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最终冲刺满分测评卷三
一、选择题(共16分)
1.放风筝比赛时,规定用40米长的线,风筝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是( )时,风筝飞得最高。
A.75度 B.30度 C.60度 D.45度
2.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算式是( )。
A.360÷3+2×6 B.360÷(3+2×6) C.360÷[(3+2)×6] D.360÷(3+2)×6
3.有四张扑克牌,分别是两个2,两个3,每次任意摸两张,和是( )的可能性最大。
A.4 B.5 C.6 D.7
4.下面是四(2)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早餐(不包括主食)统计表。
最喜欢的早餐 牛奶 豆浆 粥
人数/人 6 12 24
如果制成条形统计图,每一格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的是( )
A.1 B.2 C.5 D.10
5.一件T恤的价格比一条短裤贵24元,一件T恤的价格正好是一条短裤的4倍,买一套衣服要用( )元。
A.24元 B.30元 C.32元 D.40元
6.下面的图形从右面看哪几个物体看到的形状相同?(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新丰小学有男生295人,女生185人,共排成40行,平均每行有( )
A.9人 B.11人 C.12人 D.13人
8.1升的水倒进容量200毫升的杯子中,可以倒满( )杯。
A.5 B.50 C.6 D.10
二、填空题(共16分)
9.下面图形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 )面( )面( )面
10.一瓶3升的酸奶,倒出一半后还剩( )毫升,再倒出剩下一半后还有( )毫升。
11.将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下面的图形,已知∠1=28°,要求∠2的度数可列算式( ),结果是∠2=( )°。
12.元旦期间超市搞促销活动:一次性购买毛巾不超过5条,每条8元;超过5条的,超过部分每条只要6元。小玲的妈妈买了一些毛巾,共花58元。她一共买了( )条毛巾。
13.从一副扑克牌中取出所有的红桃扑克牌和大小王,把取出的这些扑克牌打乱顺序并从中任意抽1张,抽到红桃有( )种可能,( )抽到黑桃。
14.林林买5本笔记本,共用去25元,小宇和小齐都买了同样的笔记本.
小字 买( )本 花了45元
小齐 买12本 花了( )元
15.某白糖加工厂1个星期加工了84吨白糖,平均每天加工白糖( )吨。照这样计算,生产132吨白糖需要( )天。
16.●÷32=8……▲中,▲最大是( ),这时●是( )。
三、判断题(共8分)
17.在不同方向观看一个书包,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 )
18.一杯水有150升。( )
19.在240÷60中,如果除数减少3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减少30。( )
20.把分别标着5、2、2、3、2、0、5、3这些数的卡片打乱后反扣在桌面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5”的可能性最大,“3”的可能性最小。( )
四、计算题(共12分)
21.(6分)口算。
70÷10= 40×5= 200÷25= 320÷40=
910÷70= 503÷21= 770÷77= 350÷50=
22.(6分)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288÷36= 576÷18= 627÷23= *900÷40=
五、作图题(共6分)
23.(6分)从不同的方向看下面的物体,把看到的画在下面的框中。
六、解答题(共42分)
24.(6分)一件衬衫81元,刘阿姨带了900元,最多能买多少件这样的衬衫?
25.(6分)(1)用量角器量一量,下面的角是( )度。
(2)以点A为顶点,射线AB为一条边,在这个角内画一个50°的角。
(3)过点O画直线AB的平行线。
26.(6分)希望小学四年级有3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六年级有2个班。四年级每班41人,五年级每班45人,六年级每班43人。(先在表格里整理条件,再列式解答)
(1)四、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四年级 ( )个班 每班( )人
五年级 ( )个班 每班( )人
六年级 ( )个班 每班( )人
(2)五年级比六年级多多少人?
27.(6分)某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有6人,共加工零件1200个;第二小组有4人,共加工零件1500个。两个组平均每人加工零件多少个?
28.(6分)小明和他的5个朋友买了一瓶容量是2升的饮料,每人喝了300毫升,还剩多少毫升?
29.(12分)
(1)四年级一班第1小组( )同学收集的废旧电池最少,( )收集的最多,最少的比最多的少( )枚。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完成统计表。
姓名 李强 张红云 马波 王晓娟 李云萍
数量/枚
(3)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枚废旧电池?
