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听赏)小夜曲(教案)-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5 (听赏)小夜曲(教案)-2024—2025学年湘艺版(2012)音乐四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12-14 11: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夜曲》音乐教案
教材内容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40 分钟)
教材分析
《小夜曲》是湘艺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的一首经典作品,本曲为海顿所作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后被改编为多种形式。乐曲旋律优美宁静,节奏舒缓,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其音乐主题简洁而动人,通过流畅的旋律线和和谐的和声,营造出宁静、温馨的氛围,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意境的感受力和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多种音乐风格和形式,对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对于古典音乐的欣赏和理解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旺盛,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表现欲,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他们对《小夜曲》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引导学生聆听《小夜曲》,感受其优美宁静的旋律、舒缓的节奏,体验音乐所描绘的夜晚宁静氛围,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艺术表现
鼓励学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哼唱音乐主题,通过哼唱和简单的表演动作,表现出音乐的宁静优美,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
创意实践
组织学生分组为《小夜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或配乐朗诵,激发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文化理解
介绍小夜曲的音乐体裁特点和海顿的生平及创作风格,让学生了解《小夜曲》的文化内涵,增进学生对古典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小夜曲》的优美意境,用轻柔的声音哼唱音乐主题,体会其宁静优美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为乐曲创编出符合意境的舞蹈动作或配乐朗诵,并在表演中准确体现音乐的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自制简易乐器(如皮筋琴)、教学道具(如星星、月亮等装饰道具)
教学过程
初步感知(5 分钟)
播放一段夜晚宁静的视频画面,画面中有星星闪烁、月亮高挂、微风轻拂草地等场景,同时轻声播放《小夜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引导学生安静地进入教室,坐好后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初步印象。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刚才的音乐和画面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怎样的场景之中?”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从而引入本节课要欣赏的《小夜曲》。
探究音乐(20 分钟)
再次播放《小夜曲》,引导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轻轻晃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思考乐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是快还是慢?这种速度给人带来怎样的感觉?
教师范唱音乐主题,同时用手势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唱完后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手势,再次聆听音乐主题,感受旋律的高低变化。
发放简单的乐谱,带领学生视唱音乐主题,引导学生注意音符的高低和长短,唱准音高和节奏,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如 “lu” 音,体会小夜曲宁静优美的意境。
展示自制的简易乐器(如皮筋琴),向学生介绍其发声原理,示范如何用皮筋琴演奏简单的节奏型,为《小夜曲》进行伴奏,邀请学生尝试用皮筋琴为音乐主题伴奏,感受和声的效果。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特点,设计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表演形式,表现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提醒学生动作要轻柔、舒缓,与音乐的风格相契合。
巩固延伸(10 分钟)
请各小组展示创编的舞蹈动作或表演,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创意性、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结合音乐主题,教师展示一段配乐朗诵的示例,如 “夜深了,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一样,悄悄地挂在树梢。微风吹过草地,虫儿们唱起了动听的歌谣。在这宁静的夜晚,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配乐朗诵的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加入自己的情感和创意,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注意朗诵的节奏和语调要与音乐相协调。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小夜曲》来配乐,拓展学生对音乐的应用和理解,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课堂总结(5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欣赏的《小夜曲》,总结其音乐特点和欣赏感受,强调音乐所表达的宁静、美好的意境。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古典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海顿的《小夜曲》,通过聆听、哼唱、创编等活动,感受到了这首乐曲优美宁静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体会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得非常出色。
评价:对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如在哼唱音乐主题时,同学们的声音轻柔优美,很好地表现了音乐的意境;在创编舞蹈动作和配乐朗诵时,大家的创意十足,团队合作也很默契。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对音乐的热爱,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作业
回家后,完整地聆听《小夜曲》,可以和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对这首乐曲的感受。
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写作等)表达对《小夜曲》的理解和感受,下节课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
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播放视频和音乐,营造出与《小夜曲》相契合的氛围,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意境,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问环节旨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探究音乐环节
多次聆听和哼唱音乐主题,帮助学生熟悉旋律,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用手势引导学生感受旋律起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走向。视唱乐谱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自制乐器伴奏环节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让学生体验到和声的效果,丰富了音乐表现形式。分组创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音乐,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巩固延伸环节
小组展示和评价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通过相互评价,学生可以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配乐朗诵练习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综合素养。思考音乐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将音乐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实际运用能力。
课堂总结环节
回顾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小夜曲》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音乐的世界。
板书
课题:《小夜曲》
艺术特点:
旋律:优美宁静,起伏流畅。
节奏:舒缓平稳。
和声:和谐美妙。
意境: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创作过程:
作者:海顿。
创作背景:为弦乐四重奏而作,后被改编为多种形式。
音乐体裁:小夜曲,常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或在特定场合演奏。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小夜曲》的优美旋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较好地感受了音乐的意境。但在创编环节,部分学生的创意发挥不够充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启发和引导。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进一步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给予每个学生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堂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