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课前检测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
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
年平均( )
A.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2.曲线②在23.5°N附近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
2024年6月8日是第16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本次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
海洋与人类
Ocean and human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标解读
运用图表等资料等,说明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标呈现】
1.运用材料,指出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某海域海洋资源状况,分析海洋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认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海洋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
目 录
contents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01
海洋为人类提供
丰富的资源
生物 矿产 空间
02
人类活动对
海洋的影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基础导读
读课本P112-117,完成下列要求
1、海洋为人类主要提供哪些资源?
2、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海洋中的生物资源除了为人类提供食物外还能有哪些作用?
3、目前人类所开发的海洋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方?
4、将下列内容对应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连线。
5、海洋生物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海洋渔场的形成条件
形成区域 条件
沿海大陆架 阳光充足,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大河入海口 有机盐类大量汇入,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洋流交汇处 寒暖流交汇,利于喜冷和喜暖鱼类的汇集;另外使海水上泛,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上升补偿流 洋流补偿上升,使海底营养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饵料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外拓展
Extracurricular development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合作探究】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
Do you all know about the marine environment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海洋环境污染
Marine ecological destruction
海洋生态破坏
海洋环境污染
污染源主要来自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海洋。
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温度较高,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
海洋生态破坏
过度捕捞和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导致的海洋生物急剧减少;
全球变暖,极地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导致的海平面上升。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们要充分利用海洋为人类提供的丰富资源,合理利用开发海洋资源。在开发海洋资源过程中一定注意维护好海洋生态,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课题 海洋与人类
备课人
课时 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重点 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 学 目 标 1.运用材料,指出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某海域海洋资源状况,分析海洋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认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海洋发展的关系。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课前检测 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盐度和 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 年平均( ) 密度、温度、盐度 B.盐度、温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2.曲线②在23.5°N附近达到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C.受地表径流影响 D.受藻类植物影响
基 础 导 读 教师讲解 合作探究 随堂检测 读课本P112-117,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为人类主要提供哪些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海洋中的生物资源除了为人类提供食物外还能有哪些作用? 人类所开发的海洋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方? 4、将下列内容对应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连线。 5、海洋生物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海洋渔场的形成条件 沿海大陆架:阳光充足,利于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大河入海口:有机盐类大量汇入,利于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洋流交汇处:寒暖流交汇,利于喜冷和喜暖鱼类的汇集;另外使海水上泛,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上升补偿流:洋流补偿上升,使海底营养物质上泛,为鱼类提供饵料 提前自主完成 背诵知识点 材料一 鳕鱼是一种冷水性底栖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食量大,生长较快,繁殖能力强,因群体性生活,捕捉很容易。 材料二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使得该渔场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产量急剧下降。为此,加拿大政府颁布了禁渔令,但20年过去了,鳕鱼资源在纽芬兰渔场几乎没有恢复。 分析曾经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现象的原因。(6分) 试分析纽芬兰渔场鳕鱼资源一直没有恢复的原因。(4分)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海水养殖、石油开采、填海造陆等产业活动,让人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向海洋中排放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安全,其中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图为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途径图。 3、指出海洋环境中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6分) 4、说明塑料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4分) 1.赤潮是由于海水中各种有机物、无机营养盐过量,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而产生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频繁多发的海域是( ) A. 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 珠江口附近 C. 南极大陆附近海洋 D. 叶尼塞河河口附近 2.目前海洋鱼类日益减少,有些种类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主要的原因是( ) ①鱼类食物短缺 ②海洋鱼产量过低 ③人类过度捕捞 ④环境污染严重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有关海洋空间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说法,恰当的是( ) A.海洋空间资源丰富,所以要大力开发 B.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C.地球上适合人类开发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显得重要 D.海洋空间开发成本小,不需要搬迁人口,有利于大力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4.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形式,阐述正确的是( ) A.大型油轮的发展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 B.除南极外人类已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海域 C.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 D.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海上生产空间、电力输送、文化娱乐等 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海洋的主要污染来自( ) A.海洋运 B.石油开采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6.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7.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是( ) ①发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④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D.含同时代典型 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分组讨论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基础知识完全掌握 基本掌握
小结 自己归纳整理 检测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题
课后 作业 练习册
教后记:本节内容比较简单,内容也比较少,所以适当的多做练习,争取当堂掌握本节知识。
(
1
)4.3海洋与人类 (导学案)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等,说明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材料,指出海洋资源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2.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某海域海洋资源状况,分析海洋资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3.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认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海洋发展的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难点: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基础导读】
读课本P112-117,完成下列要求
海洋为人类主要提供哪些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海洋中的生物资源除了为人类提供食物外还能有哪些作用?
