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高频典型易错题综合质量检测卷一
一、选择题(共16分)
1.哪种商品优惠的价钱少?( )
A. B.
C. D.
2.你步行一千米大约需要( )。
A.15秒 B.15分钟 C.1小时 D.1分钟
3.一列火车下午2:15出发,路上用了4小时35分钟,下午( )到达。
A.6时30分 B.6时50分 C.6时55分 D.7时
4.用竖式计算715-237,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退1,退的1可以看作( )。
A.10个十 B.10个百 C.10个一 D.1个十
5.下列( )问题不能用“12×4×2”解决。
A.长方形的长是14米,宽是2米,2个这样的长方形周长一共多少米?
B.每箱有12瓶饮料,每瓶2元,买4箱一共多少元?
C.游泳池长12米,小丽游了4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
D.
6.一种细菌,经过1分钟由1个变成2个,再过一分钟由2个变成4个,经过4分钟,这种细菌的数量是最初的( )倍。
A.32 B.4 C.8 D.16
7.下面图形阴影部分能表示的是( )。
A. B. C. D.
8.在两次数学测验中,第一次得100分的有8人,第二次得100分的有15人,两次都得100的有3人。这两次测验一共有( )人得了100分。
A.20 B.11 C.23 D.18
二、填空题(共16分)
9.公园里有柳树692棵,银杏树201棵,柳树和银杏树一共大约有( )棵。
10.叠放的6本《新华字典》大约厚1分米8厘米,则一本大约厚( )厘米。
11.小宇看一本漫画书,这本漫画书有260页,小宇看完了180页,还有( )页没有看,接下来他应该从第( )页开看。
12.哥哥和弟弟共有48本书,弟弟给哥哥5本后,哥哥书的本数就是弟弟的3倍。哥哥原来有( )本书,弟弟原来有( )本书。
13.每台机器重500千克,6台这样的机器重( )吨。
14.学校要用围栏围一个长24米,宽15米的长方形菜园,通过开展蔬菜种植活动,让同学们更好地体验生活、接触社会、亲近自然。
(1)学校需要买( )米长的围栏。
(2)如果菜园一面靠墙,学校至少需要买( )米长的围栏。
15.学校运动会上,三(1)班参加跳绳的有20人,参加踢毽子的有15人,其中两项都参加的有10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 )人。
16.李老师从家里到学校要走20分钟,他必须在8:00前到达学校,最晚应在( )时( )分从家里出发。
三、判断题(共8分)
17.口算52+29可以先算52+20=72,再算72+9=81。( )
18.王叔叔一个月的电话费是38元,他6个月交200元电话费就够了。( )
19.小红早上7:58到校,小元早上8:02到校,小元比小红早到校。( )
20.下图是用四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无重叠),这个图形的周长是8厘米。( )
四、计算题(共12分)
21.(6分)列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457+359= 506×7= ※405-376=
22.(6分)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作图题(共6分)
23.(6分)照下面的时刻画一画。
六、解答题(共42分)
24.(6分)文博城站每6分钟来一辆10路公交车。现在是8:50,刚好来了一辆10路公交车。到9:20时,文博城站一共来了多少辆公交车?
25.(6分)芳芳妈妈想用1000元钱给芳芳奶奶和芳芳买衣服,买了1件毛衣和1件衬衫,请你估一估剩下的钱够买1件大衣吗?
毛衣:每件298元
大衣:每件488元
衬衫:每件108元
26.(6分)阳澄湖大闸蟹,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闸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杨叔叔买4盒大闸蟹,每盒188元,付出8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7.(6分)萱萱画了一幅长37厘米,宽26厘米的抗疫主题画,想参加社区的画展。她爸爸买来了一条长15分米的铝合金条,能绕这幅画一周吗?
28.(6分)一共有48支粉笔,王老师用去,李老师用去。王老师和李老师共用去多少支粉笔?
29.(6分)301班有40人,其中18人喜欢吃薯条,25人喜欢吃汉堡,9人既喜欢吃薯条又喜欢吃汉堡。两种食品都不喜欢吃的有多少人?
30.(6分)美美超市要进货,用载重量是2吨的卡车运送。如果派两辆这样的车,怎样装才能一次运完,而且不超载?
