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原卷版+解析版)(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原卷版+解析版)(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14 20:25: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范围:北师大版八上全册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 下列动物与结构特点匹配正确的是(  )
A.涡虫——体表有刺细胞 B.水螅——身体两侧对称
C.蛔虫——消化器官发达 D.蜗牛——运动器官是足
2.世界田径运动会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如离弦之箭向终点跑去,关于此时人体的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A.肌肉运动时受到体内神经传来的兴奋而产生的
B.有多组肌群参与了运动
C.人体的运动是机体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D.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
3.长骨骨干中央的空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下列关于骨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骨髓都具有造血功能
B.当身体失血过多时,黄色骨髓能够转变成红色骨髓
C.骨松质内,始终存在着红色骨髓
D.人在幼年时的骨髓都是红色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色骨髓变成黄色骨髓
4.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跟腱易受伤。跟腱(如图所示)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它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
A.提供运动中的动力 B.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到跟骨
C.为奔跑、跳跃等运动提供能量 D.支配协调腿部和足运动
5.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提高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的认识
C.减少环境污染
D.以上三项都是
6.植物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以保证物种延续。下列植物适于借助钩挂动物身体散播种子的是(  )
A.蒲公英B.苍耳子C.杏D.椰子
7.下列关于四类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属于原核生物,环境不良时会形成芽孢
B.②属于真核生物,有氧、无氧均可生存
C.③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D.④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8.下表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0秒 54秒
A.实验应在小鼠清醒、饥饿的状态下进行
B.反复练习有助于改善小鼠的学习行为
C.小鼠学会走迷宫后,就永远不会忘记
D.学习行为使小鼠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9.“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两句诗描述了两栖动物的(  )
A.气体交换过程 B.废物排出方式
C.消化吸收功能 D.生殖发育特点
10.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胎儿→脐带→胎盘→母体 B.胎儿→胎盘→脐带→母体
C.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D.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11.家蚕吐丝发生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哪一时期(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2.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怀孕的标志是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
B.从受精卵发育成初具人形的胎儿,大约8周
C.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D.女孩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的平均年龄比男孩早
13.初中生现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一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你认为不正常的是(  )
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B.身高突增
C.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 D.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14.某同学参观野生动物园看到长颈鹿、鳄鱼、大象、蝴蝶等动物。他把这些动物根据生殖方式分成了两类,下列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长颈鹿、大象 B.长颈鹿、鳄鱼
C.鳄鱼、大象 D.大象、蝴蝶
15.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鸟都具有哪几种行为?(  )
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产卵、孵卵
C.产卵、筑巢、育雏 D.筑巢、交配、产卵
16. 据网上新闻报道:“一头白化灰熊被当成北极熊两次送往北极冻成狗。”下列关于灰熊白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可遗传变异
B.灰熊白化一定是有利变异
C.白化灰熊体细胞内一定携带了控制白化的基因
D.白化是一种性状
17.《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桑的细胞有细胞壁,而蚕无细胞壁
B.桑叶是由叶芽发育的
C.蚕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为增加产丝量,需延长蛹期这样能多产丝
18.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太空育种都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B.变异的性状都能够遗传给后代
C.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还受环境的影响
D.禁止近亲婚配,是因为近亲从共同的祖先那里获取相同的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他们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19.下列与生殖和遗传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个存在
B.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其数量保持不变
C.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不能表现出来
D.孩子长得更像父亲,是因为父亲提供了更多的基因
20.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人的黑发和染成黄色的头发
C.兔的白毛与鸡的黑毛 D.人的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21.人类的发际线分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两种,受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一家庭,其中父母和儿子都有美人尖,女儿无美人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
B.基因A和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
C.母亲和女儿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
D.儿子的基因组成一定为AA
22.豌豆的种皮黄色(D)对种皮绿色(d)是显性。现有基因型是(DD)的豌豆和(dd)的豌豆杂交,他们子代所表现的性状是(  )
A.绿色 B.黄色
C.一半黄色,一半绿色 D.不确定
23.如图结构①表示女性体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分析正确的是(  )
A.女性体细胞共有44条染色体
B.一般情况下,①由许多蛋白质分子和一个DNA分子组成
C.③上任意一个片段构成基因
D.从数量上看,女性体细胞中包含一条X染色体
24.摩尔根与其表妹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因“莫名其妙的遗传病”夭折,唯一幸存的男孩是半痴呆儿。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  )
A.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B.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26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5.(7分)2023年11月12日遵义新浦半程马拉松在奥体中心开跑,来自全国6000多名跑者参与。跑者在活力赛道上完成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挑战,这项运动深受跑者喜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令枪响运动员立即起跑,这一行为按获得途径分类属于   行为。