目前人类所开发的海洋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方?
4、将下列内容对应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连线。
海底仓储
运输空间 人工岛
生产生活空间 港口建设
其他方式 海底通讯
跨海大桥
海上工厂
5、海洋生物资源急剧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合作探究】
材料一 鳕鱼是一种冷水性底栖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食量大,生长较快,繁殖能力强,因群体性生活,捕捉很容易。
材料二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使得该渔场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产量急剧下降。为此,加拿大政府颁布了禁渔令,但20年过去了,鳕鱼资源在纽芬兰渔场几乎没有恢复。
分析曾经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现象的原因。(6分)
试分析纽芬兰渔场鳕鱼资源一直没有恢复的原因。(4分)
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资源,海水养殖、石油开采、填海造陆等产业活动,让人类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向海洋中排放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海洋环境安全,其中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图为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的途径图。
33、指出海洋环境中塑料垃圾的主要来源。(6分)
4、说明塑料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4分)
【随堂检测】
1.赤潮是由于海水中各种有机物、无机营养盐过量,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而产生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频繁多发的海域是( )
A. 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 珠江口附近
C. 南极大陆附近海洋 D. 叶尼塞河河口附近
2.目前海洋鱼类日益减少,有些种类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主要的原因是( )
①鱼类食物短缺 ②海洋鱼产量过低
③人类过度捕捞 ④环境污染严重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有关海洋空间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说法,恰当的是( )
A.海洋空间资源丰富,所以要大力开发
B.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C.地球上适合人类开发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显得重要
D.海洋空间开发成本小,不需要搬迁人口,有利于大力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4.关于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形式,阐述正确的是( )
A.大型油轮的发展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
B.除南极外人类已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海域
C.围海造陆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最早的形式
D.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海上生产空间、电力输送、文化娱乐等
21世纪是向海洋进军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海洋污染有不断加重的趋势。据此完成5~7题。
5.我国海洋的主要污染来自( )
A.海洋运 B.石油开采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
6.我国四大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A.南海 B.东海 C.黄海 D.渤海
7.治理我国海洋污染的根本途径是( )
①发展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③配备除污船,随时清除海上油污和垃圾 ④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⑤无害化处理,实行达标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材料一:金鲳鱼是暖水性鱼类,对海水温度和水质要求较高,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金鲳鱼体型较大,食量大,消化快,生长特别迅速,由于金鲳鱼无肌间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平价的海水鱼类,深受消费者青睐。经过近20年的发展,金鲳鱼已成为我国南方海水养殖鱼类第一大品种。
材料二:钦州市和北海市所在的北部湾海域是广西最主要的海水养殖区,在这片湛蓝宁静的海面.上,布满了一个个巨大的“甜甜圈”,那是深海养殖(相对于近岸养殖,深海指水深超过6米的海域)的网箱,每个“甜甜圈”里生活着八万到十万尾金鲳鱼。一望无际的大海,被“甜甜圈”圈成辽阔的海洋牧场。
材料三:图1为广西北部湾金鲳鱼养殖基地分布示意图,图2为深海网箱示意图,图3为北部湾地区的“甜甜圈”景观图。
(1)分析广西北部湾地区适合大规模养殖金鲳鱼的有利条件。(6分)
(2)推测我国水产养殖从业者选择养殖金鲳鱼的原因。(6分)
(3)从水质的角度说明深海网箱养殖相较于近海养殖的优势。(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