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2024年
八年级历史
新教材
课件专辑
情境导入 任务驱动 素养提升
思维创新
中考再现
情境导入
2024版新教材
1840年
视
频
欣
赏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配合作战
中国共产党率领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到敌人后方去”是指什么?
敌后战场是由谁领导的?
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共产党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标:知道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任务一:平型关大捷
2024新教材
Q1根据地图结合课本思考日本为什么进攻平型关?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太原
平型关
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板桓师团,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和,攻占太原。
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
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任务一:平型关大捷
2024新教材
Q2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意义
1937年9月
山西太原平型关
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5日一战,歼敌如麻,足证官兵用命征战。”
——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贺电
歼敌1000多人
首战平型关
威名天下扬
任务二:毛泽东《论持久战》
2024新教材
Q1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表《论持久战》?
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
——龚德柏,国民党中宣部机关刊物《中央周刊》创刊号撰文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
驳斥国民党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任务二:毛泽东《论持久战》
2024新教材
Q2 阅读课本和材料思考毛泽东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路线、结果分别是什么?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论持久战》
1938年新华日报馆出版
结果
路线
Q3 阅读课本归纳《论持久战》发表的意义?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任务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024新教材
Q1请观察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指出图中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
中共中央在哪里?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有何作用?
延安: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发展到50万人,还有大量地方武装和民兵;加上陕甘宁边区,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已拥有1亿人口。
——步平《中国抗日战争史》
作用: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
任务三: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024新教材
Q2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归纳根据地建设表现在那些方面?
材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艰苦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将士面对日本侵略军的反复“扫荡”,只有极简陋的武器装备,没有来自后方的枪支弹药的接济。他们在敌人的包围中创建抗日根据地,那里大多是穷乡僻壤,物质条件极其恶劣。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
军事上
政治上
经济上
战争方式: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
战术: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
地雷战
麻雀战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民主选举,精兵简政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荒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任务四:百团大战
2024新教材
Q1面对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日军实行了怎样的政策?
根据地数量、人口、军队人数
都大幅度增加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
公路为链
碉堡为锁
日军为封锁根据地设置的碉堡、封锁沟、铁丝网
三光政策
烧光
杀光
抢光
任务四:百团大战
2024新教材
Q2阅读课本回答百团大战的概况?
百团大战
时间
目的
指挥
主要目标
结果
地位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彭德怀指挥一百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
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
战果辉煌,但日军进行了报复性“扫荡”,八路军随即进入反“扫荡”。
破坏敌人的铁路交通线
任务四:百团大战
2024新教材
Q3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归纳百团大战的影响?
日本防卫厅编写的《华北治安战》一书提到百团大战时说:“共军乘其势力的显著增强,突然发动的‘百团大战’,给了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日方从未想到中共势力竟能扩大到如此程度”。……这次战役,使我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声誉大增。……边区广大民兵英勇参战,群众热烈支前,涌现出无数感人事迹。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节选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日、伪军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 1800多次 2.5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素养提升
2024新教材
5
英国
结果
合作探究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 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 敌后战场(共产党军队)
区别 抗战 路线
作战 方式
影响
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全面抗战路线,发动人民群众
阵地战和防御战
游击战和运动战
①抗战初期的主战场,粉碎了日本 “速战速决”的计划,支援了敌后战场,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提升了共产党的声誉和地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②进入相持阶段后,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致使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2024版新教材
中考再现
1.(2024·四川宜宾·1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耕者有其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举措。这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农村生产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以公有制为主体
B
2.(2024·江苏扬州·5)1940年9月,延安《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敌寇在华北之不断“扫荡”和封锁,同时将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D
2024版新教材
思维创新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淞沪会战
1938.3
中国正面战场取得最大的一场胜仗
台儿庄战役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
1938.6
1938.10
~
1941.12
在国内外产生
积极影响
第三次
长沙会战
1937.9
平型关大捷
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
下半年
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百团大战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毛泽东《论持久战》
1937.8
1937.10
~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抗日战争的整体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