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笑笑妈妈的体重是48( )。
A.克 B.千克 C.吨
2.把对折4次,每份是它的( )。
A. B. C.
3.50米跑步比赛,小明用时12秒,小刚用时13秒,小果用时11秒,( )跑的最快。
A.小刚 B.小明 C.小果
4.从醴陵到长沙的高铁二等座车票售价是35元,4人往返一共需要多少元?正确的算式是( )。
A.35×4×2 B.35×4 C.35×2
5.1600+☆=1200+△,比较☆和△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B.☆>△ C.☆<△
6.把两个长10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 )。
A.40厘米 B.50厘米 C.40厘米或50厘米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约为9( ) 课间休息时间约是10( )
明明跑100米约用12( ) 班级里的课桌高约8( )
硬币厚约2( ) 一扇门高约2( )
8.在括号里填上“>”“<”或“=”。
8千克600克( )8060克 1时( )90分 ( ) ( )
9.亮亮家离学校648米,今天他从家向学校走了186米后,发现忘记带作业本,他立刻返回家中去取,这次他上学一共走了( )米。
10.136×5,用“5”去乘136十位上的“3”得( )个( )。
11.妈妈想买一些洗衣液,一桶48元,妈妈用150元买3桶,够吗?( )(填“够”或“不够”)理由是:( )。
12.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三、判断题
13.一个两位数乘5,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
14.估算898×4≈3600,准确的积一定小于3600。( )
15.一块蛋糕分成5份,小月吃了2份,她吃了这块蛋糕的。( )
16.。( )
17.□63×4,要使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填3。( )
18.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增加4厘米。( )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出得数。
900×7= 0×68= 60-24= 302×3=
45+19= 630-350= 503+298≈ 302×8≈
20.列竖式计算。
21.计算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
(2)
五、作图题
22.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下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六、解答题
23.买2个文具盒要用18元,照这样的价格,买15个文具盒要多少元?
24.学校原来有1700人,今年毕业300人,一年级又招进来638人,现在学校有学生多少人?
25.光明小学组织三年级师生去研学,学生和老师一共有305人,租6辆这样的客车够吗?
26.阳光小学四(1)班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每个同学不是喜欢唱歌就是喜欢绘画,喜欢唱歌的有28人,喜欢绘画的有29人,两种活动都喜欢的有7人,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7.妈妈买了一块巧克力蛋糕,姐姐吃了蛋糕的,弟弟吃了蛋糕的。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
28.在为甘肃地震捐款活动中,三年级有284人捐款,四年级捐款人数比三年级的2倍少48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捐款?
29.李爷爷用栅栏靠墙围了一个长方形菜地(如图),现在李爷爷想用这些栅栏靠墙改围一个正方形的菜地,请你帮李爷爷算一算这个正方形菜地的边长是多少米呢?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C A C C
1.B
【分析】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根据实际数据可知,计量笑笑妈妈的体重以“千克”为单位,依此选择。
【详解】笑笑妈妈的体重是48千克。
故答案为:B
2.C
【分析】把这个长方形对折1次,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2份。把这个长方形对折2次,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4份。把这个长方形对折3次,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8份。把这个长方形对折4次,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16份。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把这个长方形对折4次,这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16份,每份是它的。
故答案为:C
3.C
【分析】50米跑步比赛,跑的路程相等,用时越短,跑得越快,比较时间的长短,即可解答。
整数比较大小,首先要看他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从最高位开始,相同数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11秒<12秒<13秒
所以小果跑的最快。
故答案为:C
4.A
【分析】用每张票的钱数乘4,计算出4人单程购票的钱数,再乘2,即可计算出4人往返一共需要多少元。
【详解】35×4×2
=140×2
=280(元)
从醴陵到长沙的高铁二等座车票售价是35元,4人往返一共需要280元。正确的算式是35×4×2。
故答案为:A
5.C
【分析】假设1600+☆=1200+△=1700,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出☆和△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假设1600+☆=1200+△=1700
1600+☆=1700
☆=1700-1600
☆=100
1200+△=1700
△=1700-1200
△=500
100<500,所以☆<△。
故答案为:C
6.C
【分析】将两个长方形的宽重合,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是20厘米,宽是5厘米,再用周长公式计算出周长;将两个长方形的长重合,拼出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出周长。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图可知,大长方形的周长为:
(20+5)×2
=25×2
=50(厘米)
由图可知,大正方形的周长为:10×4=40(厘米)
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50厘米或40厘米
故答案为:C
7. 时/h 分/min 秒/s 分米/dm 毫米/mm 米/m
【分析】小学生睡眠是晚上睡觉时间用时计算;课间休息时间不会太长时间,用10分来表示;百米跑距离比较短, 时间很短,用秒计算;课桌高度用8分米计算,8米太长比两层楼高, 8厘米太短, 有小学生一个手掌的大小;硬币厚度2毫米,2厘米有2个手指的宽度; 家里的门比较高门,需要符合正常身高的人出入,用米表示,,2分米、2厘米不符和实际。
【详解】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约为9时
课间休息时间约是10分
明明跑100米约用12秒
班级里的课桌高约8分米
硬币厚约2毫米
一扇门高约2米
8. > < < <
【分析】1千克=1000克,1小时=60分钟,根据进率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整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相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看起,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数大;
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分数就小;分母小,分数就大;
同分母的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分数就大;分子小,分数就小;
【详解】根据分析:
