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4 11: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测试卷-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的百分率不可能达到100%的是( )。
A.出油率 B.出勤率 C.发芽率
2.将7∶14的后项加上14,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该( )。
A.加上14 B.乘7 C.加上7
3.甲数是乙数的50%,乙数是丙数的50%,则甲数是丙数的( )。
A.100% B.50% C.25%
4.要清楚地表示武安一个星期每天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要选择(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5.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1,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6.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遗留下来的古埃及及草卷中,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翻译过来是:“啊哈,它的全部,它的,其和等于19。”如果把“它”看作○,下列符合题意的式子是( )。
A.○+○×=19 B.○+=19 C.1+○×=19
7.如图,按照此规律,图形⑥需要( )个○。
A.15 B.21 C.28
8.如图,大圆的半径是4cm,圆环宽2cm,则这个圆环的面积是( )cm2。
A.12π B.8π C.6π
二、填空题
9.时=( )分 8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把一根长米且粗细均匀的木料平均锯成5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木料的,锯一次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 )%。
11.小红家在学校东偏北30°方向上,也可以说小红家在学校北偏( )度的方向上。
12.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之比是10∶11,一杯50mL的水,结成冰之后的体积是( )cm3。
13.把圆规两脚张开4厘米,画出的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想画出周长31.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应张开( )厘米。
14.在一个直径为2m的圆中,取一个圆心角是90度的扇形,这个扇形的面积是( )m2。
三、判断题
15.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是任意自然数。( )
16.100克的水中加入7克盐,得到含盐率是7%的盐水。( )
17.若甲拿给乙,甲与乙就相等,原来甲比乙多。( )
18.两根各1米长的铁丝,一根用去,另一根用去米,它们剩下的长度相等。( )
19.在含糖率为10%的糖水中,同时加入5克糖和5克水,糖水的含糖率还是10%。(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2.5×0.4=
1.5÷0.05=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2.73-4.6-5.4

