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4 15:2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23秋 安国市期末)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读jiàn。
B.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郭”的本义为农庄。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D.“处士笑而然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士笑着认为牧童说的话是对的。
2.(2023秋 婺城区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洒脱 伏案 状烈 威风凌凌
B.肃静 遮盖 和蔼 断断续续
C.甘蔗 瘦削 斑点 排山到海
D.呻吟 报怨 祭器 斩钉截铁
3.(2023秋 南京期末)下面语句中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
C.日暮客愁新(日出的时候)
D.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门)
4.(2023秋 曲沃县期末)“栩栩如生”是用于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下面词语中与它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科班出身 C.文质彬彬 D.精彩纷呈
5.(2023秋 永泰县期末)下列名言不是鲁迅说的一句是(  )
A.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B.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6.(2023秋 蠡县期末)在班级展板“大美中国 夏天系列”这个专栏中,你认为最适合配文的诗句是(  )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2023秋 港南区期末)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níng shì     xuān nào     gān zhè     yáo lán    
8.(2023秋 港南区期末)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影自怜 一    千里 粉身    骨 技高一    
   出望外 和    可亲 理直    壮 饱经风    
9.(2023秋 丰城市期末)写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10.(2023秋 丰城市期末)按要求填空。
(1)与“月出惊山鸟”意思相近的古诗句是:   。
(2)“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从这句话中你会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名句:   ,   。鲁迅先生原名    ,这让你想起八字成语:   。
(3)我国今后的发展之路也许崎岖、艰辛,但一想到鲁迅的名言:   我们就充满了力量,再难走的路,我们也要坚持走下去。
(4)贝多芬是    国音乐家,被尊称为“乐圣”,你知道中国的乐圣是:   。
(5)“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后半句是: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时间)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开国大典》中“五十四门大炮”表示:   ,“一共二十八响”表示:   。
(7)《增广贤文》中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道理相似的句子是:   。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1.(2023秋 婺城区期末)走进名著。
你认为《童年》一书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2.(2023秋 望都县期末)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①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②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④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⑤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如果给你以下任务,你会怎么去读《月光曲》这篇文章?
任务①: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任务②:想象月光曲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为完成任务①,我会    
为完成任务②,我会    
(2)将第④自然段两个括号填写完整。    
(3)贝多芬为什么要为兄妹俩演奏?从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13.(2023秋 芝罘区期末)阅读。
雪天里的暖
陈喜联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③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这样的天气,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④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⑤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
⑥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
⑦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⑧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⑨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⑩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1)文章围绕“我”和“骑士”的故事展开叙述,请概括情节,依次填写相关内容。(每空不超过8个字)
雪天订外卖→   →递毛巾、泡茶、送头盔→   →   →骑士下楼远去
(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描写,作用是    。
(3)第②段划线句子中“白”和“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骑士”的    ,表达了我的    之情。
(4)文章以“雪天里的暖”为题,有何作用?   
五.习作(共1小题)
14.(2023秋 綦江区期末)根据提示完成一篇习作。
【内容】请你从“惊喜”“感动”“学会”“乐趣”“温暖”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题目,用具体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一篇习作,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450字。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B C A B C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2023秋 安国市期末)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读jiàn。
B.诗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郭”的本义为农庄。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这句话中没有错别字。
D.“处士笑而然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士笑着认为牧童说的话是对的。
【解答】A.有误,见:读“jiàn”时意思有看到;拜见;会见;会面;接触;见地;见解;看得出;显现出。读“xiàn”时意思有同“{现}”;显露。故“路转溪桥忽见”中的“见”应读“xiàn”。
B.有误,“郭“的意思是外城,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C.有误,“铁锁”应为“铁索”。
D.正确。
故选:D。
2.(2023秋 婺城区期末)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洒脱 伏案 状烈 威风凌凌
B.肃静 遮盖 和蔼 断断续续
C.甘蔗 瘦削 斑点 排山到海
D.呻吟 报怨 祭器 斩钉截铁
【解答】A.有误,壮烈:形容勇敢而有气节。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故“状烈”应为“壮烈”,“威风凌凌”应为“威风凛凛”。
B.正确。
C.有误,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故“排山到海”应为“排山倒海”。
D.有误,抱怨:指心中怀有不满,责怪别人。故“报怨”应为“抱怨”。
故选:B。