参考答案
1.A
【分析】
观察上图,AA'=BB'=CC'=40米,∠1>∠2>∠3,三个风筝由高到低分别是A'、B'、C',由此可知,风筝线与地面所形成的较小夹角的度数越大,风筝飞得越高。
【详解】75度>60度>45度>30度
此题中,风筝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是75度时,风筝飞得最高。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谁与地面的夹角接近90度,谁的高度就高。
2.D
【分析】根据算式直接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要注意带中括号的运算顺序。
【详解】A.360÷3+2×6
=120+12
=132
B.360÷(3+2×6)
=360÷(3+12)
=360÷15
=24
C.360÷[(3+2)×6]
=360÷[5×6]
=360÷30
=12
D.360÷(3+2)×6
=360÷5×6
=72×6
=432
432>132>24>12
故答案为:D
3.B
【分析】根据题意,找出任意摸两张可能出现的结果,算出它们的和,选择即可。
【详解】抽取的结果有“2和 2”、“3 和3”、“2 和3”、“2和 3”这四种,从中可看出,有两个“2和 3”所以和是5的可能性大。
故选择:B。
【点睛】此题考查了可能性的大小,有规律的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解题关键。
4.B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所提供的数据,用1格代表2人比较合适,在图中绘制出喜欢每种早餐人数的直条图,标出数据等即可完成统计图。
【详解】一格代表2人比较合适,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
故选:B
5.D
【解析】一件T恤的价格比一条短裤贵24元,一件T恤的价格正好是一条短裤的4倍,则T恤比短裤贵4-1=3倍,用价格差除以倍数差就是短裤的价钱,进而求一套衣服的钱。
【详解】24÷(4-1)
=24÷3
=8(元)
8+24=32(元)
32+8=40(元)
故答案为:D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根据差倍公式:两数差÷倍数差=较小数,计算出短裤的价钱。
6.B
【分析】逐项分析,根据题意选择即可。
【详解】①右面有2个方格竖着并排放,左边有1个靠下的方格;
②右面有2个方格竖着并排放,左边有1个靠下的方格;
③左面有2个方格竖着并排放,右边有1个靠下的方格;
④右面有2个方格竖着并排放,左边有1个靠下的方格;
①②④看到的形状相同;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细心观察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答】(295+185)÷40
=480÷40
=12(人)
故答案为C
【分析】把男生与女生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用总人数除以排的行数,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每行的人数即可.
8.A
【分析】1升=1000毫升,先化成统一单位,再用总水量除以每个杯子的容量即可。
【详解】1升=1000毫升
1000÷200=5(杯)
即可以倒满5杯。
故答案为:A
【点睛】明确升和毫升之间的单位进率是解决本题关键。
9. 上 左或右 正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从上面看有4个小正方形排成一排,即;从左面和右面看有2个小正方形排成一列,即;从前看有2行,上面一行1个小正方形,下面一行4个小正方形,即。
【详解】
上面 左或右面 正面
【点睛】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和画简单图形的三视图的方法,是基础题型。
10. 1500 750
【分析】3升=3000毫升,先统一单位,3000÷2就是倒出一半后还剩多少毫升,再用剩下的除以2,就是再倒出剩下一半后还有多少毫升。
【详解】3升=3000毫升
3000÷2=1500(毫升)
1500÷2=750(毫升)
一瓶3升的酸奶,倒出一半后还剩(1500)毫升,再倒出剩下一半后还有(750)毫升。
11. 90°-28°-28° 34
【分析】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1、∠2和∠3组成一个直角,因为翻折,所以∠1等于∠3,∠2等于90°减去∠1,再减∠3,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1=28°
∠2=90°-∠1-∠1
=90°-28°-28°
=62°-28°
=34°
将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下面的图形,已知∠1=28°,要求∠2的度数可列算式90°-28°-28°,结果是∠2=34°。
【点睛】如上图,明确∠1和∠3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8
【分析】一次性购买毛巾不超过5条,每条8元,根据乘法的意义,5条需要5×8=40(元),则58元中的58-40=18(元)是超过5条后的购买的毛巾花的钱,又因为超过5条的,超过的每条只要6元,所以超过5条的数量是(18÷6)条,再求一共的条数即可。
【详解】5×8=40(元)
5+(58-40)÷6
=5+18÷6
=5+3
=8(条)
她一共买了8条毛巾。
【点睛】完成本题要注意所给优惠条件,求出前5条所花钱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3. 13 不可能
【分析】有几张红桃,抽到红桃就有几种可能;如果没有黑桃,就不可能抽到黑桃,据此分析。
【详解】从一副扑克牌中取出所有的红桃扑克牌和大小王,里面有13张红桃,没有黑桃,抽到红桃有13种可能,不可能抽到黑桃。
【点睛】关键是熟悉扑克牌的点数,明确所有可能的情况。
14. 9 60
【详解】略
15. 12 11
【分析】1个星期7天,用84除以7求出平均每天加工白糖的质量,现在生产132吨白糖,用白糖的总质量除以每天加工白糖的质量可求出需要的天数。
【详解】84÷7=12(吨),平均每天加工白糖12吨。
132÷12=11(天),生产132吨白糖需要11天。
【点睛】此题重点是考查平均数,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对应本题为:总质量÷总天数=平均每天加工的质量。
16. 31 287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最大为:32-1=31;
●=32×8+31
=256+31
=287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17.×
【详解】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状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故答案为:×
18.×
