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海南省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原创命题(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届海南省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原创命题(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4-04 10:09:43

文档简介

命题人:
【背景资料】除垢剂
1.生活背景资料
先将热水倒入壶内,再将本品1-2袋加入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溶解,放置30-60分钟,时间长短随污垢程度而定,倒掉壶内的溶液,在用水清洗,若还残留顽固污垢时用棉布轻拭即可
沁园饮水机专用除垢剂
对人体无任何伤害 添加剂为食品级之物质,清洗功能更佳、除菌、洗净
主要成分能:食品酸
使用方法:
1、断开电源,取下水桶,将机内水放完。(排水口在饮水机背部或底部);
2、将本品一包用60-70度热水1000毫升稀释,加入机内,静置5-10分钟上;
3、轻微晃动饮水机,打开排水阀,排尽机内余水;
4、装上饮水用水冲二遍,即可正常使用
注意事项:
1、请勿食用
2、存放于幼儿不能触及的地方
3、若沾于眼、鼻等敏感部位,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即可
4、若误服,请立即饮用大量清水
生产日期:标示于盒底
保质期:2年
卫生许可:琼水卫监字2004第001号琼卫水字2001S0015号
执行标准:QB/MJ411-2001
商家: 海南美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A—16美佳科技工业园
2.教材背景
一、题型:探究题
“除垢剂”成分的探究。
二、试题
使用久了的饮水机内常结有偏黄的污垢。为了除去水垢,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超市购来“除垢剂”。
该组同学除水垢时,有大量气泡产生。欲对“除垢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 。
【提出猜想】“除垢剂”的成分中含有_____________( 填“酸”、“碱”或“盐”)。
【设计实验】小组从家中找来物质做了如下个实验进一步确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加配制的“除垢剂”溶液少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正确
【讨论】小组同学想用实验室的试剂自制一瓶“除垢剂”。
(1)小明同学选用稀硫酸作“除垢剂”,小华同学认为不妥。
其理由是 。
(2)小华同学认为选择稀盐酸合适。请你写出相应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热水壶内的水垢还可以用厨房中的 来除去。
【提出猜想】酸
【设计实验】取一砂纸打磨后的铁钉于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或取少量家中小苏打(或写NaHCO3) 有气泡产生
注:其他取材于“家中”合理即可,若选用Zn或Mg或Na2CO3等扣一半分
【讨论】(1)稀硫酸与CaCO3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除垢效果差。
(2) CaCO3+2HCl=CaCl2+CO2↑+H2O或Mg(OH)2+2HCl=MgCl2+2H2O(写出其中之即可)
【反思】醋酸或食醋
三、试题分析
1.考查考点:物质的分类,酸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解析:
【提出猜想】酸
分析:从“除水垢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想到的可能性为“酸”。难度系数估计为0.65。
【设计实验】取一砂纸打磨后的铁钉于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或取少量家中小苏打(或写NaHCO3) 有气泡产生
注:其他取材于“家中”合理即可,若选用Zn或Mg或Na2CO3等扣一半分
分析:从猜想“酸”自然会联想到酸的性质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答,但本“问”难点在于,一对酸的性质认识,二是会不会“家中找来物质”。试题有一定限定性开放度。难度系数估计为0.55。
【讨论】(1)稀硫酸与CaCO3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除垢效果差。
分析:这取之于教材二氧化碳制取研究问题,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达到了“制取气体”技能学习目标水平的“初步学会”。这应该不能回答,预测错误点会是表达的“准确性”。所以在评分时,还是可以有“宽限”的余地。预估难度为0.6。
(2) CaCO3+2HCl=CaCl2+CO2↑+H2O或Mg(OH)2+2HCl=MgCl2+2H2O(写出其中之即可)
分析:这两化学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式的书写,是初中学生必须学会的基本技能。但“化学用语”问题是历年来考查点错误率最高之一。所以预估难度会是0.4左右。
【反思】醋酸或食醋
分析:从“猜想”或从解题中思考可以让学生自然想到家中的“醋酸或食醋”。体现考查学生的“列举或说出”的认知水平。预测难度为0.6。
四、命题意图或评析
1.试题取材于学生身边生活的“水垢”问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背景。体现了化学即生活,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突出学科观念“学科学,用科学”考查,同时在试题中渗透了“感受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编制时考虑到问题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对材料的简约性。
本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体现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体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能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身边”,从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求知欲。
2.本题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实验分析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还使同学们通过考试更加关注健康。
3.大家清楚,说考试是一根“指挥棒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试的要求指向哪里,教师和学生就会朝哪里努力。此题在考查学生的同时,也“告诉”我们的化学教师,教学问题不仅仅出自于教材问题,也有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同样可以发生在我们教学情境之中。
五.预计难度:相关难度预测见题分析。
六.反思点
1.本题是否需要配“除垢剂”图片,还是值得商榷和思考。个人观点是,配图更显得化学贴近于生活。
2.实验设计中答案“取一砂纸打磨后的铁钉于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管中”,会有一定“难点”---“砂纸打磨”可以预测多数学生可能“忘记”。所以是否需要评分点有所余地。还是考虑这应该属于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须有的,需要在我们教学中提醒学生的“学习”的注意点呢?
3.问题设置、遣词造句还得经更多的推敲。【背景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微粒观”教材图片
幼儿园中班亲子游戏:好朋友手拉手
游戏目标:
  1、通过手偶游戏,让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名字,锻炼幼儿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
  2、初步培养幼儿乐于同别人交往的能力;
  3 锻炼幼儿能够认识自己的学号及姓名;
  游戏准备:手偶(威威兔) 小花片(上面写有幼儿的姓名和学号)
游戏过程:
  1、出示手偶,自我介绍姓名和学号。威威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朋友,我非常喜欢你们,想和你们做好朋友,你们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老师互相配合,一人旁白,一人表演)
  2、幼儿逐个介绍(威威兔在小朋友说完后,要同他握握手,或是亲一下)在家长的引导下,说出自己的学号姓名。
  3、发放小礼物(小花片),并让幼儿说出“谢谢威威兔”。游戏指导:依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适当的引导,不可强求个别幼儿;
  游戏反思:幼儿对于手偶的加入兴趣特别的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厚,有一些较腼腆的幼儿也能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姓名及年龄,说明幼儿同一些自己所接触的玩具类的奇特物品有着特殊的交往感情。