①8千克中有8个1千克,也就是8个1000克为8000克,8000+600=8600(克),那么8千克600克=8600克,所以8千克600克>8060克;
②1时=60分,所以1时<90分;
③7>5,所以<;
④6<7,所以<。
9.1020
【分析】走了186米后,又返回家中去取,说明比平常上学多走了2个186米,用亮亮家到学校的米数,加上2个186米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86×2+648
=372+648
=1020(米)
所以这次他上学一共走了1020米。
10. 15 十
【分析】计算136×5,先用5乘136个位上的6得30个一,是30,在积的个位写0,向十位进3。再用5乘136十位上的3得15个十,加上个位进的3个十是18个十,在积的十位写8,向百位进1。最后用5乘136百位上的1得5个百,加上十位进的1个百是6个百,在积的百位写6。136×5=680。
【详解】136×5,用“5”去乘136十位上的“3”得15个十。
11. 够 因为妈妈所带的钱数大于3桶洗衣液的钱数之和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计算出3桶洗衣液的钱数之和,再与150元比较即可。
【详解】48×3=144(元)
150>144
妈妈用150元买3桶,够,因为妈妈所带的钱数大于3桶洗衣液的钱数之和。
12. 8 8 4
【分析】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面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剩下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原来长方形的宽,宽等于原来长方形的长减去宽得到的差;解题时,可以借助画图。
【详解】12-8=4(厘米)
即,在一张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剩下的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如下图)。
13.√
【分析】一个两位数乘5,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可通过举例子来验证此说法的正确性。
【详解】如果这个两位数是10,那么10×5=50,积是两位数;如果这个两位数是90,那么90×5=450,积是三位数。
故答案为:√
14.√
【分析】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将三位数看作与之相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进行估算;估大了说明实际结果小于估算结果,估小了说明实际结果大于估算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898×4≈900×4=3600,将898估成了较大的900进行估算,说明实际结果比3600更小,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可知,就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题目中,一块蛋糕分成5份,没说明是不是平均分,小月吃了2份,她吃了这块蛋糕的,说法是错误的。
【详解】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小月吃了2份,她吃了这块蛋糕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万以内的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十再继续减。根据该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
17.×
【分析】263×4=1052,163×4=652,所以□63×4,要使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填2,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3×4,要使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填2,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是由两个长、两个宽组成的,宽不变,长增加2厘米,即周长增加了2个2厘米,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2×2=4(厘米)
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2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增加4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6300;;0;36;906;
64;280;;800;2400
【详解】略
20.511;337;
2772;2700
【分析】(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若和超过10,则向前进1;
(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
(3)(4)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从右往左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要注意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据此计算即可。
【详解】326+185=511 504 167=337
308×9=2772 450×6=2700
21.
(1)36m
(2)20dm
【分析】(1)这是一个长11m、宽7m的长方形,长方形周长=(长+宽)×2。
(2)这是一个边长为5dm的正方形,正方形周长=边长×4。
【详解】(1)(11+7)×2
=18×2
=36(m)
(2)5×4=20(dm)
22.图见详解
【分析】根据正方形周长=边长×4,可知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据此画出这个正方形即可。
【详解】正方形的边长:20÷4=5(厘米)
如图:
23.135元
【分析】由题意得,可以先用18除以2算出1个文具盒的价格,然后再乘上15算出买15个文具盒要多少元。
【详解】18÷2×15
=9×15
=135(元)
答:买15个文具盒要135元。
24.2038人
【分析】用原有的人数减去毕业的人数,再加上又招进的人数,即可求出现在学校有学生多少人。
【详解】1700-300+638
=1400+638
=2038(人)
答:现在学校有学生2038人。
25.不够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辆客车可乘坐的人数乘客车的辆数,求出6辆客车一共可乘多少人,再用6辆客车一共可乘的人数与学生和老师的人数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48×6=288(人)
288<305
答:租6辆这样的客车不够。
26.50人
【分析】因为每个同学不是喜欢唱歌就是喜欢绘画,所以用喜欢唱歌的人数加喜欢绘画的人数再减两种活动都喜欢的人数,就是全班共有的学生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28+29-7
=57-7
=50(人)
答:全班共有学生50人。
27.七分之五;七分之二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7份,姐姐吃了这样的3份;表示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7份,弟弟吃了这样的2份。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用+计算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几分之几,用1减去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几分之几即可求出还剩几分之几。
【详解】+=
1-=-=
答:姐姐和弟弟一共吃了,还剩。
28.520人
【分析】利用三年级捐款的人数乘2再减去48得到四年级捐款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284×2-48
=568-48
=520(人)
答:四年级一共有520人捐款。
29.8米
【分析】长方形菜地的长边靠墙,李爷爷围成长方形用的栅栏长度是(10+7×2)米。长方形菜地的栅栏长度等于正方形菜地的栅栏长度。因为李爷爷围成的正方形菜地一边靠墙,所以用栅栏的长度除以3,即可求出正方形的菜地的边长。
【详解】10+7×2
=10+14
=24(米)
24÷3=8(米)
答:这个正方形菜地的边长是8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