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高频典型易错题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高频典型易错题综合质量检测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2-14 12:0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高频典型易错题综合质量检测卷二
一、选择题(共16分)
1.下面两个杯子同样大,1号是空杯,重150克。2号杯里的果汁重( )克。
A.40 B.140 C.240
2.轿车的行驶速度大约是( )。
A.每小时900千米 B.每小时12千米 C.每小时65千米
3.星期六,龙山公国平均每小时有35~46人坐淘气包,那么6小时中,大约有( )人坐淘气包。
A.少于200 B.200~300 C.300~400
4.笑笑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她早上7:45出发,到学校的时间是早上( )。
A.7:15 B.7:05 C.8:05
5.哪个算式的得数最接近1000?( )
A.275+728 B.980+12 C.560+786
6.一只狗约重24千克,一只猫约重8千克,小狗的体重是小猫的( )倍。
A.8 B.3 C.12
7.用一根长1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边长为整厘米的长方形,有( )种围法。
A.3 B.4 C.5
8.制作同一个零件,王师傅用小时,李师傅用小时,赵师傅用小时,他们三人中( )做得最快。
A.王师傅 B.李师傅 C.赵师傅
二、填空题(共16分)
9.一支铅笔原来长18厘米,用去了10毫米,还剩( )厘米。
10.一辆山地自行车的价格是680元,王叔叔只带了636元,还差( )元。
11.张叔叔要去广州出差,从北京到广州的飞机票842元,火车票426元,坐火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 )元。
12.一袋洗衣粉重800克,5袋这样的洗衣粉一共重( )千克。
1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14.有100位学生回答A、B两题都没回答对的有10人,有75人答对A题,有83人答对B题,有( )人A、B两题都答对。
15.乐乐上午9:35到达的儿童剧院,这场儿童剧已经开始了25分钟,这场儿童剧是( )时( )分开始的。
16.要使“43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 )。
三、判断题(共8分)
17.时、分,秒中秒的单位最小,但是秒针走得最快. ( )
18.。( )
19.下图中,图形甲的周长>图形乙的周长。( )
20.A区回收了的空纯净水瓶,B区回收了的空饮料瓶,两个区回收瓶子的数量都是,由此可以判断两区回收瓶子数量是一样多。( )
四、计算题(共12分)
21.(6分)计算。(带★的要验算)
★602-379= 250×4= ★736+294= 703×8=
22.(6分)计算周长。
五、作图题(共6分)
23.(6分)根据下面的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六、解答题(共42分)
24.(6分)实验小学早上7:50上课,中午11:20放学,下午1:00上课,到下午3:20放学。问学生一天在学校至少呆多长时间?
25.(6分)人民英雄麦贤得事迹陈列馆内上午有265人来参观,中午有206人离开。下午又来了187人,这时馆内有多少人在参观?
26.(6分)小刚和爸爸步测一座桥的长度,他们分别从桥的两端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爸爸走了115步,小刚走了109步。如果爸爸的平均步长是7分米,小刚的平均步长是5分米,这座桥的长是多少米?
27.(6分)小巧与小亚在相同的时间内看同一本书,小巧看了这本书的,接着小亚看了这本书的,他两人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还剩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谁的阅读速度快一些?
28.(6分)国庆节期间,三(1)班同学在网上学手工制作的有23人,学健美操的有20人,两项都学的有10人。
(1)请把如图补充完整。
(2)学这两项的共有多少人?
29.(6分)学校打算靠墙围一块长方形绿地,购买了24米篱笆。如果按方案一围,绿地长多少米?如果按方案二围,绿地宽多少米?