22.解方程。
(-4)= 0.25×+30%=
2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五、解答题
24.一杯纯果汁,乐乐喝了杯后,觉得有点甜,就兑满水后又喝了一半,乐乐一共喝了多少杯纯果汁?
25.六三班为庆祝“六一”儿童节装饰教室,按4∶3∶2的比例购买红、黄、绿三种气球共计270个,三种气球各买了多少个?
26.《二十四节气》中“冬雪雪冬小大寒”的第二个“冬”代表“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这一天,某地的黑夜时间比白昼多,那么该地区这一天的白昼与黑夜各有多少小时?
27.黄爷爷买了一批西瓜种子,全部播种后长出了294棵西瓜苗,这批西瓜种子的发芽率是98%,黄爷爷买了多少颗西瓜种子?
28.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驶的路程比是6∶5,相遇后乙车每小时比相遇前多行驶33千米,甲车按原速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站。已知甲车一共行驶了5小时,A、B两地一共相距多少千米?
29.“为了传承爱心精神,奉行公益理念”。“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光明学校开展了“阳光义卖,志愿同行”为主题的爱心义卖活动。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获得爱心义卖金1500元,如果六年级捐出其中的30%,还比五年级多234元,五、六年级各获得多少元爱心义卖金?
30.如图中的三个小圆分别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为圆心,并且半径都是4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多少平方厘米?
31.下图是六一班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统计图。
(1)成绩良好的人数占六一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6人,六一班共有多少人?
(3)要直观地看出六一班学生“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还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更清楚地看出六一班学生四年级以来六个学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变化情况,选择( )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C B A A B A
1.A
【分析】百分率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在完成此题时,应考虑它的实际意义。
【详解】A.出油率是指榨出油的质量占油料植物质量的百分之几,榨出油的质量要小于油料植物的质量,所以油料植物的出油率小于100%;
B.出勤率是指出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全部出勤时出勤的人数等于总人数,所以出勤率可能达到100%;
C.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之几,全部发芽时发芽种子数与种子总数相等,所以发芽率可能达到100%。
故答案为:A
2.C
【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求出后项加上14后,与原来相比扩大多少倍,即可求出前项应该如何变化。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14+14)÷14
=28÷14
=2
(7×2)-7
=14-7
=7
所以前项应该乘2或者加上7。
故答案为:C
3.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乙数看作单位“1”,则甲数为1×50%,把丙数看作单位“1”,则乙数为1×50%,结合第二个式子代入第一个式子中,可以求出答案。
【详解】1×50%×50%
=50%×50%
=25%
所以甲数是丙数的25%。
故答案为:C
4.B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详解】要清楚地表示武安一个星期每天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要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5.A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1,根据按比分配的方法,用三角形的内角和除以总份数(1+1+1),求出一份数,即是每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按角的分类,确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型。
【详解】180°÷(1+1+1)
=180°÷3
=60°
三个内角都是60°。
60°<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6.A
【分析】根据题意,把“它”看作○,则它的全部就是○,它的就是○×,再根据和等于19,列出等式是:○+○×=19,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符合题意的式子是○+○×=19。
故答案为:A
7.B
【分析】第一个图形有1个○,第二个图形有3个○,第三个图形有6个○,
1=1
3=1+2
6=1+2+3
那么第n个图形中○的数量就是1+2+3+…+n,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图形⑥的○数:
1+2+3+4+5+6=21(个)
故答案为:B
8.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圆的半径=大圆的半径-圆环宽,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面积=π×(大圆半径2-小圆半径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π×[42-(4-2)2]
=π×[16-22]
=π×[16-4]
=12π(cm2)
大圆的半径是4cm,圆环宽2cm,则这个圆环的面积是12πcm2。
故答案为:A
9.40;
【分析】1时=60分,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详解】×60=40(分)
80÷100=(平方米)
所以时=40分,8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25
【分析】分数的意义: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是分母,取的份数是分子。将木料平均锯成5段,那么分母是5。每段的长度占的分率,那么分子是1。所以,每段的长度是这根木料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锯成5段,需要锯4次。将1次除以4次,求出锯一次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详解】1÷4=25%
所以,每段的长度是这根木料的,锯一次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25%。
11.东60
【分析】在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西南和东北相对,西北和东南相对。
【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东和北之间的角度为90°,小红家在学校东偏北30°方向上,(度),也可以说小红家在学校北偏东60度的方向上。
12.55
【分析】从题意可知:相同质量的水的体积是10份,冰的体积是11份,先用50÷10求出1份的体积,再乘11,即可求出11份的体积,也就是冰的体积。据此解答。
【详解】50÷10×11
=5×11
=55(mL)
=55(cm3)
结成冰之后的体积是55cm3。
13. 50.24 5
【分析】圆规两脚的距离是圆的半径,根据圆面积公式:S=πr2,代入数据即可求出画出的圆的面积;再根据圆周长公式:C=2πr,用周长除以3.14再除以2,即可求出半径。
【详解】3.14×42
=3.14×16
=50.24(平方厘米)
31.4÷3.14÷2=5(厘米)
把圆规两脚张开4厘米,画出的圆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如果想画出周长31.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应张开5厘米。
14.0.785/
【分析】根据扇形的面积=,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2÷2=1(m)
×3.14×
=×3.14×1
=0.785(m2)
所以这个扇形的面积是0.785 m2。
15.×
【详解】除法可以写成比的形式,被除数相当于前项,除数相当于后项,除号相当于比号。除数不为0,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故答案为:×
16.×
【分析】含盐率是指盐占盐水的百分率,盐有7克,盐水有(100+7)克,用盐除以盐水再乘100%即可得解。
【详解】7÷(100+7)×100%
=7÷107×100%
≈0.065×100%
=6.5%
100克的水中加入7克盐,得到含盐率大约是6.5%的盐水,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把甲看作单位“1”,若把甲的给乙,则甲和乙相等,则乙是甲的(1-)﹔求原来甲比乙多几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多的部分,再除以乙即可。
【详解】乙:1--
=-

(1-)÷
=÷
=×

原来甲比乙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先把第一根铁丝的长度看成单位“1”,用去它的,那么剩下的长度就是它的(1-),用乘法求出剩下的长度;再用1米减去米,求出第二根剩下的长度,然后比较剩下的长度即可求解。
【详解】1×(1-)
=1×
=(米)
1-=(米)
两根各1米长的铁丝,一根用去,另一根用去米,它们剩下的长度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剩下铁丝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19.×
【分析】根据“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求出增加的糖水的含糖率,与原来的含糖率相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增加的糖水的含糖率:
5÷(5+5)×100%
=5÷10×100%
=0.5×100%
=50%
50%>10%
糖水的含糖率大于10%。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14;1;;1
1;;0;1;30
【详解】略
21.2.73;21;
5;
【分析】(1)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从一个数中依次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进行简便计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4)根据混合运算的顺序,先计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详解】
22.=;=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方程两边先同时除以,再同时加上4,求出方程的解;
(2)先把方程化简成+=,然后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再同时除以,求出方程的解。
【详解】(1)(-4)=
解:(-4)÷=÷
-4=×
-4=
-4+4=+4

