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课件(共24张PPT)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课件(共24张PPT)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14 19:4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七夕礼物引发的争论
小明的爸爸在七夕节的时候给妈妈送了一束玫瑰花,小明说:爸爸这是月季,不是玫瑰花。
那这到底是月季还是玫瑰呢?
第一节 观察周边环境的生物
学习目标:
1.怎样进行观察?
2.怎样观察生物?
闻一闻
上网搜索
询问专业人员
科学家的故事:阅读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描述“蝉”的过程,说说他在观察时都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的怀疑为止。”
观察需要严谨性;需要有耐心;
需要有对生物充满好奇心等
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思考:怎样进行观察呢?
怎样观察校园中的生物?
1.确定观察的目的
2.明确观察的对象
3.做好观察记录
4.交流观察结果
1.确定观察的目的
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或者比较生物之间的异同。
一、观察校园中的生物
一、观察校园中的生物
2.明确观察的对象
植物:高度、形态、生活环境等
2.明确观察的对象
动物:形态特点、运动方式、生活环境等
一、观察校园中的生物
3.做好观察记录
要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并从观察的结果中找寻规律。
一、观察校园中的生物
4.交流与讨论
①你所观察的生物,如杨树和柳树,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②对相同的观察对象,不同的同学可能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请举例说出哪些因素影响了观察结果
③请举例说明,如果需要进一步观察某种生物,你打算如何进行 。
一、观察校园中的生物
任务二:请阅读课本第5页,同桌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观察?
2.怎样进行观察?
3.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科学方法——观察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或者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还需要测量。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并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对于耗时较长的观察,要有计划和耐心,观察过程中要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呢?
细菌
真菌
病毒
细菌、病毒和许多真菌的个体比较微小,结构比较简单,它们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观察猫和兔的双眼在头部的位置,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1.科研人员在东北虎保护区内用红外相机拍摄东北虎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B
2.下列探究活动各项不属于“观察”的一般过程是(  )
A.做好观察记录 B.确定观察目的
C.交流观察结果 D.发现、提出问题
D
3.下列有关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眼睛随便看看也是观察
B. 观察需要依据观察目的进行
C. 观察对象相同,观察结果一定相同
D. 应该在观察之后凭回忆记录观察内容
B
4.同学们在观察毛白杨和垂柳时,提出了以下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毛白杨和垂柳有共同点也有差异
B. 观察时,需要耐心观察并及时记录
C.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及时解决自己的疑惑
D. 为了更好观察,可以随便采摘它们的枝条
D
这段文字中说到哪些植物 又提到哪些动物
这些动物栖息的环境有什么不同
观察下图中植物叶的排列方式,描述你观察到的现象,想一想叶这样排列的意义。
互生
对生
轮生
簇生
植物体通过一定的叶序,使叶均匀地、适合地排列充分地接受阳光,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