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3.1 图形的平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第1课时 平移的认识及性质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学习目标
1.理解平移的概念及决定因素.(难点)
2.会找出平移前后图形中对应点、对应角和对应线段.
3.掌握平移的性质及运用.(重点)
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
讲授新课
平移的相关概念
一
问题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尼克呢?
思考:“尼克”的形状、大小、位置在运动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知识要点
A
B
C
D
E
F
判断下面几组图形运动是不是平移?
A
C
D
B
×
×
√
×
判一判
问题2:我们先观看以下几种生活现象,再想一想平移是由什么决定的?
工厂里传输带上的物品
2.图形的平移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所决定.
归纳总结
1.图形的平移不一定是水平的,也不一定是竖直的.
点 A、B、C的对应点分别是A'、B'、C';
线段AB、AC、BC的对应线段分别是A'B'、A'C'、B'C';
∠A、∠B、∠C的对应角分别是∠A'、∠B'、∠C'.
试一试:如图,平移△ABC,得到△A′B′C′. 分析两个图形中的对应关系.
B'
C'
A'
A
B
C
平移的性质
二
动动手: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
P
Q
D
E
F
A
B
C
观察:线段AB与DE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B与∠E的关系呢?
直尺PQ是倾斜放置,用三角板能否画 出平行线?
AB//DE
AB=DE
∠B=∠E
观察:线段AC与DF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A与∠D的关系呢?
AC//DF
AC=DF
∠A=∠D
注意: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如:BC与EF)
规律发现
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3.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如BC与EF;
2.平移后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变化;
4.平移的方向是直尺PQ倾斜放置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是BE的长度.
定点画平移后的图形
问题:△ABC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 △A`B`C`的位置,除了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
B
A
C
P
Q
A
A'
B
B'
C
C'
AA'//____//____
AA'=____=____
BB'
CC'
CC'
BB'
BC的中点M平移到什么地方去了吗?
M
M`
R
S
几何符号语言:
平移的两个图形全等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ABC平移得到△DEF
∴△ABC≌△DEF
∵△ABC平移得到△DEF
∴AB∥DE,AC∥DF,
BC ∥EF(或共线),
AB=DE,AC=DF,BC=EF
②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几何符号语言:
③对应角相等.
A
B
C
D
E
F
A
B
C
D
E
F
∵△ABC平移得到△DEF
∴AD∥BE ∥CF(或共线),
AD=BE =CF
∵△ABC平移得到△DEF
∴∠BAC=∠EDF,
∠ABC=∠DEF,
∠ACB=∠DFE
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例1 如图所示,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C'.画出平移后的△A'B'C'的位置.
并指出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A
B
C
(1)连接CC';
(2)分别过点B,C按射线CC'的方向作线段BB',AA',使得它们与线段CC'平行且相等,连接A'C',A'B',B'C',△A'B'C'为所求;
(3)平移的方向就是点C到点C'的方向;
(4)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AA'的长度.
典例精析
练一练
1. 在图形平移中,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
B.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等
C. 图形上任意两点的连线的长度不变
D. 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点
D
B
C
A
例2:如图,经过平移,Δ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E
F
D
解:如图,连接AD,过B、C点分别做线段BE、CF使得他们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连接 DE、DF、EF,ΔDEF就是ΔABC平移后的图形.
B
C
A
想一想:有其他的方法吗?
E
F
D
解:如图,过点D按射线AB的方向做线段DE平行且等于AB;过点D按射线AC的方向做线段DF平行且等于AC;连接EF. ΔDEF 就是ΔABC平移后的图形.
变式一:
如图,将字母A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cm,做出平移后的图形.
3cm
平移作图的步骤:
1)找关键点(一般是图形的顶点);
2)根据平移的距离和方向作出这些点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
3)将所作对应点按原来已知图形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所得图形即为所求.
变式二:
将图中的字母N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1m
1m
21m
15m
A
C
D
B
图 1
例3: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 在草地上有两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1m
1m
21m
15m
A
C
D
B
图 1
思路点拨:两种平移方式
1m
21m
15m
A
C
D
B
变式:如图是一块长方形的草地, 长为21米.宽为15米.在草地上有一条宽为1米的小道,长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长满青草.求长草部分的面积为多少
思路点拨:平移构成规则图形
2.如图所示,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
a2
练一练
1.平移改变的是图形的 ( )
A 、位置 B 、大小
C、 形状 D 、位置、大小和形状
2.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 ( )
A 、平行 B 、相等
C 、平行且相等
D、 既不平行,又不相等
A
C
当堂练习
3、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 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 、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 、无法确定
4、平移前后的图形是一对________
全等图形
C
5.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 °,
BF= cm.
52
10cm
52
B
C
A
F
E
G
O
10
6. 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
答:根据“经过平移对应角相等”
得:∠DEF= ∠ABC=33°.
7.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如图.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D
A
C
B
F
E
解:如图,过B,C点分别作线段BE,CF,使得它们线段AD平行并且相等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则△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课堂小结
图形平移
平移的概念
平面上的平行移动由移动方向和距离所决定.
平移的性质
一个图形和它经过平移所得的图形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并且相等,对应角相等.