30.(6分)一辆卡车运了500千克萝卜,800千克白菜,700千克土豆,一共运了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用2号杯连果汁的总重量减1号空杯的重量,求出2号杯里的果汁重量。
【详解】290-150=140(克)
2号杯里的果汁重140克。
故答案为:B
2.C
【分析】根据情景、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千米=1000米,轿车的行驶速度每小时大约60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轿车的行驶速度大约是每小时65千米。
故答案为:C
3.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用最少的人数35和最多的人数46分别乘6,求出结果,找出范围即可解答。
【详解】最少:35×6=210(人)
最多:46×6=276(人)
所以,人数的范围大约在200~300人之间。
故答案为:B
4.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笑笑到校时间=笑笑早上出发的时间+从家到学校要走的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7:45+20分钟=8:05
笑笑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她早上7:45出发,到学校的时间是早上8:05。
故答案为:C
5.A
【分析】分别算出3个算式的得数,再求出这个得数与1000的差,比较3个差,哪个差越小,那么哪个算式的得数就最接近1000。
【详解】A.275+728=1003,1003-1000=3;
B.980+12=992,1000-992=8;
C.560+786=1346,1346-1000=346;
346>8>3
得数最接近1000的是275+728;
故答案为:A
6.B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小狗的体重除以小猫的体重即可解答。
【详解】24÷8=3
一只狗约重24千克,一只猫约重8千克,小狗的体重是小猫的3倍。
故答案为:B
7.A
【分析】长方形的长+宽=周长÷2=7厘米,只要两个整厘米的数相加等于7厘米即可。
【详解】14÷2=7(厘米)
①6+1=7(厘米)
②5+2=7(厘米)
③4+3=7(厘米)
有3种围法。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8.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对他们分别用的时间进行大小排序,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做得最快。分子都是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依此比较并选择。
【详解】分子都是1,分母5>4>3,即小时<小时<小时,因此赵师傅做得最快。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时间快慢的比较,熟练掌握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17
【分析】用原来铅笔长度减去用去铅笔长度,求出还剩铅笔长度。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用去铅笔长度换算成厘米,再进行计算。
【详解】10毫米=1厘米
18-1=17(厘米)
则还剩17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要求还剩铅笔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则需要将用去铅笔长度换算成厘米。
10.44
【分析】自行车的价钱减去王叔叔带的钱即可解答。
【详解】680-636=44(元)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410
【分析】用飞机票的价钱减去火车票的价钱,求出坐火车比坐飞机便宜的钱数。将840估成840,426估成430,再进行计算。
【详解】842-426≈840-430=410(元)
坐火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410元。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大约”选择用整数减法估算方法进行解答。
12.4
【分析】一袋洗衣粉重800克,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5袋这样的洗衣粉一共重800×5=4000克.即4千克。
【详解】800×5=4000(克)
4000克=4千克
5袋这样的洗衣粉一共重4千克。
【点睛】本题中前后的单位是不同的,因此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3.24
【解析】略
14.68
【分析】有100-10=90(人)至少回答对了一题,两题都答对的人数,即属于答对A题的75人,又属于答对B题的83人,则答对A题与答对B题的人数之和减去至少答对一题的人数即为两题都答对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00-10=90(人)
75+83-90
=158-90
=68(人)
有68人A、B两题都答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集合的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要求的人数是答对A题与答对B题的学生的重叠部分。
15. 9 10
【分析】用乐乐到达儿童剧院的时间减去25分钟,求出这场儿童剧开始的时间。
【详解】9时35分-25分=9时10分
则这场儿童剧是9时10分开始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推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6. 2 3
【分析】要使得“431×□”的积是三位数,意味着百位上的4与该数相乘没有进位,结合4的乘法口诀可知,2×4=8,3×4=12,所以可以推出方框内最大可以填写的数;要使得积是四位数,则意味着可以进位,结合4的乘法口诀表也可以推出。
【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要使得积是三位数,方框内可以填写的数字是1、2,当这个数是2时,2与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乘均没有进位,因此最大是2;
要使得积是四位数,方框内可以填写的数字是3、4、5、6、7、8、9,最小是3。
17.√
【详解】根据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可知,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秒的单位最小,但是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据此判断.