【分析】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
【详解】一杯水有150毫升。故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生活经验,一杯水150毫升合适。
19.×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此题中除数减少30后是30,相当于给除数60除以2,要使商不变,那么被除数240也要除以2得120,被除数由240到120相当于给被除数减少了120,据此来解答。
【详解】60-30=30
60÷30=2
240÷60=4
240÷60=(240÷2)÷(60÷2)=120÷30=4
240÷2=120
240-120=120
要使商不变,被除数要除以2(或减少12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
【分析】根据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比较几张卡片相同数字的张数,即可解答。
【详解】卡片的数字中,5有2张,3有2张,2有3张,0有1张。3>2>1,则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最大,“0”的可能性最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哪个数字的数量越多,摸到的可能性越大。
21.7;200;8;8
13;23……20;10;7
【详解】略
22.8;32;27……6;22……20
【分析】根据题意,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以此解答。
【详解】288÷36=8 576÷18=32 627÷23=27……6
900÷40=22……20
验算:
23.见详解
【分析】从前面看时,上面一行靠左有1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2个正方形;从上面看时,上面一行有2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2个正方形;从右面看时,上面一行靠右有1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2个正方形,据此解答。
【详解】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4.11件
【分析】用900元除以衬衫的单价即可解答。
【详解】900÷81=11(件)……9(元)
答:最多能买11件这样的衬衫。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25.(1)140
(2)、(3)见详解
【分析】(1)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具体步骤有: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零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注意看刻度要分清内外圈)
(2)用量角器画角的具体步骤: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在量角器上找到所要画的角度的刻度线,在该刻度线所对应的纸上画一个点。用尺子把射线的端点与纸上画的点连成线。
(3)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是:把三角板的一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另一边靠紧一直尺,沿直尺滑动三角板,当与直线重合的一边经过已知点时,沿这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平行。
【详解】(1)用量角器测量后,图中的角的度数是140度。
(2)、(3)作图如下:
【点睛】熟练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1)表格见详解;303人
(2)94人
【分析】(1)根据题文中每个年级的班级数量及每班人数填写表格,每个年级的人数=班级数×每班人数,据此先分别求出四、五年级的人数,再相加即可。
(2)每个年级的人数=班级数×每班人数,据此先分别求出五、六年级的人数,再相减即可。
【详解】(1)表格整理如下:
四年级 ( 3 )个班 每班( 41 )人
五年级 ( 4 )个班 每班( 45 )人
六年级 ( 2 )个班 每班( 43 )人
41×3+45×4
=123+180
=303(人)
答:四、五年级一共有303人。
(2)45×4-43×2
=180-86
=94(人)
答:五年级比六年级多94人。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读懂题意,整理好数据,再列式计算。
27.270个
【分析】第一小组的人数+第二小组的人数=两个小组的总人数,第一小组加工的零件个数+第二小组加工的零件个数=两个小组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两个小组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两个小组的总人数=两个组平均每人加工零件的个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详解】6+4=10(人)
1200+1500=2700(个)
2700÷10=270(个)
答:两个组平均每人加工零件270个。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应熟练掌握。
28.200毫升
【分析】1升=1000毫升,小明和他的5个朋友的人数是5+1,用乘法求出几个人一共喝的量,再用饮料总量减去几个人一共喝的量,依此列式计算。
【详解】1升=1000毫升,2升=2000毫升
(5+1)×300
=6×300
=1800(毫升)
2000-1800=200(毫升)
答:还剩200毫升。
29.(1)李强;张红云;8
(2)见详解
(3)16枚
【分析】(1)观察统计图,条形最高的对应收集多,条形最矮的收集最少,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即可得到相差的;
(2)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信息从左到右依次填写;
(3)算出总量,用总量除以人数即可。
【详解】(1))李强;张红云;19-11=8(枚),即最少的比最多的少8枚;
(2)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从做到优依次填写即:
姓名 李强 张红云 马波 王晓娟 李云萍
数量/枚 11 19 16 18 16
(3)(11+19+16+18+16)÷5
=80÷5
=16(枚)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6枚废旧电池。
【点睛】明确条形的高矮表示数据的多少,平均是总量除以个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