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富贵不能淫》中对“大丈夫”的论述: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能够坚守“仁"“义”“礼”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 当坚守准则和保全生命不能兼顾时,要如何选 择 齐读文章,找出孟子的解决方法(中心论点 )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结合文章,完成图表。
所欲有甚于生者→不为苟得
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有不用
反面
超过、胜过 所以 做 苟且偷生 厌恶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 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
祸患 通“避”,躲避
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也。
正面论证义 >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道理论证
正面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
做,干 什么(手段)不可以采用呢
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反面论证义 生
所欲有甚于生者 → 不为苟得
所恶有甚于死者 → 患有所不辟
所欲莫甚于生 → 何不用 → 有不用
所恶有甚于死者 → 患有所不辟
那么
正面
道理论证
反面
假如,假使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
采用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结合文章,完成图表。
舍生而取义者也
“勿丧”说明了什么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
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如何理解
“所欲”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幸福,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 贿、滥用职权、违法犯罪等。
“是心”,这种心,前文的“舍生取义之心”也是后文的“本心 ”。
“勿丧”,不丧失,说明“本心”本身就有,不应让它丢失。
体现了孟子的性善说,为后文批判“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者
埋下伏笔。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 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① 文天祥即将受刑,为绝笔《自赞》,系于衣带之间。其中写道:“孔曰成仁, 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儿无愧!”临刑 之时,他神态自若地对刽子手说:“吾事毕矣。”
②《史记 ·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二人“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
而食之,及饿且死”
③苏武被扣留在例奴,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
义凉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徒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
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环境中,他仍持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 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④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 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不 吆喝 表修饰
一 箪食, 一豆羹,得之则生,弗 得 则 死 。呼尔而 与之,行道之人
给
弗 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 屑也 。
踩踏 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
正面论证 尊严 生命 乞人不食嗟来之食
舍生而取义者也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结合文章,完成图表。
一箪食,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
勿失其本心
正面
举例论证
反面
【补充材料一】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私利)的时代。 《孟子 · 梁惠王上》中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 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 利,而国危矣。 对世人的呼吁和警告: 据《孟子 公孙丑下》记载,孟子游齐,任客卿,但齐宣王始终不用孟 子的为政主张。 孟子晚年离开齐国到邹国。临行前,齐宣王以都城之屋 和万钟之体来挽留他,他却坚辞不受,并且说:“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 受万,是为欲富乎 ”
【补充材料二 】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的内涵
孟子主张“性善论 ”, 以“四心说”进行阐释。
“四心说”即孟子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四心 ”—— 恻隐之心、羞
恶之心、恭 敬之心、是 非之心。
《孟子 ·公孙丑上》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
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本心”的内涵
孟子主张“性善论 ”, 以“四心说”进行阐释。
“四心说”即孟子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四心 ”—— 恻 隐之心、羞
恶之心、恭 敬之心、 是 非之心。
《孟子 · 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有之也,弗思耳矣。”
本文就“羞恶之心,义也”展开论述,将“生”和“义”置于两难 的境地,从而提出“舍生而取义”的观点。
思想源头:《论语》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 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 ·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 里仁》)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 述而》)
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
在今天,“舍生”不仅限于舍弃自己的生命,侧重指舍弃个人利 益 ,“取义”不限于坚守正义,重指坚守一切道义。
只有让道义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根治人心,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民族才能振兴。
说理艺术 雄 辩
1.善用“比喻”来说理。
(化抽象为形象,将感性的比喻与理性的说理融合,由浅入深,推理 效果好。)
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 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改:生、义,皆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说理艺术 雄辩
2.善用“排比”来说理。
(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同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说理, 增强气势,加深对观点的认同程度。)
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 我而为之。
改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而为之。
【 译文 】
鱼,是我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 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 熊掌。生命是我所喜爱的,正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 取正义了。
假如,假使 那么 采用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
什么(手段)不可以采用呢
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做,干
【 译文 】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 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 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 一件不可以做呢
不仅仅 这种心 不丧失
非 独贤 者 有是 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丧耳 。
【 译 文 】
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它,只是贤 能之人不丧失它罢了。
优厚的俸禄通“辨”,辨别 有什么益处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
侍奉 同“欤”,语气词
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恩、感激
【 译 文 】
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优厚的俸 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 识的穷人感激我吗
停止 叫做
【译文】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 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 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为了 “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 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这就叫做丧 失了本性。
同“向”,先前、从前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 心 。 ,今为妻妾之 :是亦不可以 这种做法
本性,羞恶之心
陆重点积累
一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同“避”,躲避
同“辨”,辨别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同“向”,先前、从前
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而取义
所欲有甚于生者——不为苟得
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
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有不用
所恶莫甚于死者——何不为——有不为
一箪食, 一豆羹………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提出论点 类比
道理论证
反面
举例论证
反 面
2. “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 的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完成思考探究第 一 题)
人皆有之, 者能
勿丧耳
勿失
其本心
精读第一段
1.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 事情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 幸福,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 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违法犯罪等。
2. “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3. “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3. 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 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对比论证,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
(万钟)”之禄进行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 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 们,突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