18.×
【分析】0与任何一个数相乘,还得0;任何数加0,还得这个数;依此计算并判断。
【详解】0×7=0,0+7=7,即0×7<0+7。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有关0的乘法、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分析】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甲和乙同处在一个长方形内,都占有一条长和一条宽,还有一条共用的共用边,据此解答。
【详解】甲的周长=长+宽+甲乙共用边;
乙的周长=长+宽+甲乙共用边;
甲的周长=乙的周长,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周长的理解和长方形的特征知识,掌握长方形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0.×
【分析】把A区所有的空矿泉水瓶平均分成6份,A区回收了其中的1份,所以A区回收了,把B区所有的空矿泉水瓶平均分成6份,B区回收了其中的1份,所以B区回收了,虽然都回收了,但A区所有的矿泉水瓶数量可能和B区所有的矿泉水瓶数量不相等,所以回收瓶子的数量可能不相等,可通过举例进行解答。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虽然都回收了,但A区所有的矿泉水瓶数量可能和B区所有的矿泉水瓶数量不相等。
例如:A区所有的矿泉水瓶数量是12个,回收了,回收的数量为:12÷6×1=2×1=2(个)。
B区所有的矿泉水瓶数量是18个,回收了,回收的数量为:18÷6×1=3×1=3(个)。
两小区回收瓶子的数量不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属于分数的简单应用,把分数转化为份数,根据“等分”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一份是多少,进而求出其中的几份是多少。
21.223;1000;1030;5624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详解】602-379=223 验算:223+379=602 250×4=1000

736+294=1030 验算:1030-736=294 703×8=5624

22.60厘米;96分米
【分析】图一为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图二为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依此计算即可。
【详解】(18+12)×2
=30×2
=60(厘米)
24×4=96(分米)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
【详解】
【点睛】认识钟表指针及时间的读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5小时50分钟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分别求出实验小学上午和下午上课时间。再将求出的时间加起来解答。
【详解】上午上课时间:11时20分-7时50分=3(小时)30(分钟)
下午上课时间:3时20分-1时=2(小时)20(分钟)
3小时30分钟+2小时20分钟=5(小时)50(分钟)
答:学生一天在学校至少呆5小时50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经过时间的计算公式,注意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
25.246人
【分析】上午参观的人数-中午离开的人数-下午又来的人数=这时馆内参观的总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即可。
【详解】265-206+187
=59+187
=246(人)
答:这时馆内有246人在参观。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加、减混合运算解答实际问题,应先找到题目中对应的关系再解答。
26.135米
【分析】由“爸爸走了115步,爸爸的平均步长是7分米”可求得爸爸走的路程为115×7,同理求得小刚走的路程,相加即可。
【详解】115×7+109×5
=805+545
=1350(分米)
1350分米=135米
答:这座桥的长是135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7. ; ;小亚;
【分析】根据加法的意义,求他两人一共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用加法解答;根据减法的意义,求还剩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用减法解答;再根据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1-=

答:他两人一共看了这本书的;还剩下这本书的没有看,小亚的阅读速度快一些。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应用,掌握分析中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8.(1)见详解
(2)33人
【分析】(1)两项都学的有10人,用23减去10求出只学手工制作的人数,同理求出只学健美操的人数,再填图即可。
(2)求学这两项的共有多少人,把三部分的人数相加即可。
【详解】(1)23-10=13(人)
20-10=10(人)
(2)13+10+10
=23+10
=33(人)
答:学这两项的共有33人。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容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可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29.16米;7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方案一需要篱笆的长度=长方形绿地的长+2个宽,因此用篱笆的总长度减2个4米,即可得到长方形绿地的长;方案二中,用篱笆的总长度减10米后,再除以2,即可得到绿地的宽,依此计算。
【详解】24-4×2
=24-8
=16(米)
(24-10)÷2
=14÷2
=7(米)
答:如果按方案一围,绿地长16米;如果按方案二围,绿地宽7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明确长方形绿地的周长等于篱笆的长度。
30.2000千克;2吨
【分析】用加法把三种蔬菜的千克数相加,就是一共运来了多少千克,1吨=1000千克,再把千克换算成吨即可。
【详解】500+800+700
=1300+700
=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答:一共运了2000千克,合2吨。
【点睛】熟悉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