(2)运动员的奔跑动作的完成需要骨、    和   的协调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3)运动员运动前进行热身能够使图甲[②]   分泌滑液,减少[⑤]   之间的摩擦。同时热身还能减少[①]   从关节窝中脱出的概率,有效预防脱臼。
(4)当运动员口渴时在取水点取水时,图乙中的[1]   受到大脑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喝水。
26.(7分)生物通过生长与繁殖,使得生命时代延续。据图回答:
(1)图1中A,B是伞藻的两个品种,去掉伞帽可再生,细胞核位于假根内。C为A,B两个品种嫁接示意图,嫁接成功后将伞帽剪去,再生出来的伞帽与   一致(选填“A”或“B”)。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会使人畜患病,但也能造福人类,请列举一条微生物造福人类的例子:   。
(2)图2蜻蜓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   →成虫三个阶段,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   
(3)图3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图4中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虽然人类与鸟类的生殖方式有差异,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如胚胎发育都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   ,并排出废物。
27.(5分)小军同学对自己的家人是否有耳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   ,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如图2所示,DNA和蛋白质构成[③]   。
(2)若显性基因由D控制,隐性基因由d控制,则小军的基因组成是   ,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3)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若小军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   。
28.(7分)全球一半胃癌患者在中国,发病率世界第一。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溃疡容易导致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判断,它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
(2)研究者为探究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用小鼠进行研究,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每组若干只,按下表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右下柱状图所示。(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处理 1组 2组 3组
是否灌胃乳酸菌 否 否 是
三周后是否灌胃幽门螺旋杆菌 否 是 是
①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得到实验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实验中2组和3组结果对照,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   (选填“抑制”或“加强”)作用。
③每组实验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实验,目的是   。
④结合题干资料和实验结论,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   (答对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C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范围:北师大版八上全册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答案的标号涂黑)
1. 下列动物与结构特点匹配正确的是(  )
A.涡虫——体表有刺细胞 B.水螅——身体两侧对称
C.蛔虫——消化器官发达 D.蜗牛——运动器官是足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A、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体表没有刺细胞,A不符合题意;
B、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B不符合题意;
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寄生生活,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C不符合题意;
D、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具有贝壳,依靠腹足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2.世界田径运动会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如离弦之箭向终点跑去,关于此时人体的运动,说法错误的是(  )
A.肌肉运动时受到体内神经传来的兴奋而产生的
B.有多组肌群参与了运动
C.人体的运动是机体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D.只有运动系统参与了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动物的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A、肌肉运动时受到神经系统传来的兴奋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了运动,A正确;
B、任何一组动作的完全,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的参与,B正确;
C、人体的运动是机体在神经和激素系统的调节下,各器官、系统的密切配合完成的,C正确;
D、人体的运动是由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调节)、消化系统(提供有机物)、呼吸系统(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协调配合完成的,具体过程为: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产生运动。
3.长骨骨干中央的空腔和骨松质的腔隙内容纳着骨髓,下列关于骨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骨髓都具有造血功能
B.当身体失血过多时,黄色骨髓能够转变成红色骨髓
C.骨松质内,始终存在着红色骨髓
D.人在幼年时的骨髓都是红色骨髓,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腔中的红色骨髓变成黄色骨髓
【答案】A
【知识点】骨的结构、成分和功能
4.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跟腱易受伤。跟腱(如图所示)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它在人体中的作用是(  )
A.提供运动中的动力 B.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到跟骨
C.为奔跑、跳跃等运动提供能量 D.支配协调腿部和足运动
【答案】B
【知识点】运动系统的组成;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 AB、骨骼肌是一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由肌细胞组成,是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部分,受刺激可收缩。可见,肌腹收缩能提供运动中的动力,而跟腱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作用是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到跟骨,起到固定作用,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能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可见,骨骼肌细胞进行的呼吸作用能为奔跑、跳跃等运动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
D.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支配协调腿部和足运动的是神经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5.保护珍稀动物的方法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提高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重要性的认识
C.减少环境污染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知识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6.植物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以保证物种延续。下列植物适于借助钩挂动物身体散播种子的是(  )
A.蒲公英B.苍耳子C.杏D.椰子
【答案】B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7.下列关于四类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属于原核生物,环境不良时会形成芽孢
B.②属于真核生物,有氧、无氧均可生存
