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原子结构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通过氯化钠的形成,分析离子的形成过程。
2.能基于离子的概念对离子进行分类,并通过对离子符号的认识和学习,初步掌握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3.能通过对原子、离子的归纳总结,说明两种微粒符号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离子的形成过程、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难点: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动画。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哪位同学还记得钠原子和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画一画。 【讲述】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知道了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为稳定结构,那氯原子和钠原子怎样才能形成稳定结构呢? 在练习本上绘制钠原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环节二 新课讲解 离子的形成 【展示】展示动图。 【讲述】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而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易得到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当钠与氯气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这样使两者都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展示】PPT 5页。 【讲述】在上述过程中,钠原子因失去1个电子而带上1个单位的正电荷;氯原子因得到1个电子而带上1个单位的负电荷。这种带电荷的原子叫作离子。其中带正电荷的原子叫作阳离子,如钠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作阴离子,如氯离子。 【总结】通过刚才的讲解,我们可以得出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因此我们可将离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如钠离子;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如氯离子。 【思考讨论】通过刚才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成过程,你能说一说离子所带电荷数与什么有关吗? 【总结】PPT展示镁离子、氧离子的形成过程并总结规律: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 【过渡】离子可以用符号来表示,那如何书写离子符号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观看动图,通过动图理解钠离子、氯离子及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倾听并理解阴、阳离子的形成过程。 观看PPT了解离子的分类及分类标准。 分析得出规律: 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 通过动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离子的形成,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方便学生记忆。 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并理解阴、阳离子的形成过程。 通过导图讲解离子及分类,方便学生记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
二、离子符号及其意义 【讲述】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所以钠离子的符号我们可以写成Na+。同理,我们可以写出氧离子的离子符号。 在氧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氧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负号在后,表示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再次总结一下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展示】展示练习。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讲内容,根据信息完成练习。 【展示】展示常见离子符号及名称。 【讲述】这是常见离子符号及名称,请同学们记忆。这里有个记忆口诀可以帮助同学们记忆:“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符号。” 【过渡】那离子符号有什么意义呢? 【讲述】离子符号表示一种离子及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这是镁离子的符号,数字2,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如果在镁离子符号的前面写上数字2,就表示2个镁离子。 【讲述】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思考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原子和离子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总结】PPT展示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倾听、记忆并理解离子符号的书写规则。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符号,写出离子符号。 观看PPT并记忆。 倾听并理解离子符号的意义。 倾听并理解。 讨论、交流,并概括总结原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讲解让学生记忆离子符号的书写规则。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借助记忆口诀帮助学生识记。 通过讲解2Mg2+让学生理解离子符号及离子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离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培养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环节三 拓展延伸 【展示】展示负氧离子。 观看PPT 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负氧离子。
五、板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3课时
一、离子的形成
1.离子:带电荷的原子。
2.分类:
二、离子符号及其意义
1.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2.意义:
4 / 4(共19张PPT)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
课题2 原子结构
第3课时
1.能通过氯化钠的形成,分析离子的形成过程。
2.能基于离子的概念对离子进行分类,并通过对离子符号的认识和学习,初步掌握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3.能通过对原子、离子的归纳总结,说明两种微粒符号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钠原子
氯原子
钠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分别为1个和7个,怎么样才能达到稳定结构呢?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氯原子需要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11
2
8
1
钠原子
失去
1个电子
得到
1个电子
+11
2
8
钠离子
Na
带电荷的原子叫作离子。
氯原子
+17
2
8
7
+17
2
8
氯离子
8
Cl
阳离子
阴离子
带1个单位正电荷
带1个单位负电荷
带正电荷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如钠离子(Na+)
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
带负电荷的原子(质子数<电子数),如氯离子(Cl-)
阴离子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离子所带电荷数与什么有关?
+12 2 8 2
+12 2 8
+8 2 8
+8 2 6
失去2个电子
带2个单位正电荷
得到2个电子
带2个单位负电荷
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
Mg2+
Mg
O
O2-
思考讨论
O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省略不写。
-
2
Na
1
+
Na
+
那如何书写离子符号呢?
写一写:
镁离子 ;铝离子 ;硫离子 ;氯离子 。
+13
2
8
3
铝(Al)
+12
2
8
2
镁(Mg)
+16
2
8
7
6
硫(S)
Mg2+
Al3+
Cl-
S2-
+17
2
8
7
7
氯(Cl)
阳离子:氢离子(H+)、钠离子(Na+)、镁离子(Mg2+)、
铝离子(Al3+)、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阴离子:氧离子(O2-)、氯离子(Cl-)、硫离子(S2-)。
常用离子符号及名称
记忆口诀:“离子符号歪戴帽,先写数字后符号。”
Mg2+
表示一种离子及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
表示2个镁离子
离子符号的含义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原子和离子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结构特点
带电情况
表示方法
联系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不带电
Na、Cl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带正电
Na
+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带负电
Cl
_
阳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
拓
展
小
课
堂
负氧离子由空气中脱离原子核周围轨道的电子与氧分子结合而成。自然界的闪电、雷击、喷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负氧离子。空气负氧离子就像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随着科学的进步,目前已证实负氧离子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活化细胞、治疗多种疾病,甚至可以治疗现代医学都难以治疗的一些疾病,所以空气负氧离子又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 “大气环境警察”。
负氧离子
C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1.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D
2.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④中x可能为8
O原子
Na+
x=7为Cl原子
x=8为Cl-
S原子
3.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填空。
(1)3个氯原子: ,2个镁离子: 。
(2)根据下列给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确定离子符号。
铝离子的符号为 ,硫离子的符号为 。
(3)2Na+中“2”表示 ,“+”表示 。
3Cl
2Mg2+
2个钠离子
1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Al3+
S2-
(建立的基础)
离子
分类
符号
阳离子
阴离子
表示方法
含义
课堂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