货物种类 葡萄 大米 蔬菜 油 饮料
质量 400千克 1吨 800千克 900千克 700千克
参考答案
1.B
【详解】A.348-240=108(元)
B.458-380=78(元)
C.325-265=60(元)
D.668-366=362(元)(优惠的价钱最多)
故答案为B
先分别计算出每种电话机现价与原价的差,即优惠的价钱,再比较出优惠价钱少的电话机即可.
2.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分钟大约步行70米,15分钟大约步行1000米,即1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A.15秒大约步行15米;
B.15分钟大约步行1千米;
C.1小时大约步行4千米;
D.1分钟大约步行70米;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解答。
3.B
【分析】根据题意,用出发的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可求得到达的时间,计算解答即可。
【详解】2时15分+4时35分=6时50分
所以,下午6时50分到达。
故答案为:B
4.A
【分析】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7”在百位上,表示7个百,十位上的数不够减,从百位退1,退1可以看作1个百,即10个十;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可知:
用竖式计算715-237,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退1,退的1可以看作10个十。
故答案为:A
5.D
【分析】A.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2个长方形的周长;
B.每箱有12瓶饮料,每瓶2元,用每箱的饮料瓶数乘箱数求出一箱饮料一共有多少瓶,然后再乘每瓶的单价即可求解;
C.一个来回是2次,用4乘2求出游的次数,再乘12就是一共游的米数;
D.一列有4个长方形,每个长方形里面有12个〇,一共有2列,先用12乘4求出一列的个数,然后再乘2即可求解。
【详解】A.2个这样的长方形周长一共:
(14+2)×2×2
=16×2×2
=32×2
=64(米)
不能用12×4×2解决;
B.买4箱一共: 12×4×2
=48×2
=96(元)
能用“12×4×2”解决;
C.一共游:12×4×2
=48×2
=96(米)
能用“12×4×2”解决;
D.○的个数:12×4×2
=48×2
=96(个)
能用“12×4×2”解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同时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运用。
6.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经过1分钟,变成(1×2)个细菌。经过2分钟,变成(1×2×2)个细菌,每经过1分钟,细菌的个数就是前1分钟的2倍。即经过3分钟,变成(1×2×2×2)个细菌。经过4分钟,变成(1×2×2×2×2)个细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2×2×2=16(个)
16÷1=16
经过4分钟,这种细菌的数量是最初的16倍。
故答案为:D
7.D
【分析】由题意可知,是指将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B、C都不是平均分。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注意“平均分”这个前提条件。
8.A
【分析】用第一次得100分的人数加上第二次得100分的人数,减去两次都得100的人数,求出这两次测验一共有多少人得了100分。
【详解】8+15-3=20(人)
这两次测验一共有20人得了100分。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问题,用各部分的总和减去重叠部分,求出实际总量。
9.900
【分析】用柳树的棵数加上银杏树的棵数,根据加法估算方法,将692估成700,201估成200,再相加,求出柳树和银杏树大约总棵数。
【详解】692+201≈700+200=900(棵)
柳树和银杏树一共大约有900棵。
10.3
【分析】1分米=10厘米,先根据进率将6本书的厚度转换单位为厘米,再除以6计算出1本书的厚度;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1分米=10厘米,10+8=18(厘米),18÷6=3(厘米),所以一本大约厚3厘米。
11. 80 181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还有多少页没有看,用这整本漫画书的页数减去已经看的180页,得到的就是还有多少页没看,求接下来应该从第几页看起,加1即可。
【详解】260-180=80(页)
180+1=181(页)
所以还有80页没看,接下来他应该从第181页开看。
12. 31 17
【分析】弟弟给哥哥5本后,两人图书总本数仍是48本,此时哥哥书的本数就是弟弟的3倍,则两人图书总本数是弟弟的4倍,弟弟有(48÷4)本。用此时弟弟图书本数加5本,求出原来弟弟图书本数。用两人图书总本数减原来弟弟图书本数,求出原来哥哥图书本数。
【详解】48÷(3+1)
=48÷4
=12(本)
12+5=17(本)
48-17=31(本)
哥哥原来有31本书,弟弟原来有17本书。
13.3
【分析】用每台机器的质量乘台数,即可求出6台机器重多少千克,再根据1吨=1000千克,转换单位即可。
【详解】500×6=3000(千克)
3000千克=3吨
即6台这样的机器重3吨。
14.(1)78
(2)54
【分析】(1)围栏的长度等于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求出围栏的长度。
(2)要想菜园一面靠墙时围栏最短,菜园的长边应靠墙,围栏的长度应是长+2×宽,据此解答。
【详解】(1)(24+15)×2
=39×2
=78(米)
学校需要买78米长的围栏。
(2)24+2×15
=24+30
=54(米)
学校至少需要买54米长的围栏。
15.25
【分析】用参加跳绳的人数加上参加踢毽子的人数,再减去两项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总人数。
【详解】20+15-10=25(人)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25人。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问题,用各部分的总和减去重叠部分,求出实际总量。
