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2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体合有多种蛋白质,它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蛋白质运输或参与的过程 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A.有些蛋白质参与血浆涉透压的形成 B. 参与应糖订节的某告蛋白质的运输
C.有些蛋白质能协助a 内流进入细跑 D.有些蛋白质可以用助人体抵但病原体的侵害 2.我们筠通和唱取时,雷要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运动的质串和深度,这属于随意呼吸运动: 睡眠时不需要有意识地控司呼吸运动,人体仍进行有节律性的呼吸运动,这属于自主呼 吸运动。下列关于呼吸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到危险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导致呼吸加快
B.自主呼吸运动时,只存在构经词节,不存在体液词节 C. 隋意呼吸运动时、不需要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参与 D.随意呼吸运动没有体现呼吸运动的分级词节
3.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根强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 的是
A 在“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括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不留要做预实验
B.在“模扣生物体推持 pH 的稳定”实验中,在生物组织匀浆组滴加酸后应直接滴加键
C. 在“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适于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指法进行词查
D.在“探究培养液中尿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随计数版的 计数室上,后滴培养液
4.部雾,印大脑处于“楔期状态”,忠者常常表现出意识障码、记忆力下降、脉搏和血 压不稳等症状,据此抱所锦误的是
A. 忠者意识障刚最可能是外周神经系统受损导致
B.患者记忆力下降可能是所突触的建立功能障码导致
C. 患者弥捍和血压不稳说明自主性神经也可能受脑部状态影响
D.大脑有很多复杂的高级功能,使人能够主动适应环坝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1页共10页
5.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常出现铸岛素利用障引.从面导致居尿病。服用降压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的抑制南(ACEI), 除了能降低血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下 列和关分忻正确的是
A.高血压导致的脑尿病患者体内萨岛素水平可能偏低
B.ACEI 可能通过增强细咆对读岛素的敏感性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C.ACEI可能通过反馈词节使房乌素分泌正常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
D.因高血压出现脾岛素利用障碍。雨导致的糖尿房不用担心也不用治疗
6.炎热的夏天来上一份冰治凌,甜甜的感觉真是-一种“享受”,然雨贪啃的后果可能会 腹泻,腹泻会大量消耗人体的水分、热量,也会导致低钠、低即等电解质失词等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激凌“入体”后,下丘脑冷觉感受器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B.冰激凌“入体”导致腹泻后,需要大量补充纯净水,维持内环境水的含量
C.冰澈凌“入体”后,赜岛B细胞增加分泌胰岛素,抑制糖分进入细胞氧化分解
D.冰激凌“入体”导致腹泻出现低钠后,醛因嗣分泌量增加,减缓血钠进一步降低
7.激素、神经递质和细阻因子等信号分子在细腹间的信息传违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下列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既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也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体液因子
B.甲状腺激素含量极微,能高效丰的值化几乎体内所有细胞的细电代甜
C.接受神经违质的受体可位于神经细题、肌肉绍电或某些腹体细跑的纸阻膜上
D.细胞因子既能促进B细归的分裂与分化,又能促退细咆毒性T细庖的分裂与分化
8.在免疫系统中,妊媚是更接近于一种器官移植的现象,胎儿对母体而言属于同种半异 体,母体对这种半异体后儿免疫耐受的建立是谁持妊姬和成功分挽的必要前提,研究发 现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辅助性 T细胞17(Thl17) 和调节性T组 值(Treg) 具有相反的功能, 前者对免疫耐受起阻码作用,后者促成免疫附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骨留是Thl7和 Treg 两种免疫细虚生成阳成熟的场所
B.Thl7可能是通过分泌细唯因子激起母体对胎儿的免疫排斥 C.Treg 通过坩强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米控时免疫耐受的维持
D.能维持妊姆和成功分统的人,其体内Treg 不起作用,Thl7 起作用
高二生物学试符 第2页共10页
9.临床研究表明。给厉院癌悲者注射结核杆菌制剂,患者的免夜系统会校改活井湖除防 肤理细道。其部分过程如用所示,下列叙述箱误的是
A.注射的结核杆菌制剂没有政病性,但可以引起免疫反应
B.激活的树实状细胞能识别房朕癌绍里,并把抗原信息传违治T 淋巴细胞
C.细胞2与防肤癌细胞按触会导致其裂解而发生绍胞环死
D.治疗防肤癌用上述方法比放疗和化疗针对经细囱的特异性更强
10. 拟南齐种子中有一种隐花色素(CRYL). 它是一种喀受光的受体,为了研究A ( 脱 落酸)与CRY1 对拟南齐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I 突变体(无法 合成CRTI)的种子,分别放在IS 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的 IS 培养 基中,置于适宜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军如下图所示,下 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L主要在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合成
B.该实验的自变危是植株的类型和ABA 的浓度
C. 由①铝和④组实验结果可知,CRY1通过感受光刺敢促进拟南芥种子萌发
D.实验结果表明,对野生型拟南芥来说,ABA在围品条件下对种子萌发的按制作用更大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3页共10页
11.科学家们利用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了生长素。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类生长素
B.从吲哚乙酸作用来看,胚芽鞘的向光性与茎的背地生长的原因相同 C.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胚芽鞘尖端背光侧比向光侧吲哚乙酸产生的量多 D.吲哚乙酸是植物激素,不能被人体细胞吸收,所以随尿液排出体外
1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与种群密度有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