一、题型:选择题
二、试题
“好朋友手拉手”。从图中化学反应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化学反应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 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 该反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2
三、试题分析
1.考查考点:能从微粒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认识的微粒性。
2.分析: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动漫图,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能根据提供的图形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考查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本题从《课标》目标要求来看,属于认知性学中的“认识、理解、解释、判断”等。
3.解析
A.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动漫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图,可知构成氢分子的氢原子和构成氧分子的氧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分子的化分,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故A错误;本选项设置有一定“迷惑性”。
B.由图示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变化,故B正确。
C.该反应为两种单质的分子通过分成的原子的再重新组合而形成一种化合物的分子,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
D.从图示可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可表示为2∶1∶2;故D正确。
故选A。
四、命题意图或评析
1.本题以动漫模型直观形象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的认识;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微观角度认识了质量守恒定律。“动漫”增强试卷的人文性和鲜活度。
2.本试题“新”意点是,出自教材素材的重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考,对动漫作了新的制作。设置了可爱的“小人物”“握握手,交朋友”重新组合之情景。给学生“新”意的吸引点予启迪与联想,动漫“养眼、提神、益智、愉悦身心”,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发散思维。
五.预计难度:0.55
六.反思
本试题出于常规而见新。所以考虑与常规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意图”考题的比较,是否更能体现出考查学生思维的“优益”之处。动漫是否还需要作图技术上新的“雕刻”。【背景资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改进实验(验证型探究实验)。
一、题型:实验题
二、试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利用三通管进行如下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关性质,实验步骤如下:(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如图2)。
注:整个实验中不考虑反应过程中水分和HCl气体挥发的影响,且图2中产生的气流较缓慢。
步骤Ⅰ.用20mL 的注射器先抽取10 ( http: / / www.21cnjy.com ) mL水,再抽取10mL CO2 (如图1),封闭针管后用力振荡,观察到活塞最后停在12mL刻度处。说明在室温下10mL水约能溶解______mL CO2。
步骤Ⅱ.如图2,三通管横放,打开仪器a(填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仪器a名称:____________)的活塞,观察三通管内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Ⅲ.取下图2中的三通管,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贴有试纸A的那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如图3),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Ⅳ.将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与图4相连接,三通管上、下火焰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
三、试题分析
1.考查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及重点考查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2.分析
(1)考查学生对化学仪器的了解;
(2)从实验Ⅰ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出为8mL,这实验是为了验证CO2的溶解性;
(3)该实验步骤Ⅱ、Ⅲ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6-5的元认知基础上,迁移分析中三通管内两张变化及以对碳酸的不稳定性的认识。
(4)步骤Ⅳ实验实质教材实验6-3的一个变式实验。
3.解答:
Ⅰ.8;
Ⅱ.分液漏斗;试纸A变红,试纸B不变色;
Ⅲ.H2CO3H2O+CO2↑
Ⅳ.下火焰先熄灭,上火焰后熄灭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四、命题意图或评析
1.选取试题素材思考出自于实验改进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源于教材,而改进于教材问题。图文匹配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可以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同时也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教活、活教)。从《课标》要求来看,本试题考查设置有不同水平层次,从认知性水平“知道、记住、说出、理解、解释、说明”到技能性水平“初步学会”,再到体验性水平“体验、感受、树立、发展、增强”等。可以说综合性考查较强。
2.该题图示信息量丰富,实验步骤详细,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要认真阅读。考查学生获得信息和实验分析思维能力。此实验设计的改进优点是:化繁为简,操作方便,快而明显,证明性质多多,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学生分组实验,更加实用。有一定教学导向性。
化学实验创新不要孤立为教师的个人活动,要积极吸引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3.在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在利用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本经典实验的同时,还要注意理性质疑课本实验的不足,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和代用品,改进和设计出一些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现象直观的化学实验。另外,我们在学习他的实验创新成果时,不仅要反思他人实验设计的思维方法,从而对我们的实验创新给予方法上的启示。这样,化学实验就能更加科学、简洁和完美。
五.预计难度:Ⅰ.0.6 Ⅱ.0.65 0.55 Ⅲ. 0.48 0.5 Ⅳ 0.5
六.反思
有了适宜素材,转化为一道创新试题,还要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
本题在设置时,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还是有所商榷和思考。
一是问题情境的表达还需要准确、简练。
二是问题解决要确保作为已知条件的背景知识是绝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的(如图形的形象性、直观性),设问的递度,对问题设置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新实验信息处理的能力,考查学生勇于求异、大胆猜想的发散思维能力,考查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等是否很好体现。难度分布是否较好体现“波浪式”。
图2
稀盐酸
石灰石
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A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


图4
A
B
图3
图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