C.③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D.④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病毒的结构和增殖方式
8.下表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0秒 54秒
A.实验应在小鼠清醒、饥饿的状态下进行
B.反复练习有助于改善小鼠的学习行为
C.小鼠学会走迷宫后,就永远不会忘记
D.学习行为使小鼠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行为的研究实验
9.“落日临池见蝌蚪,必知清夜有蛙鸣。”这两句诗描述了两栖动物的(  )
A.气体交换过程 B.废物排出方式
C.消化吸收功能 D.生殖发育特点
【答案】D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该诗句的大致意思是:傍晚时分看到蝌蚪,就会知道清晨的时候会有青蛙鸣叫;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因此该诗句主要描写了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包含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故答案为:D。
【分析】(1)青蛙的生殖过程一般包含求偶、抱对、受精3个阶段;求偶期:雄蛙会通过鸣叫吸引雌蛙;抱对期:雌雄蛙抱对,促进排出卵细胞和精子;受精期:精子和卵细胞会在水中受精形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
(2)青蛙属于两栖动物,有性生殖、体外受精,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3)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包含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4个时期;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0.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
A.胎儿→脐带→胎盘→母体 B.胎儿→胎盘→脐带→母体
C.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D.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答案】C
【知识点】胚胎发育和营养;人的发育时期
【解析】【解答】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由卵黄提供营养。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胚胎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 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排出:因此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母体→胎盘→脐带→胎儿。分析得知C正确。
故答案为:C 。
【分析】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故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
11.家蚕吐丝发生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哪一时期(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B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家蚕的发育经历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春蚕吐丝”主要是幼虫发育后期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所以,家蚕吐丝发生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幼虫期,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为基础题,难度不大,昆虫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家蚕等;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如蝗虫、蟋蟀等。
12.下列关于人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怀孕的标志是受精卵植入子宫内膜
B.从受精卵发育成初具人形的胎儿,大约8周
C.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
D.女孩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的平均年龄比男孩早
【答案】A
【知识点】受精过程;人的发育时期
【解析】【解答】A,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不是受精卵)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这就是怀孕的开始。母体通常会出现妊娠反应,A错误。
B.受精卵形成胚泡,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B正确。
C.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C正确。
D.女孩约在8~10岁,男孩约在10~12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因此,女孩性器官开始明显发育的年龄比男孩的早约2年,D 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人的发育过程:受精卵一胚泡一胚胎→胎儿一新生儿。
2、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3.初中生现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一青春期,下列关于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你认为不正常的是(  )
A.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B.身高突增
C.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 D.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答案】D
【知识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解析】【解答】A、提到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这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在青春期,男孩和女孩都会经历第二性征的发育,其中就包括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功能的成熟。遗精是男孩青春期发育的正常生理现象,而月经则是女孩青春期发育的重要特征。A错误;
B、提到身高突增。这也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其中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是最明显的。这是由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以及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所导致的。B错误;
C、提到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这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在青春期会表现出对活动的热情和兴趣,他们渴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同时通过活动来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自己的生活。C错误;
D、提到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这不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现象。虽然青少年在青春期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和内心矛盾,但长期的失眠多梦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如焦虑、抑郁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是性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的遗精和女孩的月经。这些都是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会出现许多心理变化,如情绪波动、对自我认同的探索、对独立性的追求等。这些心理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得到健康发展。
14.某同学参观野生动物园看到长颈鹿、鳄鱼、大象、蝴蝶等动物。他把这些动物根据生殖方式分成了两类,下列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长颈鹿、大象 B.长颈鹿、鳄鱼
C.鳄鱼、大象 D.大象、蝴蝶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A、长颈鹿和大象是哺乳动物,其生殖方式是胎生。A符合题意;
BCD、鳄鱼是爬行动物,产带硬壳的卵,是卵生;蝴蝶是昆虫,也是卵生。它们与长颈鹿和大象的生殖方式不同。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
1、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其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胎生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胎生、哺乳使幼体能得到很好的营养和保护,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