B.调查青蛙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组
D.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标记物容易脱落,则实际种群密度小于估算结果
13.生态学家将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团(以下简称种团), 例如某国家公园中以植物为食的马鹿、梅花鹿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属于一个种团。如果 某一种群从生物群落中消失,种团内的其它种群可以取代其地位,执行相同的功能。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种团的不同物种之间是捕食关系
B.组成种团的不同物种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 C.种团的划分有助于研究群落的种间关系
D.组成种团的物种取代可用于退化群落的恢复和重建
14.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新迁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下图该种群在数年内λ 值的变化曲线,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相关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物种群数量在第5年达到最大
B.该生物在5—15年内,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C.该生物在15—25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 D.该生物种群数量在25—35年内,第30年降到最低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4页共10页
15.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一 一“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密罕坝林场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风沙肆虐。自1962 年开始,塞罕坝林场三代建设者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荒原变为林海的过程发生了初生演替
B.因为林海中生物有垂直结构,所以通常呈现镶怅分布
C.1962年后,该地生物种类增多,每种生物个体数都增加 D.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群落的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二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如图表示受刺激后,某时刻一根神经纤维上A-J 连续10个部位的膜电位,已知静息 电位值为-70mV.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膜上由 J 向 A传导
B.C部 位K 外流,不消耗ATP, 要恢复静息电位 C.D、E和 F 部位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D.G部 位K 外流,不消耗ATP, 要恢复静息电位
17.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常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 调节过程,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时,主要通过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B.大量出汗后导致体温升高,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 C.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兴奋 D.剧烈运动过后,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对体温和渗透压的调节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5页共10页
18.在玫瑰葡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 葡苟结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就是植物激素
B.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之后就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C.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
D.植物生长调节剂一定是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19.美国某海岸岩石潮间带的相关动物营养关系如下图所示。生态学家paine 在该处相邻 区域选择了两块样地,其中一块样地每周检查并去掉海星,几个月后藤壹体型变大并成 为了优势种,以后贻贝又成为了优势种,两年后藻类和无脊推动物物种数由15种降至8 种,四年后,藤壶绝迹,只剩下贻贝和海藻:另一块对照样地则几乎未发生改变。paine 又维续在千里之外的新西兰西海岸进行了相似研究,并取得相似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海星
鑫枝螺
石鳖帽贝贻
贝
藤壶
龟足
)
A.paine 进行新西兰西海岸相似实验是作为科学实验的另一对照组
B.对照样地的物种组成几乎未发生改变,说明设置这组实验无意义
C.paine 实验的结果揭示了顶级捕食者会影响群落中多种生物的生态位
D.捕食者调节被捕食者种间竞争的结果取决于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摄取量
20.大树杜鹃为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是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大树杜鹃 林下冯落物厚,种子难以散布到土壤基质层,因而发芽串低:其幼苗生长缓慢,要生长 很长时间才开花:且该树种对温度、湿度等条件要求苛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大树杜鹏发芽牢的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和温度
B.选取大树杜鹃分布密集的区域用样方法来调查其种群密度
C.通过调查大树杜鹃的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等特征有助于了解其生存状态
D.在原产地定期适度清除林下凋落物并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提高大树杜鹃的环境容纳量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6页共10页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21. (15分)疫苗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到目前为止,疫 苗仍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一件有效的武器,而且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 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图甲表示疼痛传递至相应中枢过程中的某一突触,图乙表示注 射某疫苗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
c
细
胞
@I
d
细胞
②!