16. 7 40
【分析】根据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要求李老师最晚从家出发时刻,用必须到达学校时刻减去路上需要时间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8:00-20分钟=7:40
李老师从家里到学校要走20分钟,他必须在8:00前到达学校,最晚应在7时40分从家里出发。
17.√
【分析】29是20加9的和,所以52+29可以写为52+20+9;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口算52+29可以先算52+20=72,再算72+9=81。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一个月的话费是38元,要求6个月的话费,用乘法计算,再与200作比较,看交200元够不够,据此判断。
【详解】38×6=228(元)
228>200
所以6个月交200元电话费不够。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列出式子。
19.×
【分析】7:58不到8:00,比8:00少2分钟。8:02已经过了8:00,比8:00多2分钟。
【详解】小红早上7:58到校,小元早上8:02到校,小红比小元早到校。
故答案为:×
20.√
【分析】通过观察可知: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通过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周长,再与原题中的数作比较即可。
【详解】2×4=8(厘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悉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816;3542;29
【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详解】457+359=816 506×7=3542
※405-376=29
验算:
22.56厘米;50厘米
【分析】(1)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周长的认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将三角形的三条边相加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17+11)×2
=28×2
=56(厘米)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
(2)13+15+22
=28+22
=50(厘米)
所以三角形的周长是50厘米。
23.
见详解
【分析】钟面上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据此画出时针和分针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得:
【点睛】本题是考查指针式钟表的认识,关键是画准时针的位置。
24.6辆
【分析】先用9:20减8:50,从而计算出经过时间长,然后用经过时间长除以每趟公交车的间隔时间长后,再加8:50来的这一辆即可,依此解答。
【详解】9:20-8:50=30(分钟)
30÷6=5(辆)
5+1=6(辆)
答:文博城站一共来了6辆公交车。
25.够
【分析】先计算出1件毛衣价格和1件衬衫价格的和,计算时将三位数看作整百数估算;再用1000减去1件毛衣价格和1件衬衫价格的和,计算出剩下的钱,最后与1件大衣的价格进行比较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298+108≈300+110=410(元)
1000-410=590(元)
590>488
答:剩下的钱够买1件大衣。
26.48元
【分析】利用乘法,求出4盒的价钱,再用总钱数减去4盒的价钱,即可求出应找回的钱数。
【详解】由分析得:
800-188×4
=800-752
=48(元)
答:应找回48元。
27.能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求得这幅画的周长,根据15分米=150厘米,先化成统一的单位,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得解。
【详解】(37+26)×2
=63×2
=126(厘米)
15分米=150厘米
126厘米<150厘米
答:能绕这幅画一周。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单位的换算。
28.26支
【分析】王老师用去,李老师用去,是把粉笔总支数看作一个整体,把总数48支平均分成8份,王老师用的占其中3份;平均分成6份,李老师用的占其中1份,再将两人用的支数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王老师:48÷8×3=18(支)
李老师:48÷6×1=8(支)
18+8=26(支)
答:王老师和李老师共用去26支粉笔。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需要平均分的总量为48支。
29.6人
【分析】喜欢吃薯条的人数加喜欢吃汉堡的人数,再减去两种食品都喜欢吃的人数,等于喜欢吃薯条和喜欢吃汉堡的总人数,301班的人数减喜欢吃薯条和喜欢吃汉堡的总人数,即等于两种食品都不喜欢吃的人数。
【详解】40-(18+25-9)
=40-(43-9)
=40-34
=6(人)
答:两种食品都不喜欢吃的有6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集合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30.见详解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将2吨单位化为千克是2000千克,将大米的质量1吨化为1000千克,求出1000与900的和是1900千克,1900刚好小于2000,1辆车运大米与油;求出葡萄、蔬菜、饮料的质量和,即400加800,再加700,所得和与2000比较即可。
【详解】1吨=1000千克
2吨=2000千克
1000+900=1900(千克)
1900<2000
400+800+700
=1200+700
=1900(千克)
答:一辆车运大米和油,另一辆车运葡萄、蔬菜和饮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