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女娲造人》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4 12: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23.女娲造人
同学们,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
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 能科学地解释,于是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象把自然力形象化、 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神话
马克思曾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
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 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 和社会形式本身”。
由此可知,神话带有浓厚的_幻想_色彩,是先民解释世界的尝 试。
知识背景
女娲造人的故事,本身属于先民的创世神话。袁珂的《女娲造 人》是在《风俗通》中有关女娲造人的神话基础之上,发挥个性化的 想象而成的一篇神话改编,使女娲造人这一神话更丰满、更生动、更 感 人 。
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是关于天地开辟、人类和万物起源的神话。又 称开辟神话。创世神话是人类幼年时期用幻想的形式对自然、 宇宙所做的幼稚解释与描述,反映出古代人对天地宇宙和人 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作者简介
袁珂(1916.7. 12—2001.7.5),四川新都人 ,生于四川新繁县。神话学家。本名袁圣时,笔
名丙生、高标、袁展等。
袁珂先生著述颇丰。1950年,第一部神话 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 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 生的学术声望。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 国神话传说》、 《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 》、《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 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 《神话故事新编》、 《中华文化集粹丛书 · 神异 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 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学习目标
1.能体会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能体会神话的文体特点,进行改写 或续写
字词积累
女娲 (wā) 揉 róu 荒凉 寂寞
蓬勃 (péng) 澄 澈(chéng chè) 掺和 (huo)
非凡 气概 灵敏(mǐn) 泥潭(tán)
绵延 (mián) 神通广大 眉开眼笑
莽莽榛榛 (mǎng)(zhēn)
词语解释
( 1 ) 莽 莽 榛 榛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 2 ) 生 气 蓬勃有生命力和活力。
(3)兴高采裂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4)疲倦不堪容非常疲乏。
( 5 ) 神 通 广乖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
( 6 ) 灵 机 一猪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7)绵延不缝续不断,文中指世代相传。
( 8 ) 力 不 暇 供 。
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任务一 :初读文章,感知文章大意
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1—2) 交代故事的起因,女娲为什么要造人:世界没有人类,显得 荒凉寂寞,女娲感到孤独。
(3- 12)用黄泥掺水搓揉的方法造人
(13-16)用藤条挥洒泥浆的方法造人
(17-18)造人成功,把人分成男女,叫人自己创造后代,人类世代 延续 。
任务二:再读文章,分析女娲形象
找出文中女娲代表的不同角色。
首先,女娲是一个
接着,女娲又是一个
最后,女娲还是一个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 化七十次。
能把泥土变成人。
赏析:她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她能力非凡,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
的 威 力 。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 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 勃起来才好
●赏析:心理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女娲的可爱,表现了她的孤独。 女娲是一个女神,在作者笔下却自然细腻地流露出人的特性。
澄澈的池水照出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 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赏析: 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娲的顽皮可爱
整体感知
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 ,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赏析:心理描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女娲的聪明可爱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 赏析: 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女娲造出第一个人的经过,表现 了女娲的心灵手巧。
她工作着,工作着, 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 赏析: 环境描写,描写了宁静幽暗的夜空,侧面衬托女娲造人的勤劳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 ,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达他获得生命的快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 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赏析:作者描写了人诞生之后欢欣喜悦的场面,“妈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天 地一瞬间便获得了生机,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洋溢着天伦之乐。同时对女 娲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的产生后女娲无比喜悦的心情,做母亲的自豪和 欣慰之情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整体感知
文章想象是大胆的,也是真实合理的。
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 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了她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 生活体验。
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人情事理。
1、女娲用黄泥造人,而我们常常把土地比作母亲,你能从这个巧 合中读出什么
①土地在人们的心中有极高的地位,是人类的生存之源,人的生存离
不开土地。
②反映了远古之人对自己身世的探寻。
③母爱如土地般博大、无私。
任务三:品读课文,探究文章主旨
2、神创造人,是对人类起源的错误解释,但是这类神话为什么能够世代流
(1)这类神话描写了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情景,这是引人遐想 的。
(3)这类神话无非是现实的人类繁衍历史的改造,非常富有人性
,这是令人感觉亲切的,女娲的形象分明是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2)这类神话都有奇妙的想象,这是非常有趣的
> 课文又做了怎样的删减,为何要这样处理
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
由于工作繁多,女娲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
于是她便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乃引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 人 也 。
所以富贵的人是女娲捏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节选自《风俗通》)
《风俗通》的原文中有“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
者 ,人 也 ”一句。作者认为这“显然是阶级社会划分阶级以后 (而且是经过长时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了浓厚的富贵贫 贱的等级观念以后),打上去的阶级烙印,非复原始神话之旧”, 因此在改编时舍弃了这部分内容。
主题
女娲是这个神话中最古老的始祖母神,她毕生做了两件惊天动 地的大事,一是造人,二是补天,为人类立了大功。
本文记述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 和探索精神,表现了原始人类对人类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当 时社会条件下,所做出的丰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诞生的喜悦 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