(2)0.25×+30%=
解:×+=
+=
+-=-

÷=÷
=×

23.29.76cm2
【分析】根据图,该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该梯形上底为8cm,下底为12cm,高为8cm,梯形面积公式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该圆的半径为8cm,圆的面积公式为:圆的面积=πr2,将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8+12)×8÷2-×3.14×82
=20×8÷2-×3.14×64
=160÷2-16×3.14
=80-50.24
=29.76(cm2)
所以,该阴影部分面积为29.76cm2。
24.杯
【分析】第一次从一杯纯果汁中喝掉杯,还剩1-=杯纯果汁,兑满了水后,杯中有杯纯果汁和杯水。第二次喝掉的一半中,有一半是纯果汁,一半是水,据此用分数乘法解答即可。
【详解】第一次喝果汁:杯
第二次喝果汁:(杯)的一半
=(杯)
一共喝:(杯)
答:乐乐一共喝了杯纯果汁。
25.120个;90个;60个
【分析】以气球总个数为单位“1”, 红、黄、绿三种气球分别各占气球总个数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气球总个数分别乘红、黄、绿的对应分率,即可求出红、黄、绿的个数各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红色:
270×
=270×
=120(个)
黄色:
270×
=270×
=90(个)
绿色:
270×
=270×
=60(个)
答:红色120个,黄色90个,绿色60个。
26.白昼10小时;黑夜14小时
【分析】已知某地的黑夜时间比白昼多,把白昼时间看作5份,则黑夜时间有(2+5)份;这一天一共有(2+5+5)份,这一天是24小时;用24除以(2+5+5)求出一份代表多少小时,再分别乘5份就是白昼的时间,乘(2+5)份就是黑夜的时间。
【详解】白昼时间:24÷(2+5+5)×5
=24÷12×5
=2×5
=10(小时)
黑夜时间:24÷(2+5+5)×7
=24÷12×7
=2×7
=14(小时)
答:该地区这一天的白昼有10小时,黑夜有14小时。
27.300颗
【分析】发芽率等于种子发芽的棵数除以全部种下的种子颗数,将公式变形,购买的种子数等于发芽的种子数除以发芽率,据此解答。
【详解】(颗)
答:黄爷爷买了300颗西瓜种子。
28.450千米
【分析】
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驶的路程比是6∶5,如图,相遇后,两车同时到达对方的出发站,说明相遇后甲、乙两车所行驶的路程比是5∶6,路程比=速度比,甲车速度没变,将甲车速度看作单位“1”,相遇前乙车速度是甲车速度的,相遇后乙车速度是甲车速度的,乙车相遇前后的速度差占甲车速度的(-),乙车相遇前后的速度差÷对应分率=甲车速度,甲车速度×总时间=总路程,据此即可求出A、B两地距离。
【详解】33÷(-)
=33÷
=33×
=90(千米)
90×5=450(千米)
答:A、B两地一共相距450千米。
【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通过甲车速度不变,确定相遇前后乙车速度的对应分率,求出甲车速度,进行求出总路程。
29.480元;1020元
【分析】设五年级获得x元爱心义卖金,则六年级获得(1500-x)元爱心义卖金,将六年级获得爱心义卖金看作单位“1”,捐出其中的30%,还剩(1-30%),根据六年级获得爱心义卖金×还剩的对应分率=五年级获得爱心义卖金+234元,列出方程求出x的值是五年级获得爱心义卖金,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获得爱心义卖金-五年级获得爱心义卖金=六年级获得爱心义卖金。
【详解】解:设五年级获得x元爱心义卖金。
(1500-x)×(1-30%)=x+234
(1500-x)×0.7=x+234
1050-0.7x=x+234
1050-0.7x+0.7x-234=x+234+0.7x-234
1.7x=816
1.7x÷1.7=816÷1.7
x=480
1500-480=1020(元)
答:五、六年级各获得480元、1020元爱心义卖金
30.25.12平方厘米
【分析】三个阴影部分的圆心角分别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则三个阴影部分的圆心角之和是180°。因为三个小圆的半径都是4厘米,这三个阴影部分合起来就是一个以4厘米为半径的扇形。扇形的面积=πr2×,据此解答。
【详解】3.14×42×
=3.14×16×
=25.12(平方厘米)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25.12平方厘米。
31.(1)40%
(2)60人
(3)条形;折线
【分析】(1)把六一班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优秀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及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减去不及格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良好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用良好人数占全班的百分比减去优秀人数占全班的百分比,求出良好人数比优秀人数多的百分比,对应的是6人,用6除以良好人数比优秀人数多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全班人数;
(3)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1)1-30%-20%-10%
=70%-20%-10%
=50%-10%
=40%
答:成绩良好的人数占六一班总人数的40%。
(2)6÷(40%-30%)
=6÷10%
=60(人)
答:六一班共有60人。
(3)要直观地看出六一班学生“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更清楚地看出六一班学生四年级以来六个学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的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