2、鸟类、爬行类、大部分的水族和昆虫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卵生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
3、一些特殊的动物,如孔雀、某些鱼类、星鲨、蝎子、海蛇等,其生殖方式是卵胎生。卵胎生是指动物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的个体后才产出母体的生殖方式。
15.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鸟都具有哪几种行为?(  )
A.求偶、交配、产卵 B.筑巢、产卵、孵卵
C.产卵、筑巢、育雏 D.筑巢、交配、产卵
【答案】A
【知识点】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解析】【解答】 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有的鸟类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内,让这些鸟类为其孵卵,育雏。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类必须有的是求偶、交配、产卵行为,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
16. 据网上新闻报道:“一头白化灰熊被当成北极熊两次送往北极冻成狗。”下列关于灰熊白化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可遗传变异
B.灰熊白化一定是有利变异
C.白化灰熊体细胞内一定携带了控制白化的基因
D.白化是一种性状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
【解析】【解答】A、白化灰熊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导致性状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不符合题意;
B、白化灰熊被当成北极熊两次送往北极冻成狗,从这方面来说就属于不利变异,符合题意;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白化灰熊体细胞内一定携带了控制白化的基因,所以导致性状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D、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白化是一种皮肤的颜色表现,属于性状,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7.《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桑的细胞有细胞壁,而蚕无细胞壁
B.桑叶是由叶芽发育的
C.蚕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D.为增加产丝量,需延长蛹期这样能多产丝
【答案】D
【知识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芽的类型
【解析】【解答】 A .桑属于植物,植物的细胞有细胞壁,而蚕属于动物,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A 不符合题意。
B .从发育来看,叶芽发育为茎和叶(枝条),桑叶是由叶芽发育的, B 不符合题意。
C .家蚕的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是有性生殖, C 不符合题意。
D .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幼虫期,增加其体内的营养物质,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分析】(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2)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8.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杂交育种、太空育种都是遗传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B.变异的性状都能够遗传给后代
C.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还受环境的影响
D.禁止近亲婚配,是因为近亲从共同的祖先那里获取相同的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他们所生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答案】B
【知识点】变异的类型、原因和意义;生物变异的应用
19.下列与生殖和遗传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个存在
B.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其数量保持不变
C.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子代中不能表现出来
D.孩子长得更像父亲,是因为父亲提供了更多的基因
【答案】A
【知识点】遗传和变异现象;细胞分裂;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20.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人的身高与体重 B.人的黑发和染成黄色的头发
C.兔的白毛与鸡的黑毛 D.人的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答案】D
【知识点】性状和相对性状
21.人类的发际线分有美人尖和无美人尖两种,受一对基因A、a控制。现有一家庭,其中父母和儿子都有美人尖,女儿无美人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
B.基因A和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
C.母亲和女儿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
D.儿子的基因组成一定为AA
【答案】D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22.豌豆的种皮黄色(D)对种皮绿色(d)是显性。现有基因型是(DD)的豌豆和(dd)的豌豆杂交,他们子代所表现的性状是(  )
A.绿色 B.黄色
C.一半黄色,一半绿色 D.不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基因、环境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23.如图结构①表示女性体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分析正确的是(  )
A.女性体细胞共有44条染色体
B.一般情况下,①由许多蛋白质分子和一个DNA分子组成
C.③上任意一个片段构成基因
D.从数量上看,女性体细胞中包含一条X染色体
【答案】B
【知识点】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4.摩尔根与其表妹结婚后生育了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因“莫名其妙的遗传病”夭折,唯一幸存的男孩是半痴呆儿。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  )
A.表现正常的人可能会携带遗传病基因
B.隐性遗传病基因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
C.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遗传咨询能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答案】B
【知识点】人类优生优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26分。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5.(7分)2023年11月12日遵义新浦半程马拉松在奥体中心开跑,来自全国6000多名跑者参与。跑者在活力赛道上完成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挑战,这项运动深受跑者喜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指令枪响运动员立即起跑,这一行为按获得途径分类属于   行为。
(2)运动员的奔跑动作的完成需要骨、    和   的协调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3)运动员运动前进行热身能够使图甲[②]   分泌滑液,减少[⑤]   之间的摩擦。同时热身还能减少[①]   从关节窝中脱出的概率,有效预防脱臼。
(4)当运动员口渴时在取水点取水时,图乙中的[1]   受到大脑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喝水。
【答案】(1)学习
(2)关节;肌肉
(3)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头
(4)肱二头肌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
【解析】【解答】 (1)指令枪响运动员立即起跑,这一行为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学习行为。
(2)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肌肉组成。运动员奔跑动作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还需要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3)运动前进行热身能够使②关节囊分泌滑液,减少⑤关节软骨之间的摩擦,使运动更灵活。同时热身还能减少①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的概率,有效预防脱臼。
(4)当运动员口渴时在取水点取水时,该动作为屈肘,图乙中的1肱二头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骨绕着关
节活动。
故答案为: (1)学习 ; (2)关节;肌肉; (3)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头; (4) 肱二头肌