3.(2023秋 南京期末)下面语句中画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B.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一会儿)
C.日暮客愁新(日出的时候)
D.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门)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日暮客愁新”出自孟浩然《宿建德江》,意思是: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日暮:日落的时候。
故选:C。
4.(2023秋 曲沃县期末)“栩栩如生”是用于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下面词语中与它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惟妙惟肖 B.科班出身 C.文质彬彬 D.精彩纷呈
【解答】A.“惟妙惟肖”与“栩栩如生”都用于形容艺术相关的逼真、相似等情况。
B.“科班出身”是指接受过正规教育或培训的经历,与形容艺术形象无关。
C.“文质彬彬”主要形容人的气质文雅,与艺术形象的逼真无关。
D.“精彩纷呈”是形容精彩的内容很多,没有强调艺术形象的逼真。
故选:A。
5.(2023秋 永泰县期末)下列名言不是鲁迅说的一句是(  )
A.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B.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解答】A、C、D是鲁迅的名言。
B.不是鲁迅的名言,它是李纲的名言,出自《宋史 列传 卷一百一十七》。
故选:B。
6.(2023秋 蠡县期末)在班级展板“大美中国 夏天系列”这个专栏中,你认为最适合配文的诗句是(  )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解答】在班级展板“大美中国 夏天系列”这个专栏中,最适合配文的诗句应该是能够体现出夏季特色和中国风情的诗句。从给出的选项来看: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描绘春天的诗句,虽然表达了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并非夏季主题。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描绘秋季的诗句,同样与夏季主题不符。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诗描绘了夏季农田的丰收景象以及蛙鸣的热闹氛围,非常符合夏季的主题。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描述长征时期的艰苦岁月,虽然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精神,但与夏季主题无关。
因此,最适合配文的诗句是C选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2023秋 港南区期末)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níng shì  凝视  xuān nào  喧闹  gān zhè  甘蔗  yáo lán  摇篮 
【解答】故答案为:
凝视 喧闹 甘蔗 摇篮
8.(2023秋 港南区期末)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顾 影自怜 一  碧 千里 粉身  碎 骨 技高一  筹 
 喜 出望外 和  蔼 可亲 理直  气 壮 饱经风  霜 
【解答】顾影自怜 一碧千里 粉身碎骨 技高一筹
喜出望外 和蔼可亲 理直气壮 饱经风霜
故答案为:
顾 碧 碎 筹
喜 蔼 气 霜
9.(2023秋 丰城市期末)写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对偶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拟人   夸张   对偶 
(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比喻   夸张 
【解答】(1)运用了对偶的修辞,“绿树”对“青山”,“村边合”对“郭外斜”。
(2)从“走”可知是拟人句。从“腾细浪”“走泥丸”可知是夸张句。“五岭”对“乌蒙”,“逶迤”对“磅礴”,“腾细浪”对“走泥丸”,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3)从“红流”可知是比喻句,把“两支举着火把的队伍”比作“红流”。从“整个北京城”可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故答案为:
(1)对偶;
(2)拟人 夸张 对偶;
(3)比喻 夸张。
10.(2023秋 丰城市期末)按要求填空。
(1)与“月出惊山鸟”意思相近的古诗句是: 明月别枝惊鹊 。
(2)“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从这句话中你会联想到鲁迅先生写的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截然不同态度的名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 ,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先生原名  周树人 ,这让你想起八字成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3)我国今后的发展之路也许崎岖、艰辛,但一想到鲁迅的名言: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就充满了力量,再难走的路,我们也要坚持走下去。
(4)贝多芬是  德 国音乐家,被尊称为“乐圣”,你知道中国的乐圣是: 李龟年 。
(5)“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后半句是: 事定犹须待阖棺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1949年10月1日 (时间)  毛泽东 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开国大典》中“五十四门大炮”表示: 54个民族 ,“一共二十八响”表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
(7)《增广贤文》中与“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道理相似的句子是: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
【解答】(1)出自唐代王维《鸟鸣涧》和宋代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2)出自鲁迅《自嘲》;
(3)出自鲁迅《故乡》;
(4)出自《月光曲》;
(5)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
(6)出自《开国大典》;
(7)出自《增广贤文》。
故答案为:
(1)明月别枝惊鹊;
(2)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周树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德 李龟年;
(5)事定犹须待阖棺;
(6)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 54个民族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7)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1.(2023秋 婺城区期末)走进名著。
你认为《童年》一书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外祖母。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给阿廖沙灰暗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解答】《童年》的主人公是小说的叙述者“我”,即阿廖沙。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物是外祖母。外祖母慈祥,善良,乐观,聪明,能干。正是因为外祖母有这样的性格特征,让阿廖沙觉得生活变得快乐。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外祖母改变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看法,给阿廖沙灰暗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光明。
故答案为:
外祖母。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给阿廖沙灰暗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2.(2023秋 望都县期末)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①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②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④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⑤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如果给你以下任务,你会怎么去读《月光曲》这篇文章?
