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读诗歌,回顾已学内容,分析“歌行体”的文体特征。
1.常以“歌”“行”或者“歌行”来命名。
2.篇幅可长可短
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中途可以换韵; 4.句式灵活,多为七言,也可穿插三、五、九言
5.表达方式:将刻画人物、记录言谈、发表议论、抒发感慨融
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从标题分析,此诗主要写了什么
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咏雪 送别
解 题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
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归京,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 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
雪 中送 别 诗。
这些雪景分别有什么特点 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 请赏析。
(1)八月塞外飞雪图
(2)饯别之时雪景图
(3)临别时期雪景图
(4)送别之后雪景图
找出描写雪景的诗句,说说诗人描绘了哪几幅
雪景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卷:北风的猛烈、强劲——白草折
飞:漫天飞雪的景象,大、猛、急
即:下雪时间早
忽、 一夜:惊讶、赞叹
千树万树:雪景的壮阔
梨花 :比喻,皎洁、成簇,雪景明丽
雪景一:八月塞外飞雪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什么这句诗堪称千古绝唱
撒盐空中差可拟 形、重
未若柳絮因风起 轻柔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既写出雪花的特点,又融入诗人开朗豁达的情绪,让 人联想到生机、明丽的春天,不落俗套。
雪景一:八塞野外飞雪图
大、多、飞舞
大
雪景一:八塞野外飞雪图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这是写雪天的军帐、军营。
五个细 节
“罗幕沾湿”“狐裘不暖”“锦衾嫌薄” “角弓难控”“铁衣难着”
刻画出塞外风雪的威力,突出北方雪天之奇冷。
这四句写军营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大雪的寒威。
雪景二:饯别之时奇寒图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观察角度由近及远(千里冰封的沙漠雪景;万里凝云的天空)
夸张,奇冷
承上启下,
“愁”“惨”不仅为饯别场面渲 染 氛 围,而且暗写武判官归 京路途艰辛。
雪景二:饯别之时奇寒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这一句写饯别酒宴,有人、有事、有乐声,
饯别酒宴虽有离愁别绪,但不失热闹、豪壮, 渲染了以苦寒为美的边疆将士的豪 迈 之 情。
雪景三:临别时期雪景图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写归客起程的情景。
一个“掣”字生动地写出了辕门外雪大风寒的特点。
“纷纷暮雪”和“不翻红旗”相互映照, 一白一红, 一动一静,创造出一种庄严沉滞的气氛,深切地表 现出人们送行时刻的沉重心情。
雪景三:临别时期雪景图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写送别的情景,景中含情。
诗人将好友送出辕门, 一直送到轮台东门,只看到 雪满天山,依依不舍,感情深沉,暗含作者的担心 与 牵 挂 。
雪景四:送别之后雪景图。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个“空”字,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驻立在东门,
遥望友人远去的方向,曲折的山路上已看不到友人 的身影,只留下雪地上深深浅浅的马蹄印痕,诗人 那种依依惜别、怅然若失的情状跃然纸上。
有人将此诗浓缩为四句,人甚称奇妙。妙在何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由咏雪和送别两部分组成。咏雪为送别营造环 境氛围,为送别作渲染铺垫。无处抒情却句句含 情,用画面展现不可直观的别情。
作者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 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
别 之 情。
作者既大笔挥酒,又擅用细 节 描 写,比 喻新奇,将残酷严寒写得奇 丽 壮 美 ,使得离愁别绪中富有豪迈气概;
作者融雪景的真实描写和想象于 一 体,描写四幅雪景图,巧妙转 换时空,雪中意象寄托作者奇情妙思,无处抒情而处处含情,用画 面展 现了不可直观的别情。
作者通篇在写雪景,其实是为了烘托 一种气氛,告诉我们这不是一般 的送别,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氛围、对特定人的送行。
岑参描写苦寒的边塞雪景,却不乏明丽壮美的色彩;依依送 别回乡的友人,自己却仍留在艰苦的边陲。
诗人此时内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结合背景资料,我 们进一 步来理解诗人此时的情感。
岑参的曾祖、伯祖、伯父都官至宰相,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家族遗 传给他的建功立业、以身报国的热血。
在天宝八载(749年),他就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慕府掌书记,天 宝十三载(754年),再次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两次出塞,前后 在边疆苦寒的环境中生活了六年,满怀报国壮志,渴望在戎马中开拓前 程。正是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中,他的诗 境空前开阔,诗风呈现出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被后人评价为唐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唐代的边塞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赛》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意象、情感
豪迈、大气、爽 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宋代的边塞诗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 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 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悲壮、悲怆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在盛唐边塞诗人的笔下,没有怨天尤人的软弱呻吟, 只有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气象。
盛唐气象
靖康之耻
同为边塞豪放诗歌,为何唐、宋差异如此明显
【 链接材料 】
唐王朝国力强盛,表现出一种相对开放自由蓬勃上进的
气象。唐王朝广大士子带着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展示着他 们的文韬武略,如高适、王昌龄、岑 参、李贺等。
国力昌盛的唐王朝孕育出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赋予岑 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开阔壮观的边塞风光给予了岑参浪漫
情怀和雄健笔力,使得诗歌既意境奇特、气势雄阔又色彩瑰
丽、热情奔放。
感谢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