【分析】(1)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软骨;运动的产生是指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2)经分析可知,图甲中,①为关节头,②为关节囊,③为关节腔,④为关节窝,⑤为关节软骨。图乙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3是肘关节。
26.(7分)生物通过生长与繁殖,使得生命时代延续。据图回答:
(1)图1中A,B是伞藻的两个品种,去掉伞帽可再生,细胞核位于假根内。C为A,B两个品种嫁接示意图,嫁接成功后将伞帽剪去,再生出来的伞帽与   一致(选填“A”或“B”)。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会使人畜患病,但也能造福人类,请列举一条微生物造福人类的例子:   。
(2)图2蜻蜓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   →成虫三个阶段,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   
(3)图3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图4中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虽然人类与鸟类的生殖方式有差异,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特点,如胚胎发育都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   ,并排出废物。
【答案】(1)B;用青霉菌生产抗生素或用酵母菌制作面包馒头等
(2)若虫;不完全变态发育
(3)胚盘;胎盘;氧气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解析】【解答】(1)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A,B两个品种嫁接后,将伞帽剪去,由于细胞核位于A品种的假根内,故再生出来的伞帽与A一致。微生物是一把双刃剑,会使人畜患病,但也能造福人类,例如用青霉菌生产抗生素、用酵母菌制作面包馒头等。
故答案为:A;用青霉菌生产抗生素或用酵母菌制作面包馒头等。
(2)蜻蜓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故答案为:若虫;不完全变态发育。
(3)图3中①是胚盘、②是卵黄、③是卵白、④是卵黄膜。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图4中,⑤是羊水、⑥是胎盘、⑦是脐带,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所需的营养物质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的,胎儿产生的废物也是经过脐带、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的。人类与鸟类的胚胎发育都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故答案为:胚盘;胎盘;氧气。
【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比较: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常见昆虫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明显差异,有羽化现象 都是从受精卵开始发育,都是有性生殖,都是体内受精,都是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菜粉蝶、蜜蜂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 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个别例外,如蜻蜓),无羽化现象 蝗虫、蟋蟀、蝼蛄、蝉、蜻蜓等
27.(5分)小军同学对自己的家人是否有耳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   ,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如图2所示,DNA和蛋白质构成[③]   。
(2)若显性基因由D控制,隐性基因由d控制,则小军的基因组成是   ,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
(3)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若小军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   。
【答案】(1)相对性状;染色体
(2)dd;Dd
(3)75%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性状和相对性状;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解析】【解答】(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故答案为:相对性状;染色体。
(2)由图1可知,父亲和母亲均有耳垂,而小军无耳垂。无耳垂是新出现的性状,属于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故小军的基因组成是dd。有耳垂为显性性状,小军的一对隐性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故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Dd。
故答案为:dd;Dd。
(3)由(2)可知,亲代的基因组成为Dd Dd,子代的基因组成为:1DD、2Dd、1dd,基因组成为DD和Dd时,表现型为有耳垂,若小军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有耳垂的概率是75%。
故答案为:75%。
【分析】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写字母来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的性状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只有当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出来。
28.(7分)全球一半胃癌患者在中国,发病率世界第一。资料显示,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溃疡容易导致胃癌。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据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判断,它属于   (选填“细菌”或“真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   。
(2)研究者为探究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关系,以及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的影响,用小鼠进行研究,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每组若干只,按下表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越高,炎症越严重),并计算出每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右下柱状图所示。(注:“灌胃”是使用灌胃器,将药液由动物的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处理 1组 2组 3组
是否灌胃乳酸菌 否 否 是
三周后是否灌胃幽门螺旋杆菌 否 是 是
①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得到实验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实验中2组和3组结果对照,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   (选填“抑制”或“加强”)作用。
③每组实验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实验,目的是   。
④结合题干资料和实验结论,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   (答对一点即可)。
【答案】(1)细菌;成型的细胞核
(2)胃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抑制;避免实验偶然性,保证实验科学;使用公筷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解析】【解答】(1)根据幽门螺旋杆菌的外部形态"具有鞭毛"可判断,它属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它与胃黏膜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 ①实验中1组和2组结果对照,实验的变量是胃幽门螺旋杆菌 ,则得出的 得到实验结论:幽门螺旋杆菌与胃黏膜炎症的发生有关系。
②实验中2组和3组结果对照,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黏膜起到抑制作用。
③每组实验用若干只而不是用一只小鼠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偶然性,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④结合题干资料和实验结论,给我们生活的启示是餐具严格消毒;尽可能采用分餐;使用公勺公筷;适量,饮用酸奶等。
故答案为: (1)细菌;成型的细胞核; (2)胃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抑制;避免实验偶然性,保证实验科学;使用公筷。
【分析】1.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
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DN A 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