任务①: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任务②:想象月光曲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
为完成任务①,我会  快速浏览课文。 
为完成任务②,我会  认真读第④段。 
(2)将第④自然段两个括号填写完整。  一缕一缕 一个连一个 
(3)贝多芬为什么要为兄妹俩演奏?从中可以看出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 贝多芬被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他是一个对穷苦人充满了同情的善良的人,还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的人。 
【解答】(1)本题考查阅读策略。《月光曲》主要讲述了一年秋天的一个夜晚,贝多芬在莱茵河边散步,听见兄妹俩的对话,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而感动,于是为兄妹俩弹奏了两曲,其后一首为著名的《月光曲》,弹奏完后,就飞奔后客店把它记录了下来。这个故事表现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善良品格——对穷苦人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所以如果要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应首先通读全文。第④段主要描绘的是皮鞋匠听了《月光曲》后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所以要想象月光曲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应重点阅读第④段。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掌握。书写时注意”缕、连”的正确写法。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第①段可知,贫穷的兄妹两个都是热爱音乐的人,阅读第②段可知,贝多芬被他们所打动,为他们演奏了乐曲。通过阅读第④段皮鞋匠和盲女的反应,可知贝多芬琴艺的高超。由此可知,贝多芬被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他是一个对穷苦人充满了同情的善良的人,还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的人。
故答案为:
(1)快速浏览课文。
认真读第④段。
(2)一缕一缕 一个连一个;
(3)贝多芬被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他是一个对穷苦人充满了同情的善良的人,还是一个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的人。
13.(2023秋 芝罘区期末)阅读。
雪天里的暖
陈喜联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装素裹。初见下雪是惊喜的,然而,几天以后还下个没完没了,不由得就心生厌倦了。往窗外看去,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已经冰天雪地。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于是,认识了这位送外卖的“骑士”。
②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门刚打开,一股冷风便呼啸着扑了进来。骑士不光头发“白”了,连睫毛也是白的,脸却格外的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
③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这样的天气,我有大把的时间坐在阳台上看雪景,几分钟而已,对我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这时,我看见他的雨裤膝盖破了一个洞。他局促不安地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了……”
④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
⑤骑士边擦头脸上的雪,边连声感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哦,原来是这样!他在漫天飞雪的街道上奔驰,而他的故乡,是不是也是千里冰封呢?我嘱咐他再等半分钟,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又跑进储物间找出了一个早已不用的头盔送给他。
⑥骑士很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颜色,说:“我今天遇到的都是好人。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的订单。我跑去奶茶店,你猜怎么着?”他掏出一张配送单给我看,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
⑦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士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你知道吗?奶茶店的妹妹特意把三杯奶茶包得严严实实。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骑士笑眯眯地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了。”
⑧骑士喝完最后一口茶,戴上我送他的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转身“噔噔噔”地下楼去了。我站在窗口,看他跨上车,在纷纷扬扬的大雪里,渐渐远去,很快消失在拐角.处。
⑨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不知道骑士今晚能否登上回乡的列车,他遥远的家乡,又有谁在等待他的回归。但是我知道,雪窖冰天的世界里,那张小小的配送单,那三杯包得严严实实的奶茶,温暖了他的心,温暖了他对于这座小城的所有回忆。
⑩其实,温暖的又何止是他一个人。
(1)文章围绕“我”和“骑士”的故事展开叙述,请概括情节,依次填写相关内容。(每空不超过8个字)
雪天订外卖→ 骑士艰难送达 →递毛巾、泡茶、送头盔→ 好心人赠奶茶 → 骑士分奶茶 →骑士下楼远去
(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环境 描写,作用是  表现了天气的恶劣,交代“我”订外卖的原因,为“骑士”的出场和好心人的善举做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突出了本文“温暖”的主题 。
(3)第②段划线句子中“白”和“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骑士”的  辛苦/不易 ,表达了我的  感激/怜悯 之情。
