.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菠萝等。材料表明,早期殖民扩张( )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C.推动了洲际物种的交流
D.促进了种族交流及其重新分布
C
3.17世纪初,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材料可用来说明( )
A.饮食习惯决定物种的传播 B.美洲比欧洲更加适宜种植小麦
C.小麦在美洲种植的必要性 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物种扩散
C
课堂探究2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材料一 土豆耐寒,落地就生根,入土必出芽,饱腹感更明显。公元1679年,康熙十八年。福建松溪县发布劝农文告,点名要求当地农民大力种植“马铃薯”。在清朝,有玉米参加轮作复种的土地,比没有玉米轮作的土地增产四分之一,水稻亩产超过千斤是近几十年才实现的事,而甘薯亩产千斤在清代时就能轻松做到。
材料二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统计
材料三 欧洲人已经如此彻底的接纳美洲食物,实在很难想象哥伦布时代之前他们的饮食是何等模样,你能想象没有辣椒的地中海菜,少了有辣椒粉调味的菜吗?谁能想象一位无番茄可用的意大利厨子?
——摘自《哥伦布大交换》第145页
材料四 可以推测辣椒传入中国应该是明末清初,但起初只是作为观赏作物和药物。大量传入则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开海禁之后。值得一提的是,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南和四川数省民众都以嗜椒著称。人们常不无戏谑地说江西人是“辣不怕”,湖南人是“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
——摘编自戴雄泽《漫话辣椒的起源和传播》
材料五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 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
——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
材料六 包谷:岁共出万余石,苗乡自食并缩酒卖甚众,贫民做耙卖,村市熬糖做粉卖,每石十大官斗,现价易制钱一十二文,较米每石十大官斗现价少易制钱四千六百文。
——宣统元年湖南《永绥直隶厅志》
材料七 通过将玉蜀黍和甘薯挤塞进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缝隙,在1700年至1800年间,棚民(福建等地客家人)和移民让这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为了开辟必须的农田,他们砍伐了许多已有树百年历史的森林。失去林木的遮蔽,山坡再也不能蓄住雨水。土壤养分从山丘上被冲刷下来。最终,养分耗尽的土地甚至连玉蜀黍和甘薯都无法滋养了。于是农民会砍伐更多的森林,这个周期又再一次开始。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八 可可豆(巧克力的原材料)、糖胶树胶(口香糖的原材料)等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剂,为喜爱它们的人带去心灵的慰藉,同时也发挥着人际交往润滑剂的作用。橡胶可以制成汽车、飞机的轮胎,或者作为电器的绝缘材料,要是没有它,我们不可能维持现在的生活水准。如果没有上述这些植物的话,可以断定,我们的文明、饮食文化会呈现出一种与现在截然不同的状态,而那样的社会绝不会比现在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摘编自酒井伸雄《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材料九 食物物种交流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等级。食物本身不具备阶级属性,但是当食物有限,一部分人掌握更多食物资源的时候,食物就成为阶级的标识和衡量社会等级的尺度。因此,饮食等级分化与人们的社会等级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香料从奢侈品到大众消费品的变化、咖啡的流行都是典型的例子。
——部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食
人
商业贸易
生态环境
1、丰富了食物种类
2、提高了粮食产量
1、促进了世界人口增长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
3、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生活
1、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2、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
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链接高考(2020山东等级考19)咖啡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史,也是一部社会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52年,伦敦出现了英国第一家咖啡馆。
17世纪中后期,咖啡馆在英国扎下了根。在当时伦敦任何一家宾客盈门的咖啡馆里,常见的场景是:各色人等汇集于此,抽烟、读报,谈论商业和贸易,传播小道消息,争论国家大事,评判王室显贵的品行举止。
18世纪中叶以后,伦敦的咖啡馆出现了新的变化。辉格党人愿意光顾“斯米纳”等咖啡馆,托利党人则经常聚会于“怀特”等咖啡馆,经纪人喜欢聚集于“乔纳森”咖啡馆,法律界人士集中于骑士团圣殿附近的咖啡馆。寻常百姓逐渐成为咖啡馆社交场所的边缘化群体。19世纪四十年代前后,满足贫穷工人需要的咖啡摊应运而生。
除咖啡外,茶也是英国重要的饮品之一。1606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年9月23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17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18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8分)
(2)结合英国咖啡馆的变化,说明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8分)
解决思路和作答步骤如下:
①围绕“咖啡馆的历史是一部‘经济史’”,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论证咖啡馆的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的关系,即说明咖啡馆的变化折射出经济的发展变化。
②说明论证要充分,一般要求要用两三个史实做论据,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提取有关咖啡馆与经济相关的有效信息,并进行与观点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说明论证。
③简单总结,照应观点,完美收官。
从咖啡馆的变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随着欧洲国家海外贸易发展和对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和扩大,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和交流加强,茶叶进入英国咖啡馆并且销量不断增加,饮茶从一个新鲜事物逐渐变成了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咖啡馆的变化与英国国内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随着工业革命进行,英国社会阶层出现新的分化,咖啡馆逐渐由开放的、面向各阶层的消费场所发展为专门化的、面向特定阶层或群体的消费场所。
在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被印在了当地最大面额的纸币上,一位成功种植中国杂交水稻的民众说:“我们不再忍受饥饿。”
---节选自人民网
袁隆平的研究不仅帮助中国从粮食短缺迈向了粮食充足供应,他和他的团队还与数十个国家开展合作,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问题。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不是冲突的根源,而是互补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前提。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越深入,彼此之间也就越认同、越尊重,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越稳固。交流互鉴越稀少、越浮浅,相互之间也就越容易误解,越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当前世界各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摩擦,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坚持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