e
细胞
f
细
胞
t
④
g
细胞
抗体
抗原
③
)
甲 乙
(1)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的应用包括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注射抗体属 于 接种疫苗属于 。当给机体注射疫苗时,免疫系统能够产生反应, 这种反应具有的性质是 ,除此之外,免疫系统还具有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 较长的时间。
(2)给人的上臂注射疫苗时,皮肤的痛觉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传到 形成 痛觉,但胳膊往往不动,这是形成了 (填“条件反射"或“非条件反射”)。 在这个过程中,兴奋传至甲图所示的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方向是从 (填"a→b" 或 “b→a" 或 "a b"), 理由是
(3)图乙显示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 (填“体液”或“细胞”)免疫, 其中③表示 的过程。g 细胞表示 细胞,其作 用是
22. (14分)在24小时昼夜循环中,长日植物只有在日照长度超过一定时间后才能开花, 而短日植物在其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间后才能开花,这个日照长度称之为临界日长。不 同物种,其临界日长也可能不一样。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植物,开花均受日照长度影响。 某些植物激素对开花也有重要影响。如下图表示红光(R) 和远红光(FR) 对甲乙两种植 物开花的影响(①-⑥为不同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光作为一种 ,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在植物开花诱导 上,也有光敏色素参与,光敏色素是一类 复合体。光敏色素被激活后, 其 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 响 ,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2)据图可推断植物甲是 (填“长日照"或“短日照”)植物,植物乙是 ( 填 “长日照”或“短日照”)植物,依据图中①和 (填图中得序号)的对比可以得该 结论。
(3)在长日照植物中,在暗期给予瞬间的红光照射可以促进其开花,并且这种效应可以 被远红光逆转。结合上图分析,在暗期给予瞬间的红光照射,对甲植物可以 _( 填 “促进”或“抑制”)其开花,对乙植物可以 (填“促进”或“抑制”)其开 花。在短日照植物中,在暗期给予瞬间的红光照射影响其开花,这种效应 ( 填 “可以”或“不可以”)被远红光逆转。
(4)由上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除了黑暗中是否有红光和远红光及其次数外,还有
。由上述分析可推测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 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 周控和 _调节共同完成的。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7页共10页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8页共10页
23. (13分)为协调渔业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者在近海渔业生态系 统的管控区中划分出甲(捕捞)、乙(非捕捞)两区域,探究捕捞产生的生态效应,部 分食物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海藻 → 海胆 → 岩龙虾 图 1 种群数量/只 图 2 增 长 速 率 / ( 只 / 年 )
(1)甲区域因捕捞岩龙虾,使海胆密度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海藻生物量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捕捞压力加剧了海胆的种 内竞争,引起海胆的迁出率和 上升。
(2)乙区域禁捕后,捕食者的恢复 (填“缓解”或“加剧”)了海胆的种内竞争, 海藻生物量 (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以上研究说明捕捞能 ( 填 “直接”或“间接”)降低海洋生态系统中海藻的生物量。
(3)为了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探究岩龙虾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其数量的动态关系,构 建的图2这一模型是 (填“物理”或“数学”或“概念”)模型。仅基于模型
(图2)分析,对处于B 状态(34只)的岩龙虾种群进行捕捞时,当年最大捕捞量不能 超过 只,否则种群会衰退;为持续获得较大的岩龙虾产量,当年经捕捞之后 的种群剩余有 只,原因是 _
24. (13份)森林发生大面积的火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且导致一定 的经济损失。大面积火灾后演替一段时间,又可以形成森林。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 题。
(
森林火灾
光热
KAR
类
刺激活性物质
休眠状态
萌发
地表
土壤
)
(1)森林发生大面积火灾之后进行 演替,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原有的植被虽已 不存在, 0
(2)森林发生火灾时,火可分布于地下、地表和树冠,主要由森林群落的 结 构决定的。将陆地的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是根据群落的 和 外貌等方面的差异。森林群落与其他不同群落中物种数目也有差别,一个群落中的物种 数目,称为 _
(3)强度较弱的地表火对森林反而是有利的,光热刺激和KAR类活性物质的作用促进 了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条件。
(4)评估火灾后森林的恢复情况,有时需要分析某物种的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 群落中的 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 等。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 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 的结果。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9页共10页 高二生物学试卷 第10页共10页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2月份教学质量检测生物学答题卡
