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篮球比赛中的击地传球是指持球者在传球时,为躲防守队员防守而将球击地后传给队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篮球对水平地面的弹力方向斜向下
B. 水平地面对篮球的弹力方向斜向上
C. 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篮球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D. 篮球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篮球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2.如图所示滑块和叠放在传送带上,被轻绳连于墙上。如果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滑块和都相对地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B. 无论传送带的速度是多大,滑块都不受摩擦力
C. 滑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D. 传送带受到的摩擦力与滑块受到的轻绳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用一根细线穿过杯柄,两手握住细线两端,提起水杯,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细线之间的夹角为时,细线的张力大小等于杯子的重力大小
B. 细线的张力大小一定小于杯子的重力大小
C. 只要人的力气足够大,就可以将细线拉至水平
D. 逐渐增大细线之间的夹角,细线张力将逐渐变大
4.电影中汽车从山崖上坠落的镜头常用缩微模型摄影的方法拍摄:如将汽车与山崖都制作成缩微模型即模型中所有景物的相当于真实世界的。设电影放映时每播放的画面数帧率,单位为帧秒恒为。为了让模型汽车坠崖的镜头达到以假乱真的视觉效果,则摄影机在拍摄电影时的( )
A. 帧率应为 B. 帧率应为 C. 帧率应为 D. 帧率应为
5.有人提出“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基于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
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图像,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如图所示的图像,已知物体在时速度为,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则末的速度大小为
6.一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时发生位移,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时发生位移,则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7.一本书重约,正面朝上,共页。现将一张纸夹在页间,纸能够覆盖几乎整个书页。如图所示。若要将纸抽出,至少需用约的拉力。不计书皮及纸的质量,则纸和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最接近( )
A. B. C. D.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放大法等。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微小形变,采用了放大法
B. 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下落的快”结论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极限法
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是利用微元法推导出来的
D. 引入“重心”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9.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木块在质量为的长木板上,在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下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B. 当时,木板会在地面上滑动
C. 无论怎样改变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D. 可能小于
10.如图,一栋高为的三层楼房,每层楼高相等,且每层楼正中间有一个高为的窗户。现将一石块从楼顶边缘做初速度为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石块落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块从楼顶分别到达三个窗户顶部所用的时间之比
B. 石块在时刻的位置是在第一个窗户的下沿
C. 石块下落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D. 石块在第二窗户中间位置时的速度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1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周期。
实验时该纸带的_____端是和小车相连的;选填“左”或“右”
打点计时器打下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由纸带上所示数据可算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某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量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如下实验:
如图甲,将轻弹簧竖直悬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由悬挂时的长度。。
如图乙,在弹簧的下端悬挂小木块,用刻度尺测出稳定时弹簧的长度_____。
将一长木板平放在水平面上,小木块放置于木板上,如图丙,将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右端拴接小木块,使弹簧水平,用力向右拉动长木板,长木板与小木块发生相对运动,当小木块静止后,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若认为弹簧的原长仍为,则此时弹簧的伸长量_____。
根据上面的操作,得出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_____用题目所给符号表示,代入题中数据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考虑弹簧自身重力,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将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13.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当笔杆竖直放置时,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砝码始终未接触笔壳。以下操作中均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求:
圆珠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若木板水平放置,用这支圆珠笔水平匀速推动木板上质量为的书本时,弹簧压缩量为,书本始终未接触笔壳。则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14.图甲所示为一种自动感应门,其门框上沿的正中央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可以预先设定一个水平感应距离,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水平感应距离时,中间的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平移。图乙为该感应门的俯视图,点为传感器位置,以点为圆心的虚线圆半径是传感器的水平感应距离。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门开启时先做匀加速运动而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完全开启时的速度刚好为零,移动的最大距离为,不计门及门框的厚度。若人以的速度沿图乙中虚线走向感应门,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正好同时各自移动的距离。求:
求自动感应门开启时的加速度大小;
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为多少;
想搬运宽为的物体沿虚线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物体的移动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15.两同学用安装有蓝牙设备的玩具小车、在足够大的水平广场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两车分别在相距的两个平行车道上两点,、两点沿车道方向的距离为。车从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车从点以初速度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两车同时开始运动。已知当两车间距超过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忽略信号传递的时间。已知两小车可视为质点,求:
、两车在并排行驶前的最大距离;
、两车能保持通信的时间。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左
12. 偏小
13.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由于书本恰好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可得
则有
14.打开一半门的距离为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解得
打开一半门的时间为
水平感应距离为
每扇门至少要移动 的距离,除加速打开 ,减速打开距离为
减速过程有
解得
则减速过程的时间为
则经历的时间为
则移动的速度不能超过
15.两车速度相等时,根据运动学公式
可得
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此时车的位移为
此时车的位移为
故A、沿车道方向最大距离为
A、两车的最大距离为
已知当两车间距超过 时,两车无法实现通信,即两车在车道方向的距离超过时就无法通信,则
设经过时间时,车在前,车在后,且沿两车车道距离刚好为则
即
代值得
或
设经过时间时,车在前,车在后,且沿两车车道距离刚好为,则
即
代值得
舍
因为刚开始两车间距
在通讯范围内;
故至,内两车间距在之内,故A、两车能保持通信的时间为
总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