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期末复习
一、选择题。
1、下列事实中不是体现单质碳的稳定性的是( )
A.书写档案材料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B.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C.木头电线杆在埋入地下前将表面稍微烤焦
D.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脱色
2、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碳单质不溶于水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特定条件下制造出钠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
B.制造金刚石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制造金刚石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集气瓶 C.酒精灯 D.橡胶塞
5、要鉴别空气、O2、CO2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内 D.测定和比较三种气体的密度
6、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
C.一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是因为一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D.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7、对大气都有严重污染的一组有害气体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
B.二氧化碳、氦气、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D.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8、以下几种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
A.CO B.CO2 C.H2 D.O2
9、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但是不参与氧循环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与CO2反应放出热量
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金刚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
12、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分类观:冰水混合物、干冰都属于纯净物
B.守恒观:10g氢气与10g氧气充分反应后,一定生成20g水
C.转化观: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结构观: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3、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
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
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
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1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B.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c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15、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达奥斯议程”对话会上发表特别剂致辞,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蜂”,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候变暖是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B.所谓“低碳”就是较低的碳单质排放
C.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有利实现“碳中和”
D.循环利用CO2制造合成燃料、肥料等物质
16、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干燥、收集、验满的操作(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7、生产人造金刚石所用的原料是石墨,这个转化需要高温高压和催化剂,请同学们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写出金刚石的一个用途: 。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不同。
(3)用石墨来制金刚石,所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8、如图所示的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CO2,则 CO2气体应从装置的 ______ 端通入(填“a”或“b”,下同);
(2)若用排空气法收集 H2,则 H2应从装置的 ______ 端通入;
(3)若用排水法收集 O2,先将瓶内装满水,然后 O2从 ______ 端通入;
(4)若用水将装置中的 O2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 ______ 端流入。
19、(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有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正确的实验顺序为________。
①向大试管中倒入稀盐酸.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向大试管中加入石灰石. 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
⑤将收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盖上毛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 ⑥收集二氧化碳.
21、完成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1)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
。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 ,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
(3)久置不用的深井、久未开启的菜窖底部都存在着二氧化碳,由于它不能供给呼吸,人如果长期呆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环境中会窒息而死,因此,人们在进入这些地方之前会进行灯火实验,原因是 ;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了二氧化碳含量 。
22、试根据组成或结构的不同,分析下列各组中物质(或粒子)性质不同的原因。
金刚石和石墨: ;
23、小明和他的伙伴们对科学探究抱有浓厚兴趣,下面是他们的一项探究实验。
【研究课题】啤酒瓶打开后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实验准备】用集气瓶收集2瓶从刚打开的啤酒瓶中逸出的气体。
【实验步骤】(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未复燃,则说明该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______________。
(2)向另一瓶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三、实验题。
24、某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二氧化碳制备及其性质探究”的实验.试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填空或简答。
(1)甲同学向分别盛有白色碳酸钠粉末、石灰石颗粒的两支试管内加入适量稀盐酸,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如下:
①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内迅速冒出白色泡沫,片刻后形成平静的无色溶液。
②固体颗粒表面持续产生较多气泡,固体颗粒渐渐变小。
③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白色粉末的试管底部,感觉微热。
④反应过程中,用手握住盛固体颗粒的试管底部,无明显发热感。
⑤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迅速产生,难以控制。
⑥石灰石与盐酸反应,能持续、稳定地产生,便于控制。
你认为甲同学的上述记录中,属于描述现象的是________,属于实验结论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乙同学取两支小试管,分别倒入约3mL蒸馏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蒸馏水中通入一会儿,再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各滴入相同滴数的紫色石蕊试液,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你认为乙同学在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中,还需要的操作是________;其中另一支试管内不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
(3)丙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内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先变浑浊后逐渐变澄清;向另一支盛放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根据丙同学上述实验现象,再结合“碳燃烧时,若氧气不足生成一氧化碳,而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的事实,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四、计算题。
25、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取40g碳和氧化铜的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1.2g,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x)的比例式 。
(3)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 。
(4)若碳完全反应了,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B
16、【答案】C
二、填空题。
17、【答案】(1)切割大理石;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3)化学;
18、【答案】b a a b
19、【答案】(1)冶炼金属(或炼铁或作燃料) (2)碳(或炭黑或焦炭)
(3)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0、【答案】②③①⑥④⑤
21、【答案】(1)二氧化碳含量更高
(2)很快熄灭 燃烧 多
(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较高
22、【答案】(1)氧气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实验题。
24、【答案】(1)①②③④ ⑤⑥ (2)振荡, 对比.
(3)反应物的种类相同,但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四、计算题。
25、【答案】(1)C+2CuO2Cu+CO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40g-31.2g=8.8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
(3)设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y,
y=25.6g;
(4)设碳质量为z,
z=2.4g,
若碳完全反应了,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