学校 班级
姓名_ 考号
条形码粘贴区
填涂示例 缺考标识 考生禁填! 由监考负责 用 2 B 铅 笔 填涂。
正确 错误 中
单项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 A BD6 ABC D11 AB2 A B7 AB12 AB3 A BD8 ABD13 AB4 A B9 AB14 AB5 A BD10 AB15 AB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6 A B D 17 A B 18 A B 19 A B 20 A B
非选择题(请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共5小题,共55分
21(15分) (1)_ (2)_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2(14分) (1) (2) (3)_ (4) 23(13分) (1) (2) (3) 24(13分) (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2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A 3.D 4.A 5.B 6.D 7.B 8.B 9.C 10.D 11.B 12.C 13.A 14.C
15.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ACD 17.B 18.ABD 19.CD 20.AB
三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21(15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免疫治疗 免疫预防 特异性
(2)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电信号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b→a b 侧 含 突 触 小 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分,只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 前膜释放"给1分,答 给 2 分 )
( 3 ) 体 液 B 细 胞分裂(或增殖) 、 分化 (2分,答对1点给1分) 记 忆B 细 胞 当 再接触这种抗原时 ,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分,每处 给 1
分。)
22. (14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 1 ) 信 号 色素一蛋白质 (空间)结构 特定基因的表达
(2)短日照 长日照 ②
(3)抑制 促进 可以
(4)植物类型与光照(或日照或黑暗)时间长短(2分,答对1点给1分)
基因表达 环境因素
23. (13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 1 ) 增 加 减 少 死亡率
(2)缓解 增 加 间 接
( 3 ) 数 学 2 9 ( 2 分 ) 2 5 ( 2 分 ) 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2分)
24(13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次生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分,只要 答“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即可得2分)。
(2)垂直 物种组成(或优势种) 物种丰富度
(3)种子萌发 栖息空间和食物(2分,答对1点给1分)
(4)地位或作用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环境资源 协同进化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 12 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2.A 3.D 4.A 5.B 6.D 7.B 8.B 9.C 10.D 11.B 12.C 13.A 14.C
15.D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得 1 分,有选错得 0 分。
16.ACD 17.B 18.ABD 19.CD 20.AB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21(15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1)免疫治疗 免疫预防 特异性
(2)大脑皮层 条件反射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a b 侧含突触小
泡,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 分,只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
前膜释放”给 1 分,答 给 2 分)
(3)体液 B 细胞分裂(或增殖)、分化(2 分,答对 1 点给 1 分) 记忆 B 细胞 当
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2 分,每处 给 1
分。)
22.(14 分,除标明外,每空 1分)
(1)信号 色素—蛋白质 (空间)结构 特定基因的表达
(2)短日照 长日照 ②
(3)抑制 促进 可以
(4)植物类型与光照(或日照或黑暗)时间长短(2 分,答对 1点给 1 分)
基因表达 环境因素
23.(13 分,除标明外,每空 1分)
(1)增加 减少 死亡率
(2)缓解 增加 间接
(3)数学 29(2 分) 25 (2分) 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2 分)
24(13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
(1)次生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2分,只要
答“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即可得 2 分)。
(2)垂直 物种组成(或优势种) 物种丰富度
(3)种子萌发 栖息空间和食物(2分,答对 1 点给 1分)
(4)地位或作用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环境资源 协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