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期末素养评价1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位于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是我国最大的一个沙漠,夏天的塔克拉玛干更加zào rè( ),地面上没有一丝流水的斑纹,没有一棵低御风沙的树木,哪怕是人工zāi péi( )的。那里素来没有人生活的记录,( )是强盗也不愿在那里生活。( )那里却生活着西伯利亚鹿与野骆驼,它们是怎样在那恶劣的环境里存活的,至今还是尚未完全揭开的谜团。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zào rè( ) zāi péi( ) 恶劣(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
(3)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语意通顺连贯。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地球,人类的yáo lán ,有liáo kuò 的草原、有yí wànɡ wú jì 的沙漠、更有bō tāo xiōnɡ y nɡ
的大海。从宇航员在太空传回的地球照片上,能qīnɡ xī 的看到jǔ shì wén mínɡ 的长城,xiónɡ wěi 的喜马拉雅山,还有bēn liú bù xī 的长江。
3.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1)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xiān xiǎn)。
(2)水长,瀑(pù pò)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3)处暑不出头,割(gā gē)谷喂老牛。
(4)这件雨衣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suō suò)着,什么也干不了。
4.辨字组词。
沮( ) 棍( ) 裁( ) 趴( )
祖( ) 混( ) 栽( ) 扒( )
5.查字典填空。
(1)“摔”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本文“摔垮”这个词的意思是 。
(2)“挽”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挽”在字典中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拉;②哀悼死者;③扭转,挽回。在下面的词语中,“挽”应选哪种解释:挽救 挽弓
6.写出下面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
(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
7.选词填空。
抱怨 愁怨
(1)他并未完全沉浸在( )的情绪中,而是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现实。
(2)不要( )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肃立 站立
(3)三十万人一起脱帽( ),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4)他( )在那儿,一动不动。
8.按要求写句子。
(1)风儿一吹,柳枝就摇晃起来。(改为拟人句)
(2)一阵阵的风儿吹倒了两岸的小树。(缩句)
(3)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改成“被”字句)
(4)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两山排闼送青来。
(2) ,多少楼台烟雨中。
(3)如今直上银河去, 。
(4)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 ,
”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思乡之情;“ , ”从儿童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
(5)《穷人》的作者是 国的著名作家 文章记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的 和他们 的高尚品质。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 ,
”生动地描绘了乡村月夜下,人们谈论丰收的景象。
二、口语交际
一个小男孩儿在办公室前徘徊,自言自语:“要办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报纸,必须要获得语文老师的支持。”
①老师,我想办一份报纸。我相信你一定会支持我,我肯定能办好!
②王老师您好,您能抽五分钟听听我的想法吗?我想办一份报纸,这是我的策划书。我的想法是将班级每周大事,还有同学们的佳作,都编入这份报纸中。办报,不仅能给同学们留下关于班级的美好回忆,还能提高同学们阅读新闻的能力,更能提升同学们的习作水平。请相信我,我一定能办好报纸,而且不会占用学习的时间。希望您能支持我,谢谢!
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容易获得支持呢?为什么?
三、阅读与理解。
(一)课内阅读
①渔夫说着,把网拖进屋里,坐在炉子旁边。
②“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③“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④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⑤□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⑥“哦?什么时候?”
⑦“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⑧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⑨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⑩“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在“□”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第②段桑娜脸色发白的原因是:
。
3.选文第⑦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
A.表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B.表示声音延长。
C.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D.表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4.选文中桑娜有两次沉默,这两次沉默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
5.通过桑娜和丈夫的对话,你体会到他们是怎样的人?
(二)课外阅读
我喜欢雾。
①我喜欢那能使世界呈现出朦胧之美的雾。我赞美雾之神那位象征派诗人一般的手法。
②①有人说过:落雾的时候,整个世界变成了一间白色的屋子,而这屋子既没有门,也没有窗;你既无从进来,也无从出去,只有在那一片白色的氤氲中,和自己的影子捉迷藏。这真是一种有趣味的说法。
③古今文人吟咏雾的诗词很多,宋代的词人秦观曾写过这样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八个字已在纸上展现出那一片微茫的境界。
④美国一位现代诗人桑德堡也曾写过:“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他的想象的确非常丰富,还有什么比猫足更能表现出那轻而且软、落地无声的雾呢。
⑤在雾中,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隐去了。我们徘徊雾中,正如读到一首意境高远、隽永含蓄的诗,其妙处,原只可以意会(你在雾中一步步地向前挪移时,正如将诗中妙句一字字地仔细默咏)。②当你隔着一片浓雾,忽然听到你熟悉的那条小河的潺潺水音,那份喜悦,的确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⑥我喜欢雾霭烟横的晨昏,一如我喜欢晓阴翳日的微雨天气。薄雾与轻阴笼罩下的世界,虽然是那样迷离恍惚,使人有无处不凄凄之感,但是霏雾弄晴的光景,不是给予人无限的希望了吗?
⑦浓雾微阴之后,必能看到更灿美的阳光。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雾的?( )(多选)
A.雾带来的朦胧之美 B.古今文人咏雾的诗词。
C.赏雾那种只可意会的妙处。 D.雾形成的原因。
E.雾所蕴含的希望和哲理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句,回答问题。
(1)品读画横线的①句,说说这种说法“有趣味”在哪里。
(2)品读画横线的②句,我仿佛听到了 ,我还能感受到作者的 之情。
3.由有关雾的诗句想开去。(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1)读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八个字,我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
(2)“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雾来了,还会怎样?写一写。
雾来了,
4.文章最后说:“浓雾微阴之后,必能看到更灿美的阳光。”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说说这句话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四、作文
题目:_____________,我想对你说
要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觉得有些话不敢或不好意思对自己的老师、父母或其他人说呢?今天,就让我们在这次习作中写出来吧!
写的时候要注意把自己想说的内容写清楚,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少于45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燥热 栽培 liè
(2) 低御 抵御
(3)即便 但是
2. 摇篮 辽阔 一望无际 波涛汹涌 清晰 举世闻名 雄伟 奔流不息
3.1.xiān 2.pò 3.gā 4.suò
4. 沮丧 棍子 裁员 趴下 祖先 混蛋 栽树 扒皮
5. S shuai 扌 11/十一 打垮,打败 扌 7/七 ③ ①
6. 拟人 比喻 反问
7. 愁怨 抱怨 肃立 站立
8.(1)风儿一吹,柳枝就跳起舞来。
(2)风儿吹倒了小树
(3)几乎坠地的《初学记》被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
(4)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9.(1) 一水护田将绿绕 (2) 南朝四百八十寺 (3)同到牵牛织女家
(4)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5)俄 列夫·托尔斯泰 悲惨生活 在穷苦中互相帮助
(6)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二、第②种说法更容易获得支持。因为他态度诚恳,说话有礼貌,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而且理由非常充分。
三、(一)1. “ ?” ,“ 。”
2.桑娜把邻居西蒙的孩子抱过来,她担心丈夫负担太重,心里充满对丈夫的愧疚
3.D
4.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了沉默 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担心丈夫是否会同意收养孩子
5.桑娜和渔夫是充满同情心、勤劳善良的人,他们积极乐观,即便自身条件有限,也愿意帮助别人。
(二)
ABCE
2.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雾的朦胧与无涯。 潺潺的流水声 喜悦
3.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了。 给万物披上了一层轻纱。
4.这句话表明人生不可能都是晴天,总会有阴霾,但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因为阳光终会驱散阴霾。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