(4)文章以“雪天里的暖”为题,有何作用? “雪天”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作者对陌生人间相互“温暖”的赞美;“雪天”与“暖”形成对比,新颖别致,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点明文章感情线索“暖”。 
【解答】(1)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梳理与概括。结合“骑士顶着一头白雪敲开了我家的门……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概括为:骑士艰难送达。结合“上午,我在购物广场抢到一单,是三杯奶茶……上面备注着:—杯送给骑手,另外两杯麻烦骑手送给附近的环卫工、警察,或者其他露天作业者,辛苦啦”,概括为:好心人赠奶茶。结合“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个志愿者在用竹竿打树上的雪,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概括为:骑士分奶茶。
(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中“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空中的雪花飘呀飘”“冰天雪地”写的是雪天景色,属于环境描写。“白茫茫的一片”“冰天雪地”极力渲染天气的恶劣和寒冷;结合后文“蜷在家里,连附近的菜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可知,此处环境描写又交代了“我”订外卖的原因,为送外卖骑士的出场作铺垫,突出送外卖骑士生活的不易,也与下文他讲述的温暖的故事形成对比,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主题。
(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划线句子中“头发白了”“睫毛也是白的”突出了雪大;“脸却格外的红”突出了天气的寒冷。通过雪下的大.天气的寒冷程度,表现骑士工作的辛苦艰辛;结合“我把正准备拉上的门重新推开,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没有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真是辛苦你了”可知,划线句子也写出了“我”对骑士辛苦给“我”送外卖的感激和同情。
(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阅读全文可知,“雪天”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雪天里的暖”一语双关,表面指雪天里感受到的外卖奶茶等实物的温暖,实际上指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与关爱的温暖。以其为题,既概括出了本文的事件,同时又点明主旨,突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主题。并且“雪天”与“暖”看似矛盾的短语,形成对比,造成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骑士艰难送达 好心人赠奶茶 骑士分奶茶;
(2)环境,表现了天气的恶劣,交代“我”订外卖的原因,为“骑士”的出场和好心人的善举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突出了本文“温暖”的主题;
(3)辛苦/不易 感激/怜悯;
(4)“雪天”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作者对陌生人间相互“温暖”的赞美;“雪天”与“暖”形成对比,新颖别致,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阅读兴趣:点明文章感情线索“暖”。
五.习作(共1小题)
14.(2023秋 綦江区期末)根据提示完成一篇习作。
【内容】请你从“惊喜”“感动”“学会”“乐趣”“温暖”中选择一个词语作为题目,用具体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一篇习作,将重要的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450字。
【解答】范文:
温暖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温暖的故事,它们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亮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凛冽,天空灰蒙蒙的,仿佛连太阳也失去了温度。
就在我快要被这冰冷的氛围吞没时,我看到了街角的一幕。一位老人,衣衫褴褛,坐在一张破旧的椅子上,面前放着一个破旧的碗,里面散落着几枚硬币。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我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了几枚硬币,轻轻地放入他的碗中。老人抬起头,用那双充满感激的眼睛看着我,微笑着说:“谢谢你,孩子。”那一刻,我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仿佛所有的寒冷都被驱散了。
我继续往前走,心里充满了温暖。我意识到,温暖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它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关爱。就在我沉浸在这份温暖中时,我看到了一位母亲,她正牵着孩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过马路。
孩子显然有些害怕,紧紧地抓着母亲的手。母亲则用她那温柔的声音安慰着孩子:“别怕,妈妈在这儿。”孩子抬头看着母亲,眼中充满了信任。这一幕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温暖,那是母爱的力量,是亲情的温暖。
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妈妈已经为我准备了热腾腾的晚餐。我坐在餐桌前,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激。我想,这就是家的温暖,是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想念的味道。
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因为我知道,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构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陌生人的一句感谢,还是家人的一句问候,都是这个世界给予我们的温暖。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传递,让这份温暖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