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之《滕王阁序》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青岛市黄岛区第五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之《滕王阁序》课件(30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4 10:14:49

文档简介

教学主题
滕王阁序
一、教材分析
《滕王阁序》构思独特,词采绚丽,对仗工整,气势奔放,景象万千。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代表作,作为骈文的典范脍炙人口,传诵千秋。学习此文可增强对骈体文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其高尚的审美品质。
二、学生分析
高二学生对古诗文阅读鉴赏已有一定的基础。在处理这篇课文时,可结合学生已有阅读鉴赏水平从诵读入手,借助互联网、电子白板、影视、ppt等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词类活用及特殊文言句式;
2、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点,学会鉴赏这类文章;
3、鉴赏课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正确评价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互联网、思维导图、PPT、电影视频、博客、QQ等技术。
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学生自读课文,以批注法对文本自读批注,初步理解文本,理清行文思路,为后面具体赏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技术手段:互联网、思维导图、画图工具、word文本框制图、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课中阶段:
小组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使用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量规评价。技术手段:PPT、自主学习评价量规。
课后阶段:
《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都是序文,试比较它们思想内容的异同,并上传班级博客平台。技术手段:博客、QQ群或微信群、评价量规。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
课前预习
制作课前预习案
学生收集作者王勃的知识
利用互联网百度、一搜等搜索引擎收集信息。
导入
播放视频,介绍作者,展示滕王阁图片,介绍写作背景。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作者生平,?感受滕王阁雄姿,了解写作背景。
搜集、制作有关滕王阁的图片视频。Ppt展示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滕王阁雄姿。
讲授内容
[讲述]《滕王阁序》是一篇构思独特的骈体文。从美学角度看,结构形式美,脉络清晰,内容丰富而主旨突出。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欣赏其结构艺术。
[要求]抓住文章中“信息”,快速归纳段落内容,试用“四六字句”概述,写在纸上待回答。
[讲述]检查评述学生答案,并逐步展示参考答案。?
1.快速阅读,讨论
2.分组写出答案
?
研讨
[设问]本文写景颇具特色,就第二部分写景来看。抓住了楼阁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明确]突出了阁楼的“雄伟壮观”?
[设问]怎样处理好阁楼描写与四周环境描写的关系的??
[明确]以正面写阁楼为主,又兼顾描写四周景色,形成侧面烘托。?
[讲述]本段文字以描写句为主。有正面直接写阁楼的高大华美(层峦---------无地)又写依山傍水(鹤汀……体势),又有侧面的对四周环境的动态描写。有近看(披……甍),有远望(山原……之浦),还注意到了形、声、色的描摹,为我们展示了滕王阁的壮观华美,而四周的环境是那样的美丽如画,意境悠远旷渺。?
1.学生思考,从文段中找出文句,分析描写对象和景物特点。?
?2.在教师的点拨下分析描写技巧。
?
?
探究
[设问]“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美在什么地方?简述理由。
[投影]宋人叶大庆:“盖勃之言,所以摩写远景,以言远天之低,孤鹜之飞,几与落霞齐尔……秋水共长天一色,亦以远水连天,上下一色,皆言滕王阁眺望远景。在缥缈中,如此奇也。故当时以其形容之妙,叹服二句,以为天才。”?
[朗读]学生朗读本段
1.讨论,发言。
2.朗读本段,体味意境。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展示
[设问]本文是骈体文的典范,阅读后你能说说骈体文的特点吗?
[明确]:“对仗,声律,用典,用词”是四大特点。
[投影]特点及美感
1、骈偶句式,一般四六字句——整齐美
2、平仄相对,节奏和谐——声韵美
3、用典较多,委婉含蓄——典雅美
4、讲究辞藻,华丽绚烂——辞采美
讨论
回答
PPT、学习成果展示量规
作业及评价
[讲述]美文不厌百回读。更有三分文,七分读之说。朗诵应该讲究技巧,而名家朗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滕王阁序》。
欣赏朗诵。进一步体味本文美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PPT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互联网中百度、一搜等搜索引擎搜集作者及文章的有关信息,使用批注法进行文本自读批注,利用思维导图初步感知课文结构,并对照自主学习评价量规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在课中学习阶段,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播放PPT课件,将丰富的知识体系利用多媒体系统勾勒呈现给学生,缩短学生学习时间,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贯穿课堂,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评价。
在课后练习阶段,让学生充分运用QQ、微信、博客等网络通讯工具展开合作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能。
?
课件30张PPT。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
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江南三大名楼关于江南三大名楼的诗文:
黄 鹤 楼
岳 阳 楼
滕 王 阁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唐·崔 灏《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 ·王 勃《滕王阁序》滕王阁: 滕王阁,为唐永徽四年(657年)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建成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千多年来毁而复建几十次。1989年又重新建成,屹立于鄱阳湖畔,赣水之滨。
关于滕王阁,历代题咏也很多,如唐代诗
人钱起的《滕王阁诗》,宋代刘敏求的诗,辛
弃疾的词《贺新郎·赋滕王阁》,明代洪武年间
解缙有对联语。但后人的作品无有出王勃右者,
他的《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滕 王 阁 序王 勃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初唐四杰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 骈文是魏晋以后出现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体文”或“骈偶文” 。骈文本义即是对偶文的意思,因其常用四六字句,故又称为“四六文”。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
1、双句为主,对仗工整,
2、讲究平仄,声律和谐,
3、崇尚藻饰,多用典故。文体常识 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有少数七字。四字句的停顿只有一种模式:如: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
(1)孟学士/之词宗(2)临/帝子之长洲
(3)钟鸣/鼎食/之家(4)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七字句的读法有四种:(1)襟三江/而带五湖(2)宾主/尽/东南之美
(3)秋水/共长天/一色(4)都督/阎公/之雅望第三段: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刚刚 迅速 超过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难得 极目远眺那无边的长空,尽情游乐在短暂的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远 看,名词作动词 盈满和亏损 定数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被召见 在同情 偏远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不顺,坎坷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以封侯; 第四段: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使……屈居 使……流窜 预兆 知道命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哪里 境遇艰难 将遥远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日出的地方 日落的地方 学习 慤 簪笏quèzān hù第五段: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一个相同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也怀着投笔从戎的壮志,很羡慕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雄心。 指代官职 一生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快步走过寄托身子惭愧地承受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即“不逢杨意”,宾语前置即“既遇钟期”,宾语前置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停止,结束 书,撰写 第六段:变成废墟,名词作动词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欢饮之乐;
对宇宙无穷的感慨;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悲伤;
认识现实后的自我安慰;
对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
豁达乐观的情怀。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霭的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并且先写近水,后写远山,描写的景物显出层次,一个“寒”字体现出秋的特征,抒发出秀美山川给人清爽的感觉。浓淡冷暖,色彩变化之美名句欣赏:层峦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 突出了颜色鲜艳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 字形容彩画势形貌。名句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确: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构成色彩明丽的画面。 在落霞孤鹜齐飞的动景中,又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同样,在秋水长天一色的淡然中,却蕴含着天地间生机的涌动, 动静结合,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超出前人甚远。
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平仄起伏,具有抑扬之美, 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远近错落,上下浑成之美 这句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王勃的句法出自这两句,但这两句都显得雕琢造作,意境也不如王勃的优美动人。有关典故: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 窜梁鸿于海曲,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孟尝高洁;阮藉猖狂,引用众多典故,从各方
面说明自己的困顿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